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已久的北疆之行,在朋友胡先生、孫老師夫婦的精心安排下,終于在國慶長假之前得以成行。
第一站從奎屯出發(fā),行車480公里,到禾爾津五彩灘時,已是下午五點鐘,景區(qū)內(nèi)游人不算太多,起碼還能從容地找個合適的機位架上三腳架。新疆屬于東六區(qū),和北京時間時差兩個小時,這里的日落時間是下午八點多一點,我們將在這里等待三個小時。
站在高處舉目望去,泛著淡藍(lán)色光彩的額爾齊斯河在腳下靜靜流淌,對岸戈壁灘上連片的樹林在秋風(fēng)吹拂下已經(jīng)開始泛黃,腳下這片被稱“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的五彩灘,在陽光下色彩艷麗而多變。天氣很好,太陽按照預(yù)期緩緩西落,我的心情也逐入佳境。試拍了幾張找找感覺,接下來便是等待落日時分的到來。
偏硬的光線漸漸柔軟起來,一抹粉色把五彩灘染得色彩斑斕、嬌艷嫵媚,而在西邊日落的方向,額爾齊斯河面上升起了一團(tuán)水霧,在火焰般光芒的透射下氤氳激蕩。面對此境此色,我的心激動地?fù)鋼渲碧?,屏著呼吸輕輕的按下了快門,隨后便久久的沉浸在這片日落的輝煌之中…… 白哈巴村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zhèn)之一,位于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的邊境線上,距哈薩克斯坦東錫勒克僅1.5公里,是保存最完整的圖瓦人居住的村落。我們背包拉箱從車站徒步1公里左右,便進(jìn)入了村莊。
此時正當(dāng)太陽西下,尖頂木屋和白樺樹在斜陽夕照下,拖著長長的陰影。藍(lán)天白云、雪山村莊以及泛著金黃的白樺樹,組成了十分合諧和完美的畫面。顧不上一路上的車馬勞頓,放下行李便帶上相機直奔村莊西邊的制高點,先行者們早已架起長槍短炮在那里等候多時了,幸運的是我們總算是趕上了趟。我一邊架設(shè)備一邊環(huán)視眼前的景觀,構(gòu)思著將要拍攝的畫面。今天是多云天氣,移動著的云朵所形成的局域光是我想要的。當(dāng)陽光照亮了村莊并在周圍山坡上形成陰影時,我按下快門,雖然只是到此一游的片子,但也不虛此行了。
夜色降臨,氣溫下降到10度以下,黑天鵝絨般的天幕上稀稀疏疏有些星星,我心中期望著明天太陽能夠依舊東升。我們住在一對圖瓦夫妻經(jīng)營的小客棧里,小木屋裝飾簡陋確裝有暖氣片,熱水、衛(wèi)生間還算齊全。晚餐是老板娘做的拌面,肚子餓了吃什么都香。洗漱完畢便上床睡覺,趟在床上勾劃著明天的拍攝計劃。不一會,隔壁房間的鼾聲穿墻而來,如蛙鳴般此起彼伏,這墻壁一點也不隔音。
早上6點,在鬧鈴的提示下,我們便摸黑上山了。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山上的人早已排成一字長蛇陣在那里伺候著啦……
早上氣溫很低,只能把雙手揣兜里,在原地不斷來回踏腳踱步,盡管如此,還是凍得渾身直哆嗦。東邊的天空終于開始泛白了,但見滿天烏云壓頂,說好太陽哪去了?今天算是徹底沒戲了,只能收刀撿掛悻悻而歸了。還好,在回客棧的路上隨手拍了幾張人文片,算是白哈巴之行的收官之作了。
從白哈巴村到喀納斯景區(qū)只有二、三十公里路程,乘坐景區(qū)大巴很方便。我們在喀納斯新村村口的一家客棧住下來,這里距喀納斯湖不遠(yuǎn)。看看時間才下午三點左右,根據(jù)客棧老板的建議,我們決定先去游覽喀納斯著名的“三灣”,第二天早上到觀魚臺看日出,然后再去喀納斯湖。
下午的天氣是陰間多云,陽光能不能在適當(dāng)?shù)臅r間照射在適當(dāng)?shù)牡攸c,就要靠自己的運氣了 。我們乘坐區(qū)間車從臥龍灣往上走,經(jīng)過月亮灣最后到神仙灣。
臥龍灣當(dāng)?shù)胤Q卡贊湖即鍋底湖,是取其形狀象鍋底而得名。湖邊森林茂密,層林盡染;湖中小島秀麗,形如游龍。天空云層較厚,陽光見縫插針的在云層薄弱處不時撒出些光來。我耐心地等待著光線把湖中小島邊緣的小沙灘照亮,然后再及時把握住拍攝機會。還好,我如愿以償了!
