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畫具有強(qiáng)烈的諷刺性和批評性,讓我們會心一笑,也能引發(fā)我們的思考,獲得啟示。畫家從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通過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來諷刺、批評或表揚(yáng)某些人和事。讓我們一起來看漫畫,讀漫畫,寫漫畫, 看看誰獲得的啟示最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埋頭苦干”的反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年(7)班 許詩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一位愛看漫畫的小學(xué)生。每天完成作業(yè)后,我總會翻開漫畫。某天,我看到一幅畫:兩個人正費(fèi)力地推著一輛載滿重物的車,而車的輪胎竟是正方形的。這時,第三人拿著圓形輪胎問道:“要不要換?”其中一人回答:“我們不需要!”另一人則說:“我們太忙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讓我感到困惑:他們確實(shí)很忙,但為何不讓自己輕松些呢?這種只顧埋頭苦干而不思考效率的方式,只會讓他們越來越累。他們就像井底之蛙,只盯著眼前,卻忽略了更好的方法。如果他們能聽從他人建議,開闊視野,或許就不會如此疲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讓我想起三年級時背英語單詞的經(jīng)歷。那時,我只會死記硬背,比如反復(fù)抄寫“children”或拆分成“c-h-i-l-d-r-e-n”,結(jié)果幾分鐘都記不住。后來,我聽從媽媽的建議,通過讀音和音標(biāo)來拼讀,單詞很快就記住了。那時的我,就像漫畫中的人一樣做了許多無用功,但幸運(yùn)的是,我聽了媽媽的話,找到了更適合的方法,擺脫了“井底之蛙”的局限。如果我也固執(zhí)己見,或許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好成績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為漫畫中的兩人感到惋惜。如果他們接受第三人的建議,本可以輕松許多。我期待著有一天他們能醒悟,不再做“井底之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人: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卻因為“太忙”或“習(xí)慣”而拒絕改變。作為旁觀者,我們不妨善意地提醒他們;而當(dāng)我們自己陷入“方輪胎困境”時,也要學(xué)會停下來思考:是不是該換個方法了?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收獲不是等來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漫畫《栽樹》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年七班 張羽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在書上看見了一幅有趣的漫畫,令我哈哈大笑,但隨后陷入了深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漫畫上畫的是一個人剛把小樹苗栽下,準(zhǔn)備澆水,結(jié)果提水回來時卻看見另一個戴眼鏡的人坐在樹苗下,樹苗的枝干都被壓彎了。這個人就問:“你干什么?”那個戴眼睛的人轉(zhuǎn)過頭,笑瞇瞇地說:“等著乘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到這,我肚子都笑疼了,不禁想:這個戴眼鏡的人也太傻傻了!樹不澆水、不施肥,怎么可能變成參天大樹給人乘涼呢?可轉(zhuǎn)念一想:這種想不勞而獲的人不就在我們身邊嗎?寫了一兩個字就認(rèn)為自己是無人能敵的,是一個大書法家了,便坐等“功成名就”;平常上課時不認(rèn)真聽講,考試時只想抄別人的答案,結(jié)果考了個很不理想的分?jǐn)?shù);有的建筑師還為了降低成本,去買那些便宜的材料,結(jié)果建了個“豆腐渣”工程,還要承擔(dān)法律責(zé)任……這樣的人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自己也有可能是這種人,我們應(yīng)當(dāng)成為那個澆水的人。俗話說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敝灰覀兏冻鲂燎诘膭趧樱鸵欢〞惺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守株待兔》就是一個典型的不勞而獲的故事。故事中的農(nóng)民在耕種的時候意外撿到了只撞到樹樁死掉的免子,就幻想著每天都能撿到兔子便不去勞作,結(jié)果田地也荒廢了、兔子也沒撿到,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我們要腳踏實(shí)地,才會有收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小小的一幅漫畫卻蘊(yùn)含著大道理。正如習(xí)近平總書記所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我們不能坐等收獲,收獲不是等來的,而是辛勤奮斗得來的,我們要成為“澆水者”,讓我們那弱小的理想之苗變成參天大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共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做溫室里的花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漫畫《溺愛》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年七班 張羽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兩幅漫畫,不禁陷入了深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幅漫畫畫的是烈日當(dāng)空,一個男孩高高興興、昂首挺胸的走在路上,后面是他的爺爺,像個隨從一樣為他背著包、提著袋子,還撐著一把傘為孫子遮陽,自己卻在烈日下暴曬;第二幅漫畫中,是一個男孩舒舒服服的坐在小椅子上,手中拿著一杯果汁,椅背上竟然還掛著一個奶瓶!他的媽媽在喂他吃飯,他的爸爸邊為他撐傘邊給他扇風(fēng),自己卻熱得面紅耳赤、汗流浹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到這,我不禁感嘆著:“這父母對那些孩子也太好了吧!”可轉(zhuǎn)念一想:這些父母難道不是太過溺愛孩子嗎?而這些孩子,不就是現(xiàn)在的那些“巨嬰”嗎?而這些“巨嬰”往往就在我們身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比方說我們的同學(xué),有的睡覺要家長陪,有的寫作業(yè)要家長陪,甚至有的沒有家長陪同就不寫作業(yè)了。有的還更過分,要么就是把不會的題目丟給父母,自己跑去玩;要么就是沒了父母連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還有的連書包也要父母整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這樣的人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有一個真實(shí)事例,也講述了這樣的情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個學(xué)霸學(xué)習(xí)成績很好,但卻是個“巨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都要他的媽媽來照顧。起始,初中、高中的校長看他學(xué)習(xí)成績好,也就同意他媽媽陪著。后來,一所大學(xué)錄取了他,可學(xué)校卻不同意讓他的媽媽陪同。進(jìn)入大學(xué)以后他的生活不能自理:換床單、換衣服、穿衣服、甚至連吃飯都不會,簡直亂成了一鍋粥。最后,學(xué)校將他除了名退了學(xué),他也只能一輩子一無是處地活著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是啊,過度的溺愛會害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長們請不要再將“花朵”們放在溫室里了!請你們將我們放到藍(lán)天陽光之下,將我們放到綠草之上吧!我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會健康茁壯的成長!請合上您的大傘,把你們那雙遮天的大手拿開吧!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見彩虹,不經(jīng)歷失敗怎么能成功。請不要讓我們在這可怕的溺愛海洋中成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要溺亡于“愛”之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年7班 王思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日我看到了一組漫畫,畫風(fēng)簡潔明了,背后的道理卻意味深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幅畫是:一個驕陽似火的下午,一位老爺爺背上背著孫子的書包,左手提著一個包,右手給孫子打著傘,自己卻行走在烈日下,大汗淋漓。太陽見了此景感到悲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幅畫是:一個小孩如同小皇帝一樣,坐在椅子上喝著奶茶。享受著VIP的待遇:父親為孩子打著傘,扇著風(fēng),活像個侍從,母親也正在處心積慮給孩子喂飯。小鳥看到了皺起了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到這樣的畫面,我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孩子真是個“巨嬰”??!可轉(zhuǎn)念一想,我便笑不出來,這種“巨嬰”在我們生活中不是比比皆是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個人,他從小便是父母照顧大的,飯要母親喂,衣服要母親幫忙穿,就連上廁所也要母親扶著去。鄰居曾經(jīng)告誡母親,這種“愛”是不對的,可是母親卻不以為然,結(jié)果等孩子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孩子根本沒有自理能力,一遇到各種事情只能找父母幫忙……類似這種事例多了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你是不是正在嘲笑他們?