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綏陽雙河洞景區(qū),<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遵義市綏陽縣溫泉鎮(zhèn),</span>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24年,已探明雙河洞共有115個洞口相連通,長度437.1公里,縱深維持在912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長洞。</p> <p class="ql-block"> 雙河洞景區(qū)屬大婁山山脈東北支,海拔600-1700米,地貌以中低山谷地為主的侵蝕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為主,地層以白云巖為主,是世界最長的白云巖洞穴、世界面積最大的天青石沉積洞穴,被央視譽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綏陽雙河洞景區(qū),主要由地下裂縫景區(qū)、雙河谷景區(qū)、雙河晶花洞、雙河山王洞等部分組成,景區(qū)還包括雙河客棧度假村、雙河國際探洞大本營等配套設施。</p> <p class="ql-block"> 目前景區(qū)已開發(fā)的參觀區(qū)域中,地下裂縫景區(qū)長3.8公里,雙河谷景區(qū)的水洞長2公里,石膏洞長約3.5公里,雙河晶花洞洞長13公里,山王洞溶洞探秘項目往返3公里,目前已開發(fā)的參觀區(qū)域總長度約為25.3公里,隨著景區(qū)的進一步開發(fā),參觀總長度可能會有所增加。</p> <p class="ql-block"> 綏陽雙河洞景區(qū)內有四絕景點,分別是國內唯一地下河谷、中國天坑第一瀑、地下梯田奇觀和高端度假客棧群。</p> <p class="ql-block"> 國內唯一地下河谷,河谷位于雙河谷景區(qū),石壁造型多樣、紋路美艷,河水碧綠深幽,洞內還有盲魚、野生娃娃魚等罕見的洞穴生物。</p> <p class="ql-block"> 中國天坑第一瀑,天坑四周直矗的懸崖峭壁上植被茂盛,瀑布從坑頂直瀉而下,氣勢恢宏。</p> <p class="ql-block"> 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雙河天坑底部與石膏洞入口的大瀑布旁,2022年6月建成投入試營運了</span>雙河洞觀光電梯,電梯高度75米,替代這500米的爬山路程,節(jié)省爬山時間,</p> <p class="ql-block"> 地下梯田奇觀,位于雙河谷景區(qū)的石膏洞中,由巨大的鈣化池層層疊疊組成,規(guī)模宏大,是歷經四億年時光形成的獨特景觀。</p> <p class="ql-block"> 雙河客棧度假村,由國內著名設計師操刀設計,將傳統(tǒng)黔北民居與現(xiàn)代設計風格相結合,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為游客提供了舒適、獨特的住宿體驗。</p> <p class="ql-block"> 大風洞,是雙河溶洞的一級支洞,洞腔3.8公里,由大風洞、響水洞和小風洞三條支洞組成,分上中下三層,通過地下河與其他溶洞貫通。</p> <p class="ql-block"> 洞內常年恒溫15℃,冬暖夏涼,負氧離子含量高,包含120處景點,有罕見的卷曲石、石花、地下暗河、洞中瀑布、九曲十八彎洞道等豐富的喀斯特景觀,集觀賞性和趣味性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 洞內景觀密集,有1000余種罕見的卷曲石花、世界最窄的地縫、地下暗河、洞中瀑布等景觀,是雙河溶洞群中景觀最齊全、最具趣味性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 相傳,張三豐曾來到大風洞講經說法,講經時空中天花如雨,地上金蓮盛開,觀音菩薩聽后現(xiàn)了真身,十八羅漢見此也趕來參拜,留下了“十八羅漢拜觀音”的神奇景觀。</p> <p class="ql-block"> “霸王別姬”鐘乳石由兩尊石塊相擁而立構成,形似即將分別的楚王項羽和虞姬。虞姬身體半歪,石頭凹凸不平的表面像是其頭上的發(fā)飾,臉上一塊小石子宛如滴下的眼淚;形如項羽的石頭,最上面的石塊微微下垂,如同在深情凝望。整個景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大風洞內的地下裂縫,全長1000米,是中國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長地下大裂縫,裂縫由上至下逐漸變寬,最窄處僅能一人側身通過。