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王蒙(1934~),河北南皮人。曾任原文化部部長,現(xiàn)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作協(xié)名譽副主席等。著有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nèi)诵巍贰哆@邊風(fēng)景》《笑的風(fēng)》《蝴蝶》《夜的眼》等百余部(篇),以及散文、詩歌、傳記、文藝評論等,共計2000萬字。長篇小說《這邊風(fēng)景》獲第九屆茅盾文學(xué)獎。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藝術(shù)家”國家榮譽稱號。</p> <p class="ql-block">慶樂隨筆,王蒙微小說《三人行必有吾師》賞析。</p><p class="ql-block">某日上網(wǎng)沖浪,讀到一篇王蒙的小說創(chuàng)作談,題目是“寫小說是幸福的”。讀后很受啟發(fā)。</p><p class="ql-block">王蒙的文學(xué)作品多樣,包括長篇小說《青春萬歲》、《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等,這些作品深受讀者喜愛。他的小說風(fēng)格機智、幽默,外諧內(nèi)莊,其中《蝴蝶》、《相見時難》、《最寶貴的》等作品獲得了全國中篇優(yōu)秀小說獎。此外,他還獲得了意大利蒙德羅文學(xué)獎、日本創(chuàng)價學(xué)會和平與文化獎等多項國際和國內(nèi)的文學(xué)獎項。</p><p class="ql-block">現(xiàn)將這篇創(chuàng)作談的開頭和結(jié)尾摘錄幾段,以饗讀者。(全文附后)</p><p class="ql-block">開頭——我從一九五三年開始寫小說,至今已經(jīng)七十年。</p><p class="ql-block">寫小說有多么幸福,它是對生活的記憶、眷戀、興味、體貼、消化與多情多思。它是你給世界、給歷史和時代、給可愛的那么多親人友人師長哲人的情書。是給一些對你或許不太理解不太正解不太友善難免有點忌妒的人的一個微笑、一個招呼、一次溝通示好。它是你的印跡,你的生命、你的呼吸、你的留言、你的一點小微嘚瑟。</p><p class="ql-block">它是你對于宏偉的歷史、時代、家國、天下、劇變、發(fā)展、風(fēng)雷等等的一派珍重、一聲回響、一個證詞、一種體認(rèn)、一串鼓掌、一滴眼淚、一番傾訴。是經(jīng)歷與心地的明證。是真實也是想象,是求實也是超越,是腳踏實地也是沖天翱翔。</p><p class="ql-block">結(jié)尾——小說是語言文字的世界,既是現(xiàn)實,又是符號,更是思維,是書的、文字的、音韻、修辭、比興、對偶、旁敲側(cè)擊、歪打正著、美不勝收、經(jīng)久而用的一個元宇宙。(不知道這個時髦詞用得對不對,請方家賜教,謝?。懶≌f的人有福了。</p><p class="ql-block">言歸正傳,今天來分享一篇他的微小說《<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人行必有吾師》。這篇微小說改寫的真好,不愧為文學(xué)大師——大手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品意蘊深長</span></p><p class="ql-block">我們先來看看開頭——說的是張、王、李、趙諸先生的青年時代。</p><p class="ql-block"> 這日,四人同行。張先生道:“或曰,三人行,必有吾師。</p><p class="ql-block">這個開頭出手不凡——寥寥數(shù)語,開門見山,拉開故事序幕,精彩絕倫。</p><p class="ql-block">三人行必有吾師,作者立意反其道而行之,獨具匠心,意蘊深刻——(我們來欣賞另一段)“今我輩同學(xué)攻讀人體醫(yī)學(xué),功課如山,圖表如磐,數(shù)字如長龍,藥劑如雪片,而定理如大江流日夜。”