那你不妨想想,我們是否也是事事依賴父母,成為一條寄生蟲呢?有的同學(xué),只要沒有家長監(jiān)督,作業(yè)就完成不好,甚至無法完成;有的同學(xué),不會自己整理書包,書本到處亂扔,還需要家長收拾;更有甚者,連作業(yè)都由家長寫。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在我們嘲笑他人的無能時,更要反思自己,我們是否能真正獨(dú)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各位,在看似平靜的大海中,有許多暗流;在看似美好的溺愛中,有許多陷阱。家長們,請將孩子從你們溫暖的羽翼中趕出來吧!不要讓孩子在溺愛的漩渦里身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可憐天下父母心,過度的愛往往是一種傷害,只有讓他們獨(dú)自面對風(fēng)浪,才會真正的成長。孩子們啊,讓我們堅決的對溺愛說:“不!”無邊的天空任憑我們飛翔,無際的草原任由我們狂奔,我們不能做溫室里的花,做籠子里的鳥,要自我獨(dú)立,學(xué)會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太依賴于父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同學(xué)們,共勉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過分的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郭邑 五年(7)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一組漫畫,不禁讓我笑出了聲。一個炎熱的下午,一位小朋友放了學(xué),他的爺爺去接他,幫他拿著大包小包,還幫他撐著傘,自己卻滿頭大汗。到了家,小朋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爺爺奶奶便忙著為他沏茶倒水。小朋友喝完水,爺爺就給他扇扇子,奶奶給他喂飯。爺爺和奶奶絲毫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笑得真開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想,這小朋友真可笑,吃飯都要喂,真是個“巨嬰”呀!可轉(zhuǎn)念一想,我們生活中不都有這種人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的同學(xué)在家,父母幫他們收衣服、穿衣服,整紅領(lǐng)巾,而父母不在家的時候,他們的生活便一團(tuán)糟,房間又亂又臭,衣服不知道放哪,隨便亂丟,甚至連學(xué)習(xí)成績都會下降。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遇到過一件令我一輩子無法忘懷的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坐公交車回老家,看見一位小學(xué)生,他胖胖的,像一個胖球,他玩著手機(jī)。車一急轉(zhuǎn)彎,小孩一頭撞上了他那骨瘦如柴的奶奶。小孩反而責(zé)怪是奶奶碰到他,害他輸了游戲。我看不下去,正想質(zhì)問小孩,奶奶用眼神制止我,還承諾再給孫子充值,讓他玩?zhèn)€夠。下車了,孩子空著手,奶奶幫他背著書包,打著傘屁顛屁顛地跟后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是啊,溺愛就是這么可怕,這樣的愛就是害孩子。一棵小樹一直呆在大樹下,大樹給它遮風(fēng)、給它擋雨,不讓它曬太陽,這樣的樹能活得好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孩子們,聽我一句勸吧,不做“巨嬰”,讓自己獨(dú)立起來?;蛟S有的同學(xué)覺得自己沒有“巨嬰癥”,但是你們的家長是否有陪你們寫作業(yè)、有幫你們檢查作業(yè)、有在你沒有思考的情況下告訴你們答案呢?每個人都要反思反思,因為這種“巨嬰癥”是很可怕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家長們,請你們把孩子從樹蔭下趕出來,從蜜罐里撈出來,從羽翼里放出來吧,讓孩子們接受風(fēng)雨的洗禮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孩子們,請你們快樂獨(dú)立的奔跑在那一碧萬頃的草地上,快樂地飛在美麗的藍(lán)天上,并對溺愛說“不”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做不敢飛的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年7班 廖熠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兩幅漫畫,畫風(fēng)簡潔明了,卻意味深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幅是爺爺舉著遮陽傘給孫子遮,身上背著孫子的書包,手里還提著包,汗已經(jīng)將他的衣襟打濕了,背壓成九十度角了。再看看孫子,雙手叉腰,悠閑地走在前邊,得意揚(yáng)揚(yáng),像一只戰(zhàn)勝歸來的獅子。他把爺爺排在腦后,卻不知爺爺已暴露在陽光下,已累得滿頭大汗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再看第二幅畫,爸爸舉著一把傘,還拿著扇子給大孩子扇風(fēng),自己卻累得滿頭大汗,媽媽拿著飯盒,一勺勺給孩子喂飯。再看看“小皇帝”,他可享福了,喝著果汁,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完全沒把他的爸媽放在眼里,椅背上還掛著個奶瓶,真是個吃喝玩樂,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好手。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現(xiàn)在的孩子真會享福啊,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到這,你可能會笑,笑他們懶惰,他們比豬還蠢,但你有沒有想到過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人呢。比如放學(xué)回家,只要你細(xì)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家長替孩子背著那重十幾斤的書包,跟在孩子后邊,而孩子大步流星,驕傲地走在前邊,好像是一直看不起螞蟻的老虎,而家長卻跟在后邊伺候著他;有些人在孩子去軍訓(xùn)時,怕把孩子被曬黑,就買了防曬霜,還叮囑他不能不撐雨傘。大家都知道軍訓(xùn)是不能撐傘的,所以這也是一種溺愛的表現(xiàn);有些人到小學(xué)都不會穿衣,刷牙,洗臉,吃飯,整理房間,甚至有的連走路都還沒學(xué)會,這些人就是巨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或許你笑得很開心,但請大家都反思一下自己,你是不是也是巨嬰,作業(yè)一不會就問爸媽,想讓爸媽直接說出答案;房間亂糟糟的,衣服臟臟的,頭發(fā)凌亂,雙目無神,這是不是你?如果你現(xiàn)在是巨嬰,那么就行動起來,試著獨(dú)立完成你應(yīng)該做的事,做不到的,努力嘗試做到,這樣做你才能突破自我,找回真正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習(xí)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說過:“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奔佑?!不做不敢飛的鳥,勇敢走出第一步,從懸崖上一躍而下,你就能一飛沖天,從一只不會飛的雛鳥蛻變成一只敢于飛翔,敢于拼搏,不懼怕困難的威風(fēng)凜凜的雄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要讓“愛”成為“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年(7)班 楊欣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一組漫畫,漫畫簡單,但包含了許多道理……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漫畫的第一幅畫的是:驕陽下,爺爺手舉著傘,把傘全遮給了前面的兒子,父親背上背一個包,手上也提了一個包,頭上汗如雨下。第二幅圖畫了: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坐在椅子上,一旁的父親微笑著,右手打扇子,左手給孩子遮太陽,母親也笑呵呵地給孩子喂水果。天上的小鳥看到了,好像叫道:“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看完,禁不住哈哈大笑,這兩幅圖中的小孩也太懶惰了吧!什么事都要大人幫忙,但轉(zhuǎn)念一想:在平常生活中,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比如:有的孩子放學(xué)后不愿意背書包,家長幫孩子背書包。到了家里,有些孩子不想動腦寫作業(yè),家長怕孩子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讓他抄上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還有的孩子不愿意收拾書包,都由家長來收拾,當(dāng)家長出差時,孩子就會丟三落四,作業(yè)也會放在一旁不做,跑去打游戲了。這些都是“巨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好了,不能光說別人,也反思自己。記得三年級時,我在寫作業(yè),做到最后一題被難住了,我急得冒冷汗,想也不想大叫:“媽媽,你能教我寫作業(yè)嗎?”媽媽笑瞇瞇地坐下來給我講,一邊講一邊就把答案告訴我,我不專心聽她分析,直接把答案抄進(jìn)去。現(xiàn)在想想也覺得可笑,我當(dāng)時為什么不認(rèn)真聽媽媽講解呢?這樣我只抄了答案,怎么可能學(xué)會?真的太不不應(yīng)該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家長們,不要溺愛孩子,您的溺愛會阻礙孩子成長,甚至讓孩子“死”在“溺愛”的海洋中。如果您一直溺愛孩子,為他做每一件事,不讓孩子自己做,這樣孩子長大什么事情都不會。家長們,請將孩子從室溫里放出來,讓他呼吸新鮮的空氣;從羽翼中放出來吧,讓他見見廣闊的世界;從蜜罐里倒出來吧,讓他去經(jīng)歷波折。