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篇頭圖 塞納河畔</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歐洲掠影</h1><h3> </h3><h3> 2002年8月1日至8月15日,我參加了黑龍江省個私協(xié)會組織的赴歐洲考察團,用十五天的時間走訪了芬蘭、意大利、梵蒂岡、奧地利、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等九個國家。有人給出經(jīng)費出國考察,對于一個攝影者來說是一件高興的是,可惜這次不是攝影創(chuàng)作團而是旅游團,其最大的障礙是時間和地點等不能自由支配。這個美篇之所以稱掠影,就是所拍的照片都是隨團一走一過,見啥拍啥的隨手拈來之作。有一些照片是我乘飛機、汽車、輪船的途中抓拍的。航拍若是隔幾層玻璃很難拍出好照片,最遺憾的是我們的旅行車駛?cè)電W地利的阿爾卑斯山腳下,眼前的景色太美了,那云纏霧繞的山峰,如茵的綠草地,別墅般的歐式房子組合起來,簡直就是格林童話般的世界,真是太迷人了??上糜螆F沒有參觀這里的計劃,車子又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可隨意停車。眼看著一個個美景從眼前逝過,真是心痛極了。拿起相機取景,車窗是封閉的,上面還有很多粘貼物,路旁也時有樹木遮擋。就是這樣我還是找機會拍了一些,還真的留下幾幅讓我滿意的鏡頭。由于時間緊、游程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乘車,一般的景點只停留十分鐘或二十分鐘,車子一停,一下子就涌入幾十人爭搶位置拍照留念,我想拍風(fēng)光或作品就很難按下快門,等到游人漸稀時,車子又要啟程了,好幾次同行人批評我歸隊遲到,我只能口頭上檢討,每個攝影者都視作品為生命,我能放棄這些難得的機會嗎?拍照本身就是件很辛苦的事,旅游攝影更是如此。城里一些景點之間不能乘車,都是快行軍,我背著好幾個鏡頭和相機負荷重,困難可想而知。若是途中加拍幾個鏡頭,再趕上隊伍總要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到了駐地,房前屋后、樓梯陽臺我都要詳細觀察,盡力挖掘可拍的素材。有很多次都是同行人還在睡夢時我已早起拍晨景和日出了。我敢說我走的路要比游人多出幾倍。集子里有很多照片都是他們游程中沒有見過的??傊芏嗾掌嫦袷菗屄觼淼摹?上驳氖窃诎屠栌写蟀胩熳杂少徫飼r間,這可是天賜良機,我放棄購物,獨自一人出去拍片,這天天氣也很好。巴黎入集的照片比較多,大多都是這時拍攝的。</h3><h3> 多年來拍攝作品和新聞圖片養(yǎng)成習(xí)慣。拍照前大多都有計劃,如:行動路線、選擇何種交通工具、去什么地點、有什么特色等都提前做好功課。主要資料內(nèi)容還打印出來帶在身上,不時的查看。即使是隨團旅游也是提前了解行程和景點內(nèi)容,帶在疑問去欣賞和了解。勤問導(dǎo)游,多拍一些介紹和文字說明照片。吸取有的人“上車就睡覺、下車就尿尿、到了景點就拍照,別人問這是那和那,回答啥也不知道”的教訓(xùn),帶著要把所見所聞講清楚的目的去拍照。</h3><h3> 這次旅程共拍一千多幅照片,有一些是花卉、樹木、建筑、文物及留作資料它用的。按照美篇規(guī)定只能容納100幅照片,我也不想展示太多,很容易讓人看彼勞。其實意大利或法國都可以單做一個100幅的美篇,就法國盧浮宮的藏品也可單做一個美篇,要用100幅照片概括整個歐州,只能是一點皮毛而己。文字說明當時記錄的都不很完整,有的根本無法了解,編輯時我查閱一些書籍和網(wǎng)上資料。但還難免有紕漏之處,所以敬請大家閱后批評指正。</h3> <h3><br></h3><h3><br></h3><h3><br></h3><h1>銀蛇飛舞 </h1><h3> 飛機在俄羅斯上空拍攝</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芬蘭見聞</h1><h3><br></h3><h3> 芬蘭共和國,簡稱芬蘭。位于歐洲北部,總?cè)丝?48萬,少于我國一般的人口大縣。這里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島嶼約18萬個,湖泊約1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nèi),是圣誕老人的故鄉(xiāng)。我們的飛機直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一下飛機就感覺到氣候涼爽,天空瓦藍。與登機前北京悶熱的桑拿天比起來舒服極了。赫爾辛基城市特別的干凈,眼里看不見垃圾和不整潔物品。更奇怪的是在這里幾天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蚊子,窗戶也都不備紗窗。</h3><h3> 芬蘭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一個高度工業(yè)化、自由化的市場經(jīng)濟體。芬蘭是歐盟成員國之一,但人均產(chǎn)出遠高于歐盟平均水平。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zhì),導(dǎo)游介紹:“芬蘭全民免費入學(xué)、免費醫(yī)療。鼓勵生育,孩子出生每月補助1000美元。芬蘭是性開放的國度,到處可見成人畫報及成人音像制品,女人周末摘下戒指可以隨意和陌生男人幽會或者過夜,天一亮就“嘿嘿”(芬蘭語再見的意思),與英語“再見”譯音“白白”恰好相反)此后再不聯(lián)系”。芬蘭政府公務(wù)員清廉高效,并且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監(jiān)督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數(shù)報告,在176個國家和地區(qū)中,芬蘭名列第一,為最清廉國家。</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h3><br></h3><h3>赫爾辛基大教堂</h3><h3><br></h3><h3> 赫爾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出自德國建筑師恩格爾之手。大教堂矗立于游客聚集的參議院廣場中心,它高出海平面80多米。一眼望去,希臘廊柱支撐的乳白色教堂主體和淡綠色青銅圓頂?shù)溺姌鞘中涯?,宏偉的氣勢和精美的結(jié)構(gòu)使其成為芬蘭建筑史上的經(jīng)典,也成為赫爾辛基市的地標性建筑。</h3> <h3><br></h3><h3><br></h3><h3><br></h3><h3> 紅教堂<br></h3><h3> </h3><h3> 有人說亞洲旅游看廟、歐洲旅游看教堂,說明歐洲教堂多。在赫爾辛基還有一座教堂享譽盛名,這就是紅教堂(烏斯本斯基教堂)。是由紅色磚塊砌成的尖塔,華人翻譯成紅教堂。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最大的希臘東正教教堂,因其建在山頂,也稱山頂教堂,由俄羅斯建筑師所設(shè)計,完成于1868年。</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芬蘭少女</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雙胞胎</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溪畔小憩的大學(xué)生</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建筑圖案</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意大利見聞</h1><h3> </h3><h3> 我們到歐洲的第二個國家就是意大利,是由芬蘭的赫爾辛基直飛意大利的米蘭。這是一次美麗的旅行,飛機掠過阿爾卑斯山脈時景色那是相當?shù)拿?。雖然是八月初的季節(jié),山頂卻是白雪皚皚,連綿不斷的山峰有的高聳凸起,有的矮小陪襯,犬牙交替、錯落有致??上炜詹粫r飄過云霧遮擋,美景稍從即逝了。心里暗暗思考,有機會一定來這里看看。</h3><h3> 意大利共和國簡稱“意大利”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于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其領(lǐng)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圣馬力諾與梵蒂岡。