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 月 16 日下午 15:19 乘高鐵抵達(dá)呼和浩特,18:48 便入住了鄂爾多斯大街旁的如家華驛酒店,離寶爾汗佛塔不過幾百米。從大同而來,途經(jīng)烏蘭察布時,徹底顛覆了我的固有印象 —— 原以為這里該是水草稀疏的荒漠草原,眼前卻是滿坡的翠綠,成片向日葵迎著陽光盛開。舒緩的坡地、流動的云、拂面的風(fēng),讓人身心舒展,這才是我心中內(nèi)蒙古草原的模樣,或許還有更美的景致,只是尚未得見。</p> <p class="ql-block"> 傍晚從酒店掃了共享單車出發(fā),遠(yuǎn)遠(yuǎn)就望見金碧輝煌的寶爾汗佛塔。路過隔街的觀音寺,莊嚴(yán)肅穆卻已閉門謝客。走近佛塔,巍峨的塔身令人屏息,不少人正繞塔而行,我們也隨之轉(zhuǎn)了一圈。聽聞此塔與五臺山、普陀山圣地功德相當(dāng),繞塔意在減除煩惱、升華心境;每層塔檐的火焰紋,暗合 “智慧之火焚燒無明” 的深意。更知塔內(nèi)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的骨舍利、血舍利及十大阿羅漢舍利,建設(shè)資金皆來自民間募捐。這座凝聚著信仰的佛塔,靜靜矗立在廣場上,讓人滿心敬畏。</p> <p class="ql-block"> 從寶爾汗佛塔出來,我們沿大南街向北往大召文化園走。夜幕已落,路上人流漸密,空地上正辦著綜藝比賽,圍得人山人海。妻說餓了,我們轉(zhuǎn)了一圈,沒找到合心意的小吃,只看到一尊銅像,猜想或許是成吉思汗像。</p> <p class="ql-block"> 記著攻略里的寬巷子,便繼續(xù)沿南大街北行。到了才發(fā)現(xiàn),這 “寬巷子” 名不副實 —— 說是 “寬”,實則商鋪林立、人流竄動,擠得反倒顯窄,倒不如叫 “窄寬巷子” 更貼切。好在這兒藏著地道蒙味,我們點了羊雜碎、燒麥、老酸奶,再來幾串羊肉串,滿滿都是草原特色。</p> <p class="ql-block"> 巷子里燈火通明,每張臉上都掛著輕松笑意。看著繚繞的煙火、往來的食客,忽然覺得,呼和浩特哪里是什么 “邊邑之地”?這鮮活的夜生活、濃郁的煙火氣,分明是能讓天南地北的人都心生歡喜的休閑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 在寬巷子的煙火里,我們把地道蒙味嘗了個遍:滋滋冒油的羊肉串、外酥里嫩的牛肉餅、醇厚綿密的老酸奶、盛滿鮮香的鐵盆子、熱辣夠味的羊雜,還有皮薄如紙、餡足汁多的燒麥。這些小吃裹著濃濃的地方風(fēng)情,每一口都是蒙古文化的鮮活注腳 —— 不是抽象的符號,是舌尖能觸到的真實。</p> <p class="ql-block"> 都說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若只是走馬觀花地路過,永遠(yuǎn)讀不懂一座城的靈魂。唯有扎進這樣的小巷,看熱氣從食攤上升騰,聽食客們的笑聲與吆喝交織,讓自己融進這份熱鬧里,才能忽然懂得:為何這里的味道總帶著股開闊氣。恍惚間,仿佛有悠揚的馬頭琴從巷尾傳來,高亢的祝酒歌在人群中響起。沒有真的見到萬馬奔騰,卻從這煙火氣里嘗到了草原的遼闊;沒有親觸藍(lán)天白云,卻從食客的爽朗里感受到了那份無拘無束的豪邁。醉了,不是醉于酒,是心徹底醉在這融于煙火的草原風(fēng)情里。</p> <p class="ql-block"> 從寬巷子出來時夜色已深,明知牛街就在附近,卻怕黑難找,便先回了酒店。第二天清晨 6 點多,惦記著攻略里說今年改造后布滿特色城市墻畫的牛街,趁人少光柔,我和妻騎車直奔而去。</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牛街格外靜謐,沒了想象中昨夜的熱鬧喧囂、煙霧霓虹,只剩空蕩蕩的街巷和矗立的墻畫,視覺沖擊力十足。墻畫旁的西洋風(fēng)格天主教堂敞開著門,我走進去一看,不少人正在唱贊歌,旋律舒緩又寧靜。</p> <p class="ql-block"> 到了早餐時間,我們在街口找到一家小店,竟吃到了此行最驚艷的一餐:羊雜、豆腐腦配燒麥,味道純正地道,總共才花 20 多元。想起前一晚在寬巷子,一罐老酸奶就要 15 到 20 元,更覺這里的親民實在。原來,呼和浩特最原汁原味的味道,從不在熱鬧的商圈里,反而藏在清晨靜謐的老街街口,樸實又動人。</p> <p class="ql-block"> 因時間倉促,我們將呼和浩特之行定為城市游,放棄了 40 多公里外的敕勒川草原。從牛街出發(fā)后,第一站便直奔內(nèi)蒙古自然博物館 —— 本以為只是尋常展館,身臨其境才知其震撼,徹底刷新了對自然博物館的認(rèn)知。</p> <p class="ql-block"> 隨后前往的萬象城,更讓我們驚嘆不已。作為近期新開的商業(yè)綜合體,它比我去過的蘭州、銀川等地萬象城更為宏大:設(shè)計寬敞大氣,走廊與地面毫無局促感,處處透著現(xiàn)代氣派。中午到四樓餐飲區(qū)時,這里熱鬧得堪比夜晚的寬巷子 —— 若說寬巷子承載著呼市的過往煙火,萬象城則彰顯著它的未來活力,滿是年輕氣息與高端格調(diào)。</p> <p class="ql-block"> 我們點了冰煮羊肉火鍋,兩人不到 200 元便吃得飽足盡興。飯后閑逛,發(fā)現(xiàn)各店鋪都座無虛席,尤其是一家 “失重時代” 餐廳,智能軌道送餐系統(tǒng)讓菜品自動旋轉(zhuǎn)到桌前,新奇又高效。</p> <p class="ql-block"> 認(rèn)識一座城,既要鉆進深巷觸摸傳統(tǒng),也要走進商圈看見未來。人生亦然,守得住本真,才能更好地探尋前路。</p> <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最大的魅力,在于徹底顛覆了我對 “草原之都” 的刻板印象。這里既能在寬巷子的煙火里,用羊肉串、燒麥的鮮香品味草原豪邁;也能在萬象城的玻璃幕墻下,為智能送餐的新潮與現(xiàn)代氣派驚嘆。寶爾汗佛塔的肅穆、牛街墻畫的生動、天主教堂的寧靜,與商業(yè)體的活力碰撞出獨特火花 。站在青城公園的古柳下,思緒不自覺馳騁,向上是雄鷹掠云,向下是駿馬踏草,心靈在這份遼闊與精致的交融中徹底舒展,從天地與城市中汲取的力量,足以支撐我們走向更遠(yuǎn)的遠(yuǎn)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