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往西班牙廣場走的路上,遠遠就瞅見一串“白色臺階”順著山坡鋪上去,像誰把鋼琴鍵搬到了羅馬街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8級臺階層層疊疊,巴洛克風(fēng)格的弧度看著特舒服,難怪說這是全歐洲最長最寬的階梯——站在底下往上看,脖子都得仰成90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臺階底下的破船噴泉先搶了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艘石頭雕的船半浸在水里,船幫歪歪扭扭,像剛在臺伯河里經(jīng)歷過風(fēng)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導(dǎo)游說這是貝爾尼尼他爹設(shè)計的,靈感來自1598年的洪水,當(dāng)時真有艘船被沖到這兒?,F(xiàn)在泉水從船縫里“汩汩”冒出來,濺濕了旁邊啄水的鴿子翅膀,小家伙們撲棱棱飛起來,倒給這靜態(tài)的噴泉添了幾分活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西班牙廣場的頂端的白色建筑是圣三一教堂,與著名的西班牙階梯相連。 教堂前矗立著的方尖碑,增添了廣場的歷史氛圍。作為羅馬的重要地標(biāo)之一, 圣三一教堂每年吸引著大量游客,是人們感受羅馬歷史與文化魅力的重要場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該教堂由法國國王查理八世下令修建,于 1495 年奠基,旨在紀(jì)念法國在那不勒斯戰(zhàn)爭中的勝利, 并作為法國在羅馬的宗教和文化象征。之后歷經(jīng)多位建筑師之手,逐漸完成建設(shè)。</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教堂融合了文藝復(fù)興和巴洛克風(fēng)格。教堂正面的雙鐘樓對稱分布,簡潔而莊重, 帶有明顯的文藝復(fù)興建筑特點;而內(nèi)部的一些裝飾細節(jié),如壁畫、雕塑等,則體現(xiàn)了巴洛克風(fēng)格的華麗與動感。<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教堂內(nèi)部收藏了許多珍貴的藝術(shù)作品,包括一些著名畫家的壁畫和祭壇畫。 這些藝術(shù)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高超的藝術(shù)水平,也為研究文藝復(fù)興和巴洛克時期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br><br></div> <div><br></div><div>羅馬西班牙廣場上臺階左邊是基吉宮。</div><div><br></div><div>16 世紀(jì),由當(dāng)時著名的建筑師賈科莫?德拉?波爾塔設(shè)計建造, 后由卡羅?馬代爾諾等建筑師參與完善,歷經(jīng)多年才最終落成。</div><div><br>基吉宮整體呈現(xiàn)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立面設(shè)計規(guī)整大氣,窗戶和裝飾細節(jié)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建筑美學(xué)。 外墻顏色古樸,磚石結(jié)構(gòu)彰顯厚重的歷史感,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高超的建筑技藝。<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基吉宮最初是基吉家族的住所,基吉家族在當(dāng)時是羅馬極具影響力的銀行家家族。 18 世紀(jì),教宗克萊孟十一世買下這座宮殿,此后它逐漸成為教宗國的重要建筑。 1920 年起,成為意大利總理的官邸,見證了眾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決策,具有極高的政治象征意義。</div><div><br>宮殿內(nèi)部收藏有許多珍貴的藝術(shù)品和壁畫,包括一些著名畫家的作品, 這些藝術(shù)珍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也為研究當(dāng)時的文化藝術(shù)提供了重要素材。<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都說西班牙廣場名字從西班牙大使館來的。其實大使館不在廣場上,而是在西班牙廣場附近,它位于廣場的西北方向。<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具體在廣場旁的西班牙階梯頂端、圣三一教堂周邊區(qū)域,與廣場標(biāo)志性建筑(如西班牙階梯、圣三一教堂 )相鄰,是西班牙在意大利羅馬的外交代表機構(gòu),依托廣場歷史文化氛圍,成為區(qū)域獨特的外交建筑地標(biāo) 。