意大利是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jīng)是羅馬帝國的首都。十三世紀末的意大利更是成為歐洲文藝復(fù)興發(fā)源地。意大利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歐洲四大經(jīng)濟體之一。</h3><h3> 我們在意大利旅行的時間最長,走過地方也最多。有米蘭、比薩、羅馬、弗羅倫薩、威尼斯和不知名的一個邊境小城。</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比薩斜塔</h3><h3> </h3><h3> 意大利比薩斜塔高55米,是比薩大教堂的鐘樓,為比薩城的標志。修建于1173年,但是在工程開始后不久(1178),便由于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向東南傾斜。工程曾間斷了兩次很長的時間,歷經(jīng)約二百年才完工。它獨特的白色閃光的中世紀風(fēng)格建筑物,大膽的圓形建筑設(shè)計已經(jīng)向世人展現(xiàn)了它的獨創(chuàng)性。即使后來沒有傾斜,也將會是歐洲最值得注意的鐘樓之一。當時向游人開放,我們一行都曾登頂。</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比薩大教堂</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羅 馬</h1><h3> </h3><h3><br></h3><h3> 羅馬是意大利的首都,是意大利政治、歷史、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同時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fā)祥地,已有2500余年歷史。 它是一座藝術(shù)寶庫、文化名城,占城區(qū)面積40%的古羅馬城擁有著規(guī)模宏大的羅馬古代建筑和藝術(shù)珍品。同時,羅馬也是天主教廷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xué)。市內(nèi)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駐地,有教堂、宮殿、博物館、大學(xué)(建于1303年)、科學(xué)院和圖書館等。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h3><br></h3><h3>古羅馬斗獸場</h3><h3> 意大利古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建于公元72-82年間。遺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古羅馬市場附近。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圍墻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筑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梢哉f是羅馬乃至整個意大利的象征。斗獸場及周圍較為繁華,終年游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游客紛沓而至。但是由于大量非法移民以及國內(nèi)犯罪控制不足,這里偷竊十分猖狂,扮裝各類武士、艷女、乞丐,及兜售商品的小販繁多雜亂。我曾親眼見到騎摩托車的黑人搶劫游客包裹后逃之夭夭的情景。</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自行車騎在驕車上</h3><h3>很新奇的車體廣告</h3> <h3><br></h3><h3><br></h3><h3><br></h3><h3>許愿噴泉<br></h3><h3> 許愿噴泉是羅馬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由教皇克里門七世(Pope Clemens XII) 命Nicola Solvi設(shè)計建造,共花了三十年才完成,是羅馬的象征之一。游客都在噴泉里投硬幣許愿,據(jù)說很靈驗。也有人叫它投幣泉。<br></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梵蒂岡</h1><h3> </h3><h3> 梵蒂岡國簡稱“梵蒂岡”,是一個獨立的主權(quán)國家。由于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 ,是全球領(lǐng)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擁有同美國、中國、俄羅斯一樣重要的影響力。領(lǐng)土包括圣彼得廣場、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圣彼得廣場</h3><h3> 這個集中各個時代精華的廣場,可容納50萬人,因正面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得名,是羅馬教廷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廣場周圍有4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圓柱,圓柱上面是140個圣人像。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從埃及運來的巨大的圓柱。</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圣彼得大教堂</h3><h3> 圣彼得大教堂主體建筑高45.4米,建筑總面積2.3萬平方米,最多可容納6萬人,直至目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教堂正中有一個米開朗基羅設(shè)計的,距地面高達137.8米、周長71米的圓形穹頂,不僅是梵蒂岡城的制高點、也是全羅馬城的最高點。</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圣彼得大教堂中的宣教堂</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青銅華蓋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寶中之寶</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佛羅倫薩</h1><h3><br></h3><h3> 佛羅倫薩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個城市,是極為著名的世界藝術(shù)之都,歐洲文化中心,歐洲文藝復(fù)興運動的發(fā)祥地,歌劇的誕生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游勝地。原意大利首都,是意大利的文化中心。鐵路、公路網(wǎng)的交通樞紐,阿爾諾河橫貫市內(nèi),兩岸跨有7座橋梁。人口44.4萬。市區(qū)仍保持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多中世紀建筑藝術(shù)。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烏菲齊和皮提美術(shù)館舉世聞名,世界第一所美術(shù)學(xué)院,世界美術(shù)最高學(xué)府佛羅倫薩美術(shù)學(xué)院蜚聲世界,意大利繪畫精華薈萃于此。還有藝術(shù)、文學(xué)、科學(xué)研究院與圖書館等。工業(yè)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級服裝、皮革為主。我在這里花45歐元(合人民幣360元)買了一雙皮涼鞋,樣式、質(zhì)量都特好,過去14年了我還在穿。金銀加工、藝術(shù)復(fù)制品等工藝品也很有名。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shù)雙年展,與威尼斯雙年展、米蘭三年展并稱意大利三大藝術(shù)展。