- 全部文章
- 《溪源記憶》
- 《記憶中的涿鹿城》
- 《山西梆子在涿鹿》
- 《民間社團》
- 《學習筆記》
- 《情系中石化》
- 《心情》
- 《心情》
-
“戲窩子”大斜陽村,再現(xiàn)百年前的“六月唱”盛況
近日,始建于明代的臥佛寺鎮(zhèn)大斜陽村“六戲臺”修葺一新,為大斜陽村這個著名的古村落又填寫了厚重的一筆。值此杏仁采收季節(jié),又
2025-07-18
11476 114 16其他溪源記憶《螞蚱口袋》
所謂螞蚱口袋,就是專門裝螞蚱的口袋。20世紀60年代后期,農(nóng)村展開了“割資本主義尾巴”運動。在此之前,社員的自留地已被收回,
2025-07-15
10126 90 18其他溪源記憶·青黃不接的時候,特別盼著生產(chǎn)隊分一次菜
在溪源村勞動的時候,最犯愁的事是能否吃飽飯。因為生產(chǎn)隊分到的糧食由開始的425斤毛糧,降到了吃國家“返銷糧”時的350斤,去皮
2025-07-11
9657 109 22其他溪源記憶·草和苗的故事
農(nóng)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村里勞動的確非常長知識,農(nóng)活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好的。哪怕您是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七級瓦工,或六
2025-07-08
9839 85 20其他溪源記憶·棍菜
朋友,您吃過“棍菜”嗎?相信現(xiàn)在的年輕人別說吃過“棍菜”,恐怕連聽說過都沒有。我第一次吃“棍菜”是在1968年的秋天。當時,
2025-07-06
10814 92 21其他溪源記憶 .糧本·糧票·軟單
從1953年11月23日,國家發(fā)布《政務(wù)院關(guān)于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yīng)的命令》起,到1983年的30年間,國家對糧食實行嚴格的“統(tǒng)
2025-07-03
9873 79 9其他【溪源記憶】生產(chǎn)隊里開大會
1966年到1979年,我在溪源村生活、勞動了整整13年。從11歲輟學參加勞動,到24歲返城參加工作,期間我學會了全部的農(nóng)活,熟練掌握
2025-06-28
10204 109 21其他【溪源記憶】在農(nóng)村,我學會了做女工(針線活)
1973年以后,父親恢復(fù)工作,二哥抽調(diào)公社,四弟縣城讀書,母親到城里給父親和弟弟做飯,家里就剩下我、年邁的祖母和上小學的妹妹
2025-06-25
9685 102 16其他【溪源記憶】故鄉(xiāng)的美食(玉米面壓饸絡(luò)、抿抿曲兒)
在糧食緊缺,細糧稀少的年代,粗糧細作是人們改善生活的主要做法。用玉米面壓饸饹、抿抿曲兒(山西人稱作抿尖兒)就是很好的范例
2025-06-22
9697 106 23其他【溪源記憶】故鄉(xiāng)的美食(玉米面涼粉)
在糧食短缺,玉米面、高粱面“當細糧”的年代,玉米面涼粉是公社社員夏天中午收工后做法簡單、省事,而且清涼解暑的食物。涼粉。
2025-06-20
9764 111 19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