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蟻工坊,也就十來分鐘的車程,“阿斌”就把我們帶到了這一帶有名的建水古城,從一側(cè)的停車場下來,指著一條古巷:“里面就是建水古城,車進不去,你們進去慢慢逛,不管從哪兒出來,只要是車能到的地方,就給我發(fā)個定位,我來接你們?!睆拇宋覀冮_始了兩三個小時的建水古城漫游。 差不多時傍晚時分了,一進古城就能聞到濃濃的煙火氣息,就感到這古城很大,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主干道也很寬很寬,幾十米寬的干道兩側(cè)以賣時尚產(chǎn)品,尤其是賣時尚服飾的店鋪為主,此時各家店鋪都已經(jīng)燈火通明,這讓我想起二三十年前的南京夫子廟,可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這樣的店鋪了,可在建水古城的服飾一條街卻是游人如織,看來邊塞之地的時代步伐還是走得要慢一些。 然而,從干道走入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小巷卻完全是另外一番風(fēng)情,一幢幢古老的宅第,古樸的店家,撲鼻而來的是一陣陣香辣味道??梢哉f,這里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棟,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愈發(fā)顯示出厚重的文化韻味和市井氣息。門牌上,“書香門第”、“翰林墨香”等字樣無不顯出這座古城在當(dāng)?shù)氐臍v史地位。 輕松地漫步在人聲鼎沸的古巷中,聞著古宅深巷里的文墨香,傾聽歲月的訴說,你不僅能看到許多“建水”字樣的店鋪,同時“臨安”字樣的店鋪也很多。原來,臨安即建水,建水亦臨安,所以建水古城也稱臨安古城。自唐始,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唐元和年間,南詔國筑“惠歷”城,“惠”在彝語中稱為“?!?,“歷”稱為大,漢語的意思就是建水。元代設(shè)建水州,隸屬于臨安路,并設(shè)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明代改路為府,臨安府治從通海遷到建水,自此建水正式成為滇南地區(qū)政治和軍事中心。清代設(shè)臨安府和建水州,民國元年改建水縣為臨安縣,民國三年復(fù)稱建水縣。 在歷經(jīng)千年的風(fēng)霜中,古城保存有五十多座古建筑,被譽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然而,對我這位從南京來的游客來說,這兒的不少景點多少與南京有相似之處,宏偉的“臨安府第”跟南京的“兩江總督府(總統(tǒng)府)”很類似;這兒的建水文廟與南京夫子廟也相似,都是儒家文化的傳承之地,都透著儒家文化的莊重與典雅;這兒的學(xué)政考棚,那跟南京的江南貢院如出一轍,是明清時期云南提督學(xué)政定期主持院試的場所,也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科舉考場之一。 閑逛在建水古城的這些核心景點中,讓我都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只是與南京類似的景點比起來無論是建筑規(guī)模還是精致程度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可這些景點都集中在一座古城之中,與其為鄰的都是古街古巷,卻也有其獨特的古韻,走在其中能夠體驗到南京這類景點中沒有的濃濃的煙火氣。 不過,當(dāng)你進入建水古城中有 “滇南大觀園”之稱的朱家花園,卻不得為這座府第規(guī)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而嘆服,也是我們在這座古城中逛的時間最長,最認真的一個景點。這是清末富商朱朝瑛兄弟的私宅,占地兩萬余平方米,歷時三十年建成,集滇南民居、江南園林與宗祠禮儀于一體,堪稱“近代滇南建筑的博物館”。 從正門進入,首先看到的是“垂花門樓”,門樓上的磚雕繁復(fù)精美,“福祿壽”三星、花鳥魚蟲栩栩如生,門楣“循規(guī)蹈矩”四字,道出了朱家的治家理念。穿過門樓,便是四合院連著四合院的“迷宮”:214間房舍、42個天井,院院相通,道道相連,既有“四合五天井”的規(guī)整,又有“三坊一照壁”的靈動。每個天井都種著花木:梅蘭竹菊四季常青,山茶、杜鵑開得熱烈,水缸里養(yǎng)著錦鯉,偶有微風(fēng)拂過,花影婆娑,魚兒嬉戲,恍若江南。 花園的精華在“含玉樓”和“蓄芳閣”。含玉樓是朱家小姐的閨閣,木質(zhì)雕花欄桿精致細膩,窗上的“冰裂紋”寓意“寒窗苦讀”,樓內(nèi)的陳設(shè)仍保留著清末民初的模樣:雕花木床、梳妝臺、繡墩,仿佛小姐剛剛起身,樓內(nèi)還留著淡淡的脂粉香。蓄芳閣則是賞景佳處,登閣遠眺,花園全景盡收眼底: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假山池塘相映成趣,曲橋蜿蜒,花木扶疏,既有蘇州園林的婉約,又不失滇南的豪達。 最令人稱奇的是“宗祠”部分,朱氏祖先的牌位供奉在正廳,兩側(cè)的“家訓(xùn)”碑刻字字鏗鏘,而宗祠與住宅僅一墻之隔,既體現(xiàn)了“敬祖”的莊重,又彰顯了“家族聚居”的溫暖。朱家花園不只是一座宅院,也是滇南商賈在時代風(fēng)云中留下活的見證。 從建水古城出來,真有點不知道東南西北,給“阿斌”發(fā)了個定位,幾分鐘車就來到了身邊??晌疫€是在想,象我們這樣走馬觀花地走一趟,是沒辦法充分體驗這座千年古城的風(fēng)韻的,只有停下來,慢慢地走,細細地看,認真地品,才能領(lǐng)略它厚重的歷史,悠久的文化,只能等來日了。<br> 朱仕農(nóng) 文/攝 (2025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