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四場從1959年在哈密巴木墩平原建場,扎下屯墾戍邊的根基。團場幾代軍墾人在巴木墩平
原艱苦創(chuàng)業(yè),歷經(jīng)磨難,紅星四場終現(xiàn)繁華。
古地圖明顯的標注“八魔洞” 幾十年來,團場的各種材料、檔案以及那個年月用的牛皮紙信封上,團場人都自信的落上“巴木墩”這個自豪的地名。沒有人探究過它的由來,絲毫沒有懷疑過它的真?zhèn)?,也不知“巴木墩”這三個字的含義。
巴木墩山口美景 我---一個從內(nèi)地的新職工,因為喜愛寫作,在團場宣傳科有了崗位。我喜歡這第二故鄉(xiāng),于是《春到巴木墩》、《夏到巴木墩》、《秋到巴木墩》、《巴木墩的冬天》、《神秘的巴木墩》等一篇篇散文登載報刊,用真情書寫和歌頌著這片美麗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戰(zhàn)天斗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兵團人。
古人生活遺址
十幾年過去了,在一個閑暇的時間,我突然想知道“巴木墩”三個字的含義。于是我找人用各種語言文字翻譯“巴木墩”地名的含義,精通維吾爾語的少數(shù)民族朋友用維語翻譯:“巴木墩”是荒涼的地方的意思。用哈薩克語言文字翻譯:是樹樁或樹墩的意思,比較離譜。我女兒在西北民族大學學的是蒙古語專業(yè),她的蒙古族老師用蒙古語翻譯:“巴木墩”三個字沒有任何的含義。
中央電視臺《國家地理》欄目組拍攝山口
有一次,我聽說,原來的老地圖上,這塊地方的地名叫:八魔洞。但是憑我的能力,無法找到那老地圖。2015年,我被團場選派到紅星二牧場“訪惠聚”工作組。在一次與少數(shù)民族村民喝茶聊天的時候,有一個人說,他家里收藏了一幅老地圖。于是我迫不及待的讓他取來一看,“八魔洞”三個字鶴立卷面。
山口怪石 經(jīng)請教哈密地區(qū)文物專家彭興禮,憑他從事哈密古文化考古研究幾十年的經(jīng)驗判斷,由于年代久遠,也因為“八魔洞”與“巴木墩”的諧音,人們誤將“八魔洞”口口誤傳為“巴木墩”。
古人生活用具
“八魔洞”給“巴木墩”增添了無盡的神秘,但專家推斷,往往是字出有因。既然老地圖上用“八魔洞”地名,就會有相應的含義。哈爾里克山中究竟有八個魔洞,還是一個洞有八個魔,不得而知了。人跡罕至、地況復雜的大山里的秘密無人能夠破解。專家說,洞肯定有,只是沒有找到;魔只是傳說罷了。
這是古人搗米的石臼,還是ufo在這里停留的痕跡,不得而知。
不論是“巴木墩”還是“八魔洞”,一代又一代的紅星四場人在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往復的時光里,在荒無人煙的戈壁上立足,創(chuàng)造著兵團人的奇跡,揮灑著兵團人的豪情,書寫著兵團人的壯志,改變著這塊土地的面貌。
這里很神秘,我想去看看。
李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