<br></div><div><br></div><div><br>羅馬西班牙廣場得名并非因為西班牙大使館,而是另有原因:<br><br>18 世紀(jì)初,法國大使出資修建了西班牙階梯, 將廣場與高處的圣三一教堂連接起來。 當(dāng)時這片區(qū)域歸西班牙大使館管理,且修建費用由西班牙承擔(dān), 西班牙階梯聲名遠揚,讓廣場與西班牙有了緊密聯(lián)系,對廣場得名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在歷史上,這一區(qū)域曾是西班牙駐羅馬教廷大使館的屬地, 西班牙在這片土地上行使一定行政管轄權(quán), 這使得人們習(xí)慣將該廣場與西班牙聯(lián)系在一起,進而以 “西班牙” 來命名廣場。</div><div><br></div><div>雖然西班牙大使館在歷史上與廣場所在區(qū)域存在管理等關(guān)聯(lián),但并非直接因大使館而得名, 而是西班牙在這片區(qū)域的相關(guān)事務(wù)參與, 如修建西班牙階梯、行使屬地管理等,讓 “西班牙” 的印記深深烙在廣場上,最終促成了 “西班牙廣場” 這一名稱的形成。<br><br></div> <div><br></div><div>這建筑左側(cè)的Caffè Greco咖啡館看著就有年頭,玻璃櫥窗擦得锃亮,據(jù)說百年前藝術(shù)家們總在這兒扎堆——想象一下,畢加索說不定就坐在靠窗的位置,邊喝咖啡邊瞅著臺階上的行人找靈感。</div><div><br></div> <div><br></div><div>最讓人激動的還是《羅馬假日》的影子。1953年電影《羅馬假日》中,奧黛麗·赫本飾演的安妮公主與格利高里·派克飾演的記者喬在西班牙臺階上吃冰淇淋的鏡頭成為影史經(jīng)典。這一場景讓西班牙臺階全球聞名,成為浪漫與自由的象征。<br></div><br>這138級臺階現(xiàn)在成了全球影迷的朝圣地。2019年起,羅馬市政府禁止游客坐在臺階上(違者罰款250歐元),以保護古跡和維持秩序。<br><br> 雖然現(xiàn)在禁止坐下,但站在那里就能感受到1953年的浪漫氣息,盡管禁坐令限制了部分互動,仍是羅馬必訪的浪漫地標(biāo)。<br><br>我想起了電影《羅馬假日》中赫本在這里吃冰淇淋的場景,仿佛時空交錯,電影中的畫面與現(xiàn)實重疊在了一起。<div><br></div> <div><br></div><div>雖然現(xiàn)在不讓坐臺階了,但站在臺階中間,總能想起赫本咬著冰淇淋勺的樣子。旁邊有個姑娘舉著甜筒拍照,姿勢學(xué)得一模一樣,陽光照在她臉上,連笑起來的弧度都像從電影里摳出來的。<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我也趕緊掏出手機,讓夫人坐上臺階,把相機(沒來得及買冰淇淋)舉到胸前——管它像不像,先蹭一波浪漫再說。<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臺階頂上的圣三一教堂尖頂戳在藍天上,白墻紅頂,跟底下熱鬧的臺階形成奇妙對比。信徒們拾級而上,腳步聲輕得像怕驚擾了誰。<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游客們舉著手機狂奔,非要找個最佳角度把教堂和噴泉拍進同一張圖。兩種腳步在臺階上交錯,倒把宗教的莊嚴(yán)和電影的浪漫擰成了一股繩。<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繞到臺階側(cè)面的奢侈品街,櫥窗里的亮片裙晃得人睜不開眼,轉(zhuǎn)頭卻看見個賣烤栗子的小攤,甜香混著咖啡味飄過來。羅馬就是這點妙:左邊是百年前的藝術(shù),右邊是當(dāng)下的煙火;前一秒還在跟電影里的赫本“隔空擊掌”,后一秒就被烤栗子的熱氣燙得直甩手。<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離開時又回頭望了眼臺階。夕陽把138級臺階染成了金紅色,破船噴泉的水珠在光里跳著舞,遠處傳來街頭藝人拉的《羅馬假日》主題曲。雖然坐上臺階就那么一會,但站在這兒的每一秒,都像踩著電影里的幀畫面在走。那些不讓坐的規(guī)定算啥?真正的浪漫早刻在臺階的紋路里了——赫本的冰淇淋、貝爾尼尼的船、還有每個舉著手機傻笑的游客,都在給這138級臺階續(xù)寫新的故事。<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想起西班牙廣場,舌尖好像還留著冰淇淋的甜。原來有些地方的魔力,真能穿透屏幕、越過時光,讓每個站在這兒的人,都變成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哪怕手里拿的不是冰淇淋而是相機,那又怎樣?至少咱也在羅馬的陽光下,把日子過成了一幀彩色畫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63【站在西班牙臺階上,我把冰淇淋舉成了赫本同款】(202508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