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ont color="#ed2308">雞鳴寺</font></b>,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b><font color="#ed2308">古雞鳴寺</font></b>,始建于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譽,南朝時期與棲霞寺、定山寺齊名,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故址基礎上重建雞鳴寺,清朝康熙南巡時題寫了“<b><font color="#ed2308">古雞鳴寺</font></b>”匾額。 <div> 2024.10.31. 上午,來到雞鳴寺路1號,“雞鳴寺山門”位于雞鳴寺路左側石級上。</div> 山門牌樓前石獅。 進入“雞鳴寺山門”后,回看山門。中間門洞內的建筑為售票處。進門后左側為照壁。 <b><font color="#ed2308">施食臺</font></b>,位于山門內左側,與山門平排而立,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為迎請西藏僧哈立麻大寶法王而建,用于舉行佛教施食儀式?。 施食臺,清代稱“<b>志公臺</b>”,因供奉南朝高僧寶志(志公)像得名?。臺上有兩盆景,對稱置于平臺上,樹干彎彎曲曲。 “<b><font color="#ed2308">照壁</font></b>”位于山門內天王殿前,正對觀音亭,磚石結構,長約5米,高約3米,表面刻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字體為楷書,筆力遒勁?。 “<b><font color="#ed2308">觀音亭</font></b>”與照壁相對,形成“觀音說法”與“心經(jīng)照壁”的宗教場景組合?。<br> “<b><font color="#ed2308">雞鳴寺書畫院</font></b>”,2006年6月9日成立,定期舉辦書畫展,通過展覽和活動普及書畫知識,弘揚傳統(tǒng)文化?。 在“施食臺”上往西北眺望,黃墻上掛有“<b><font color="#ed2308">江蘇尼眾佛學院</font></b>”牌子,這是一家經(jīng)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設立的高級佛學院。 “<b><font color="#ed2308">天王殿</font></b>”,進入寺廟后的第一座大殿,為五開間重檐歇山頂建筑,覆灰筒瓦,正脊磚雕厚實寬大,雕刻“<b>護國利民</b>”金字,脊端雕鴟吻,戧脊雕瑞獸?。<br> “天王殿”前有十余級石臺階。殿內正中供奉銅質彌勒佛像(由趙樸初居士捐助),兩側為四大天王像,殿后為韋馱菩薩像?。 正門懸掛的匾額題有“天王殿”三字,由茗山法師親筆書寫?。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副會長,曾任南京棲霞寺、定慧寺方丈,茗山法師的書法以楷書見長,筆力遒勁,融合佛家禪意,匾額字體端莊肅穆。 天王殿的戧脊上,前有“仙人”,后面只有兩個“蹲獸”。 走過通道,左側有一水池。池后為“菩提軒”。 “<b><font color="#ed2308">菩提軒</font></b>”為二層樓,位于雞鳴寺中軸線左側,毗鄰法務流通處與祖堂,現(xiàn)在為“菩提軒心理咨詢中心”。2006年由蓮華法師支持發(fā)起,為國內首個由佛教法師與專業(yè)心理咨詢師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公益心理咨詢中心,以“化煩惱為菩提”為宗旨?。 “<b><font color="#ed2308">祖堂</font></b>”,位于天王殿西側,與客堂相對,與寺廟整體歷史同步,可追溯至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清咸豐年間毀于戰(zhàn)火,同治年間重修,后經(jīng)多次修繕保留至今?。<br> “<b>祖堂</b>”匾額,為<b>戊寅春·仁德法師</b>題。供奉寺廟的開創(chuàng)者及歷代高僧,目前殿內供奉達摩祖師像?。體現(xiàn)佛教“尊師重道”的傳統(tǒng),是僧眾追思祖德、傳承法脈的場所?。<div> 仁德法師(1926-2001)俗名李德海,江蘇泰州人。曾任安徽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九華山祇園寺第48任方丈。<br></div> “<b><font color="#ed2308">客堂</font></b>”,位于祖堂東側,負責接待賓客及處理寺務?,如法會牌位登記、供佛齋僧、建寺功德捐贈等事務?!翱吞谩必翌~為真慈法師題。