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成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老人變壞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六年級(11)班 林璟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看到一幅畫,看完后內(nèi)心震蕩了很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輛公交車上,一個老奶奶帶著孫子,她四下里看看,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座位后,立馬滿臉溺愛地讓孫子坐下,卻又馬上轉(zhuǎn)過身,怒氣沖沖地對著前面兩個年輕人大吼大叫:“沒教養(yǎng),不讓座!”一個姐姐聽了這話,吃驚地轉(zhuǎn)過身,用吃驚且嫌棄的眼神瞅著那個男孩。另一個哥哥也轉(zhuǎn)過來,他沒有說話,只是腦袋上打著兩個大大的問號。男孩不僅沒有感到羞恥,還滿臉得意地自言自語:“奶奶讓我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完后,你一定感到很可笑:老奶奶有位子不坐,讓給了孫子,卻還罵別人“不讓座”,可她孫子不正可以給她“讓座”嗎?好一派“尊老愛幼”的情景。但仔細(xì)一想,現(xiàn)在很多老人正如圖中那樣,為老不尊,倚老賣老,試圖用年老的身軀隱藏他們內(nèi)心的不良用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相約去一個小區(qū)的羽毛球場打球。可當(dāng)我們興致勃勃地到達(dá)時,卻發(fā)現(xiàn)一群老太太正在那兒擺著大音箱,舞者扇子跳廣場舞呢!幾個球網(wǎng)被連挪帶糟蹋地移到了一邊,就連地面也被她們?nèi)錾狭嘶郏兊脴O其光滑。我們被氣得目瞪口呆,其中一個老太太看到后說:“你們干什么吶?打球?這是我們的廣場舞集訓(xùn)地!再說了,老年人再不動動就骨質(zhì)疏松了,你們學(xué)生娃盡跑盡跳,還動什么?”我忍著怒火說:“奶奶這是羽毛球場,且這個場地是開放的,不是你私人專用場地?!崩夏棠搪犕旰螅碇睔鈮训卣f:“對呀,正因為是開放的,沒人管,誰用都無所謂。你們走吧走吧!別來這瞎摻和!”我們只好轉(zhuǎn)身走了,畢竟對方是老人,又不好頂撞她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現(xiàn)在的一些老人受了不良影響,原本淳樸、厚道、善良的內(nèi)心開始慢慢變壞,仗著自己垂垂老矣之名曲破良好的社會秩序,盡干為老不尊的事。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是退讓,只因為怕對方是老年人會出什么事。可人們不知道的是,不是壞人變老了,而是老人變壞了。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大家可千萬別縱容,可以用合情合理的方式去勸說她們,去挽救她們被不良社會風(fēng)氣玷污的心靈,這樣才會讓老人越老越好,讓社會也越來越和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一幅漫畫的啟發(fā)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胡翔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在書上看到了一幅有趣的漫畫,深受啟發(f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漫畫畫的是晴朗的一天,一棵新栽的小樹旁,靜靜地躺著一把鐵鍬。一位戴墨鏡的叔叔靠在剛種的小樹上,把小樹的樹干都靠歪了。這時,另外一位叔叔提著一壺水走了過來,看見他靠在小樹上,不解地問:“你在干什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等著乘涼?!蹦俏淮髦R的叔叔轉(zhuǎn)過頭來笑了笑回答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到這里,你是否感到非常好笑呢?再想一想,生活中,不正是有許多這種想不勞而獲的人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例如有的學(xué)生,每天都不努力讀書就想取得好成績。有些同學(xué)上課不認(rèn)真聽老師講課,課后也沒有認(rèn)真復(fù)習(xí)。一到考試,不會了,就想作弊。有的東瞧瞧西瞄瞄地想偷看別人的答案;有的假裝橡皮擦掉了去撿,實(shí)際上是想偷看別人的答案……他們自然不可能得逞,成績可想而知。我們身邊難道沒有這樣的人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還有一些老師,上課不認(rèn)真上,一心想著讓學(xué)生自己學(xué),就能學(xué)會,就能取得好成績,得到好名聲。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并不能使學(xué)生學(xué)會一點(diǎn)兒知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也有一些建筑工人,以為隨意買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就能建起牢固的房子。這樣搭建的房子,搭建到一半就會倒塌;即使搭建成了,也不會長久,很快就會傾斜或倒塌,最終還要被追究法律責(zé)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寓言故事里也有想不勞而獲的人,例如《守株待兔》里的主人公。一天他在耕田時,一只兔子撞死在粗壯的樹樁上。他覺得每天都會有兔子再次撞死,便天天在守候著,都不管莊稼,最終莊稼全死了,而他當(dāng)然沒有再撿到兔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現(xiàn)在,我想你也明白了不勞而獲的想法和做法多么可笑。</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如</b><b style="font-size:22px;">果你也有這種想法,趕緊放棄,因為它將使你一無所成,會毀掉你的人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币雽⑿闹心强萌跣〉睦硐胫畼渥兂蓞⑻齑髽?,就應(yīng)牢記習(xí)近平總書記的話:“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就要用自己勤勞而靈巧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共勉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被曲解的道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六年11班 梁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縱觀人類歷史,從遠(yuǎn)古蠻荒到現(xiàn)今文明,人類一直在制定“規(guī)矩”。法律法規(guī)也好,禮儀道德也罷,都是基于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稍谖覀兊娜粘I罾?,還會出現(xiàn)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例如這幅漫畫展示的場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交車上,一位老奶奶指著一位坐在座位上的女士破口大罵:“沒教養(yǎng),不讓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乍一望去,似乎是這位阿姨不對,可把目光一移,發(fā)現(xiàn)阿姨身后的小學(xué)生坐在那兒吃吃暗笑:“奶奶讓我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的乘客好像在質(zhì)問阿姨為何不讓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很容易推斷出:公交車上只剩下一個位置,祖孫上來后,奶奶讓孫子坐了空位,發(fā)現(xiàn)沒有空位時開始質(zhì)問阿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樣的劇情似乎不真實(shí),印象中的老人總是一副慈祥的模樣,可漫畫里的老人卻如此無理取鬧,怎么可能呢?我想:漫畫的老奶奶存在嗎?其實(shí)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背后的道理。那這篇漫畫是告訴我們老人都是壞蛋,不能尊敬他們嗎?也不可能。敬老愛老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但也不能因此就對老人百依百順,讓不合理的要求獲得滿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漫畫,我們現(xiàn)在知道老奶奶行為不對,如果在現(xiàn)實(shí)中我們是那位“阿姨”,是周圍的乘客,或者是那位“小男孩”,遇到這樣的“奶奶”,我們該怎么做?首先,不論對方什么身份,我們都不能發(fā)火,盡量心平氣和講道理,對方再無理取鬧則不予理會,最好在闡述道理時講明前因后果,以免被旁人誤解;其次,身為旁觀者,要明辨是非,不能妄下定論;再者,若我們是“小男孩”,要及時勸說“奶奶”,并向受害者道歉,然后讓“奶奶”坐下。總之,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最好為雙方和解作出努力,除非自己真的做不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diǎn),居高臨下地指責(zé)別人。富人因為沒有出現(xiàn)在災(zāi)區(qū)捐款排行榜上,就被說為富不仁,卻不知富人早已捐錢,還低調(diào)前往災(zāi)區(qū)搬運(yùn)物資;批評高鐵上惡作劇踢椅背的熊孩子,被護(hù)短的家長罵:大人也不懂讓著孩子;火災(zāi)里,一名消防員在迅速撲漲的火勢前退縮了一分鐘,最終導(dǎo)致一名男子不幸身亡,所有人都在斥責(zé)消防員的懦弱無能,卻忘記了這位消防員之前救下的兩名受困群眾……漫畫中老奶奶因那位阿姨沒給她讓位子而大聲斥責(zé)——沒教養(yǎng),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在生活這面鏡子中看見了別人的優(yōu)缺點(diǎn),更要讓自己在“鏡子”前正一正衣冠,見賢思齊,要讓自己的道德指針對準(zhǔn)正確的方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做溫室里的弱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五年七班 許諾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兩幅漫畫,漫畫簡潔明了,卻讓我印象深刻。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幅漫畫的內(nèi)容是:一個小男孩眉開眼笑,而他的背后,老爺爺手拿傘為他遮住陽光,另一只手提著一個箱子,背后還背著一個包,滿頭大汗。