</p><p class="ql-block">作者筆鋒一轉(zhuǎn),故事延伸至醫(yī)界,用一系列的現(xiàn)實描述深度剖析醫(yī)生的醫(yī)術(shù)——李先生說道:“李某才疏學(xué)淺,智商平平,管他三七二十一,感冒APC、腸炎痢特靈、肺炎盤尼西(林)、腳癬達克寧、蕁麻息斯敏、尿道氟哌酸、蘭尾割一刀、白(內(nèi))障等成熟,牙痛拔牙,眼痛點眼;再加上輸氧輸血輸液,對得起父母的辛勞師長的培養(yǎng)也就行了。積以時日,或有功效。笨鳥先飛起,慢牛早套車,皇天或不負(fù)苦心人乎?吾無能,慎莫學(xué)吾,以吾為戒可也!</p><p class="ql-block">《三人行必有吾師》的藝術(shù)特色</p><p class="ql-block">語言表達顯示作者古文功底深厚,意蘊深遠(yuǎn):看官來看一段——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隨著天下太平,四海無事,一般人的務(wù)實心態(tài)大增,便有一些小人,因嫉妒而眼紅,因眼紅而口出不遜:指責(zé)王教授為空話大師、廢話大王、原地推磨、誤人誤己。王教授漸漸黯然失色。李醫(yī)師漸漸走紅,被選為牛一樣的勤懇醫(yī)師,12吋的彩色大照片套紅刊登在一家報紙上。原屬王教授的頭銜的三十三分之二十八都?xì)w了李主任醫(yī)師。</p><p class="ql-block">看官再看看結(jié)尾二段——未幾,報載一對新婚夫婦按照趙氏介紹的方法練辟谷功,最后餓死了,王教授聞訊大喜,著文批趙法師,并批評李醫(yī)師只管治濕疹針眼,不管人們吃不吃飯即不管人民的死活,是舍本逐末,迷失走向,實是人可不吃飯謬說的幕后支持人。王某并趁機對上下左右都進行了攻擊,謂他們對于趙某人的邪說未及時采取制止措施,實屬旗幟不鮮,是非不明;而今而后,從首相到流浪漢,從醫(yī)師到病號,都應(yīng)無條件唯老王之馬首是瞻也。</p><p class="ql-block">于是王先生又風(fēng)光了一陣子。</p><p class="ql-block"> 唯張先生心猿意馬,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斷選擇,不斷修正,歲月蹉跎,年華老大,一事無成,唉聲嘆氣,漸漸變成了悲觀主義者了。</p><p class="ql-block">最后我用作者在創(chuàng)作談的結(jié)尾所說的話作為結(jié)尾——<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說是語言文字的世界,既是現(xiàn)實,又是符號,更是思維,是書的、文字的、音韻、修辭、比興、對偶、旁敲側(cè)擊、歪打正著、美不勝收、經(jīng)久而用的一個元宇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突然有了新的感悟——</span>元宇宙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強現(xiàn)實、虛擬現(xiàn)實和互聯(lián)網(wǎng)所組成。表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個平行于現(xiàn)實世界運行的虛擬空間。王蒙大師《三人行必有吾師》把元宇宙概念運用自如到醫(yī)務(wù)工作者世界,真的很好看,讀后回味無窮,大作家創(chuàng)作的“虛擬現(xiàn)實世界”真的比現(xiàn)實世界還要真實精彩。</p><p class="ql-block">他說“或許明天我將衰老,今天仍是青春萬歲”,<span style="font-size:18px;">向文學(xué)大師王蒙致敬!今年他90歲,祝他</span>90歲,生日快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王蒙微小說《三人行必有吾師》賞析</span></p><p class="ql-block"> 說的是張、王、李、趙諸先生的青年時代。</p><p class="ql-block"> 這日,四人同行。張先生道:“或曰,三人行,必有吾師。今我輩同學(xué)攻讀人體醫(yī)學(xué),功課如山,圖表如磐,數(shù)字如長龍,藥劑如雪片,而定理如大江流日夜。逝者如斯夫,未嘗舍你我也。如此下去學(xué)未竟而發(fā)蒼蒼,而目茫茫,而牙齒動搖。何年何月方能出人頭地,何年何月方能名揚四海,何年何月方能躋身某級某職某待遇之林?思之念之,憂心如焚,方寸混亂,食無味而寢不眠,焦躁痛苦,如熬火獄,蓋無一刻之安詳也。