<div> 真慈法師(1928-2005)俗名許耀東,江蘇儀征人,曾任江蘇省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及南京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br></div> 再登上十余級臺階,上面為“<b><font color="#ed2308">毗盧寶殿</font></b>”,又稱<b>大雄寶殿</b>,是雞鳴寺主殿,重建于1994年。<br> “<b>毗盧寶殿</b>”采用重檐歇山頂,灰筒瓦覆頂,正脊磚雕“<b>護國利民</b>”金字,戧脊飾瑞獸,整體風格莊重典雅?。供奉毗盧遮那佛(法身佛),兩側配祀文殊、普賢菩薩及二十四諸天造像?。 殿門上方懸掛“毗盧寶殿”匾額,為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題寫,字體莊重古樸。 “毗盧寶殿”匾額下有楹聯(lián),上聯(lián)“<b>毗盧尊師久住無量劫圓通三際</b>”贊頌毗盧佛超越時空的智慧;下聯(lián)“<b>清凈法身化生百千億普度十方</b>”強調其普度眾生的慈悲?。楹聯(lián)由<b>茗山法師</b>題寫,書法莊重,與殿內宗教氛圍相融?。<br> “<b><font color="#ed2308">鐘樓</font></b>”位于雞鳴寺中軸線東側,為傳統(tǒng)木結構樓閣式建筑,飛檐翹角,黃墻黑瓦;內部懸掛銅鐘,鐘體銘刻經(jīng)文。每日清晨敲響梵鐘,鐘聲悠遠,象征破除煩惱、警醒眾生,是佛教“晨鐘暮鼓”儀軌的重要部分?。 “<b><font color="#ed2308">鼓樓?</font></b>”位于中軸線西側,與鐘樓對稱分布,形成“左鐘右鼓”的格局?。傍晚擊鼓,鼓聲低沉莊嚴,與晨鐘呼應,體現(xiàn)佛教時間觀與修行節(jié)奏?。 “<b><font color="#ed2308">財神殿</font></b>”位于雞鳴寺中軸線西側,為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黃墻黑瓦,是寺內香火旺盛的祈福場所。殿內供奉<b>財神像</b>,金光燦燦,象征財富與祥瑞?。 “<b><font color="#ed2308">宗誠法師太紀念堂</font></b>”,位于雞鳴寺中軸線東側,毗鄰毗盧寶殿(大雄寶殿)?。<b>宗誠法師</b>(1914-2001)是雞鳴寺第一位比丘尼住持,曾參與棲霞寺、靈谷寺的修建,并主持雞鳴寺的復建工作,對寺院光復貢獻卓著?。 “<b><font color="#ed2308">大悲殿</font></b>”,建于1986年,位于雞鳴寺中軸線東側,財神殿?之北。為傳統(tǒng)重檐歇山頂建筑,黃墻黑瓦,殿內主供千手觀音像,四周環(huán)繞三十二應身浮雕,和大悲咒所示圖像。 求健康、學業(yè)者常來此禮拜,香火鼎盛?。殿前設有香爐,需按東南西北四方各拜三次后投香許愿?。 大悲殿鴟吻為?龍首魚身?的琉璃構件,龍首怒目圓睜,口吞正脊,尾部上翹反卷,鱗片紋路清晰,為明清時期官式建筑鴟吻的典型風格?。其高度約1.5米,具鎮(zhèn)邪功能?。<br> 大悲殿門上的銅浮雕,荷花翠鳥。 在平臺上仰視“藥師佛塔”。 上臺階,走向“藥師佛塔”。 臺階旁黃墻上書“<b>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b>”。 “藥師佛塔”入口,匾額為趙樸初題。 “<b><font color="#ed2308">藥師佛塔</font></b>”是寺內標志性建筑,位于雞鳴寺內最高處?。?始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07年),為同泰寺九層寶塔,后毀于戰(zhàn)火?。1988年重建,1990年4月落成,為雞鳴寺歷史上第五座佛塔?。通高44.8米,八面七級,鋼筋混凝土主體,外層木結構裝飾?。<br> “藥師佛塔”銅匾,癸巳冬月·趙樸初題。 “藥師佛塔”斗拱重檐,銅剎筒瓦,供奉主神?“藥師佛”,象征消災延壽?。信眾可繞塔祈福,塔內佛像開光,兼具修行與觀光功能?。 藥師佛塔檐角懸掛的<b>銅風鈴</b>,每層塔檐共懸掛8枚,七層合計56枚,風鈴直徑約15厘米,鈴舌為銅制,風吹時發(fā)出清脆聲響,與塔頂銅制法輪、風頭共同構成“聲景”?。 藥師佛塔底層南門為銅制大門,門板飾有?<b>虎頭形門環(huán)?</b>(又稱“<b>鋪首銜環(huán)</b>”),門釘排列為九橫九縱(共81枚),象征佛教“九九歸一”的圓滿理念?。 黃色馬頭墻,屋檐掛落下方,掛滿了“<b>祈福如意卡</b>”。祈福如意卡在藥師佛塔購買,每張20元,紅絲帶10元。<div> 1992年因雷峰塔未修復,雞鳴寺藥師佛塔曾作為《新白娘子傳奇》雷峰塔取景地?。