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另一幅的內(nèi)容:一位大孩子坐在椅子上,悠閑地喝著果汁。而他的爸爸一邊舉著傘,一邊為他扇風(fēng),他的媽媽在給他喂飯。連路過的小鳥也無奈地?fù)u搖頭。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到這,你是不是已經(jīng)笑暈過去了?嘿!你先別笑!細(xì)想一下,你身邊也有這種人!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從前有一個大學(xué)霸,他成績優(yōu)異。就是這樣的大學(xué)霸,卻是一個“巨嬰”,要媽媽給他穿衣服,喂飯……在學(xué)校媽媽還要跟在后面伺候他。在上中學(xué)時,校長看他學(xué)習(xí)好,就沒當(dāng)回事。直到上大學(xué)時,學(xué)校不讓媽媽進(jìn)去,他衣服不會穿,飯不會吃……最終學(xué)校忍無可忍,把他開除了。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同學(xué)們,溺愛不是愛!這種愛只會害了自己。你可能不知道,你自己可能就是“巨嬰”。寫作業(yè)讓家長陪;覺要和家長睡;書包要讓家長收拾;衣服要讓家長幫忙拿……這種現(xiàn)象就是“巨嬰”,一切都是家長在做,還不如讓家長幫你活呢!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家長們,溺愛不是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可在您溺愛下,孩子只會變成一個行走的肉體,讓孩子溺死在愛的海洋中,家長們!放手吧!給我們一片草地,一片綠洲,給我們一片汪洋,一片天空!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同學(xué)們,我們要對溺愛說:“不!”所有的溺愛都是假象,就像一個溫柔的陷阱,把你引進(jìn)深淵,一旦掉進(jìn)去就再也上不來了!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雷鋒曾說過:“愿你做暴風(fēng)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溫室里弱苗?!比绻阕隽藴厥依锏娜趺?,那你的前途一定是黑暗的;如果你選擇了前者,那么你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讓我們做暴風(fēng)雨中的松柏,讓我們?yōu)槿松_一個好頭,奮力拼搏,走向成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誰是那“低頭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柯欣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一幅看似溫馨、簡潔,又有深意的漫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你看,畫中有一張?zhí)卮蟮膱A桌,圍坐著一家人,本該是歡樂團(tuán)圓的時光,卻讓人感到憂傷!桌上的年輕人們,人手一部手機(jī)或平板,紛紛低頭沉浸在手上畫面中,徒留兩位老人無奈張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你想想啊,當(dāng)人們將注意力、精力放在電子產(chǎn)品上時,便會將家中的親人 尤其是老人冷漠地丟棄在一旁,缺少互動,缺少陪伴,老人們無論如何提示、警示都無法打消眾人對電子產(chǎn)品的迷戀,只能承受著被漠視的悲哀,將心比心,想想那一刻的他們會想什么呢?心情是怎么樣的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現(xiàn)代科技迅速發(fā)展,通訊設(shè)備越來越發(fā)達(dá),給人們提供了各方面的方便,同時也悄悄改變了人們的心態(tài)……都說到這了,不感同身受一下說不過去了吧。我也喜歡電子產(chǎn)品,特別是手機(jī)上的娛樂五花八門,可樂可愛……好在我不沉迷!而淪為“低頭一族”的就是那些整日沉浸其中,以電子為伴,視電子為命的大蠢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這種愚昧之人卻不在少數(shù),生活中大家身邊應(yīng)該不止一次遇到過!開車時看手機(jī),走路時看手機(jī),多危險!吃飯時任是目不轉(zhuǎn)睛盯著手機(jī),小孩兒們還養(yǎng)成沒有平板就吵鬧不愿吃飯的壞習(xí)慣……想當(dāng)初技術(shù)人員發(fā)明電子產(chǎn)品,是為了方便人們,卻想不到幾十年后的今天,竟會被電子產(chǎn)品奴役成傀儡,上演著一場場無奇不有的木偶戲,而它們呢?觀賞著一次次木偶人在絕望和后悔中損失、散架……甚至抱憾終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快醒醒吧!從那一躺便起不來的床,爬起來!活動活動筋骨,在步入那漆黑的無底洞前及時止損,看似人們在消遣電子產(chǎn)品,細(xì)想又何嘗不是電子產(chǎn)品在消耗人們的生命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當(dāng)你正直花樣年華,享受美麗,青春和快樂無邊時,你可知?危險的陷阱無處不在,時刻把你引誘!啊!請讓我們不要沉迷于手中的世界吧!免得養(yǎng)成惡習(xí),少壯風(fēng)流,老大傷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誰是那“低頭族”呢?是你還是我?在那星火閃亮的夜幕下,又有許多“提線木偶”正在上演著悲歡離合的劇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呼吁大家放下手中電子產(chǎn)品,多運(yùn)動,合理安排時間,多陪陪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陪伴 ,從我做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在家不當(dāng)巨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年七班 方晨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一組漫畫,第一幅畫的是:一個孩子放學(xué)后把所有東西給他爸爸背,自己卻如得勝的猛虎般沖在前面。爸爸還幫他擋住太陽,可自己卻已經(jīng)汗流狹背,就連天上的太陽看了都感到發(fā)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一幅畫上面的大孩子坐在椅子上,媽媽拿著勺子喂他吃飯,爸爸邊拿著傘為他擋住太陽,邊用扇子給他扇風(fēng),孩子很快活,可是一旁的父母早已滿頭大汗,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小鳥在天上發(fā)出“嘰嘰喳喳”的聲音,好像是在嘲笑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完漫畫,你一定會覺得可笑,可仔細(xì)一想,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不信,你放學(xué)時看一下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我相信你們可能都是巨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些孩子,在家寫作業(yè)時一遇到不懂的題自己也不思考就立刻去問家長。而家長看到孩子因為不會做這道題而煩惱,為了讓孩子開心就什么都不管,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這樣一點(diǎn)都不給孩子獨(dú)立思考的空間,這樣過度地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大,最終成為做作業(yè)不問家長都不行的人,這難道不是巨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還有一些人,雖然學(xué)習(xí)成績很好,是個學(xué)神,但他的衣服褲子都必須要媽媽來幫他穿,掃地、做飯、洗衣服……都要他的媽媽來做,就連洗澡他都不能獨(dú)立洗,都要他的媽媽來幫忙。之后,他考上了大學(xué),可是他的媽媽卻不能進(jìn)學(xué)校陪伴,這讓他衣服都沒洗,最后他被學(xué)校給開除了。這樣沒有自理能力的人,難道不是巨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還有一些孩子,檢查作業(yè)有沒有完成的時候,他們沒有做,和老師說忘在家里沒帶來學(xué)校。老師問他們?yōu)槭裁礇]帶來,他們卻怪家長沒有把作業(yè)裝進(jìn)書包,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巨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蓖瑢W(xué)們,就算你們現(xiàn)在是巨嬰,沒關(guān)系,只要努力改正過來,不做巨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dú)立自主,你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做溫室里的花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漫畫《溺愛》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了一組漫畫,會心一笑,繼而陷入沉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漫畫描寫了這樣的場景:一個艷陽天,一個小孩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背后的爺爺卻幫他背著書包,提著袋子,舉著遮陽傘給孫子遮。另一幅畫的是一位父親高舉著大陽傘,為孩子遮住灼熱的陽光,還給他扇著風(fēng),自已卻熱得滿頭大汗。母親正給孩子喂飯。再看父母眼中的小皇帝呢?他可享受了,坐著舒服的椅子,悠閑地吸著奶茶,椅背上還掛著奶瓶!這真是“有吃、有喝、有人侍候”,賽過神仙啊。就連小鳥也在嘰嘰喳喳地叫,仿佛在說:“現(xiàn)在的孩子真會享福啊,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家長這么卑微地伺侯著“主子”,誰能忍住不笑?可細(xì)想,我再笑不出來,這樣的場面不也時??吹剑亢⒆右豢摁[,就給買幾百上千的玩具;數(shù)學(xué)題不會做了,看見孩子著急,不讓孩子思考,直接告知答案;孩子做錯事了,替孩子去別人家道歉,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承認(rèn)錯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當(dāng)然,我們身邊也有一些很會培育孩子的家長,如我的父母。