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你到過廣西的白石山嗎?

葛村人

<h3>  你到過廣西桂平的白石山嗎?如果沒有,不妨去一次。它位于桂平市麻垌鎮(zhèn)洞天村,距桂平市區(qū)約35公里。從南寧出發(fā),經(jīng)歷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桂平市麻垌鎮(zhèn),再走十多分鐘的村道,就可到達白石山所在的洞天村。</h3> <h3>  因為一個偶然,知道了白石山,于是意欲利用國慶假期探訪一下。邀了幾位同伴,都說不曾聽聞此山。他們完全是基于一種愿意陪伴的態(tài)度,決定與我同去。出發(fā)前,上網(wǎng)查了一下,也未能查到太完整的資料,對白云山還是不甚了了。當(dāng)然,心中期許仍在。知道的人不多,也就意味著游人尚少。在到處人滿為患的國慶黃金周,去那里,最起碼也可以偷得兩日清靜吧。</h3><h3> 不過,當(dāng)遠遠望見郁郁蔥蔥、滿是稻田和荔枝林的大地之上兀地出現(xiàn)一組雄渾挺拔的山峰,就多多少少受到了些震撼。再踏進那依偎于白石山腳的洞天村,看到那滿目蔥蘢;走進所下榻的鄉(xiāng)村客?!鞍资骄印?,看到那一院的雅致;真的就喜歡上了。雖然村子里那些火柴盒式的小樓房很有些煞風(fēng)景,可白石山、洞天村、白石山居仍然是極有味道的。</h3> <h3><font color="#010101">  完全沒有料到知名度并不很高的白石山,竟然如此“有料”,而且有如此悠長的成名史。&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白石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在廣西最大的沖積平原上,白石山拔地而起。由于位居海拔650米的山嶺上,方圓百里都能望見。白石山兩座主峰比肩而立,山腳均為綠色所簇擁,山體卻陡峭突兀,不著草木。東面的是獨秀峰,孤峰插天,挺拔險峻,徐霞客形容它為“獨秀四削為天柱,非傅輪(插上羽翼)不能翔上”,西邊的是蓮蕊峰(又稱鵝頭峰),形似蓮花,略顯敦厚樸拙。徐霞客說它是“三面亦危崖特立,惟南面開罅梯隙得擠”。兩山山體高低參差,形態(tài)各異,應(yīng)合了俗世的陰陽之形,也顯示出道家所說的陰陽之象。所以這兩座山又分別被稱為“陽元山”、“陰元山”,當(dāng)?shù)厝烁纱喾Q之為“公石”“母石”。另有蓮蕊峰叢等高低參差,千姿百態(tài)……</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白石山是道教所尊崇的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一洞天,號稱“白石洞天”。是歷代道教徒的修煉活動、弘道闡教之所。晉朝著名的道教理論家、醫(yī)學(xué)家、煉丹術(shù)家葛洪曾在此修煉。有關(guān)記載是這樣的:“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秀樂長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縣,是白真人治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白石山的三清觀號稱廣西第一觀,始建于隋初,唐宋時香火甚旺??上б蚰甏眠h,又加之經(jīng)歷了多次的兵匪戰(zhàn)火及“文革”破壞,今日三清觀已不復(fù)當(dāng)年的輝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還有一個道觀看著不起眼,實際上很有“范兒”。那就是始建于明代的“會仙觀”。她所處的位置是蓮蕊峰背面,是真正的“白石洞天”所在。旁邊的巖洞內(nèi)有“神仙腳印”,門前空地上有會仙亭,據(jù)說是神仙聚會的地方。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會仙觀”的“范兒”還在于要去那里,就要經(jīng)歷登陡峭石階、攀險峻天梯的艱辛,但游白石山者仍多以到達“會仙觀”為目標。</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其實白石山屬道佛兼有之勝地,除了道觀,這里還有始建于宋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的佛寺——壽圣寺。壽圣寺由幾十位僧人歷經(jīng)十年而建成,明清時期均有擴建重建,但晚清后疏于維修,“文革”時又遭破壞,以至于殘缺不全,損毀過半。雖然后來復(fù)修了部分,現(xiàn)在仍是盡顯殘破。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寺前本有一座仙宮牌坊,上面所刻“壽圣寺”三字居然是由宋神宗敕賜題額,由此可以想見這壽圣寺當(dāng)年的分量。1997年2月的一天,突然狂風(fēng)大作,仙宮牌坊轟然坍塌,只剩下一堆殘件橫七豎八地堆置于地,石塊上的八仙像兀自栩栩如生。