</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從米開朗琪羅廣場眺望佛羅倫薩市區(qū)</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圣瑪利亞德爾菲奧萊主教坐堂及喬托鐘樓</h3> <h3><br></h3><h3><br></h3><h3><br></h3><h3>圣十字架教堂</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烏菲奇博物館</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西尼奧利亞廣場及廣場上的四尊雕像</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佛羅倫薩是歐州文藝復(fù)興的發(fā)源地,西尼奧利亞廣場就是文化繁榮的縮影。</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廣場餐廳</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威尼斯</h3><h3>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聞名的水鄉(xiāng),也是意大利的歷史文化名城。城內(nèi)古跡眾多,有各式教堂、鐘樓、男女修道院和宮殿百余座,威尼斯畫派的發(fā)源地,其建筑、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藝復(fù)興的精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h3><h3><br></h3><h3><br></h3><h3><br></h3><h3> 這張照片是在快艇行進中拍攝的,使用1/1000秒的快門速度才使得照片如此清楚。前景是著名的圣馬可教堂和鐘樓。<br></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圣馬可大教堂</h3><h3> 威尼斯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wǎng)一樣密布其間。大水道是貫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長的街道,它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順水道觀光是游覽威尼斯風(fēng)景的最佳方案之一,兩岸有許多著名的建筑,到處是作家、畫家、音樂家留下的足跡。圣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廣場東面的圣馬可教堂建筑雄偉、富麗堂皇。</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嘆息橋</h3><h3> 威尼斯總督宮后面的嘆息橋是已判決的犯人,去往監(jiān)獄的必經(jīng)之橋,犯人過橋時常懺悔嘆息,因而得名“嘆息橋”。</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貢多拉輕舟</h3><h3> 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當?shù)氐男〈暥嗬毦咛厣?。貢多拉又名“公朵拉”,是獨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這種輕盈纖細、造形別致的小舟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一直是居住在瀉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威尼斯港</h3><h3> 威尼斯港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長12千米,總面積達250公頃,伸展出去,寬闊廣大,可停靠十多萬噸的巨型郵輪。每年進出港口的船只在萬艘以上,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mào)易中心之一。</h3> <h3><br></h3><h3><br></h3><h3><br></h3><h3>戰(zhàn)爭與和平</h3><h3> 離開威尼斯就結(jié)束了在意大利的行程,前往奧地利的因斯不魯克市,在意奧邊界一個不知名的小城我們住了一晚,很溫馨愜意。第二天出發(fā)前我特意早起在小城里轉(zhuǎn)一轉(zhuǎn)。其中這幅教堂鐘樓和二戰(zhàn)遺留的大炮,很有寓意,我把這幅照片取名《戰(zhàn)爭與和平》。</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奧地利風(fēng)光》</h3> <h1> 撿來的美景 《奧地利風(fēng)光》</h1><h3> </h3><h3> 這是我由意大利的威尼斯市前往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市途中撿來的一個鏡頭。當旅游大巴汽車剛剛駛進奧地利的邊界,眼前的景色讓我興奮,一座座山峰云霧繚繞,山腳下綠地如茵,村莊中別墅般的房屋錯落有致,尤其教堂的鐘樓,色彩鮮紅、尖頂高聳,別具歐洲風(fēng)情,猶如格林童話中的仙境,簡直太美了。可惜這時汽車是行駛在高速公路的下坡路上,一側(cè)還是懸崖,不可停車。我迅速舉起相機,隔著車窗玻璃,對著窗外唰唰唰接連拍了幾張。幾秒鐘后車就拐進山林之中,景色消失了。拍下的幾張照片都不是很理想,大多都被窗外路邊閃過的樹木遮擋,只有這張前景沒樹,但右側(cè)被車窗玻璃上的粘貼物遮擋,影響畫面。好在我是橫拍的,畫面右側(cè)裁去半截,變成豎版影像景色也不錯。這張照片的拍攝成功得益于事先有準備,當時相機就在手中握著,佳能1V相機已調(diào)在連拍位置,T檔,速度1/500秒。</h3><h3> 后來同行的旅行者在一起議論過,都為那時眼前的美景而贊嘆,很多人在為相機放在攝影包里而懊悔。有幾位手里是拿著相機,可都因鏡頭焦距和速度不適宜,拍下的景物有的是照了大半個車廂,車廂內(nèi)的人可以看清,窗外景色不清。有的窗外景色拍到了,但快門速度慢,景物虛動,且曝光過度、看上去一片白茫茫。我這張照片大家都很贊賞,稱是撿來的美景。</h3><h3>感悟:攝影常備不懈,機會是給有準備人的。</h3> <h3><br></h3><h3><br></h3><h3><br></h3><h1> 因斯布魯克</h1><h3> </h3><h3> 因斯布魯克是奧地利蒂羅爾州的首府,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它北臨德國,南臨意大利,西面通往瑞士,東面通往首都維也納,是一個位于中歐十字路口的城市。因斯布魯克曾經(jīng)是歐洲藝術(shù)和文化的中心,仍然保持著中世紀城市的容貌,在狹窄的小街上,歌特風(fēng)格的樓房鱗次櫛比。這座小山城曾經(jīng)于1964年和1976年兩次舉辦冬季奧運會,我們旅行的大巴車就在奧運會場地旁邊駛過,雪道和跳臺等設(shè)施清晰可見。這里是阿爾卑斯山的心臟。無論是在因斯布魯克的哪一個角落,都能見到白雪覆蓋的山巒。所以氣候宜人,成為了著名的國際旅游勝地。</h3> <h3><br></h3><h3><br></h3><h3><br></h3><h3>因斯布魯克街道上,歌特式風(fēng)格的樓房鱗次櫛比,有軌電車是這主要的公共交通。</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阿爾卑斯山巨人</h3><h3> 這里是蒂羅爾的心臟地帶,施華洛世奇水晶集團為慶祝施華洛世奇百年華誕而建的阿爾卑斯山巨人。這里是全世界著名的天鵝水晶制品的施華洛世奇水晶總部,是兩家水晶工廠和一座博物館設(shè)在一起。施華洛世奇已成為業(yè)界翹楚,分店遍布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光是紐約、米蘭、東京、倫敦等地就有200多家分店。</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黃金屋頂</h3><h3> 黃金屋頂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舊城區(qū),它建于1500年,屬晚期哥特式風(fēng)格的建筑,是為了紀念馬克西米連一世訂婚而建造的。將從前破舊的挑樓改建成為有哥特式穹隆的宮廷包廂,以便在這里就能觀賞到廣場上的比賽和戲劇表演。