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文章
-
千里歸祭,共敘宗情:?湖北蘄春蔡氏宗親恭送遷蘄始祖相公靈位歸祭建陽祖祠
近日,一場承載著深厚家族情誼與文化傳承意義的歸祭活動,在湖北蘄春與福建建陽兩地蔡氏宗親間溫情上演。9月4日至5日,湖北省蘄春
2025-09-06
1158 8 10其他助擇墓地:情誼藏于身后事
淳熙三年(1176)的建陽,該是漫著山霧的涼。朱熹遭逢喪妻之痛,方寸大亂間,蔡元定早已默默擔起了“身后事”的籌謀。他踏遍嘉禾里
2025-09-03
7793 46 14其他擇地而棲,志在傳薪
淳熙三年(1176)的婺源之行,藏著一段影響儒學走向的隱秘抉擇。朱熹攜蔡元定歸鄉(xiāng),既是尋根祭祖,亦是學問切磋——道間研讀《近思
2025-08-31
7906 58 14其他懸燈相望,對榻論道
夜?jié)u深,云谷山與西山的輪廓在暮色里漸漸模糊,唯有兩盞孤燈在山巔亮起,像兩顆不肯疲倦的星辰,隔著八里的山風遙遙相望。那是淳
2025-08-28
7901 63 17其他寒泉精舍筑同心,朱蔡共研著述深,雨中論道顯知己,一筆一劃皆真意。
乾道七年起(1171年),蔡元定與朱熹的交往如寒泉般澄澈深厚。朱熹為葬母筑寒泉精舍,蔡元定從選址到營建親力親為,更成其最得力的
2025-08-25
8071 86 15其他《四十年師友:一盞燈照見的兩顆向學心》
1159年的崇安五夫,草木蔥蘢間藏著一段跨越四十年的緣分。25歲的蔡元定懷揣對《易經(jīng)》的癡迷前來拜師,朱熹初見他便驚覺其學識通
2025-08-22
7062 53 17其他五經(jīng)注疏、四代傳薪:?九峰書院如何塑造理學傳承?
?歷史沿革:其前身為唐代蔡氏家祠,元代擴建為“梓里書院”,清代因康熙帝御賜匾額而更名為“九峰書院”,由此獲得官方認可。地
2025-08-19
7867 66 9其他南山書堂:?一脈相承的文脈印記
在福建崇安縣(武夷山)的武夷兜鍪峰下,有一處歷史悠久的南山書堂,其前身為北宋理學家蔡發(fā)創(chuàng)建的“牧堂”,最初僅三間房舍,是蔡
2025-08-16
7860 70 17其他建陽蔡氏九儒創(chuàng)辦的"廬峰書院"的基本情況及其貢獻。
廬峰書院是宋代福建著名書院,其歷史脈絡與文化貢獻深遠。書院創(chuàng)建于宋乾道年間(1165—1173),由蔡元定次子蔡沈構建“大明堂”
2025-08-12
7897 52 15其他西山精舍:?朱蔡理學的千年對話場
在建陽崇泰里渾頭林(今莒口鎮(zhèn)東山村),西山海拔666米,四圍險峻而山頂平敞,天湖等水源充沛,西山精舍便坐落于此。蔡元定18歲時
2025-08-09
8031 56 16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