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和高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集通話、短信、拍照、攝像、定位、導(dǎo)航、視頻、語音聊天和上網(wǎng)與一身的輕便智能手機走入普通人家,風(fēng)靡于世。低頭走路的,不用猜多是在把玩手機。人們掛在嘴邊的話成了:“微信了嗎?加我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后自己使用手機只是接接來電,發(fā)發(fā)短信而已,不再像上班族那樣需求迫切,但看到很多人都在用智能手機,自己也動心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對智能手機品牌和功能的粗略了解,發(fā)現(xiàn)不但功能多而且十分方便實用,我決定買部智能手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隨之而來的故事,就是我被“智能”的初期過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公在網(wǎng)上買了蘋果iphone5c。打開包裝,我就被蘋果手機的輕薄小巧,工藝制作的精湛所吸引,再看包裝盒里的耳機和大小備件都齊整的用透明條包裝,擺在格子中像小小的藝術(shù)品,令人感嘆!接下來該翻看說明書。對于我這位對電腦知識所知甚少的“二”同志,被 “智能”的故事就此開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蘋果手機的幾頁說明書上只有簡略的說明,其他便讓你上網(wǎng)查看蘋果的《使用手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網(wǎng)上《使用手冊》洋洋灑灑的竟有137頁之多,而且每看到關(guān)鍵問題就讓你通過各種網(wǎng)址去再查。當晚我緊盯電腦看完十幾頁后立刻頭昏眼花,看不下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使用手冊》太長,需花時間研究,我想還是先實用點,看看蘋果手機的智能卡(sim卡)怎么裝吧。蘋果手機與其他品牌的手機不同,采用很小的智能卡。包裝盒內(nèi)附有帶尖頭的曲別針樣的金屬物,按示意圖要求須用它插入手機卡盤旁的小孔,卡盤即會打開,然后放入智能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像這樣精致的手機,用針頭按所示位置扎下去,卡盤就會自動彈出,但這只是我的主觀想象。我在小孔里直扎卡盤不動,左扎右扎卡盤也不動,老公操作也同樣打不開。后來上網(wǎng)查了一番,按照網(wǎng)上已經(jīng)使用過人的說法:“要使勁扎”。老公終于把卡盤打開了。這是第一個想不到被蘋果“智能”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給手機充電也費了周折:充電器的一頭在手機插孔里一碰就掉,鼓弄幾個小時也沒充上電。對于用過摩托羅拉、索尼、諾基亞等手機的我萬萬想不到蘋果的充電插頭這樣難整。無奈向有蘋果手機的同事咨詢,看到同事演示后,才敢往“蘋果”里使勁捅充電插頭,只聽啪一聲響,插頭牢牢地固定住。充電很快,不到3小時第一次充電結(jié)束。我感慨,從實用方便的角度講,“蘋果”不該把簡單的操作設(shè)計得這么費力!這事也可能不賴“蘋果”,只怪自己是個“菜鳥”。被蘋果“智能”的第二個故事就順理成章地又落在我身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下來是注冊身份標識號碼即賬戶(ID)。最雷人的被蘋果“智能”的故事應(yīng)該算這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照網(wǎng)友的說法,先在電腦上下載蘋果的一個軟件管家,打開后點擊鏈接的軟件商店,在商店里找一個免費的應(yīng)用軟件,然后在彈出的注冊窗口點擊“創(chuàng)新賬戶”,才能注冊到不用填寫信用卡號的ID。但我們按照此法試來試去均告失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來直接在手機上注冊多次不是不成功,就是因為手機上拼寫字母框太小,誤打多次后被告知超時,注冊仍無法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情急之下,我用網(wǎng)上查到的蘋果客服電話直接咨詢。對方是南方口音,他講:蘋果在一周前已經(jīng)改變賬戶注冊規(guī)定,必須在注冊時告知信用卡號才行。接著他要我的信用卡號說可以幫助注冊。因為社會上的詐騙分子屢屢這樣行騙,我提高了警惕,說以后再說趕緊把電話掛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公在蘋果官網(wǎng)上又查到真正的客服電話,我又打過去,對方說,他們沒有我剛才打過的電話,也沒有出臺什么必須填寫信用卡號的規(guī)定。接著又問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我反映了ID的注冊問題,他又詢問了我新買手機的序列號,證明是正版后,沒講什么,讓我再試著注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后來,我請來了年輕的同事,她用蘋果手機已經(jīng)多年了。只見她手指飛快地敲打著手機鍵盤,一項項的進入,不到20分鐘,賬戶注冊完成。她告我在手機上注冊也可以不填信用卡號,你只要填“無”即可進入下一項:也不用下載軟件管家,只是打開蘋果的某一個程序按要求注冊即可。接著同事又為我裝了幾個實用軟件,又叮囑了一陣,然后離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沒想到我們翻來覆去折騰了快一天的ID注冊,還經(jīng)歷了大量的網(wǎng)上查詢和與詐騙分子通電話等,最后還是請教年輕同事才搞定。我感嘆用現(xiàn)代手機的困惑和與年輕人的巨大差距。一種失落或者說被快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高科技拋棄的感覺應(yīng)運而生,使自己茫然,不知所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此之外,在這里還不得不提一下使用手機后的另一番經(jīng)歷:沒想到買智能手機除了被“智能”外,還有隨時落入被“收費”的陷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為手機是4G(第四代通訊系統(tǒng)),很費流量,所以我讓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降為3G(系統(tǒng)可隨時升降),并且關(guān)上了費流量的蜂窩網(wǎng)。蜂窩網(wǎng)一般在沒有無線網(wǎng)絡(luò)(WIFI)時才打開使用,但如果不買通訊運營商的流量套餐,“蜂窩”收費很高,1mb(流量單位)收費一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做了關(guān)掉4G和蜂窩網(wǎng)這些防護措施后我以為會萬無一失,沒想到還是出了問題!因為不熟悉新手機,在反復(fù)使用時,“蜂窩”不知什么時候又被打開。結(jié)果在室外5秒的時間收到2條信息,被“蜂窩”4角:在家沒用無線網(wǎng)絡(luò)查了半個多小時信息,又被“蜂窩”40多元。自此,我痛下決心和“蜂窩”作斗爭。我小心謹慎,時不時地檢查“蜂窩”的開關(guān)和上網(wǎng)查訊流量扣費,直到幾天后網(wǎng)上顯示沒再收流量費了,自己那顆懸著的心才落下,心里暗喜,終于可以不被“蜂窩”亂收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被“智能”和被“收費”雖然不時攪亂著自己的神經(jīng),但有了智能手機確實為自己和親人以及朋友溝通帶來了快樂,比如微信,可以視頻、語音,也可以發(fā)短信,還有一些快樂的鴨子、兔子的臉譜,你想省心時只需輕輕一點,發(fā)個圖譜也算回復(fù)了;更重要的是,“智能”為我提供了不少幫助,比如當天的重要新聞、朋友們發(fā)來的有意思的帖子、照片、攝像都會讓你會心一笑,甚至受益匪淺。當然還有導(dǎo)航、旅游、美食等無數(shù)一按鍵就能知道的大量信息,你可以瀏覽其中選取為我所用;甚至與國外的朋友、親人通電話,也可以輕松自如,一分不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智能手機的應(yīng)用為我們打開了無數(shù)方便之門,同時也使無數(shù)人對它產(chǎn)生了更多的依賴。但對于已經(jīng)擁有7億多活躍智能手機用戶的我國,無線網(wǎng)絡(luò)的普及和終端移動設(shè)備的廣泛應(yīng)用已經(jīng)勢不可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然,以后自己被“智能”的故事還會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4.5</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