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探秘抗戰(zhàn)遺址】 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等等外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昵稱:等等外婆</p><p class="ql-block">美篇號:42522996</p><p class="ql-block">探秘景點:“九·一八”歷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年回眸,山河無恙, 忠魂隕落,浩氣長存, 接下鐵骨錚錚的堅毅精神,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日子如同沉重的錨,深深地扎在人們的記憶深處。1931年9月18日,正是這樣一個日子,它揭開了中國14年抗日戰(zhàn)爭的序幕。2025年8月31日,我和女兒、外孫外孫女,懷著崇敬與沉重的心情,踏入了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7年9月,“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在原殘歷碑和地下展廳的基礎(chǔ)上開始擴(kuò)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開館,廣場上有殘歷碑、警世鐘、勝利碑等建筑。殘歷碑是標(biāo)志性建筑,因碑體造型酷似一本巨大殘缺的臺歷而得名,主體正面彈痕累累,喻示日軍侵華罪行。整個建筑莊嚴(yán)肅穆,風(fēng)格獨特,既有現(xiàn)代化特點,又不失民族風(fēng)格,讓每個參觀的人都會記住那個“國恥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警世鐘高2.38米,重4.2噸,正面鑄有“勿忘國恥”四個大字,背面銘文記述“九·一八”事變經(jīng)過,每年9月18日會在此舉行撞鐘鳴警儀式,警示人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望花南街,主體建筑采用碑館結(jié)合形式。該館是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歷史而修建,館內(nèi)以豐富的史料向人們介紹了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奴役中國人民的罪行和淪陷區(qū)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不屈不撓的斗爭事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這座承載民族傷痛的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序廳,四周墻壁鑲嵌有高低起伏、連綿不斷的白色山脈浮雕,在燈光作用下,營造出白山黑水的壯美景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個展陳內(nèi)容分為六個部分,<b>日本侵華政策與戰(zhàn)爭蓄謀、九一八事變與東北淪陷、日本在東北的殖民統(tǒng)治、東北軍民的抗日斗爭、東方主戰(zhàn)場的東北抗戰(zhàn)、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館內(nèi)每一件展品都在訴說1931年的那個秋夜。殘破的彈殼、泛黃的報紙、幸存者的證言……它們無聲地控訴著侵略者的暴行,也見證著中華兒女不屈的脊梁。在這里,歷史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血與淚鑄就的警世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guān)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這里沒有華麗的裝飾,只有歷史的沉重與真實,每一次凝視,都是對那段屈辱歲月的深刻銘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1年9月19日6時30分,日軍完全占領(lǐng)北大營;8小時后攻陷沈陽城。隨后,日軍迅速占領(lǐng)了南滿、安奉鐵路沿線等重要城鎮(zhè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短短4個月零18天內(nèi),日軍占領(lǐng)了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日本隨后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quán),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dá)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tǒng)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一對被烤在一起的男女尸骨,他們是被活埋的。1942年9月15日抗日自衛(wèi)隊偷襲了撫順,日寇損失慘重,這只抗日部隊,往返都要經(jīng)過平頂山,而這里的居民沒有一個舉報的;日軍就認(rèn)為這里的軍民全部都是通匪,于是就用屠殺進(jìn)行報復(fù),制造了慘無人寰的平頂山慘案。全村3000多人,在三個多小時全部殺光,其中,有1000多個孩子,大部分都是婦女。400多戶人家被殺絕,800多戶民房被燒毀。這不是一個冰冷的數(shù)字,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累累的白骨慘不忍睹!日寇慘絕人寰的殺光、燒光、搶光,三光政策就是從平頂山慘案開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里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隊,用活人做細(xì)菌實驗的場景。躺在解剖臺上的是中國人,被日本人稱為“剝了皮的原木”,可以任由宰割。日軍覺得麻醉會影響到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zhǔn)確性,這些病床上的實驗者,都是在非常清醒的狀態(tài)下,被剖開肚皮親眼看著自己的心、肝、肺,一個一個地取出來,取出來的時候,它們還在跳動。我無法想象當(dāng)時躺在解剖臺上的人,他們是多么的恐懼和無助。更無法想象站在解剖臺邊上的日軍是多么的殘忍和變態(tài)。如果說戰(zhàn)場上的日軍是燒殺搶掠的土匪,那么實驗室里的731部隊就是一群披著人皮的畜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11月,趙一曼在戰(zhàn)斗中負(fù)傷被俘。日軍對她實施了長達(dá)9個月的酷刑,包括電刑、辣椒水灌胃、烙鐵燙傷、拔指甲、坐老虎凳等。盡管身體遭受重創(chuàng),她始終未向敵人屈服。最后日軍都絕望了,決定把趙一曼執(zhí)行槍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刑前趙一曼想到年幼的兒子寧兒,留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遺書。<b>“我親愛的兒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b>這位偉大的母親,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安寧,獻(xiàn)出了年僅31歲的生命。她的精神永遠(yuǎn)銘刻在歷史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獄中的趙一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楊靖宇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沈陽九君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zhàn)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v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kuò)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并且希望各國共同走和平發(fā)展道路,讓和平的陽光永遠(yuǎn)照亮人類生活的星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博物館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歷史不是書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傷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廳里那些黑白照片、殘破的文物、觸目驚心的史料,像一根根尖刺,狠狠扎進(jìn)心里。我看到了被戰(zhàn)火摧毀的家園,看到了流離失所的百姓,看到了侵略者肆意踐踏生命的暴行……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歷史的傷口上,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更讓我震撼的,是那些不屈的抗?fàn)帯罹赣顚④娫诒煅┑乩锱c敵人周旋,彈盡糧絕時吃樹皮、嚼草根;趙一曼女士面對酷刑堅貞不屈,留給兒子的信里滿是對祖國的深情;還有無數(shù)無名英雄,在絕望中點燃希望,用生命捍衛(wèi)民族的尊嚴(yá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歷史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它是一面鏡子,照見過去的屈辱,也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我們不僅是在回顧過去,更是在汲取前行的力量,銘記歷史,方能守護(hù)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