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我所見到過的有些歷史的寺廟中,如壽圣寺般殘破,至今未能得到很好修復(fù)的還真是不多。在壽圣寺的寺前立有許多宣傳牌,標明了修復(fù)壽圣寺各個部分所需要的資金,應(yīng)該是希望以此招募善款吧。</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  行走于三清觀、壽圣寺這些古寺院中,隨處可見一些歷史久遠的石雕木刻、 墻體門窗,或殘破不堪,或銹跡斑斑,傳遞著歷史的滄桑。若是你細細思量它們所經(jīng)歷過的歲月、它們所見聞過的變故,不免會有諸多感慨。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另外,從有關(guān)資料看,文革中,這里的道觀佛寺受的破壞是很大的。而如今,這些道觀佛寺的修復(fù)還真需要得到人力物力的支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歷經(jīng)歲月而不改的是魏然屹立的白石山,還有高懸于絕壁之上的摩崖石刻“白石洞天”。這四個大字為明朝末年舉人楊大節(jié)所書。每字有一丈見方,白色,蒼勁有力,運筆自然,風(fēng)吹雨打而顏色不變。據(jù)說楊舉人為了刻好這些字,前后花了18年的時間。</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白石山的另一歷史遺跡是修建于太平天國中期的“環(huán)山老城墻”。1855年,由廣東天地會首領(lǐng)陳開、李文茂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攻占了潯州府城,建立了大成國,至1861年8月清軍陷潯州,歷時六年。這期間,潯州府、桂平縣的地方官員只好逃至洞天村,依山險筑起了蜿蜒曲折的城墻。這老城墻如今尚有殘垣斷壁在,它的幾個城門洞至今是洞天村交通要道的必經(jīng)之處。那些殘存的城墻為滕蔓纏繞,為苔蘚覆蓋,散見于四處,散發(fā)著歲月的味道,成為了白石山又一景。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這么有歷史,這么有故事的山村很多嗎?不多呀。</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白石山旅游,除了拜謁道佛、尋覓古跡,攀登高峰以進入洞天,也是一項很重要很刺激的內(nèi)容。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登白石山先是要沿蒼玉峽(又稱洞門巷)向上。蒼玉峽的峽壁相距不足兩米,高可千仞,陡直如刀劈斧削,一條坡度在45度以上的石階穿崖而上。立于峽底向上仰望,只能看見一線藍天,此處因此又稱“一線天”。 置身于狹窄的峽谷,沿著不規(guī)則的石級一腳高一腳低地全力向那一線天進發(fā),那感覺應(yīng)該是具有獨特性的。&nbsp;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這里又要說到一段久遠的故事。1950年,負隅頑抗的土匪居高臨下地把守于蒼玉峽,讓剿匪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付出了很大犧牲。后來解放軍繞道山后,前后夾擊,才把土匪給消滅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出一線天,可以在一段稍平緩的山路上喘口氣,同時觀賞一下美麗而壯觀的山景,緊接著就要登云梯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云梯”是在一塊長形巨崖上開鑿而成的石磴,寬約1米,共136階,70度以上的坡度,陡而險,酷似高懸云端的一把梯子,因名云梯。因為太陡,有些地方需要有人拉一把才能上去。近年來,石磴旁加裝了鐵欄桿,云梯才不那么險了。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沿陡峭的石階云梯向上攀登,需要體力,也需要勇氣。但登高望遠,必定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登頂回首,必有自豪感油然而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達會仙觀后,其實登山運動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如果要到達“蓮蕊峰”山頂,還有100多米的懸崖峭壁。坡度極大,又根本無路可走、無階可登,那真就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應(yīng)付得了的。起初,我們這幾個快奔六的人不知天高地厚地就往上爬,但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掛在崖壁上,已然陷入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的困境。