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在今年最炎熱的夏季,應(yīng)邀赴淄博參加了一次軍校同學的小聚,主人安排周到細致,美女摔鍋相聚甚歡。返濟后,總覺余興未盡,可能是來去匆匆,也可能是同學感情太深,三十多年前的軍校生涯又像電影一樣浮現(xiàn)眼前,好想再現(xiàn)一下當年……</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1980年的夏天,一群20歲左右,充滿了青春氣息和純真夢想的年輕士兵,經(jīng)過統(tǒng)一考試,被濟南軍區(qū)軍醫(yī)學校護士專業(yè)錄取,安排在138醫(yī)院學習,內(nèi)稱138醫(yī)院護訓隊。</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138醫(yī)院位于昌樂縣五圖鎮(zhèn)的一個部隊營房內(nèi)。我們學校就在醫(yī)院的最高點——一個叫威虎山的山坡上。</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威虎山來歷不詳,可能與站在山坡上能俯瞰整個醫(yī)院有關(guān)。山坡上有一片平地,南面是一片空場子,北面是一排建筑。建筑成“工字形,前排為隊部和女生宿舍,后排西部是教室”,其余為男生宿舍。中間的走廊有洗刷間,簡單緊湊,方便實用,這就是我們的軍校校址。</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參加學習的50名學員(女42男8),設(shè)兩個中隊,四個班。開學不久,兩名德才兼?zhèn)涞拿琅駮约t、王英被推薦到某醫(yī)院護校擔任中隊長。兩個月后,濟南軍區(qū)軍馬場的7名美女和3名摔鍋傾情加盟,使我們純綠色的校園瞬間變得豐富多彩。</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雖然來自不同單位,相互并不熟悉,但軍校把我們?nèi)谠诹艘黄?。放下背包,洗去征塵,無暇多想,兩年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就拉開了序幕。</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font color="#010101"> 學制兩年,學歷中專。課程有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基礎(chǔ)護理、內(nèi)科護理、外科護理等18門課程。懷著對知識的渴求,同學們抱著沉甸甸的課本,兩年的時間,喝下那么多的墨水,心里充滿了激動和向往。</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教師——是由138醫(yī)院從全院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中選拔的具有豐富醫(yī)學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的醫(yī)護專家。這就是我們的呂教員——英姿颯爽,退休前擔任武警醫(yī)院護理部主任。</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簡陋的教室,擋不住同學們對知識的渴求。單調(diào)的節(jié)奏,絲毫沒有影響大家學習的熱情。宿舍、操場、樹下、草地,到處都是考前復(fù)習的好地方。</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課余生活豐富多彩,男女同學爭顯身手。先后成立了演唱、舞蹈、書法、繪畫、排球、籃球、乒乓球等隊組。業(yè)余活動的開展鍛煉了體魄,加深了同學之間的了解和感情。尤其是八十年代團結(jié)拼搏的女排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這一代人。</font></h1> <h1>書法指導——胥海龍。</h1> <h1>藝術(shù)指導欒 濤、王 凌。</h1> <h1> 白天上課,晚上自習,夜間站崗,……一切有序正常。假面具的故事,同學聚會常講。</h1> <h1><font color="#010101"> “一二三四”的口號,仿佛還在耳邊回響;行進的隊伍威武雄壯;“打靶歸來”的軍歌依然嘹亮。一路行進一路歌,軍歌伴我到食堂。盡管伙食樣少單調(diào),飯菜沒有現(xiàn)在這樣豐富多彩,但依然吃的津津有味。尤其炸油條、炸饅頭干,偶爾一次的水餃,回想起來,依然余味無窮,好像比現(xiàn)在的山珍海味還要香,還要強。</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自購螃蟹起風波,饅頭比賽也精彩。這些,早已成為同學后來聚會的笑談。</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好的校風,離不開隊領(lǐng)導嚴格的管理,優(yōu)秀的人才,歸功于老師的言傳身教。還有我們的兩位中隊長馬步南、王崇才。</font></h1> <h1> 時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之間,一年半的理論學習結(jié)束了,半年的實習又開始了。同學們分四個組,分別在27、138、141等四個醫(yī)院實習。</h1> <h1> 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收的果實。畢業(yè)的時間到了,同學們手捧紅彤彤的畢業(yè)證書,戀戀不舍,依依惜別,再見!隊領(lǐng)導。再見!我的好同學。再見!我的校園。在隊領(lǐng)導的祝福中,同學們分別奔向了各自的工作崗位。威虎山——我們的校園,只留下了海龍和我,在為它放哨站崗?,F(xiàn)在想想,我最早認識的同學是他,最后一起留下的同學還是他,緣分啊!