他們經(jīng)常讓我一個人坐公交出行。剛開始,我還不敢,可是坐了幾次公交了以后,我就慢慢習(xí)慣了,現(xiàn)在坐公交成了我的家常便飯了,對我來說也就輕車熟路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感觸頗深,雖然漫畫把現(xiàn)實(shí)夸大了,但它背后蘊(yùn)含的寓意仍值得我們深思。長輩對孩子的愛是無限的、無私的,可不能總對孩子百依百順,像待奉皇帝的奴仆一樣,否則就變成了一種可怕的“愛”——溺愛,這過份的愛,就是溫柔的陷阱,孩子一旦掉進(jìn)去,可能就再也爬不上來,最終受害的還是孩子。因此,作為孩子,我們要堅決拒絕這種可怕的“愛”。我還想對家長們說:如果你們真愛孩子,就該讓我們學(xué)會獨(dú)立,讓我們經(jīng)受磨礪,讓我們不再成為矯懶惰蟲。家長們,溫室里培育不出參天大樹,溺愛培養(yǎng)不了棟梁之材,請你們趕快把孩子從蜜罐里撈出來,從溫室里放出來,從羽翼下趕出來吧。給我們一片天空,給我們一縷陽光,給我們一方天地,我們才能在生活的磨礪和摔打中健康地成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在家不當(dāng)“小皇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柯欣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一組畫風(fēng)雖簡,但含義頗深的漫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畫上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小孩,他的父母非常寵溺他,打從他出生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出門有人幫忙背包包,提東西,幼時嘻哈玩鬧,天天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轉(zhuǎn)眼,很多年后,他長大了,父母也老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他至今還是一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熱了有人打扇子……不愛學(xué)習(xí),成天只知道吃吃喝喝、玩鬧、搗亂,一無是處。懶得賽過“豬”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完這漫畫,你可能會哈哈大笑。是啊!我也在笑話圖中那頭“懶豬”,哪里有人會活成一無是處,什么都不會只知道吃喝玩鬧呀?直到快笑抽筋了才回過神來,讓自己冷靜下來想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現(xiàn)如今的社會條件好了,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的人呀!那些有錢人家就知道用錢解決問題,要么就是直接找個保姆代理家庭日常家務(wù) 。所以不乏許多孩子吃吃喝喝,最終跟漫畫中的小孩一樣,一無是處!還好,現(xiàn)在明白還為時不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成功的金蘋果是給勤奮努力的好孩子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清醒一點(diǎn)吧!不勞而獲之人,請記住父母終會老,無法伴你一生,父母的疼愛是對子女與生俱來的愛,卻不是你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借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別懷念過往,糾正別人的懶惰時,也請思考一下自身的毛病吧。在滑下懶惰的深洞之前,請及時懸崖勒馬,告訴自己,在家不做小皇帝,不做懶惰的木偶,將“勤”字發(fā)揚(yáng)光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從漫畫中,我深刻體會到:父母的寵溺不是我們偷懶的借口,父母的愛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從小要勤于學(xué)習(xí),學(xué)知識,學(xué)本領(lǐng),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有擔(dān)當(dāng)?shù)娜耍∫曰貓蟾改父蟮膼郏?lt;/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成功的金蘋果不會免費(fèi)掉下來,而那些靠躺著就想實(shí)現(xiàn)“妄想”、“異想天開”、“不努力”的人是不可能等到的!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加油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對溺愛說“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何子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了兩幅漫畫,漫畫雖然簡單,卻蘊(yùn)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兩幅漫畫的內(nèi)容差不多,都是父母過分寵愛孩子:幫忙背書包;幫忙打傘;幫忙扇風(fēng);幫忙喂飯……再看圖中的小孩,一個大搖大擺地走在前面。一個小孩坐在椅子上喝著可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到這里你可能會笑:這兩個小孩也太懶了吧,不就是吃飯,背個書包嗎,這都需要父母?可你有沒有想過這種人就在我們身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的同學(xué)就仗著自己是富二代,一到家就玩手機(jī),等玩夠了就讓自己的父母做這做那。等指揮完后又不想寫作業(yè)就讓父母將答案寫一遍,自己再抄一遍。有的同學(xué)表面上在學(xué)校很乖,可一出門就變成大爺,將自己的書包丟給父母,回到家還將換下的衣服到處丟。還有的同學(xué),天天向父母要錢,一次就是幾百元,還帶到班上四處炫耀,一放學(xué)就跑到小賣鋪買零食、小食品,請同學(xué)們吃,幾百元一天就沒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不僅如此,在社會這所大學(xué)中,還有“啃老族”,他們就靠著父母那本就少的退休金,去賭錢。甚至有些大人還因為父母不給錢而打父母。這是父母太寵愛的結(jié)果,也是孩子好吃懶做的結(jié)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父母不能夠養(yǎng)我們一輩子,我們要學(xué)會獨(dú)自生活,長大后才有可能去孝敬我們的父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溫室里養(yǎng)不出參天大樹,過于溺愛培養(yǎng)不出人才。如果你也是像漫畫中一樣的人,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拒絕溺愛,勇敢地對溺愛說“不”,自立更生,如習(xí)總書記所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做一個努力奮斗的人,這樣你的人生將一片光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溫柔的陷阱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胡翔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兩幅漫畫,畫風(fēng)簡潔明了,卻讓我印象深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幅畫的是:驕陽似火的一天,一位老爺爺撐著一把傘,背著一個背包,背都背彎了,左手還提著一個包,右手撐著傘往他孫子頭上遮,他自己卻暴露在烈日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再看第二幅漫畫,一個小男孩坐在小椅子上,他爺爺撐著一把大傘,拿著一把扇子,在為他扇風(fēng)。他奶奶蹲著喂他吃飯,自己卻大汗淋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你看完是否感到可笑至極呢?覺得那些孩子太懶惰了,那些大人太愚蠢了。可是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身邊不正都是這種人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的孩子,一放學(xué),家長就替他背書包,撐起雨傘,孩子卻大搖大擺地走在前面,像一頭得勝歸來的獅子,而家長卻走在后面伺候他,好似他的隨從一樣。你放學(xué)時,只要認(rèn)真觀察,隨時都會看到此情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也有的孩子去軍訓(xùn)。家長怕孩子曬黑了,就急急忙忙買來防曬霜叫他隨身帶著,還千叮萬囑著要撐雨傘??!大家知道,軍訓(xùn)是不能撐雨傘的,這也是一種家長過于溺愛孩子的表現(xiàn)。</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長見到孩子作業(yè)不會寫,就替孩子解答了。這樣孩子以后就會依賴了,不想動腦筋,一不會就扔給你了,自己去玩了。這樣不僅幫不到孩子,反而害了孩子終身,懶惰就是這樣形成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說,大人該放手時就要放手,要讓我們從小學(xué)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yǎng)我們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別人是幫不了我們的,凡事只能靠自己去完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如果生活中,你遇到或見到過類似的事情,一定要阻止家長這種愚蠢,且過分溺愛孩子的行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這則漫畫告訴我們:凡事不要太依賴大人,要學(xué)會自己動手。