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東北野戰(zhàn)軍12縱隊)轄4個師第145、146、147、162師,編入13兵團,該軍共5萬余人。平津戰(zhàn)役后,1949年1月擔任天津守備任務。4月南天津南下,向華中南進軍。7月,參加宜沙戰(zhàn)役,攻克沙市和江陵,乘勝渡過長江,追擊宋希濂部。緊接著向湖南進軍,一部從洞庭湖水路解放沅江、益陽、桃花江、寧鄉(xiāng)、安化等地。8月中旬,第146師與白崇禧部桂系主力第7軍于永豐西南之青樹枰、界嶺遭遇,打了一場惡仗,雙方傷亡數千人。之后該軍休整一月。8月第162師調歸湖南省軍區(qū)建制。9至10月,參加衡寶戰(zhàn)役,擔任中路軍,參加圍殲白崇禧4個主力師,1 1月由寶慶地區(qū)南下廣西,為廣西戰(zhàn)役的二線部隊,接管桂林及湘桂路沿線,維護交通,肅清殘敵,于蒙山北殲敵桂東軍政區(qū)1500余人,第145、146、147師分別兼平樂、柳州、桂林軍分區(qū),后投入大、小瑤山剿匪,擊斃和俘獲大匪首韓蒙軒、楊創(chuàng)奇、李榮保等,1951年3月在友軍協(xié)同下肅清了大小瑤山百年匪患。1952年1月,第49軍番號撤銷,軍部改編為空軍第3軍軍部,3月第145師調歸第21兵團與第215、219兩個師合編,145師番號撤銷,第146師調歸廣西軍區(qū),第147師改編為公安第12師。
姜太華著,走進解放戰(zhàn)爭 下,中國文藝出版社,2009.07,第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