兩層的挑樓有 16米寬,僅屋頂就3.7米高,金色屋面是采用3450塊金箔銅板貼面而成,金頂屋頂由此得名。</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德 國</h1><h3> </h3><h3><br></h3><h3> 德國是我們歐洲之行到過地方較多的國家之一,它位于歐州中部,由16個聯(lián)邦州組成,人口八千多萬,歐洲第一大經(jīng)濟體,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chǔ)科學(xué)與應(yīng)用研究方面十分發(fā)達,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yè),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征。在德國我們感覺到富裕和先進,這里的食宿條件是我們走過九個國家中最好的。在德國旅游了慕尼黑、紐倫堡、法蘭克福、美茵茲、科隆,臺灣籍的導(dǎo)游和一臺旅行大巴始終伴隨我們,除美茵茲到科隆一段路程我們坐過一段游船,僅在德國境內(nèi)就行駛了近八百公里。<br></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慕尼黑</h3><h3> 幕尼黑位于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130萬人口德國第三大城市 。慕尼黑啤酒節(jié)有著淵源的歷史,從1810年流傳至今。整整舉辦了180多屆了。慕尼黑也是座汽車城,世界著名的寶馬汽車總部就設(shè)在這里。我們在慕尼黑全程參觀了寶馬汽車總部。</h3> <h3>寶馬公司總部辦公大樓和寶馬汽車博物館</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寶馬汽車制造廠在20世紀30年代卻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跑車和豪華轎車,它從二戰(zhàn)的破壞中恢復(fù)過來后再度成為世界高性能和豪華轎車市場上的主角之一。</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寶馬是由一個制造飛機引擎的公司于1916年3月注冊的。這家公司第一個成功的產(chǎn)品,是由費茲設(shè)計的直列六缸發(fā)動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裝配在德國戰(zhàn)斗機上。德國王牌飛行員恩斯特·烏德特,把他們成功的很大一部分歸功于寶馬的引擎。</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美因茨</h3><h3> </h3><h3>美因茨(德語:Mainz)是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與和它隔岸而對的黑森州首府威斯巴登,一起組成一個雙子城。是萊茵河地區(qū)狂歡節(jié)的一個中心。其附近的大城市有威斯巴登、達姆施塔特和法蘭克福。</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萊茵河是美因茨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河中有眾多游艇、貨輪通過。河對岸的大樓就是我們下榻的酒店,外出釆風(fēng)非常方便。</h3> <h3><br></h3><h3><br></h3><h3><br></h3><h3>在美茵茲早晨5點我就起床出去拍日出,這時接到大慶影友的電話,當?shù)弥覀冋谂娜粘鰰r,他們認為是笑話。大慶中午飯已經(jīng)吃過了你們那才日出?不知大慶和美茵茲有7個小時的時差。在初生陽光的照耀下、在遠處哥特式建筑物的輝映下,美國空軍飛機又給紅色的天空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軌跡,萊茵河太美了。</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美因茨的市中心和一些相鄰的市區(qū)今天有大城市的風(fēng)格,而偏遠一些的市區(qū)則依然保留著它們古老的結(jié)構(gòu)。尤其在老城區(qū)里還保留著中世紀狹窄、彎曲的胡同。</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萊茵河</h1><h3> </h3><h3> 萊茵河是西歐第一大河,發(fā)源于阿爾卑斯山北麓,流經(jīng)奧地利、法國、德國和荷蘭等國注入北海。全長1232公里,萊茵河是歐洲著名的國際航運黃金水道,通航里程達886公里;兩岸的許多支流,通過一系列運河與多瑙河、羅訥河等水系連接,構(gòu)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水運網(wǎng)。萊茵河的航道就像公路一樣,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塊里程碑,上面標注著公里數(shù)。萊茵河運費低廉而有助于將原料的價格降低,這是萊茵河成為工業(yè)生產(chǎn)區(qū)域主軸線的主因。是歐洲的主要工業(yè)區(qū),人煙稠密。萊茵河是德國最長的河流。流經(jīng)德國的長度為865公里,7000噸海輪可由此直達北海。是德國工業(yè)、旅游、運輸?shù)膿u籃。在德國的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也有著傳統(tǒng)的重大的歷史意義。</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萊茵河是條美麗的河,最美是在德國,而德國最美是美茵茲到科隆。在這里它流經(jīng)很多重要城市,如美因茨、科布倫茨、波恩、諾伊斯和科隆,萊茵河從險峻的板巖和山坡之間流過,形成一段曲折而深邃的峽谷。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詩人、畫家、音樂家、攝影家來到這條河谷,給這條河留下諸多的精彩作品與故事。美麗景色常年都吸引著大量的游客到此游覽、休假和療養(yǎng)。</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美茵茲到科隆最精彩的一段是美茵茲到科布倫茨。我們這次的旅行線路設(shè)計非常人性化,這段路我們棄大巴車改乘游船。蕩漾在清澈的河水之中,欣賞萊茵河兩岸別致的哥德式尖頂建筑,山頂上掠過的一座座神秘的古堡。那種身臨其境的美感真是讓人心曠神怡、無限陶醉。</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從美因茲到科布倫茨間。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見底。人們坐在白色的游艇之上,極目遠望,兩岸碧綠的葡萄園層次有序地排列,一座座以桁架建筑而引人注目。這里大多是旅行社、療養(yǎng)院和度假村。接連不斷的微型小城和眾多古堡點綴在青山綠水之中。</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萊茵河兩岸至今仍保留著五十多座城堡、宮殿的遺址,每座城堡都有它們自己的名稱。每一座古堡都有很多古老的故事和傳說,它記載著英雄們氣吞山河的業(yè)績,及幽幽的兒女戀情。而有的古堡也曾經(jīng)是山大王的營寨,過往船只到這里都要留下買路錢。古老的城堡、迷人的傳說給萊茵河增添了神秘的色彩。</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為了保護自然風(fēng)景的原貌,這段50公里長的萊茵河河谷段沒有架設(shè)橋梁,往來兩岸都靠輪渡。風(fēng)景有點像中國的三峽,但山?jīng)]有三峽的高、陡。沿河兩岸山坡上遍布葡萄園,點綴著無數(shù)羅馬時代的房屋和古堡。幾百年的歷史、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科隆</h3><h3>科隆,橫跨萊茵河兩岸,人口100萬是德國第四大城市,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座現(xiàn)代化氣息極強的大都市。市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比比皆是,各種商品琳瑯滿目,是一個繁華的商業(yè)城市。多古跡,如著名科隆大教堂(圓頂上的兩塔尖高達161米)、它已成為科隆市的象征和游客們向往的名勝之地。