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 美 霞 浦</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3> 2016年11月2曰至6曰,本溪影友一行9人來到向往已久的霞浦采風創(chuàng)作。</h3><h3> 霞浦縣位于福建省寧德市,與臺灣省隔海相望。霞浦擁有百萬畝全國面積最大的淺海灘涂,是全國聞名的“海帶之鄉(xiāng)"、“紫菜之鄉(xiāng)",素有“閩浙要沖”、“海濱鄒魯”的美謄。漫長的海岸線、淺海和沙質細膩的灘涂,不僅為海上養(yǎng)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為攝影人展現(xiàn)了世所罕見的獨特風景,被海內(nèi)外攝影界譽為“中國最美的灘涂”,是全國十大攝影基地之一。</h3><div><br></div><div><br></div> <h3> 四季輪回,春去秋來,每一個季節(jié),霞浦的海都會毫不吝嗇的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韻和景致,獨有的沙灘風貌,新異的灘涂養(yǎng)殖,奇特的海上人家,迷人的海濱風光,別致的地域特色,無不顯現(xiàn)著大自然無窮的魅力,讓眾多的游客和攝影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h3> <h3> 一望無際的金色沙灘,歷經(jīng)多年潮起潮落的沖刷和淘洗,細沙金碧柔潤,入手無聲,腳踩無痕。一條條從沙灘流淌過的溪水,化成一條條蜿延曲折的灘涂動脈,閃爍著迷人的銀色光芒,引發(fā)了攝影人更多的創(chuàng)作激情和靈感。</h3> <h3> 每年五六月份是養(yǎng)殖紫菜的最好季節(jié),百萬畝灘涂,千萬只竹竿,層層圍網(wǎng),浮標小船,使灘涂顯得更加生動靚麗,曼妙絕倫。遼闊的天空上如夢似幻,云蒸霞蔚,色彩斑瀾;海面上線條縱橫,連接天際,晨光里、夕陽下,波光粼粼。漁民們架著小木舟,穿梭于各養(yǎng)殖區(qū)域,劃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猶如一幅幅青墨山水畫卷。</h3> <h3> 潮水未至,晨光熹微,灘涂上散布著潮水退去時沖涮出的重重紋理,在夕陽余輝的映照下,像一組組躍動的音符,鑲嵌在金色的海灘上,凸顯著美妙的韻律。仨仨倆倆的漁家女行走在灘涂上,或推網(wǎng)放簾,或挑擔趕海,形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h3> <h3> 吃了幾十年的紫菜,卻從來不知道紫菜是怎樣養(yǎng)殖的。來到霞浦,才切身感受到紫菜田原來如此壯觀。</h3><div> 紫菜田大都修建在淺海上,一排排高高豎起的竹竿好似田壟,中間可以隨海潮上下浮動的索具便是菜畦,紫菜就養(yǎng)殖在那上邊。漲潮時殖浮在海面,退潮時懸掛在空中。每到采摘紫菜時節(jié),小船就在其間穿梭,猶如“陌上行",構成一幅幅名副其實的“海上耕耘圖”。 </div> <h3> 在東壁村東邊的海面上,座落著一處海上漁村。海灣里成片成片的竹排,編織成面積不等、井然有序的海產(chǎn)品養(yǎng)殖場,漁民們就常年居住在簡陋的小船內(nèi),一條小船承載著一家人全部的財產(chǎn),人稱“海上吉普賽”。站在上青山特大撟上放眼望去,這片海上養(yǎng)殖場縱橫交錯,鱗次櫛比,與陸地上的房屋建筑、街道格局非常相似,"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令人嘆為觀止。漁民們潮起而做,潮落而息,小舟在水面穿梭,水鳥在天空飛翔,到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h3> <h3> 在楊家溪鎮(zhèn)有一片原始森林,面積雖然不大,但卻生長著十幾棵百年榕樹,枝繁葉茂,粗壯的樹枝成扇形伸向地面,陽光從茂密的枝葉縫隙透射進來,形成美妙絕倫的電筒光。農(nóng)夫頭戴斗笠,身披簑衣,肩扛鋤頭,手牽老牛,行走在林間小路上,年邁的阿婆挑著擔子躑躅其后,生動展現(xiàn)了“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自然的田園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