常言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讓我們從小養(yǎng)成好習(xí)慣,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做巨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王湘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畫,畫風(fēng)簡潔,卻使我深受啟發(f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畫上,一個小孩在前面走,后面有一位老人給小孩打傘,還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準(zhǔn)備去郊外玩。到了后,那個小孩坐在椅子上,旁邊還有一瓶水,一個男人一只手拿著扇子為他扇風(fēng),另一手拿著傘給他擋太陽,還有一個女人笑瞇瞇的喂他吃東西。天上還有一只小鳥,小鳥很著急,好像在說:“你們這樣,會害了他的?!?lt;/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一開始想:這父母對那孩子可真好。可我轉(zhuǎn)念一想,這不是社會的巨嬰嗎?怎么還有巨嬰?我開始嘲笑那個人,可忽然發(fā)現(xiàn),這樣的巨嬰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不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比如:有一個學(xué)霸,成績很好,但連衣服都要母親幫忙,上課時,也要母親陪同。初中、高中時校長都看他學(xué)習(xí)成績好,也同意了。后來一所大學(xué)錄取了他,但不讓他的母親進(jìn)去。他呢?每天衣服也不會穿,被開除了出去?,F(xiàn)在班上也有不少巨嬰,在家中,離開了父母,就什么都不會了。房間亂七糟糟,身上臟兮兮的,我想你一定會說,這世上怎么會有這樣的人?可現(xiàn)實(shí)就是如此,到處都是巨嬰,有人說飯要父母喂,穿衣服要父母幫忙穿,鞋子要父母系鞋帶,房間要父母收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你也許開始嘲笑這群人了,可你是否想過你也是什么都讓父母做,你也有和這群人一樣的事例?你是不是也是巨嬰?對呀!你也可能是巨嬰,父母有義務(wù)養(yǎng)你,但是也不可能什么都讓父母干,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們千萬不能和漫畫中的那個人一樣,父母太過于的寵愛,會導(dǎo)致你死在那片愛的海洋中。愛是沒錯,但過分的愛,卻會傷害你。換個方向想,就是我們要學(xué)會自力更生,獨(dú)立自主,不能過度依靠父母。我看完這篇漫畫明白了:我們不能成為社會上的巨嬰,什么都讓父母做,自己能做的,就一定要自己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漫畫《兩只小狗》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陳家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畫, 畫 風(fēng)簡潔明了,卻可以激發(fā)我們無限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對雙胞胎小狗,長相、體形都一樣,沒有差別。但有一天,兩只小狗去照了哈哈鏡。一只狗被哈哈鏡照得高大無比,好似狗界的一位大哥。而另一只小狗卻被照得瘦骨如柴,身體嬌小。從此被照得身體高大的那一條狗,天天仰著頭,挺著胸,神氣十足地走。而另一只,身體好似患病了一樣,沒了精氣神,只能在地上爬著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開始,我忍不住大笑起來,這兩只狗怎么這么愚蠢,難道不會自己比一比嗎?但我又仔細(xì)一想,類似這樣愚蠢的人就在我們的旁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比如考試。若一有人考好,總會有那么幾個人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說:“喲,這不學(xué)霸小丁嗎,怎么考的比我還低啊!”嚴(yán)然一幅瞧不起人的樣子走開,陰陽怪氣的說下一個分?jǐn)?shù)比自己低的人。但他卻忘了一句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蹦切┓?jǐn)?shù)比他高的人也多著呢。再回頭看那些被說的人,雖然只有一次考差,但因別人的議論陷入了無限的自卑之中,無不責(zé)怪自己,卻不懂得用這些時間趕緊去分析錯誤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別人的眼光,好似這則漫畫中的哈哈鏡,可以讓人高高在上,也可以讓人陷入自卑之中。扭曲的人性掩蓋住了真理,被“哈哈鏡”所遮住了。若你再仔細(xì)看漫畫,你會發(fā)現(xiàn)照哈哈鏡的兩只狗的方向不同,若讓被照的瘦骨如柴的那只狗反一個方向照,那這只狗也會變得無比高大。這也告訴了我們,若你一直被別人的眼光所影響,那則永遠(yuǎn)走不出自己的黑洞之中??赡銚Q一個思路,則會變成:“加油,沒事的下次繼續(xù)加油。”一切都會陽光起來的,樂觀起來的,難道這不更好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所以,我們從這漫畫可以獲得這樣的啟示:不要看別人的眼光,做好自己,一切都往好的方面想。請記住意大利詩人但丁說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人生之路需要自信和無限的樂觀,治愈所有的不開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幅漫畫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何子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了一幅漫畫,漫畫雖然簡單,但蘊(yùn)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讓我深受啟發(f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漫畫中想,有兩個人正在栽樹,樹栽好了,其中一個人卷起袖子轉(zhuǎn)身去拿噴水壺準(zhǔn)備給樹澆水,回來時見另一個戴著眼鏡的人靠著小樹,樹干都壓彎了,就問道:“你干什么?”戴著眼鏡的人轉(zhuǎn)過身笑著回答道:“等著乘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看到這里你可能不禁想:這個人也太傻了吧,樹不澆水,不施肥怎么可能長大,讓人乘涼呢?可你不妨思考一下,這不就是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嗎?那些不勞而獲的人。例如有些同學(xué)作業(yè)不靠自己想,去抄別人的;考試時,跟別人傳小紙條,偷看別人的;還有一些人在大掃除時,就想逃避勞動,在一旁蹲著,快干完時,自己就擺一個擦桌椅的動作;有的人仗著自己是富二代,就吃了睡,睡了吃;有些商家還在食品中添加地溝油,代可可脂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只為賺錢;買彩票的,一次就買幾十張,堅信世上有掉餡餅的事。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也是不勞而獲的一種體現(xiàn)。故事中農(nóng)民只因為偶然撿到了一只撞到樹樁的兔子,就天天在樹樁旁等兔子,不勞動,最后一無所成,只能餓著肚子過冬了。這說明了不勞而獲,終將一無所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們不能坐等收獲,收獲不是等來的,是靠付出辛勤勞動換來的。我們不能坐等天上掉餡餅,幸福的生活是要用努力工作換來的。如果平常作業(yè)去抄別人的,那么等考試時就會露餡了。</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正所謂,一份收獲,一份耕耘。只有腳踏實(shí)地,才能有所收獲,人生沒有捷徑可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原來,一幅小小的漫畫中可以蘊(yùn)含這么多的大道理,正如習(xí)近平主席所說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如果你以前是一個坐享其成的“夢想家”,不要緊,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一切都還來得及,付出你的行動,以后你的人生就會綠樹成蔭,光芒四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幅漫畫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王湘垚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幅漫畫,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nèi)心。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畫很簡潔,就是一顆小樹,樹很矮小,樹葉很少,就那么幾片,旁邊還有一個鐵鍬,從這些可以看出這是剛種好的樹。另一個頭戴帽子的人拿著水壺去接水?;貋頃r看見另一個頭戴鴨舌帽,戴著眼鏡的人靠在樹上,樹桿都被壓彎了。手拿水壺的男人問靠在樹上的人:“你在干什么?”另一個戴眼鏡的人轉(zhuǎn)過頭回答:“等著乘涼?!?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你看完后一定會和我開始時一樣哈哈大笑,嘲笑這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傻的人,不知道小樹不可能一下子就長成大樹的,怎么就坐等乘涼?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一會兒后我就發(fā)現(xiàn)其實(shí)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比如:做了幾道奧數(shù)題就認(rèn)為自己是學(xué)霸了;練了幾個字就認(rèn)為自己是大書法家了;做作業(yè)時去抄別人;隨便畫了幾條線就認(rèn)為自己是畫家了,這樣總想不勞而獲的人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在嘲笑別人傻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呢?是?。∥覀円部赡芫褪悄莻€人,我們也有過這樣的事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要想“乘涼”就一定要像那個手拿水壺的人一樣,給樹澆水、施肥等等,這樣小樹才會長成茂盛的參天大樹,才能乘涼,如果像那個戴眼鏡的人一樣,什么都不干,只干坐在那里,那一輩子也不可能乘涼。學(xué)習(xí)也一樣,只有上課認(rèn)真聽講,作業(yè)認(rèn)真完成,才會獲得好成績,如果上課不認(rèn)真聽講,作業(yè)不完成又怎么會得到好成績?