諸位仁兄,幸有以教小可則個?!?lt;/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說道:“醫(yī)療者,雕蟲小技也,即使你能把死人治活了,評個主任也就到了頭了。吾人宜另辟高速路徑,于雕蟲小技中求大道,求通知,求基礎(chǔ),求把握萬端之牛耳,求睥睨群醫(yī)之制高點,求顛撲不破之公理,求萬古常新之要義;庶幾有望矣。吾民向喜大厭小,喜虛厭實,重根輕葉,重源輕流,畏歧尚同,疑新懷舊,晝思夜想點準(zhǔn)一個穴位百病全除、延年益壽,視反樸歸真走一圈回到出發(fā)點為最高境界。故吾人得一大道理,勝千萬小道理;講一基本原理,勝千萬小原理。曰大,曰通,曰淺,曰顯,曰不厭其煩,曰從頭從零講起,回到零點——庶近道矣。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天機不可泄露,底下的您就看著辦吧,您哪?!?lt;/p> <p class="ql-block">李先生說道:“李某才疏學(xué)淺,智商平平,管他三七二十一,感冒APC、腸炎痢特靈、肺炎盤尼西(林)、腳癬達克寧、蕁麻息斯敏、尿道氟哌酸、蘭尾割一刀、白(內(nèi))障等成熟,牙痛拔牙,眼痛點眼;再加上輸氧輸血輸液,對得起父母的辛勞師長的培養(yǎng)也就行了。積以時日,或有功效。笨鳥先飛起,慢牛早套車,皇天或不負(fù)苦心人乎?吾無能,慎莫學(xué)吾,以吾為戒可也!”</p><p class="ql-block"> 趙先生曰:“嗚呼醫(yī)學(xué),窮畢生之精力,又能搞出什么來呢?大路不通小路同,正路堵塞側(cè)路中!張賢弟果真欲有成乎,不成亦出名乎?諺云:餓死沒膽的,撐死大膽的。要多唱反調(diào),多反名家,要玄,要險,要奇,要大炮轟轟轟,小炮崩崩崩,有理放三炮,沒理也捅它三窟窿,賠本賺吆喝,不費吹灰就出名!”</p><p class="ql-block"> 張先生諾諾,不知擇孰而從之也。</p><p class="ql-block"> 30年后。</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30年研究人是否要吃飯,力主人皆吃飯說。從細(xì)胞學(xué)、經(jīng)絡(luò)學(xué)、穴位學(xué)、氣血學(xué)、陰陽學(xué)、生物化學(xué)、生物電學(xué)、生物時鐘學(xué)、生物放射學(xué)、特異功能學(xué)、兒科學(xué)、婦科學(xué)、老年學(xué)、公共衛(wèi)生學(xué)、保健學(xué)、美容學(xué)、性學(xué)、自然哲學(xué)、飲食文化學(xué)、中華粥學(xué)、比較食品學(xué)……諸方面論述人必須吃飯的道理,得出了人不可不吃飯的重要結(jié)論。雖幾經(jīng)風(fēng)雨,天若有情天亦老,王先生穩(wěn)坐釣魚船,戰(zhàn)無不勝,成為人體醫(yī)學(xué)基礎(chǔ)學(xué)科的代表人物,獲各色頭銜三十三個。</p> <p class="ql-block">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隨著天下太平,四海無事,一般人的務(wù)實心態(tài)大增,便有一些小人,因嫉妒而眼紅,因眼紅而口出不遜:指責(zé)王教授為空話大師、廢話大王、原地推磨、誤人誤己。王教授漸漸黯然失色。李醫(yī)師漸漸走紅,被選為牛一樣的勤懇醫(yī)師,12吋的彩色大照片套紅刊登在一家報紙上。原屬王教授的頭銜的三十三分之二十八都?xì)w了李主任醫(yī)師。</p><p class="ql-block"> 趙先生則力倡人可以不吃飯說。他發(fā)表“辟谷學(xué)”論文凡40篇,又從古今中外搜集了不吃飯的事例72件——從愛比科柔到四川姑娘楊妹。他把這些故事演義成文學(xué)作品,銷路極佳。近年來氣功與特異功能學(xué)說走紅,趙法師的理論漸漸引人注目。他寫的以鼓吹人可以不吃飯為主題的小說尤其受到歡迎。趙法師獲得了兩次大眾文學(xué)特異獎;還應(yīng)邀前往東瀛講學(xué),吃天婦羅掙日元,本來打算與他離婚的老婆不再離婚,并因擔(dān)心他將另有外遇而長期失眠,患神經(jīng)官能癥云云。</p> <p class="ql-block">未幾,報載一對新婚夫婦按照趙氏介紹的方法練辟谷功,最后餓死了,王教授聞訊大喜,著文批趙法師,并批評李醫(yī)師只管治濕疹針眼,不管人們吃不吃飯即不管人民的死活,是舍本逐末,迷失走向,實是人可不吃飯謬說的幕后支持人。