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把心留在敦煌

秋月入懷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稱:秋月入懷</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58382814</p> <p class="ql-block">  國學(xué)大師季羨林先生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qū),再沒有第二個。”</p> <p class="ql-block">  季羨林先生的這話就像一粒種子,落在我心里許多年。小時候讀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傆X得敦煌是被風(fēng)沙掩埋的夢,遠得看不清輪廓。直到后來細讀了先生的《在敦煌》,那些關(guān)于壁畫、雕塑、佛像與風(fēng)沙的描述,讓夢境漸漸有了肌理,成了心頭揮之不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夏天,這個向往終于有了形狀。借著孫女孫子放暑假的契機,又恰逢孫女十歲生日,我們一家策劃了青甘環(huán)游。從上海飛西寧,租車沿青海湖南岸西行,穿越柴達木盆地北上,戈壁的風(fēng)卷著沙礫打在車窗上,發(fā)出細碎的聲響,仿佛在催我們快些趕路。</p> <p class="ql-block">  6月29日清晨,大柴旦的晨光剛漫過旅館的窗臺,我便攥著方向盤不肯撒手。車窗外的景色在變:先是青海湖畔連綿的油菜花,后來成了戈壁上零星的駱駝刺,最后連植被也稀疏起來,只剩無盡的赭紅色山巒在遠處起伏?!按竽聼熤薄钡纳n茫,“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悵惘,那些刻在骨子里的詩句忽然活了過來,在胸腔里翻涌。傍晚時分,當夕陽把遠處的鳴沙山染成金紅色,我知道,敦煌到了。</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的陽光比別處更純。站在九層樓前抬頭仰望,土紅色的木構(gòu)樓閣像從山崖里長出來的,檐角的銅鈴被風(fēng)拂動,聲線清越得能穿透千年。這是96號窟,初建于唐代延載二年,禪師靈隱與居士陰祖主持建造時,大概想不到它會成為莫高窟的標志。武則天自稱彌勒轉(zhuǎn)世的年代,各地爭相造佛,這尊35.5米的石胎泥塑彌勒像便應(yīng)運而生。</p> <p class="ql-block">  鉆進洞窟的剎那,呼吸都輕了幾分。大佛垂目而坐,右手揚作施無畏印,左手平伸作與愿印,衣褶如流水般垂落,據(jù)說那抹胸裝束正是盛唐風(fēng)尚。壁畫上的飛天尤其動人,飄帶在光影里若隱若現(xiàn),仿佛下一秒就要掙脫石壁,帶著滿窟的香煙飛向云端。導(dǎo)游講解說,當年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從這里經(jīng)過,印度的犍陀羅藝術(shù)、波斯的聯(lián)珠紋,都悄悄融進了這些線條里。觸摸著微涼的石壁,忽然懂了什么是“匯流”——不是簡單的疊加,是時光把不同文明揉成了血脈。</p> <p class="ql-block">  130號窟的彌勒佛是另一種氣度。26米高的倚坐像垂首望著來人,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洞窟是方錐形的,越往上越窄,仰頭時總覺得佛像要漫出窟頂去。南壁的飛天有兩米多高,是莫高窟最大的飛天,雖然顏料已有些斑駁,可那舒展的姿態(tài)里,仍能看見盛唐的底氣。最讓人驚嘆的是脅侍菩薩,15米高的身軀占滿了整面墻,瓔珞垂落的弧度里,藏著畫師對“莊嚴”二字最極致的詮釋。</p> <p class="ql-block">  在148號窟見到涅槃像時,5歲的孫子忽然問:“佛祖是睡著了嗎?”14.4米的釋迦牟尼像側(cè)臥在佛壇上,右手支頤,仿佛只是小憩。身后的壁畫卻熱鬧得很,23米長的“涅槃經(jīng)變”里,五百多個人物在演繹佛陀入滅的故事:弟子們或痛哭或靜坐,各國國王捧著貢品趕來,連鳥獸都哀戚垂首。最妙的是東壁的“藥師經(jīng)變”,亭臺樓閣層層疊疊,流水順著壁畫的紋路仿佛真能流淌下來。導(dǎo)游說這是李大賓在吐蕃進攻前開鑿的,亂世里的人們,大抵都盼著從佛國圖景里尋些安寧。</p> <p class="ql-block">  晚唐的138號窟藏著另一重時光。清代重修的木構(gòu)檐下,晚唐的六臂觀音仍保持著最初的模樣。佛壇背屏的飛天已有些模糊,可細看之下,衣袂的飄動感仍在。北壁的供養(yǎng)人畫像里,穿襦裙的女子眉眼溫婉,她們是誰的母親,誰的妻子?千年前她們站在這里焚香,如今我們踏著她們的腳印而來,隔著時空共享著同一片光影。</p> <p class="ql-block">  離開敦煌那天,鳴沙山的落日把沙丘染成琥珀色。孫女撿了一捧細沙裝在玻璃瓶里,說要帶回上海。我忽然想起季羨林先生的話:“從內(nèi)心深處我真想長期留在這里,永遠留在這里?,F(xiàn)在就讓我把自己的身軀帶走,把心留在敦煌吧?!逼鋵嵅槐卣f的,當九層樓的銅鈴在風(fēng)里輕響,當130號窟的飛天掠過眼簾,當148號窟的涅槃像靜靜側(cè)臥,有些東西早已種進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  那是風(fēng)沙吹不散的文明,是時光帶不走的虔誠。敦煌從來不是終點,它是無數(shù)個遠方的起點,是刻在骨子里的向往,是我們與千年歲月對話的暗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