習(xí)近平也說過:“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不奮斗又怎么會幸福?任何時候都要奮斗,也只有奮斗這一條路才能幸福。任何事都是這樣:不能不勞而獲,要奮斗,才能實(shí)現(xiàn)自己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不勞而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黃瑾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似簡單的漫畫,其中蘊(yùn)含著許多道理,一幅漫畫不是在諷刺人就是在歌頌人。就比如說這幅漫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丁和老陳剛種完樹,從放在地上的那把鐵鍬就能看出來。老陳剛裝完水回來給樹澆水,就看見了老丁渾身無力地靠在樹旁。老陳就疑惑不解地問:“你干什么?”“等著乘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就是漫畫的全部內(nèi)容。看完,我不禁怒火沖天,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rèn)知。世界上為什么會有這種做事做到一半就偷懶的人?為什么會有這種想不勞而獲的人?父母給了你健全的身體,你應(yīng)該感到幸運(yùn),要好好珍惜,而不是棄之不用。如果這樣,國家要這些人還有什么用呢?我憤怒的原因還在于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人,就比如一些學(xué)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學(xué)校,一些學(xué)生天天上課不認(rèn)真聽講,老師一問問題,這些學(xué)生也是一問三不知,做作業(yè)也是出現(xiàn)了抄襲行為,考試的時候也是找借口偷偷地看別人答案,抄來的知識永遠(yuǎn)都不是自己的。未來你們又該怎么樣呢?是當(dāng)個要飯的人?還是當(dāng)個高層的人?趁現(xiàn)在努力還來得及,不然到以后,就再也改變不了命運(yùn)了!只要努力過,你都是好樣的,至少你不是不勞而獲的人,就像習(xí)爺爺說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要有努力,你知道能為社會做點(diǎn)貢獻(xiàn),請讓我們讓祖國強(qiáng)大起來吧!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了這幅漫畫,我懂得了一個啟示,就是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這句話,不要想不勞而獲,畢竟努力才有收獲,才能品到甜頭,所以同學(xué)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不勞而獲》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b> 朱浚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雖然簡單 ,但卻讓我感慨萬千,還蘊(yùn)藏著大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畫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一棵樹苗,頭頂?shù)臉渲澢?,樹葉稀少,旁邊放著一個鐵鍬,明顯樹是剛種下去的;一個戴著眼鏡,頭戴鴨舌帽的男人雙手抱膝的坐在樹旁,把樹壓彎了。一個手拿水壺準(zhǔn)備澆水的人問坐在樹下的人:“你干什么?”坐在樹下的人回答:“等著乘涼?!?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完漫畫后,我覺得非??尚?,因為世界上不可能有這么傻,這么笨的人。首先,連小孩都知道種完樹后要過好久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第二,種完樹后,要施肥,澆水,等等,否則,樹沒過幾天就枯了;第三,總不可能一動不動坐在那干等上幾個月或幾年,那都餓死或渴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想了想,又笑不出來了,其實(shí)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人像坐在樹下干等的人。比如:上課不好好學(xué)習(xí),作業(yè)和考試都在抄,即使考了一百分也不是自己的;隨便畫幾幅畫,覺得很好看就以為自己是畫家;隨便寫幾個字就覺得自已是書法家;還有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這樣人是想不勞而獲,就像那位等乘涼的人一樣。作者就畫了這幅畫,就是來諷刺那些不勞而獲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幅畫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不能坐等收獲,收獲不是等來的。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勞動,這樣靠勞動獲得的東西才是我們自己的。正如習(xí)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蔽覀兦f不能像那位等乘涼的男人一樣,要像澆水的男人一樣,努力勞動,用心付出,才能實(shí)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幅漫畫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黃宗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從語文書中看到了一幅漫畫,讓我深受啟發(f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畫中一位眼戴墨鏡、頭戴鴨舌帽的人靠在一棵剛栽的小樹苗上,小樹苗都被他給壓彎了腰;還有一個拿著噴水壺的人似乎正準(zhǔn)備給樹苗澆水,但他看見和他一起栽樹的那個伙伴靠在樹苗上,鐵鍬卻被扔到一旁,于是問道:“你干什么?”靠在樹上的人笑著回答:“等著乘涼?!?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剛看完這幅漫畫時我覺得十分好笑,剛栽下的樹苗怎么能讓人乘涼呢?怎么可能會有人不松土、不施肥、不除草、不捉蟲,就那么等著樹長大后在那乘涼呢?而后我又仔細(xì)想了想,做人不應(yīng)該像這個戴墨鏡的人一樣想著不勞而獲,應(yīng)該像給樹澆水的那個人一樣辛勤勞動。只有付出勞動以后才能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享受辛勤勞動的果實(sh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總會有這種想不勞而獲的人,例如:有的同學(xué)上課不認(rèn)真聽講,不認(rèn)真記筆記,作業(yè)考試抄襲別的同學(xué);有的人憑借著自己家中經(jīng)濟(jì)較好就大肆揮霍,從沒有體會過掙錢的辛苦,也從來沒有想過長大后靠自己努力取得收入,只懂得享受父母創(chuàng)造的果實(shí);還有的人整天不做任何事就異想天開想著買彩票中獎,然后再盡情揮霍,只懂的享樂而不想付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不能不勞而獲,應(yīng)該像漫畫中那個打算給樹澆水的人一樣,只有辛勤勞動才會有收獲。不然會像寓言故事中 《守株待兔》里的人一樣最終一無所有。習(xí)近平總書記也說過:“幸福是靠自己奮斗出來的?!彼灾挥懈冻龊顾拍艿玫綉?yīng)有的回報,什么都不付出哪有什么資格得到回報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付出才有收獲,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待業(yè)啄木鳥》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林佳 諾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從語文書上看到了一幅漫畫,雖然這幅漫畫看似簡單明了,但是其中所蘊(yùn)含的道理卻意味深長。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幅畫一眼望去全是樹樁,只有兩顆剛長出來的小樹苗,這才令這有了一點(diǎn)兒生機(jī)。有一只啄木鳥站在樹樁上緊閉雙目,似乎不愿意看到這般慘狀;還有一只啄木鳥雙目無神,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還有最后一只啄木鳥背對著樹樁,眼睛呆呆的就像癡呆了一般。它們的內(nèi)心可能都在這么想:“樹沒了,工作也沒了;樹沒了,巢也沒了;樹沒了,家也沒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為什么會只剩下木樁?為什么要砍樹?這一切又是誰造成的?我原本還覺得這幾只啄木鳥可笑,樹都沒了還打算“工作”?可當(dāng)我看見光禿禿的一片,頓時就笑不出來了,砍樹的人只想著個人利益,沒有想到大自然。有的人也不管浪不浪費(fèi),本子鉛筆等等這些物品,他都隨便亂丟,這些物品都是由木頭做的,木頭的存在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而我們卻不懂得珍惜。但是我更想知道的是:明明大家都說過了不可以砍樹,但又為什么要砍樹呢?這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思考后想到了隔壁的小王同學(xué),小王同學(xué)經(jīng)常去買本子,可他的本子沒用幾頁就不用了,本子在角落臟兮兮的就像流浪漢一樣。他還經(jīng)常去買鉛筆,但他的鉛筆沒用幾天也被他丟了。這樣不僅浪費(fèi)了木頭,也浪費(fèi)了父母辛辛苦苦賺的錢!還有的人吃飯都用一次性的筷子,這種筷子的材料也是木頭,大家每人都用一次,全國14多億人口要銷毀多少木頭?我們應(yīng)該盡量減少用一次性的筷子。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這幅漫畫中我知道了:我們應(yīng)該要愛護(hù)樹木,保護(hù)環(huán)境,并且還要多種樹木,不能像書里的人那樣,不愛護(hù)樹木不保護(hù)環(huán)境,這種行為當(dāng)然是錯誤的。只有愛護(hù)樹木,保護(hù)環(huán)境,還大地一片綠樹青山,我們的家園才會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從《待業(yè)啄木鳥》說起</b></p><p class="ql-block"><b> 葉青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了一幅漫畫,雖然這幅漫畫很簡單,但里面蘊(yùn)含的卻是大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幅漫畫里的樹全都被砍光了,看過去一片荒涼。