哥們。</h1> <h1><font color="#010101"> 校園,是人生最重要的起點,也是人生最值得回憶的地方。在這里,既留下了我們學習勞動的辛勤汗水,也有我們一生值得珍惜的同學情緣。</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走過“”威虎山”的小路,那些讀過的書,背過的題,學過的單詞,都會鋪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向遠方。</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畢業(yè)之后,同學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工作,不斷學習,勇于進取,成為軍地各行各業(yè)的專家骨干和領(lǐng)頭人,為部隊和地方建設(sh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給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尤其是單守勤同學還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為你們自豪!我的老同學。</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曾經(jīng)青春年少的我們,能否找回過去的記憶。</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一顆紅星,兩面紅旗。一顆紅心,兩種準備?;ハ鄬W習,團結(jié)互助,服從組織,聽從領(lǐng)導……這些都成了永恒的記憶。雖然時間過去了30多年,但軍校的點滴仿佛歷歷在目;軍人的熱情和素質(zhì)依然寫在臉上。</font></h1> <h1> 畢業(yè)多年(98年)以后,我又回到了曾經(jīng)魂牽夢繞的校園。離家多年的主人回來了,可當年溫馨潔凈的校園如今雜草叢生,房屋破舊,給人增添了無限凄涼和傷感。</h1> <h1> 2000年,在畢業(yè)18年后,同學們第一次在泉城聚會。這正是:同學相聚在泉城,開懷暢敘離別情;萬水千山隔不住,時間愈久情愈濃。</h1> <h1><font color="#010101"> 因為今生有緣,所以我們才會再次相見。</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2015年,時間整整過去了33年,在美麗的泉城,我們再次相見。隊領(lǐng)導來了,呂教員來了,49位同學來了。有的還是畢業(yè)33年,第一次見面。握手,擁抱,淚水,歡笑!說吧,唱吧,跳吧,嗨吧!十天半月說不完畢業(yè)后的往事,千言萬語道不盡畢業(yè)后的思念。在泉城廣場,在大明湖畔,在趵突泉邊……。到處都留下了我們的歡歌笑語、靚麗身影。</font></h1> <h1> 雖然年過半百,雖然鬢發(fā)已染;但我們的心一直相連,我們的聯(lián)系從未間斷。</h1> <h1><font color="#010101"> 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雖然距離很遠,但我們心貼的很近。感謝同學吳國平和文書周黎濱,為我們建立了同學微信群——時尚部落。從此,我們之間架起了一座暢通便捷的橋梁,彼此之間更近了……</font></h1> <h1> 不管你在哪里,從事什么工作,還是已退休舒閑,從未忘卻我們是同學,一直對你深懷眷念。我們相約,常聚常見!</h1> <h1> 倘若時光倒流,我們能再回到當年,我依然愿意,我們一起漫步校園。</h1> <h1> 人世間,除了家人親友,就是戰(zhàn)友和同學的感情最真最純?,F(xiàn)在,有的同學還在部隊醫(yī)療一線救死扶傷;有的同學已轉(zhuǎn)業(yè)地方,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拼搏奔忙;也有的同學可能已經(jīng)退休在家,三代同堂……。雖然,我們天各一方,距離遙遠,但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無論你在哪里,多么繁忙,都要注意身體,保持一顆年輕、快樂的心。因為我們相約一起,讓人生過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美麗芬芳。借此機會,祝隊領(lǐng)導、呂教員和同學們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身體健康,事事順心!</h1><h1> 照片多由指導員王瑞民拍攝,李麗、胥海龍、王崇才、宋青、吳燕、任旭平等提供,畢業(yè)證、課本由宋青、王靜提供。</h1> <h1>海邊把手牽,仙女降人間;倘若牛郎在,浪漫在海邊。</h1><p class="ql-block"><br></p> <h1>感謝宋青、胥海龍、李麗、吳燕、王崇才、王艷俠、蔡青山、孫愛國等同學的指導。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歡迎指正。</h1> <h1> 謹以此文,獻給我們一起走過,同窗兩年的軍校同學。</h1><h1> 2016年11月于濟南</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這正是:軍校兩年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同學一世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雖然不常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早就在心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