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十三</p><p class="ql-block"> 黨家村是一座古老的村落,距離沿黃觀光公路約 1.5 公里,是形似“葫蘆”的風(fēng)水寶地。距韓城市城區(qū)約九公里,主要有黨、賈兩族,距今已有近 700 年歷史。黨家村歷史悠久,民風(fēng)淳樸,因村中有 123 座四合院和 11 座祠堂、25 個哨樓,及廟宇、戲臺、文星閣、看家樓、泌陽堡、節(jié)孝碑等古建筑,被國內(nèi)外專家贊為“東方人類古代傳統(tǒng)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寶”。</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古街古巷中,仿佛在與古人交流,聆聽一條青石板、一塊墻磚、一副門廊、一棵大槐樹訴說著曾經(jīng)的歷史過往和傳說故事。</p><p class="ql-block"> 離開黨家村繼續(xù)騎行,來到壺口鎮(zhèn),抵達(dá)壺口瀑布景區(qū)服務(wù)中心,買了景區(qū)門票,乘區(qū)間車來到壺口。此時這里的游客已是人山人海,很遠(yuǎn)就能聽到瀑布的轟鳴聲,不見其形先聞其聲,心潮澎湃,加快腳步走近它,近距離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p><p class="ql-block">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西為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zhèn),東為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zhèn),為兩省共有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陡峭直立,河口收束狹窄如壺口,因而得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 300 米,在不到 500 米的距離內(nèi),被壓縮至 20—30 米的寬度。1000 立方米/秒的河水,從 20 多米高的陡崖上傾瀉而下,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磅礴氣勢。</p><p class="ql-block"> 每一位來到這里的游客,都被瀑布的氣勢所震撼,熱血沸騰,精神抖擻,對母親河油然而生敬畏之情,不由自主地想起黃河大合唱《保衛(wèi)黃河》。</p><p class="ql-block"> 滾滾的黃河水從高處落下,激起驚濤駭浪,白色夾雜著土黃色的浪花翻騰,水滴漫天飛濺,霧氣彌漫,濤聲震耳欲聾,蔚為壯觀,游客們驚嘆、振奮、激動、欣喜若狂,紛紛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 游覽了黃河壺口瀑布,已是夕陽西下,美麗的夕陽染紅了黃河,染紅了壺口瀑布,壺口瀑布愈發(fā)壯觀美麗。</p><p class="ql-block"> 回到游客服務(wù)中心,騎車來到壺口鎮(zhèn),鎮(zhèn)上的大小旅店都住滿了人,這便是壺口瀑布的魅力所在,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好不容易我們找了一家小旅店住下,條件不太好,但能有個住的地方已經(jīng)很不錯了。</p><p class="ql-block"> 陜西省壺口鎮(zhèn),是我們在陜西省境內(nèi)騎行的最后一站,明天將離開陜西省進(jìn)入山西省。</p><p class="ql-block"> 對于黃河壺口瀑布的了解,始于多年前通過黃河大合唱《保衛(wèi)黃河》這首歌曲,后來又借助各種媒體有了更深入的認(rèn)識,知曉了黃河壺口瀑布的氣勢與壯觀。</p><p class="ql-block"> 此次親身站在壺口瀑布的岸邊,聆聽它的咆哮,目睹它的震撼,親近它的粗獷,才切實感受到它的壯闊與驚心動魄。它不像綿山瀑布那般靈秀,也不似云臺山瀑布那樣婀娜多姿,它完完全全就是一匹粗獷奔放的草原駿馬。