手腳并用也就罷了,最要命的是在崖壁上很難找到可置手足之處,時常只能靠一個只容得下腳趾頭的小凹坑、一塊稍稍突出的小石子來穩(wěn)往自己,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咕嚕咕嚕滾下山。實在受不了那種驚嚇,我們終于知難而退。好不容易下到會仙觀,便有幾位當(dāng)?shù)剞r(nóng)民要上山頂干活,他們熱情地表示可以給我們帶路,我們哪里還敢?看他們和幾位小青年雖然艱難但不失矯健地往山頂爬,我們就只有羨慕的份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另外,繞山腳漫游也是極有意思的。穿行于蜿蜒的山間小路,看看路邊景致,望望遠處風(fēng)景;聽聽松濤,聞聞松香;伸手從枝頭摘幾個野生檸檬、一串萬壽果,再從灌木叢中辨認各色草藥;走得高興了,就沖著群山大吼幾聲,然后靜聽那連綿的回聲;這經(jīng)歷,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是滿滿的愜意和舒爽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不過那天我們勇敢過度,走到了割松香人走的山間小道,一些路段有荊棘擋道,一些路段則咫尺之外就是深溝。我們探險式的前行了約40分鐘,最后在密林中再也找不到路了才掉頭返回。</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白石山自明代以后就成為了旅游勝地。除了前面所提及的三清觀、會仙觀、壽圣寺、環(huán)山老城墻、蒼玉峽、漱玉泉等等外,還有面壁僧、五姥巖畫、飛鼠巖等景觀。其中的飛鼠巖,據(jù)說每到傍晚就有數(shù)以萬計的飛鼠,也就是蝙蝠外出覓食,黑壓壓地一片,能發(fā)出海濤般的隆隆巨聲??上н@個點我們沒去看。由于找不到景點介紹手冊一類的東西,更沒有導(dǎo)游,有些景點我們就漏掉了。有些景點雖然去了,可沒看明白,回來再查資料才大致整明白。所以,強烈希望白石山能出一本旅游手冊。</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是五姥巖畫,應(yīng)該是因巖壁色彩斑駁如同圖畫而得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是面壁僧,看出來了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白石山最有名氣的特產(chǎn),一個是荔技,一個是石斛。麻垌荔枝肉厚核小,清甜脆口,1994年,麻垌鎮(zhèn)曾被評為中國荔技之鄉(xiāng)。說到石斛,白石山人攀爬懸崖采摘野生的鐵皮石斛堪稱一絕。后來野生石斛瀕臨滅絕了,又有白石山人攀爬懸崖去種石斛,說是要留些石斛讓后人采摘。中央電視臺曾專門拍攝紀錄片記錄這一壯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依偎于白石山腳的洞天村有一千多人,200余戶,村里的房子,舊的太舊,新的又四四方方,缺乏設(shè)計。但有古樹掩映,且有古城墻之殘垣斷壁點綴房前屋后,又擁有神奇的洞天仙境,擁有隋時道觀宋時廟,擁有各種美麗傳說,還有為道佛文化長年熏染而生成的淡泊寧靜,這些足以讓這個村子具備了別樣的韻味。</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們所住的白石山居是村子里的第一個農(nóng)家樂。主人陳叔做過教師,后來又做過生產(chǎn)隊干部。有文化、有經(jīng)歷的主人把一個宅院拾掇得溫馨而雅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住在村子里,除了完成常規(guī)旅游項目外,或早上聞雞起舞,遠眺薄霧中的田原山巒;或夜晚靜聽蟬鳴,仰望天空上的點點繁星;或坐在農(nóng)家院里品嘗石斛燉土雞、甜筍炒土豬肉;或閑逛于村間小路,從路邊小攤上買點山貨,感受一下彌漫于角角落落的清靜……這樣的經(jīng)歷也是很讓人留戀的。&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洞天村安安逸逸地住了兩天,帶著一大兜村中大哥現(xiàn)從地里挖出來的鮮姜,我們滿意而歸。得出結(jié)論是,白石山真是非常有料的一個地方。白石山值得一游,而且是非常值得。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不過,現(xiàn)在洞天村的旅游開發(fā)還不充分,開客棧的農(nóng)戶不多,村中交通要道就只是一條窄窄的小路,時常有摩托車呼嘯而過,行人便要側(cè)身避讓。一旦游客增加,住宿、 停車、交通都可能會有問題。所以,要去就乘早。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當(dāng)然,現(xiàn)在當(dāng)?shù)卣苍谥旨哟舐糜伍_發(fā),據(jù)說通往白石山的新路馬上就要開工啦。</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部分照片為白石清泉拍攝,特此感謝)</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