</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科隆大教堂屹立在萊茵河邊,它有兩座哥特式尖塔,是世界上最高的雙塔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xù),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至今仍修繕工程不斷。它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與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并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筑。</h3><h3> </h3><h3>站在萊茵河大橋極目眺望,科隆大教堂高大宏偉、富麗堂皇。</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科隆大教堂包括五個殿堂和一個饒圣壇而建的帶有三個偏堂的回廊。在科隆,這座巨石建筑物不僅是人們參觀游覽的必去之地,同時它也是人們歇息、游玩的地方。教堂內(nèi)靜謐、幽暗的氣氛同教堂外五彩繽紛、人聲鼎沸的環(huán)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教堂內(nèi)殿的四壁,裝有描繪圣經(jīng)人物的彩色玻璃,是科隆大教堂的一大特色,很吸引人們的眼球。</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科隆火車站</h3><h3> 科隆火車站坐落在萊茵河畔,在科隆大教堂旁。是德國鐵路的交通樞紐,有不少國際列車始發(fā)或終達,主要通往比利時和荷蘭方向。德國列車以ICE的速度最快,時速高達近300公里。車站沒有檢票口,上車才查票。列車啟動不響鈴聲,所以旅客要提高警惕。</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荷 蘭</h1><h3><br></h3><h3> 荷蘭位于歐洲西北部,是世界有名的低地國家。在17世紀,荷蘭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譽為海上馬車夫。首都設(shè)在阿姆斯特丹,但是其中央政府、國王居住辦公地、所有的政府機關(guān)與外國使館、最高法院和許多組織都在海牙。荷蘭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以海堤、風(fēng)車、郁金香和寬容的社會風(fēng)氣而聞名,在對待毒品、性交易和墮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是最為自由化的。</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民俗村</h3><h3> 荷蘭的旅游業(yè)十分發(fā)達,僅阿姆斯特丹市每年就要接待數(shù)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舉世聞名的荷蘭風(fēng)車、木鞋、郁金香、奶酪、奶牛、農(nóng)產(chǎn)品等是吸引旅游者的幾大民俗。為滿足各國游客的需求,荷蘭人在阿姆斯特丹市附近建造了集民風(fēng)民俗為一體的民俗村,受到游客歡迎。</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風(fēng)車</h3><h3> 荷蘭坐落在地球盛行的西風(fēng)帶,一年四季盛吹西風(fēng)。同時它瀕臨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國家,海陸風(fēng)長年不息。這就給缺乏水力、動力資源的荷蘭,提供了利用風(fēng)力的優(yōu)厚補償。風(fēng)車為荷蘭人首創(chuàng),適應(yīng)著水力利用、造紙等和磨坊工業(yè)的需要。為荷蘭的“國家商標”,稱之為“風(fēng)車之國”。</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木鞋</h3><h3> 風(fēng)車、木鞋、奶酪、郁金香號稱荷蘭四寶,而木鞋又位于四寶之首,其地位可見一斑。木鞋成為荷蘭的特產(chǎn),和這里光照期短、地勢低洼有關(guān)。全年晴好天氣不足70天,這使荷蘭人愛陽光如所愛他們的畫家梵·高筆下的“向日葵”。也使他們不得不穿上敦實的木鞋對付潮濕的地面,下地干活、庭院勞作乃至室內(nèi)打掃都穿不同樣式的白楊木鞋。后來,精明的荷蘭人把木鞋制作發(fā)展成一門半機械操作的工藝,木鞋也就成為特色產(chǎn)品和旅游紀念物。</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游客們在民俗村參觀木屐制做。</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阿姆斯特丹的民居</h3><h3> 阿姆斯特丹城區(qū)大部分低于海平面1-5米,稱得上是一座"水下城市",全靠堅固的堤壩和抽水機,才使得城市免遭海水淹沒。有大小165條人工開鑿或修整的運河河道,河網(wǎng)交錯,河道縱橫,交織出美麗的“水都”風(fēng)光。兩旁是典型的荷蘭傳統(tǒng)民居建筑。特點是房子的門和窗戶都是細長的,這是因為當時征收房產(chǎn)稅是按門窗寬度征收,精明的荷蘭人為了節(jié)省稅負而為。由于門窄,大型家具物品需從窗戶吊進去,為此房屋上部前傾、并設(shè)有突出的吊鉤。</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街頭藝人</h3><h3> 阿姆斯特丹的街頭,人多嘈雜,不同膚色的人種,打扮各異,游客與本地人,乞丐和賣藝人,兩米多高的巨人和侏儒,混雜一處,但看上去渾然一體,熱鬧而有序。街頭的人群熙熙攘攘,到處是濃郁的市井氣息。阿姆斯特丹更像是一座“小市民城市”。這座城市中的人們腳步匆匆,神色平靜淡然,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阿姆斯特丹似乎容得下一切怪異和另類。</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阿姆斯特丹”號帆船</h3><h3> 荷蘭曾經(jīng)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1749年1月26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 “阿姆斯特丹號”船首航途中遇上瘟疫和臺風(fēng),在英格蘭南海岸附近沉沒。船上有300人和大量金子、銀子、布匹、酒等貨物?,F(xiàn)這艘“阿姆斯特丹”號帆船的原樣復(fù)制品,停泊在阿姆斯特丹城的荷蘭航海博物館外面運河道內(nèi),供參觀者了解當時航海生活的情景。</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盧森堡</h1><h3> </h3><h3> 盧森堡大公國位于歐洲西北部,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一個內(nèi)陸小國。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盧森堡地形富于變化,又處于德法要道,地勢險要,一直是西歐重要的軍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羅陀的稱號。</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憲法廣場</h3><h3> 在峽谷邊的憲法廣場是觀賞盧森堡大峽谷的好地方。站在憲法廣場最高點上,放眼眺望,身邊不遠就能望見兩座最大橋梁,阿道夫橋和夏洛特橋,它們懸于絕谷上,攀過峭壁,連接著新舊城區(qū),氣勢如霓如虹。</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圣母教堂</h3><h3> 圣母教堂建于1613-1621年之間,以前這座文藝復(fù)興式的建筑并沒有當作教堂,而是作為教會學(xué)校。1935年擴建工程之后,三個尖頂?shù)拿弊颖患由先?,成為了圣母堂。這座教堂又被成為圣子圣母教堂,里面供奉的是圣母瑪利亞。