王某并趁機對上下左右都進行了攻擊,謂他們對于趙某人的邪說未及時采取制止措施,實屬旗幟不鮮,是非不明;而今而后,從首相到流浪漢,從醫(yī)師到病號,都應(yīng)無條件唯老王之馬首是瞻也。</p><p class="ql-block">于是王先生又風(fēng)光了一陣子。</p><p class="ql-block"> 唯張先生心猿意馬,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斷選擇,不斷修正,歲月蹉跎,年華老大,一事無成,唉聲嘆氣,漸漸變成了悲觀主義者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附王蒙創(chuàng)作談——寫小說是幸福的</span></p><p class="ql-block">我從一九五三年開始寫小說,至今已經(jīng)七十年。</p><p class="ql-block">寫小說有多么幸福,它是對生活的記憶、眷戀、興味、體貼、消化與多情多思。它是你給世界、給歷史和時代、給可愛的那么多親人友人師長哲人的情書。是給一些對你或許不太理解不太正解不太友善難免有點忌妒的人的一個微笑、一個招呼、一次溝通示好。它是你的印跡,你的生命、你的呼吸、你的留言、你的一點小微嘚瑟。</p><p class="ql-block">它是你對于宏偉的歷史、時代、家國、天下、劇變、發(fā)展、風(fēng)雷等等的一派珍重、一聲回響、一個證詞、一種體認(rèn)、一串鼓掌、一滴眼淚、一番傾訴。是經(jīng)歷與心地的明證。是真實也是想象,是求實也是超越,是腳踏實地也是沖天翱翔。</p><p class="ql-block">除了許多即時發(fā)表出版的小說以外,《青春萬歲》從寫作到出版經(jīng)二十五年,《這邊風(fēng)景》經(jīng)四十年,《初春回旋曲》與《紙海鉤沉——尹薇薇》經(jīng)三十二年;而《從前的初戀》是一九五六年定稿,有些日記稿則是一九五一與一九五二的原生態(tài),時間距離達七十年。</p><p class="ql-block">我不無遺憾于某些作品的鮮活性新聞性共時性的缺少,但我也榮幸地得到了時間的試練與編輯。我的快樂是,如果你寫了生活,寫了真實、真情、真諦,寫出了“可待成追憶”的“此情”,寫出了“如初見”的邂逅,你的小說就經(jīng)住了時間的考驗,你的小說多少推遲了“秋風(fēng)”下被丟棄的“畫扇”的傷感。小說比人生更長。</p><p class="ql-block">英語里短篇、長篇小說各有自己的名詞,統(tǒng)稱小說則用fiction一詞,他們重視的是小說的虛構(gòu)性。中文里的小說一詞出自《莊子》:“飾小說以干縣(懸)令,其于大達,亦遠(yuǎn)矣?!蔽覀兏匾暤氖切≌f與大說的區(qū)分。</p><p class="ql-block">這就是說:一,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二,小中見大,意蘊深長,小說有自己特殊的本事。</p><p class="ql-block">鮐背了,你還在寫小說,說明你還能縱橫捭闔、激動細(xì)胞、抖擻神經(jīng)、摘星攬月、沖浪乘風(fēng)、碧海掣鯨、一直到插科打諢。你有空間與動力,功能與浪漫,也還接著地氣。</p><p class="ql-block">它又是某些時候相當(dāng)美好與健康佳妙的選擇。比如生老病死、天災(zāi)人禍,超出了你能有所作為的范疇,但它們?nèi)匀皇切≌f動機與素材,仍然是各方的關(guān)注。小說記住它們,小說釋放塊壘,小說安慰了鼓舞了調(diào)理了加工了也藝術(shù)化了艱難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小說是語言文字的世界,既是現(xiàn)實,又是符號,更是思維,是書的、文字的、音韻、修辭、比興、對偶、旁敲側(cè)擊、歪打正著、美不勝收、經(jīng)久而用的一個元宇宙。(不知道這個時髦詞用得對不對,請方家賜教,謝?。?lt;/p><p class="ql-block">寫小說的人有福了。</p> <p class="ql-block">感謝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