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稱: 風(fēng)信子</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碼:5122736</p> <p class="ql-block"> 告別青巖古鎮(zhèn),我們驅(qū)車翻越桐樹嶺收費站,朝著花溪方向緩緩前行。此行的目的地,是那座由石頭雕刻而成的神秘王國——夜郎谷。它距離貴陽市中心不過二十公里,卻仿佛與喧囂的現(xiàn)代文明隔絕,依舊保留著原始而純粹的風(fēng)貌,如同遺落在時光深處的一顆明珠。</p> <p class="ql-block"> 一踏入夜郎谷,就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步入了一個神秘的石頭王國。那些喀斯特地貌孕育出的奇巖怪石,仿佛經(jīng)過神靈的點化,或如巨人般巍峨矗立,或似精靈般靈動跳躍。每一寸石壁都仿佛在低語,講述著遠古的傳說,喚醒沉睡在記憶深處的神秘回響。</p> <p class="ql-block"> 這些石頭建筑并非現(xiàn)代工匠刻意雕琢的產(chǎn)物,而是自然與人文智慧交融的結(jié)晶。漫步其間,我們不自覺地放慢腳步,生怕驚擾了這片沉睡千年的靜謐之地。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仿佛一不小心,便會打破這天地之間的寧靜與和諧。</p> <p class="ql-block"> 我驚喜于誰竟能如此巧妙地將廢棄的石塊、碎玻璃、陶瓷片乃至草葉,化作栩栩如生的藝術(shù)作品。它們仿佛被賦予了靈魂,靜靜地佇立在山谷之間,等待著與有緣人的邂逅。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訴說自己的故事,等待著被傾聽、被理解。</p> <p class="ql-block"> 原來,這一切皆出自藝術(shù)家宋培倫之手。他耗時二十余年,在廢棄礦坑中以石頭、碎瓷片等材料重塑夜郎文明的意象,將儺文化、屯堡文化凝結(jié)成可觸摸的大地藝術(shù),使這片沉寂的土地?zé)òl(fā)出新的生命。他的創(chuàng)作,不僅是藝術(shù)的升華,更是對歷史與文化的深情致敬。</p> <p class="ql-block"> 這真可謂變廢為寶的典范。一個普通的陶瓷瓶倒置過來,竟幻化成一張張生動的人臉。在藝術(shù)家的眼中,世間萬物皆可成為藝術(shù)的載體。那些被世人遺忘的“廢棄物”,在他們的手中重新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仿佛在訴說著:美,從來不止一種模樣。</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內(nèi)保留著夜郎屯堡遺址以及古代戰(zhàn)爭的痕跡,與思丫河畔的現(xiàn)代雕塑遙相呼應(yīng),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 在這座由石頭構(gòu)筑的魔法王國中,每一塊巖石都仿佛擁有靈魂,靜靜訴說著夜郎古國的神秘過往。它們不是冰冷的石頭,而是承載記憶與文化的使者。它們的存在,讓這片土地不再沉默,而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向世人講述著屬于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據(jù)史料記載,這里曾是夜郎古國的活動區(qū)域,“夜郎自大”的典故更為此地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要是遇到農(nóng)歷三月三,當(dāng)?shù)氐拿缱濉⒉家雷鍟谶@里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屆時,人們不僅能欣賞到原生態(tài)的民族歌舞,還能親身體驗刺繡、銀飾制作等傳統(tǒng)工藝,感受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 這里沒有熙攘的人群,只有靜謐的山谷與沉默的“石頭居民”。你可以盡情釋放內(nèi)心的創(chuàng)意,與這些沉靜的雕塑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聆聽它們講述的古老故事。那一刻,你會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與共鳴。</p> <p class="ql-block"> 溪流蜿蜒穿行于嶙峋石林之間,水與石的交響,為這片神秘的土地增添了更多靈動與詩意。水聲潺潺,仿佛是大地的心跳,與石頭的低語交織成一首悠遠的旋律,回蕩在山谷之間,久久不散。</p> <p class="ql-block"> 夜郎谷是我從未領(lǐng)略過的奇妙之地,也許,正是在貴州這片古夜郎的神秘王國,才能孕育出如此別樣的風(fēng)景,令人流連忘返。它不僅是一處風(fēng)景名勝,更是一段歷史的回響,一種文化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 或許,旅行的最高境界,并非只是走馬觀花地看過多少風(fēng)景,而是在某個瞬間,你與這個世界最本真的連接悄然發(fā)生。而夜郎谷,正是這樣的地方——它不喧嘩,不張揚,卻以它獨有的方式,打動每一位到訪者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