</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阿道夫大橋</h3><h3> 阿道夫大橋作為歐洲地區(qū)杰出建筑物之一,也是盧森堡的市標之一的“阿道夫大橋”建于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是一座由石頭砌成橫跨盧森堡大峽谷的高架橋,此橋高46米、長84米,且支撐橋梁的拱門成左右對稱顯得十分壯觀。該橋連接了盧森堡的新、舊兩市區(qū),游客可以從橋上眺望遠處的美麗風(fēng)景。</h3> <h3><br></h3><h3><br></h3><h3><br></h3><h3>盧森堡是世界高收入地區(qū)之一,人均壽命80歲。這里的古巷民宅整潔、幽靜。</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比利時</h1><h3> </h3><h3> 比利時王國位于歐洲西部沿海,與德國、荷蘭、法國、盧森堡毗連,首都布魯塞爾。比利時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yè)革命的國家之一,是歐洲聯(lián)盟總部所在地。</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布魯塞爾大廣場和市政廳 </h3><h3> 布魯塞爾市政廳坐落于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廣場中間,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弗蘭德哥特式建筑。造型宏偉,空靈高聳,引人注目,是布魯塞爾的城市地標。它始建于1402年,它上面的廳塔高約91米,塔頂塑有一尊高5米的布魯塞爾城的守護神圣米歇爾的雕像。</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為歐洲第二大股票市場。</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小于連(尿尿小童)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標。這座聞名于世的小男孩銅像是一座落于市中心步行區(qū)的小孩子像及噴水池。這個五歲小孩身材的雕像不大(身高約53厘米),但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 </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布魯塞爾原子塔 </h3><h3> 原子球塔位于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西北郊的海塞爾高地,是布魯塞爾十大名勝之一,有比利時的艾菲爾鐵塔之美稱。原子球塔是為1958年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而建的金屬結(jié)構(gòu)的紀念性建筑物,高102米,重達2200噸,包括9個直徑18米的球體,與連接圓球的鋼管構(gòu)成相當于放大1650億倍的α鐵的正方體晶體結(jié)構(gòu)。 這是一座造型獨特、氣勢宏偉、令人嘆為觀止的龐大建筑物。從地面到頂端最高的圓球之間,設(shè)有快速直達電梯,而在其他各個圓球內(nèi)都裝有自動電扶梯,人們在每個圓球之間都可以自由往來。據(jù)介紹,整座原子球塔可同時接納250人參觀游覽,另有一個可容140人同時用餐的大餐廳。原子球塔最高端的圓球是一個專供游客們觀賞風(fēng)景的觀光區(qū),它高約92米,游客在此可以通過四周的有機透明玻璃,俯瞰布魯塞爾的市容市貌,盡情領(lǐng)略周邊的迷人風(fēng)景。</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 法國 巴黎</h1><h3> </h3><h3> 我們的歐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就是法國,用三天半時間游一個城市巴黎。巴黎位于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是法國首都,國際繁華的四大都市之一,也是一座世界歷史名城,名勝古跡比比皆是,所以我們在巴黎游覽的景點很多,加之我放棄了行程中的一天購物,爭取了一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巴黎所拍照片是最多的。我沿著塞納河兩岸,拍到了塞納河的游船、橋梁、岸邊的攤床,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協(xié)和廣場、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劇院以及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有名的景點。<br></h3><h3> </h3><h3>塞納河由巴黎城中穿過,或者說巴黎是沿河兩岸而建。繁華的都市在河上建起了32座大橋,方便兩岸通行。</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法國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巴黎城市建設(shè)早已形成規(guī)模。在巴黎街道行走,街面整潔衛(wèi)生,歐式房屋以六層樓為主,排列有序,看不到修路和蓋房子的路段。但登高遠眺開發(fā)區(qū)的摩天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一座現(xiàn)代化的新城正在興起。</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埃菲爾鐵塔</h3><h3> 埃菲爾鐵塔1889年為當時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以設(shè)計人法國著名建筑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名字命名。它建在塞納河畔,全塔高320米。塔樓分三層,一、二樓有餐廳、咖啡座等,三樓是眺望臺。在天晴的日子,可從此遠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區(qū)。一座象征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是巴黎最重要的標志。<br></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埃菲爾鐵塔下游人如織,登塔電梯排起長隊。</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美麗的塞納河兩岸,公園、綠地星羅棋布。</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凱旋門</h3><h3> 巴黎凱旋門,是現(xiàn)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高49.54米,寬44.82米。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huán)島上面,位于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盡頭。環(huán)繞凱旋門的圓形廣場有12條道路通往市區(qū),每條道路都有40~80米寬,呈放射狀,就像明星發(fā)出的燦爛光芒,因此這個廣場又叫明星廣場。凱旋門也稱為“星門”。</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協(xié)和廣場</h3><h3> 協(xié)和廣場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和凱旋門由香榭麗舍大道相連。是法國最著名的廣場,18世紀由國王路易十五下令營建。廣場呈八角形,中央矗立著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總督贈送給查理五世的。廣場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著法國的8大城市。站在廣場隨處可見的埃菲爾鐵塔。