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天糊劃也是一種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案幾上,我鋪開宣紙,蘸飽墨汁,開始抄寫《道德經(jīng)》中的句子。筆尖游走,一行行行書漸漸浮現(xiàn),像是與千年前的老子對話。寫到“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時,忽然有些恍惚——這不正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嗎?明明最簡單的路就在腳下,人們卻總愛尋找捷徑,甚至繞遠了還自以為聰明。我放下毛筆,看著墨跡慢慢暈染,心中竟多了幾分清明。</p> <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靜時,我總喜歡翻看那些古文典籍,尤其是《道德經(jīng)》。今天重讀“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忽然覺得這句話像是在提醒我,生活的本質(zhì)不在于追逐外在的繁華,而在于守住內(nèi)心的平和。我泡了一壺清茶,點上一支香,坐在案前,一字一句地默念。窗外的風輕輕吹過,仿佛也帶著一絲道意,拂去我心頭的浮躁。</p> <p class="ql-block">今天臨摹的是《道德經(jīng)》中關于“赤子”的段落:“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睂懲赀@幾個字,我望著窗外玩耍的孩子,忽然明白老子為何將至德之人比作嬰兒。他們不爭、不偽、不怨,眼中所見皆是真實。我放下毛筆,走到院子里,蹲下身,看著鄰居家的小孩在草地上打滾,笑得那么純粹。那一刻,我也仿佛回到了最初的自己,簡單、干凈。</p> <p class="ql-block">今天寫的是“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睂懲赀@幾個字,我忽然想到自己有時候也容易被情緒牽著走,明明知道“柔弱勝剛強”,卻總在某些時刻忍不住硬碰硬。我望著案頭的墨跡,心中泛起一絲愧意。于是走出書房,去院子里澆花、修剪枝葉,讓心慢慢沉下來。原來,真正的強大,是懂得收斂鋒芒。</p> <p class="ql-block">今天寫得格外順暢,筆走龍蛇,仿佛整個人都融入了那流動的墨跡中。寫的是“知常曰明,益生曰祥”,我一邊寫一邊想,我們總是追求更多,卻忘了“知足之足,常足矣”。我放下筆,走到窗邊,看著遠處的山巒,心中一片澄明。原來,生活的智慧,不在于向外索取,而在于向內(nèi)自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