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4日,孩子們暑假結束回北京了,9月3日大閱兵也結束了,我們則繼續(xù)在西南旅行,我們第一站從貴陽來到黔西南的安龍招堤和安龍金字塔景區(qū)游覽。</p> <p class="ql-block">招堤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新安鎮(zhèn)的清代水利設施及文化景觀,現(xiàn)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該堤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游擊招國遴捐俸修筑以治理水患,后經多次擴建修葺,形成堤防、荷花池、亭閣等復合景觀群,總面積約18.39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堤壩經乾隆五年(1740年)知府廣植垂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知府張锳加筑堤壩、開辟荷池并建半山亭,其子張之洞在此撰寫《半山亭記》。歷經咸豐至宣統(tǒng)年間修繕,現(xiàn)存石堤長223米及涵虛閣、碑刻等文物。1985年被列為貴州省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晉升國家4A級景區(qū),景區(qū)涵蓋招堤、十里荷香、綠海等五大區(qū)域,濕地棲息黑水雞、白鷺等40余種保護動物。</p> <p class="ql-block">安龍金字塔,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五福街道坡云社區(qū)和招提街道的官橋社區(qū)內的景觀,為喀斯特地貌。</p><p class="ql-block">安龍金字塔包括由15座山峰組成峰群,較有觀賞價值的是位于坡云社區(qū)大丫口的姊妹“金字塔”。距安龍縣城主城區(qū)約2公里,地理位置在東經105.45°,北緯25.12°,山峰海拔1576米,建有游客服務中心觀景臺及步道。</p><p class="ql-block">安龍“金字塔”屬于喀斯特地貌,形成這些“金字塔”的巖石是距今2億多年前的白云巖。當時貴州大部分區(qū)域都在海底,水中溶解的礦物質重新結晶,形成了白云巖。由于氣候、地質構造等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巖石的形成過程反復中斷后又重新開始,表現(xiàn)出明顯的分層特征。</p> <p class="ql-block">由于安龍金字塔最佳觀賞季節(jié)是秋季,所以這時間也沒什么好看的,便拍了二張照片后,我們驅車前往黔南的羅甸縣入住,明天我們將到大小井風景區(qū)繼續(xù)游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