</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埃及方尖碑</h3><h3> 廣場正中心矗立著一座高23米,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1831年由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贈送給法國的,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古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跡。當初從埃及的盧克索,運輸這塊23米長230噸重,一塊完整的花崗巖方尖碑到法國巴黎,經(jīng)歷了兩年半時間,一路的可謂千難萬險。</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巴黎歌劇院</h3><h3> 巴黎是文化之都,芭蕾舞的發(fā)源地,產(chǎn)生了諸多的繪畫大師、雕朔大師以及多部著名歌劇。巴黎歌劇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劇場,總面積11237平方米,可容納2200名觀眾和450名演員。由查爾斯·加尼葉于1861年設(shè)計的,是折衷主義登峰造極的作品,其建筑將古希臘羅馬式柱廊、巴洛克等幾種建筑形式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規(guī)模宏大,精美細致,金碧輝煌,被譽為是一座繪畫、大理石和金飾交相輝映的劇院,給人以極大的享受。是拿破侖三世典型的建筑之一。從1671年3月19日歌劇院建成,演出法國第一部歌劇《波莫納》至今已上演了六百多部歌劇,另有一些芭蕾舞劇也在此舉行了首演。劇院占地三公頃,有七層之高。有2531個門,7593把鑰匙,六英里長的地下暗道。因為有著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和長久的歷史,本身就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陡鑴△扔啊返墓适戮桶l(fā)生在巴黎歌劇院。</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巴黎 三圣教堂</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塞納河是巴黎的搖籃,兩岸多為雄偉建筑、古跡也比比皆是,加之河水清澈、游船如梭,是游客流連忘返的地方。</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亞歷山大橋 石柱</h3><h3> 亞歷山大三世橋于1900年落成,是法俄友誼的象征,以它的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利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橋的兩端、兩側(cè),各有一個巨大的石柱,石柱上是鍍銅騎士群雕像,飛馬振翼欲揚,非常生動,是極佳的藝術(shù)品。</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盧浮宮</h3><h3> 盧浮宮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fù)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盧浮宮現(xiàn)為博物館,歷經(jīng)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guī)模。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shè)計的。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shù)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h3><h3> 盧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等藝術(shù)收藏品達40萬件以上。為世界最著名的藝術(shù)殿堂,最大的藝術(shù)寶庫,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盧浮宮藏品 油畫《蒙娜麗莎》</h3> <h3><br></h3><h3><br></h3><h3><br></h3><h3>盧浮宮藏品 油畫《拿破倫一世加冕禮》</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盧浮宮藏品 油畫《基督誕生》</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盧浮宮藏品 油畫</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盧浮宮藏品 瑪賽克拼貼畫</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旺多姆廣場</h3><h3> 協(xié)和廣場附近有個旺多姆廣場、和旺多姆大街,他們是以時尚和豪華的旺多姆酒店而著稱,街中央有一個紀念柱,高43.5米,柱頂有拿破侖雕像。</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塞納河畔圣米歇爾林蔭大道有綿延數(shù)公里的舊書市場,每天都有不少國內(nèi)外學(xué)者、游客來這里選購心愛的古籍,形成塞納河畔古老的文化區(qū)——拉丁區(qū)的一大特色。</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塞納河畔風(fēng)光秀麗,是青年人休閑散步的好去處。</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巴黎圣母院</h3><h3> 巴黎圣母院建成于1345年。不僅因雨果的同名小說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偉的天主教堂。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物已經(jīng)有久遠的歷史,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建筑最出色的天主教堂,在歐洲建筑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巴黎圣母院后殿</h3><h3> 巴黎圣母院后殿始建于137O年,它不但是整組建筑的終端,而且它本身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影響到每一部位結(jié)構(gòu)的動感,從高低腳拱到肋狀構(gòu)架,都體現(xiàn)了這種動感。</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凡爾賽宮</h3><h3> 凡爾賽宮位于法國巴黎西南郊外凡爾賽鎮(zhèn),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建于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法國大革命時期被毀。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才下令修復(fù)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凡爾賽宮外景</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凡爾賽宮內(nèi)殿</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凡爾賽宮內(nèi)殿頂棚圖案</h3> 想欣賞賀文佩其他美篇作品請點擊下面鏈接<div><br><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1psz4h?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喀什印象</a></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2niq9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奇特的象形樹</a></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3xwgq5?