月亮灣位于臥龍灣上游約1公里,是臥龍灣河曲的延伸部分,喀納斯河床在這里形成幾個由反“S”狀彎河曲組成的半月牙河灣。這里是傳說中出大片的地方,攝者游者很多,已經(jīng)沒有我從容擺設(shè)三腳架的地方了,只好把身體靠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上,手持相機等待機會。太陽已經(jīng)下到離對岸山頭一丈多高的地方,但是仍被遮蔽在厚厚的云層后面,眼前的景色一片灰暗。一縷失望在我心中輕輕抹過,今天莫非又沒有戲了嗎?無論如何還是要繼續(xù)等待,不是有句名人名言說“機會是等來的”嗎!果然不久,云層在緩慢的移動中終于撩開了一個縫隙,讓陽光準(zhǔn)確的投射在河灣上,按快門的絕佳時機終于讓我等到了!
僅僅幾分鐘時間,陽光重又隱沒到云層之中,而在上游的神仙灣,仍在暖陽的照射之下。但在這關(guān)鍵時刻,我犯了一個錯誤,決定沿河徒步到神仙灣!結(jié)果徒步的路程比想象中遠(yuǎn)得多,雖然一路上的風(fēng)景也很美,但到達(dá)神仙灣時,大陽已經(jīng)落山,想要的光影已經(jīng)??在。
神仙灣是喀納斯湖在山澗低緩處形成的一處淺灘,這里的河水將森林和草地切分成一塊塊似連似斷的小島,在晨霧繚繞中猶如仙境。我既沒有機會看到日出時的晨霧,又剛剛錯過了日落時的光影,少不了嘆息一番。憑欄遠(yuǎn)望,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在大散光下這神仙灣也有其迷人之處,山林、沙洲、河流顯得格外寧靜淡然,神仙灣之“神”是乎正在于此,連老子也十分贊賞虛靜之妙嘛!這樣一想,心中的失落感猶然冰釋,攝影何須唯光影,于是舉起相機從容地拍下了我心目中的神仙灣。
回到駐地,天色漸晚,最后一抹霞光把對面山坡映得火紅,隱在陰影中的牧人結(jié)束了一天的勞作正準(zhǔn)備牽馬入欄。好一幅田園美景! 第二天早上5:30分鐘準(zhǔn)時起床,客棧老板用車從后山把我們送到觀魚臺半山腰,再往前就只能徒步了。觀魚亭位于喀納斯湖邊的哈拉開特山頂上,海拔2030米,比湖面高出700米。后山山勢陡峭,沒有完整的路可走,只能踏著前人的腳印往上爬,加上滿地的白頭霜、沉重的設(shè)備和我早已受傷的膝蓋,爬涉之艱難就可想而知了!這讓我想起了攝影人自嘲的那句話:“起得比雞早,跑得比狗快,干得比牛累,吃得比豬差?!边@話確實道出了攝影人的艱辛,但又有多少攝影人因此而且放下相機了呢?在我看來,攝影本身也是一種修行,它需要攝影者始終保持思的境界、愛的情懷和敢于吃苦、勇于承擔(dān)的精神,它需要攝影者貼近自然和社會去觀察、去思考,并用自己獨特的觀看方式和敘事方式,將那“自身顯現(xiàn)者自身顯現(xiàn)出來的東西”呈現(xiàn)給其他觀者。這其中之樂,舍攝影者本人又有誰能切身體味得到呢?
終于登上山頂了,欣慰的是我們是第一批上來的人,最好的機位算是對我的最好獎賞。架好相機,東方微微開始發(fā)白,寶藍(lán)色的天空鑲嵌著一彎新月和那顆如影隨行的啟明星。再往下看便是一望無際、波譎云詭的茫茫云海了,而隱藏在云海下面的喀納斯湖,此時顯得格外神秘莫測。東方泛起了紅光,照亮了身后的阿爾泰山,我連忙移機過去,拍了一張全景照,結(jié)果卻錯過了太陽蹦出云海的那個瞬間。但是一個奇跡卻讓我十分震撼,云海上面突然映射出了觀魚亭的影像和一輪閃爍著五彩光芒的佛光!山頂上的人們沸騰起來,誰不為能見到這極難出現(xiàn)的吉祥佳景而興奮不已呢!此時此刻,我早已忘記了登山的艱辛,慶幸自己不虛此行而得見如此景觀。
客棧老板如約用車來接我們了。遠(yuǎn)處天邊在烏云和山梁之間開裂出一條亮帶,幾束耶穌光從云縫中射下來,正好照亮了山谷中的圖瓦新村,使整個山村看上去特別安靜祥和。
早餐后,我們收好行裝,乘船游覽喀納斯湖,在水怪曾經(jīng)出沒的地方沭浴陽光、徜徉發(fā)呆,然后便驅(qū)車前往下一個景點--禾木村。 禾木村那萬山紅遍的醉人秋色,以及小橋流水、炊煙裊裊的古樸景致,使成千上萬攝影愛好者和游客趨之若鶩,我自然也是這茫茫人海中的一員。
從村口一下車,就看見周圍山梁上已站滿了人,長槍短炮地正等候著日落的到來。到客棧放下行李,便匆匆扎進(jìn)人堆里去了。
天氣很好,光線也不錯,但整個村莊在彌漫著的霧氣中顯示得有些朦朧,只有北面山坡還在處在透澈的光照之中。勉強拍了幾張片子,期待著明天早上日出時分去拍那晨光之中、霧帶之下的神秘山莊。
又是起個大早,租了匹馬上到村莊背后的山頂,在這里可以俯瞰整個村莊。弱光下的禾木村燈火點點,裊裊升起的炊煙在村莊上空形成了一條長長的霧帶,柔柔地漂浮在滿目金色的山腰上。萬事俱備,只欠陽光了!