</p> <p class="ql-block"> 石膏洞,洞內有大面積的石膏沉積,石膏晶體玲瓏剔透,潔白無瑕,地下梯田堪稱奇觀。</p> <p class="ql-block"> 地下梯田奇觀,位于雙河谷景區(qū)的石膏洞中,由巨大的鈣化池層層疊疊組成,規(guī)模宏大,是歷經四億年時光形成的獨特景觀。</p> <p class="ql-block"> 地下梯田實際是鈣化池形成的邊石壩,是在坡地或溝谷中大量結晶型鈣華快速沉積而形成的小型梯田狀地貌的石埂邊壩,其垂直于地下河或地表河流向,圍繞泉水形成攔河壩狀邊石。</p> <p class="ql-block"> 洞內巨大的鈣化池層層疊疊,宛如梯田,規(guī)模宏大,是歷經四億年時光形成的獨特奇觀。</p> <p class="ql-block"> 地下梯田景觀主要集中在石膏洞的后半段,這一段是石膏洞唯一有水流的地方,洞內石壁造型多樣、地下河水碧綠幽深,與地下梯田共同構成了大自然的藝術珍品。</p> <p class="ql-block"> 石膏洞內“<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市蜃樓”景觀,</span>是地下水長期溶蝕石灰?guī)r層的結果,由于石灰?guī)r層各部分含石灰質數(shù)量不同,被侵蝕程度不同,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色彩斑斕的奇異景觀。</p> <p class="ql-block"> 洞內鐘乳挺拔,石筍叢生,石幔高掛,石柱巍峨,在絢麗燈光的映襯下,異彩紛呈。</p> <p class="ql-block"> 世界最窄的地縫、地下暗河、洞中瀑布等喀斯特自然奇觀也令人嘆為觀止,洞內空氣清新,是負氧離子含量很高的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 響水洞位于綏陽雙河洞景區(qū)桂花村沿池溪向下游前行約500米右岸的山腳,是一個地下河出口。</p> <p class="ql-block"> 民間傳說中,洞內住著守護地下龍宮的“晶石仙子”,每逢月圓,晶花會隨暗河潮汐閃爍,凡人若得見便能祈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 洞口位于6米高的陡崖上,有泉水從洞口涌出,跌下懸崖形成瀑布,瀑布下有巖腔,是瀑下潭水長期侵蝕而成。響水洞因瀑布下跌發(fā)出聲響而得名。洞口上端的鷹臉巖面,是長期風吹、日曬、流水侵蝕形成的。洞中水是附近村民的飲用水源。</p> <p class="ql-block"> 最奇特的是,洞內有一汪如鏡面的湖水,能夠將周圍的景觀完整復制,崖滴水滴灑落湖面激起波紋,使得景觀倒影若隱若現(xiàn),如夢似幻,仿佛置身于“海市蜃樓”之中。</p> <p class="ql-block"> 雙河洞景區(qū)擁有目前世界上發(fā)育最密集、深度最大的地下豎井群。這些豎井是垂直的洞穴通道,像巨大的深井,連接著不同層次的洞道,是雙河洞復雜洞穴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在地下裂縫景區(qū)有直徑約兩米的垂直豎井,深不見底,科考人員和探險家曾垂降下去三天三夜也沒有見底。銀河洞則有三層豎井和多個深潭,潭水因富含礦物質在燈光下呈翡翠色,游客可在此體驗豎井繩降,到達被稱為“翡翠之心”的心型潭。</p> <p class="ql-block"> 1959年,地質人員進雙河洞開展地質調查,初步查明石膏礦分布等特征。</p> <p class="ql-block"> 1986年,貴州省地質學教授團隊對洞穴系統(tǒng)做初步考察,認為有較高研究和開發(fā)價值。</p> <p class="ql-block"> 1988年起,中日、中法等聯(lián)合考察隊多次對雙河洞進行考察探測,洞長不斷刷新。</p> <p class="ql-block"> 2004年,雙河洞被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 2005年12月28日,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第一期建設完成。</p> <p class="ql-block"> 2009年,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景區(qū)正式開園營業(yè)。</p> <p class="ql-block"> 2024年綏陽縣因雙河洞帶動接待游客63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68億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