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林業(yè)生產(chǎn) 曾經(jīng)的輝煌</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ftkb5a?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友好區(qū)演出《江姐》劇照</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n4shtx?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壺口脫險</a></div><div><br><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8hm9ge?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友好文化 曾經(jīng)的輝煌</a></div><div><br><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e54ba0?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雙子河之戀</a></div><div><br><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ngmudi?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賀文佩 動物攝影</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6s29dis?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賀文佩 風(fēng)光攝影 《祖國頌》</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9sbf1d7?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賀丹丹 影視作品</a><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al47j56?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大慶霧凇</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dqh3ki9?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新疆之春 美在伊犁</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l9t0ey6?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賀文佩出版作品 《林木之戀》</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kq3uqwq?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樹根探奇</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kaw9nea?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探析古老的樹種和長壽的樹</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ka9oanm?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奇特的樹葉</a></div><div><br><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6ibrf9e?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江姐》宋雅珍享用一生的財富</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8jplqub?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夢里婺源</a><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l246bed?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人物肖像 世界最美的風(fēng)景</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ctfgdu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唱響家鄉(xiāng)的頌歌</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ak4qdey?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家鄉(xiāng)那條河》節(jié)目薈萃</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562yqb2?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賀文佩 花卉攝影</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4crlww6?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沙漠中的駱駝</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1enwku0?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雙子河文藝人作品薈萃</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lwdhld4?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雙子河之戀》 專刊</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njrco0l?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論成功之要素</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q3h0u98?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故鄉(xiāng)情</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qibf07w?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國民歌小百靈 于秀娟</a></div><div><br><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qtcnw4c?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抗疫歌曲《心甘情愿》</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rvbyfw4?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夢幻MV的嘗試</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tioh6qq?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批判“四人幫”的漫畫 1976</a><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63zp9j0?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周平英的知青系列油畫《崢嶸歲月》</a><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