天色漸漸放亮,東面山頂上空出現(xiàn)了一縷殷紅,隨之而來的早霞把天空映得通紅。然而,光線還沒來得及照亮村莊,那紅色便很快隱退到濃厚的烏云背后去了,眼前依然是一遍昏暗的灰調(diào)。更讓人沮喪的是,天開始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由于行程安排,我們沒有時間等到雨過天晴的那一刻,只能收拾東西繼續(xù)趕路。真是造化弄人,我們離開禾木還不到一個小時,便雨過天晴了,金黃的山林在云霧繚繞中綻露出清晰的容顏,牛羊又甩著尾巴開始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了。我讓司機把車靠邊停下,想靜靜的在這澄明淸新的景致中多待一會兒。
步入額爾齊斯大峽谷,可可托海的優(yōu)美景色便映入眼簾。額爾齊斯河碧綠清澈,在峽谷中蜿蜒流過。兩岸山勢險峻陡峭,滿山遍野的白樺樹,在藍(lán)天白云的映襯下,層林盡染,斑斕如畫。特別是那孤峰傲立、峭壁插云的花崗巖山峰,峰壁圓渾,形態(tài)奇特,不能不令人折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我沿著山路溯河緩緩而行,仔細(xì)搜尋著可以入鏡的景象。彩林碧水固然很美,但吸引我眼球的還是那攝人心魂的巖壁。我嘗試著使用長焦鏡頭拉進(jìn)距離、壓縮景深,以圖在雄渾的巖壁和秀美的小樹之間找到平衡,在巨大的反差之間尋求和諧。景區(qū)由可可蘇里、伊雷木特湖、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四部分組成,總長約14公里。由于時間不待、體力不支,我們僅僅走到一半便返回了,留下遺憾待來日再補。 新疆地域遼闊,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往往要跑上好幾百公里。這種讓人疲憊的行程,極容易使人上車就便昏昏欲睡。不過,路邊突如其來的驚喜往往也會讓你睡意全無。
在恢宏遼闊的壁灘上,從悠遠(yuǎn)歷史中走來的牧人和他們的牛羊一道,一如既往地在水草豐美的曠野中游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少有點莊子講的無何有之鄉(xiāng)的意境。不過,你千萬別以為時間就此停止了?,F(xiàn)代社會并沒有拉下這遼闊的草原,四通八達(dá)的公路、穿流不息的汽車以及高聳人云的煙囪,所有這些,牧人和畜口們都習(xí)以為常了,他們也正在一步步走向現(xiàn)代。文化要傳承,社會要進(jìn)化,二者之間有沒有一個不讓人感到遺憾和無奈的選項呢? 結(jié)束阿勒泰之行,回到奎屯休整。又是一場雨,而且一下就是一天一夜。早晨起來,已雨過天晴,憑窗遠(yuǎn)眺,整個奎屯市區(qū)和遠(yuǎn)處的天山山脈均沐浴在暖調(diào)的晨暉之中。趁著是天好,便抓住機會去拍攝紅山大峽谷。
驅(qū)車南出奎屯,沿217國道行駛50公里便到大峽谷了。峽谷猶如刀削斧劈般在大地上徑直劈開的一道裂縫,谷深達(dá)三百到四百米。峽谷西岸是廣袤的戈壁,東岸是連綿起伏、終年積雪的天山山脈。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靠近涯邊往下探望,安集海河在這里拐了一個之字形的大彎,呈樹枝狀在谷底流過,旁邊的車道、小橋和房舍也清晰可見。這時候,斜射的陽光照光了對岸赤紅色的巖壁,處在陰影中的河水也反射出紅光,當(dāng)我按下快門后的一兩分鐘之后,這樣的光線便消失了。
從峽谷再往前走,便進(jìn)入天山山區(qū)了,當(dāng)?shù)厝朔Q這里為后山。山里又有一番別樣的風(fēng)光,高原牧場、雅丹地貌,無不讓人流連忘返,我自然也在途中有所斬獲。 北疆之行暫告一段落。返回途中,朋友們在路邊店休息購物,我在門口閑逛著。忽然,一個小水坑引起了我的注意。水坑的邊緣有一個卵石和一些垃圾。我構(gòu)想著,如果拍一張行人從水坑邊走過的倒影,那會是怎樣的效果呢?當(dāng)我用手機拍得這幅照片時,自己都驚呆了,這簡直就是一幅超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
片中之人行色匆匆,天空烏云壓頂,一塊巨石從天而降,給人以強烈的不祥之感。旁邊的那堆垃圾,則隱喻著人的生存環(huán)境。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功夫。這張手機隨拍,竟成了我這次北疆之行最滿意的作品。
我的北疆之行雖如片中人那樣行色匆匆,但收獲卻是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