</div> “<b><font color="#ed2308">般若堂</font></b>”位于中軸線上,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是江南佛教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代表??,F(xiàn)建筑為近代修復,保留唐代寺院風格。堂內主供?釋迦牟尼佛坐舟像?(高9.3米),四壁設8座小佛殿供奉八大菩薩?。 “<b><font color="#ed2308">銅佛殿</font></b>”始建于?1984年?,位于藥師佛塔東側,單檐歇山頂建筑,覆灰筒瓦,杏黃色墻體。殿內主供一尊由<b>泰國僧王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b>,高3.3米,重5噸,兩側配十六尊者像?。<br> “銅佛殿”是雞鳴寺內?唯一專供大香?的殿堂,信眾可在此許愿、還愿?。殿前有刻著“古雞鳴寺”字樣的香爐。 “銅佛殿”匾額,匾額采用鎏金工藝,字體雄渾,由本煥法師題寫于2000年。本煥法師(1907-2012)是近代佛教禪宗泰斗,曾任深圳弘法寺方丈,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其書法以剛勁古樸著稱?。<div> 上圖也可觀賞銅佛殿正脊鴟吻。</div> “<b><font color="#ed2308">雞鳴香海</font></b>”?是寺內標志性的祈福場所,在?領香處?免費領取三支清香,隨后在香海前的蓮花臺點燃,默念心愿后投入香爐中?。香爐設計為“?!毙?,象征“香火如?!?,爐內常年香灰堆積,形成獨特的宗教景觀?。<br> ? “雞鳴香?!敝从诜鸾獭跋阍乒B(yǎng)”傳統(tǒng),寓意信眾的祈愿隨香煙直達天聽?。民間認為此處香火靈驗,尤其以“求姻緣”、“保平安”著稱。 “<b><font color="#ed2308">觀音殿</font></b>”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時期(公元527年),初為同泰寺附屬殿堂,后歷經(jīng)多次重建??,F(xiàn)存建筑為1985年復建,保留了明清風格,殿內主供?千手觀音像?,據(jù)傳為南朝遺物,具有極高文物價值?。<div> “觀音殿”匾由當代高僧?茗山法師?題寫,其書法融合魏碑筆意,匾額采用鎏金工藝,與殿內千手觀音像相映襯?。<br></div> “<b>觀音殿</b>”為單檐歇山頂,紅墻黛瓦,檐角懸掛風鈴,與雞鳴寺整體建筑群風格協(xié)調?。殿前設有香爐和許愿池,香客可在此祈福,尤其以“求姻緣”靈驗著稱?。<br> “觀音殿”右側匾額“<b>度一切苦厄</b>”,題于乙丑春月?!岸纫磺锌喽颉背鲎浴栋闳舨_蜜多心經(jīng)》,意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音殿”左側匾額“<b>百福自莊嚴</b>”,題寫者為“<b>晚晴老人</b>”,晚晴老人即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李叔同,他于1918年8月在杭州虎跑定慧寺披剃出家,法名演音,號弘一。 游客在“觀音殿”前有序排隊拜觀音。 “戧脊”上,最前面的“仙人”,后面跟著的五個“走獸”,依次為龍、鳳、獅、天馬、海馬。 “雞鳴寺”銅鈴下的南京城。 “雞鳴寺”黃墻與南京古城墻。 “雞鳴寺”翹檐戧脊與南京高樓。 遠眺南京古城墻與高樓大廈。<b><font color="#ed2308">南京古城墻</font></b>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始建于1366年(明洪武年間),歷時28年建成,總長度達35.267公里,現(xiàn)存地面遺存25.091公里。 往下走,走出“雞鳴寺”。 出雞鳴寺廟門向東步行50米?,“<b>雞鳴寺百味齋素菜館</b>”,是南京歷史悠久的素食文化代表餐廳,其素食技藝源于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在同泰寺(今雞鳴寺)推行的素食傳統(tǒng),1980年代正式建館經(jīng)營,2022年被列為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b>雞鳴寺百味齋茶社</b>”,茶社分上下兩廳,上廳可俯瞰玄武湖,下廳為蓋章打卡點。 在南京古城墻上遠眺“雞鳴寺”。<div> 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前身為東吳棲玄寺,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始創(chuàng)道場,南朝梁武帝擴建為同泰寺,成為當時佛教中心?。明代朱元璋重建并御題“雞鳴寺”,清代毀于戰(zhàn)火后重修,1983年依明清形制復建?。素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