有些樹樁旁還長出了小樹,看上去有幾分生機(jī)。有三只啄木鳥正站在樹樁上,有兩只正對樹樁,有一只則是背對著樹樁。一只鳥瞇著眼睛,好像在思考著:這里的樹沒了,我的工作也沒了。另一只睜著眼睛的鳥大約也在想:樹沒了,我的家也沒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為什么,大樹都沒了呢?我想,應(yīng)該是人類一直砍伐樹木,哪里有樹就砍哪里,把這些樹木都做成了紙、一次性筷子、房子等。但人們都不珍惜,用完就扔,導(dǎo)致來砍樹的人越來越多,現(xiàn)在,就有許多可憐的小動物們沒了家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著這幅漫畫,我想到了生活中許多類似的人。比如,現(xiàn)在餐廳里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有的人還因為筷子臟了一點(diǎn)就扔了,還有些占小便宜的人就拿了好幾雙一次性筷子,因此餐廳一次性筷子大量減少,就只能再去砍樹了。還有的人出門購物買了很多東西,但他沒有自帶購物袋,而是干愿花3毛錢買個購物袋。那人是不是在想:哼,反正我家有的是錢,而且這個購物袋只要3毛錢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當(dāng)然,世界上不僅有這兩種人,還有許多許多,我很想說就算你們是富二代,也不能這樣,你要想想長大后怎么賺錢,怎么養(yǎng)家,不能這樣浪費(fèi)資源。 身邊還有這樣的人,比如小丁同學(xué)他在一張紙上寫幾個字就揉成一團(tuán)扔進(jìn)拉圾桶里,有時就直接把白紙揉成一團(tuán)當(dāng)藍(lán)球丟垃圾桶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雖然這幅漫畫簡單,但里面蘊(yùn)含著大道理,需要通過我們自己思考去發(fā)現(xiàn)。而這幅漫畫告訴我們的則是:我們要愛護(hù)樹木,保護(hù)環(huán)境,我們的家園才會更美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組漫畫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陳家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看了一組漫畫,畫風(fēng)簡潔明了,卻激發(fā)出了我無限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一個艷陽高照下午,一個小孩興致勃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而他的爺爺卻幫他背著書包,拿著袋子,舉著遮陽傘給他遮。此時,爺爺累得滿身是汗?;氐搅思?,只見他悠閑地坐在了椅子上,手中拿著果汁,臉上露出了笑容。而爺爺奶奶卻還要給他喂糕點(diǎn),拿著扇子扇風(fēng)。他們躬著身子,好似在侍候皇上一樣的對待孫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當(dāng)我看到這則漫畫時,心中不禁感到驚奇、驚訝,甚至恐怖,這種溺愛, 只會讓孩子不獨(dú)立,把老人當(dāng)牛作馬,簡直沒有仁德心!但我仔細(xì)一想,我們身邊不到處都是這樣的人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例如有小孩玩爺爺奶奶的手機(jī),下載上面的游戲,到要升級了 ,就要充錢,于是哭求著爺爺奶奶充錢。老人一看孫子孫女哭了,看著心疼,就會拿錢給他充值。這樣,孩子一高興,就會玩到停不下來。但他們忘了老人家早上去收菜,去賣菜,中午只能吃幾口米飯,辛辛苦苦一天賺幾十塊錢,卻被孫子拿去玩游戲,難道他們的心不疼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這種事情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老人不應(yīng)該對小孩太過溺愛,那下場只會讓小孩不獨(dú)立,學(xué)不會生活的本領(lǐng),活成“巨嬰”。無休止的溺愛,造成的傷害將影響孩子的一生。請家長們停止對孩子的溺愛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句名言:“可憐天下父母心”,說的可能就是這樣的現(xiàn)象。所以這則漫畫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獨(dú)立,要學(xué)會自主生活,更要學(xué)會孝敬老人和父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放下手機(jī),陪伴親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一一不當(dāng)“低頭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葉青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畫,它的內(nèi)容雖然簡潔明了,卻讓我深受啟發(f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畫的題目叫《“低頭族”》。上面畫這家人正坐在一張大桌子前聚餐,但是桌邊的大人小孩卻不是在有說有笑,而是在低著頭玩手機(jī)。左邊的哥哥和妹妹正在一起看平板,妹妹還指著平板笑起來; 坐在中間的爸爸媽媽也在低頭看著屏幕,連桌上的菜看都不看眼;坐在右邊的姑姑正對著手機(jī)大笑,坐在旁邊的小孩也拿著個手機(jī)刷起來……只有坐在后邊的爺爺奶奶正看著他們,表情越來越憂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著這幅漫畫,讓我深思起來。這好好的一家子團(tuán)圓的時候,為什么要玩電子產(chǎn)品,坐在桌前一邊吃著美食一邊和家人有說有笑不好嗎?現(xiàn)在感覺手機(jī)就像一個綁架犯,在你和家人團(tuán)聚或什么時候就把你綁起來,不讓你和他們見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這你也許會笑漫畫中的人,可我們仔細(xì)想想,我們身邊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嗎?去朋友家玩,已經(jīng)不是在一起說說話,討論學(xué)習(xí)的問題了,而是兩個或幾個人每人抱著一部手機(jī),連話也不當(dāng)面說,還要到手機(jī)軟件上聊,那這樣相聚的意義是什么,這不就是換了個地方玩手機(jī)嗎?而且朋友見面也不聊幾句,就坐在沙發(fā)上玩手機(jī),那這樣還算是朋友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再想想,現(xiàn)在的大街上還有幾個人是在認(rèn)認(rèn)真真的逛街,這不人手一部手機(jī),不是邊走路邊玩手機(jī)。要是被什么東西磕了碰了,還怪路不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還有幾個同學(xué)約出去一起來玩,然后就會有人把手機(jī)帶出來,跟別人炫耀有手機(jī),后來他一路上一直低頭玩手機(jī),打游戲、刷視頻等,同學(xué)叫了幾聲都沒反應(yīng),就連別人看到好玩的東西,美麗的風(fēng)景,他還只會站一旁刷手機(jī),這樣別人可能就不會和你一起玩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則漫畫雖然簡潔明了,但讓我得到了啟發(fā):我們不能當(dāng)“低頭族”,放下你們手中的電子產(chǎn)品,去多陪陪家人朋友吧,這樣會更加美好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放下手機(jī),陪伴親友</b></p><p class="ql-block"><b> —— 《“低頭族”》的啟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何子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漫畫雖簡單,卻蘊(yùn)含了許多深刻的大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圖中,一家人圍在餐桌邊吃飯,可與其說這是在吃飯,不如說他們只是換了個地方玩手機(jī)而已。他們有的掏出平板開始玩游戲,有的看著手機(jī)屏幕哈哈大笑,還有的都快將臉湊到手機(jī)上去了,恨不得與手機(jī)來個親密接觸。再看看兩位老人,一位對著親友一頓指點(diǎn),卻無濟(jì)于事,另一位則無奈地看著兒女,仿佛在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在低頭玩手機(jī),我們‘落伍’了。”團(tuán)圓飯本來是歡樂熱鬧的,卻吃出了“咫尺天涯”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實(shí)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低頭族”,他們將手機(jī)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形影不離。“親人之間零交流”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有的父母也沉迷守手機(jī),無法自拔,將自己的孩子“丟”到一邊,不管不顧。馬路上,人們低著頭看手機(jī),司機(jī)也低頭看手機(jī),一不留神就會發(fā)生意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就來說說當(dāng)“”低頭族”的危害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就是“頸椎問題”。人如果長期當(dāng)“直角”會常常脖子痛、頭痛。重則會患上脊髓型頸椎病。另外就是視力,手機(jī)發(fā)出的藍(lán)光會傷害我們的眼睛,從而導(dǎo)致視力下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機(jī)并不是用來玩游戲的,而是用來方便人類的。設(shè)想一下,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每時每刻都在低頭玩手機(jī),世界會怎么樣?如果醫(yī)生、警察、消防員也都在低頭玩手機(jī)會怎么樣?這一切是多么的可怕,那讓人想都不敢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真想變成一部手機(jī),讓人們不再沉迷于娛樂軟件,不再將美好的時間浪費(fèi)掉,讓他們抬起頭,看看美麗的天空,看看地上的一棵小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低頭族,請放下手機(jī),抬起頭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