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離開費城,下午到達華盛頓,但今天是周日,行程中的國會大廈進不去,連著國家圖書館也取消了,非常的遺憾,兩次來華盛頓都沒進入國會大廈,估計是沒有緣分。</p><p class="ql-block">妹妹報團時問了,想報十天到十二天的團,但最近這類團要進加拿大,因沒做加拿大簽證,只能報這個七天的團,這團在華盛頓就停留一晚,時間非常緊張,屬走馬觀花。</p><p class="ql-block"><b>■ 華盛頓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而建造,是華盛頓特區(qū)的地標性建筑,也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和最高的“方尖碑”建筑之一,它與林肯紀念堂相對而望。</p> <p class="ql-block"><b>■白宮</b></p><p class="ql-block">白宮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風格砂巖建筑物,占地7.3萬多平方米,白宮是歷任美國總統(tǒng)的辦公和居住之地,也是美國政府的代名詞。美國很多重要決策議案都是由總統(tǒng)在白宮簽署和發(fā)出聲明。美國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對美國總統(tǒng)官邸的建造曾發(fā)表過他的觀點:它決不能是一座宮殿,決不能豪華,因為在這里工作的主人是國家仆人。</p><p class="ql-block">白宮(英語:The White House),又名美國總統(tǒng)府,位于美國華盛頓特區(qū),始建于1792年10月13日,是美國總統(tǒng)和家庭居住并處理人民事務的官邸、美國國家象征之一。白宮白色新古典風格砂巖建筑,主要由主樓和東、西兩翼三部分組成,東為宴會活動廳、西為行政辦公樓及總統(tǒng)辦公室;主樓外觀3層,實有6層,共132間客房,是美國國家中樞之一。</p> <p class="ql-block"><b>■國會大廈:</b></p><p class="ql-block">最遺憾的是今天是周末,無法進入?yún)⒂^。</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是在國會大廈的北面,2012年來時是在南面,現(xiàn)在南邊都不讓去,是首要們進出國會大廈之地。</p> <p class="ql-block">國會大廈前的自由雕像</p> <p class="ql-block">■<b>林肯紀念堂</b></p><p class="ql-block">林肯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在任期間主導廢除了美國黑人奴隸制,解放了奴隸、維護美國統(tǒng)一。</p><p class="ql-block">林肯紀念堂是一座通體潔白的古希臘神殿式建筑,為紀念林肯總統(tǒng)而建,1914年動工、1922年建成,被視為美國永恒的塑像和華盛頓的標志。這里也是追求和平民主最著名的集會地,馬丁·路德·金就在這里發(fā)表了演說《我有一個夢想》。</p><p class="ql-block">目前在維修,感覺是在建殘疾人通道,聽說要到2028年才能完工,這速度也太慢了點吧!</p> <p class="ql-block"><b>■杰斐遜紀念堂</b></p><p class="ql-block">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勛之一,與華盛頓、富蘭克林并稱為美利堅開國三杰。</p><p class="ql-block">紀念堂是1938年在羅斯福主持下開工,至1943年落成的一座白色大理石圓頂建筑。</p> <p class="ql-block">手機拍的這張,我挺喜歡。</p> <p class="ql-block">遠看杰斐遜紀念堂</p> <p class="ql-block"><b>■越戰(zhàn)紀念墻:</b></p><p class="ql-block">越戰(zhàn)紀念墻位于林肯紀念堂北部,紀念碑由用黑色花崗巖砌成的長500英尺的V字型碑體構成,用于紀念越戰(zhàn)時期服役于越南期間戰(zhàn)死的美國士兵和將官,黑色大理石墻上依每個人戰(zhàn)死的日期為序,刻著美軍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間在越南戰(zhàn)爭中陣亡者的名字。</p><p class="ql-block">越戰(zhàn)紀念碑是通過設計競賽的方式征集方案,共有1400多個參賽方案,最后采用的是當時耶魯大學建筑專業(yè)21歲華裔女學生林瓔的方案,而林瓔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侄女。有人說,林瓔設計的紀念碑已經(jīng)成為美國人的“哭墻”。</p><p class="ql-block">來這里參觀和祭奠的人挺多。</p> <p class="ql-block"><b>■韓戰(zhàn)紀念廣場:</b></p><p class="ql-block">韓戰(zhàn)紀念廣場也位于華盛頓特區(qū)國家廣場林肯紀念堂側面,與越戰(zhàn)紀念廣場基本上是對稱的,于1995年7月27日落成,是為了紀念在朝鮮戰(zhàn)爭三年期間在美國軍隊服役的580萬美國人的犧牲。</p><p class="ql-block">廣場最主要部分是19個與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國軍人雕塑群,向著美國國旗前進,表示希望停止戰(zhàn)爭,早點回家;還有黑色的花崗巖紀念墻;有個反思池;還有進入廣場的人行道,上面列出了22個在朝鮮戰(zhàn)爭中向聯(lián)合國派遣部隊的國家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黑色的花崗巖上雕刻的參戰(zhàn)軍人像,這就是紀念墻。</p> <p class="ql-block">自由不是免費的。</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朝鮮戰(zhàn)爭退伍軍人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b>■空軍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美國空軍紀念碑,毗鄰五角大樓,由三根弧形鋼柱組成,模擬的是美國空軍“雷鳥”特技表演隊戰(zhàn)機飛行軌跡,造型簡單、特別。</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能看到五角大樓,不過不夠高,看不出大樓是五個角。</p> <p class="ql-block"><b>■二戰(zhàn)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二戰(zhàn)紀念碑是為紀念在二戰(zhàn)期間服役的1600萬美國軍人而建的。整個紀念碑是一個下沉的橢圓形廣場,廣場中間是一個圓形的湖,左右兩旁56根花崗巖柱子,每一根代表著在二戰(zhàn)期間美國的一個州或者一個海外領土。</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的兩個方向都有一個拱形塔樓,塔樓里面各有三只巨大的銅質美國雄鷹舉起了象征勝利的花冠。</p> <p class="ql-block">在彎曲的“自由墻”上刻有4000顆金星,每一顆星都代表著在二戰(zhàn)中犧牲的100位美國人。</p> <p class="ql-block">下沉廣場挺大,從這里能看到華盛頓碑。</p> <p class="ql-block">跟著旅行團就是時間太緊張,兩次來華盛頓都是匆匆忙忙,看來旅行社都是這枕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