</p><p class="ql-block"> 唐代詩人李白如此描繪黃河壺口瀑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p><p class="ql-block"> 清晨,金色的陽光灑向奔騰的壺口瀑布,灑向滔滔奔流的黃河,黃河水愈發(fā)激情澎湃,一瀉千里。</p><p class="ql-block"> 離開陜西省壺口鎮(zhèn),過七郎窩黃河大橋進(jìn)入山西省壺口鎮(zhèn),開啟了在山西省境內(nèi)的騎行之旅。</p><p class="ql-block"> 沿著山西省黃河岸邊騎行,路的右邊是奔騰不息的黃河水,黃河對岸是陜西省,岸邊一排排錯落有致窯洞式的房屋。沿黃觀光路、309 國道與黃河并行,伸向遠(yuǎn)方。黃土高坡、呂梁山脈綿延不絕。路的左邊是綿延起伏的呂梁山脈,呂梁山腳下賓館、商鋪依次排列,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騎行在山西省壺口鎮(zhèn),清晨的壺口鎮(zhèn)略顯冷清,小汽車、旅游大巴停在馬路邊,或者停在酒店的停車場。一只碩大的福壺矗立在國道旁,為每一位路過的人祈福。</p><p class="ql-block"> 在 309 國道上騎行,逐漸遠(yuǎn)離黃河,進(jìn)入?yún)瘟荷焦戎?。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上下下。兩邊因常年風(fēng)雨侵蝕形成的條條深溝、深坑,向路過的人們訴說著,這里是黃土高坡。黃土高坡上的綠色植物稀疏,有些地方黃土裸露。路上的大卡車不算多,就是爬坡、下坡,爬坡、下坡,起起伏伏,仿佛在波浪中騎行。黃土高坡的綠色植物,與深坑、壕溝、臺塬共同構(gòu)成一幅獨特的風(fēng)景畫,根植于呂梁山脈之中。</p><p class="ql-block"> 黃土的巖壁上是一排一排高低錯落的窯洞和民宅,一扇扇掛在門沿上的門簾圖案精美、色彩豐富,有方形拼圖,有菱形拼圖,還有圓形拼圖,不管是哪一種拼圖,中間都有一句吉祥的話語:幸福家庭、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等。這種裝飾風(fēng)格,正是典型的呂梁地區(qū)風(fēng)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騎行尚屬首次,將我們帶入了別樣的風(fēng)景中,來到了山西省的第一座縣城——吉縣。</p><p class="ql-block"> 吉縣不大,分為老城區(qū)和新城區(qū),我們騎車沿著 309 國道,從老城區(qū)進(jìn)入縣城。街道上民風(fēng)純樸,兩邊是錯落有致的商鋪,馬路邊是小商小販,售賣的是自家產(chǎn)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有黃瓜、茄子、辣椒、水產(chǎn)品、禽類,還有日用百貨、農(nóng)具等商品。街市上人來人往,在攤位前選購自己所需商品,討價還價,好不熱鬧。</p><p class="ql-block"> 最讓我們好奇的是這里的婚禮場景。今天是農(nóng)歷四月十八日,是個吉祥的日子,在縣城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有七八家結(jié)婚的。每家門前都立著一個龍鳳呈祥的充氣門,充氣門的頂端是新婚夫婦的名字和祝賀語。</p><p class="ql-block"> 最特別的是迎親的隊伍,而且這種形式是頭一次見,也許只有這里才有吧。</p><p class="ql-block"> 領(lǐng)頭的是一輛皮卡車,車頭戴著一枚大紅花,車后貨箱里裝著一臺排擊炮式的裝置,上層六只下層六只炮筒,炮口對準(zhǔn)前上方,炮的口徑約十厘米,炮身上各家有各家的裝飾,有飛機(jī)、炮彈、龍、鳳,有的還有立起來的炮筒。走上一段路就發(fā)射幾聲,如禮炮一般,聲音響亮,有聲音卻無煙火,這或許是為了減少空氣污染,是防聲電子炮吧。皮卡車后面跟著的是由十幾位大媽組成的鑼鼓隊和嗩吶隊,鑼鼓“叮咚,叮咚”,震耳欲聾,嗩吶“滴滴答答”,喜慶歡暢。隊伍身著一身棗紅色隊服,動作整齊劃一,嫻熟激昂,還有八人抬的大轎,新娘坐在轎中,轎身左右搖晃,新郎緊張地扶著轎把,生怕心愛的新娘晃出轎外似的,在古老的街巷里穿梭往來,場面熱鬧非凡。這或許是現(xiàn)代和古老婚禮儀式的完美融合吧,比現(xiàn)在轎車排隊迎親的場面更有氣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