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茫茫人海中,一條鐵路把我們天南地北的懵懂兒童聚在一個教室。在我們的生命中,除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又多了份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親人。</p><p class="ql-block">焦作鐵小,是當年英國人在河南修建第一條鐵路時,駐扎在這里留下的建筑。后來就在原址內成立了鐵路職工子弟學校。記得文革期間為了備戰(zhàn),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修復校內英國人當年留下的地道,從那里還挖出了銹跡斑斑的炮彈。</p><p class="ql-block">那時,每天伴隨著火車的鳴笛與隆隆聲,我們踏進充滿歡聲笑語的校園。在向老師問好與做完眼保健操之后就開始了我們一天的啟蒙學習。</p><p class="ql-block">校園里的海棠、石榴樹;操場上的雙杠、爬桿;高臺階的辦公室和四周一間間教室,此時都歷歷在目,并將成為我一輩子的回憶……</p><p class="ql-block">我沒有忘記不茍言笑的班主任周時之老師;沒有忘記嚴厲的趙思善老師和肖老師;更沒有忘記和藹可親的王歭、宋老師這對夫妻搭檔。當然還記得魁梧的數(shù)學佘老師;音樂老師高先明一口的東北話也是記憶猶新;每當看到小學畢業(yè)證上“徐漢岑”的鈐印,就想起校長那時刻嚴肅的眼神。</p><p class="ql-block">值得慶幸的是我的工作崗位也是教書育人的三尺講臺,實現(xiàn)了小時的夢想!在鐵小工作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今天,發(fā)自肺腑的對這些恩師表示致謝,謝謝他們當初對我們的培養(yǎng)與教育,我愛他們!</p><p class="ql-block">也愛你們,我的同學!</p> <p class="ql-block">1966年在焦作鐵小完成了小學階段的學習,畢業(yè)后將在焦作二中繼續(xù)讀初中。但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我們留在了焦作鐵小,當時有個詞叫:“停課鬧革命”,直到1968年夏天,我們才從小學踏進中學的校門。</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9日。今天我迎來了鐵小同學50年的第一次聚會。沒想到還和班主任周老師見了面。</p><p class="ql-block">《快樂的六一》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后的重逢。(2017年焦作鐵小66屆61班師生聯(lián)誼會)</p> <p class="ql-block">這是唯一在回憶中保留到現(xiàn)在的還能親眼目睹的建筑,應該是英國人曾經留下的。記得對面的角落原來是個八角亭,可惜已經沒有了蹤影。最后的一次記憶已是文化大革命的最初始,徐漢岑校長在八角亭里給我們開會。</p><p class="ql-block">圖片右邊的短發(fā)女是我上學時教數(shù)學的佘老師的小女兒,也在本鐵小教數(shù)學,業(yè)務能力非常強,是佘老師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這個遺物是英國當年建鐵路時留下的,它在一號院的西邊,那時我們每天上下學都要從這里走過,如今只能在博物館看到它的圖片了。</p> <p class="ql-block">這個房山頭的墻面,據(jù)我回憶應該是我童年時鐵路澡堂的位置。這也是英國人當年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博物館看到的一幅原待王火車站的照片。熟悉的站名,熟悉的環(huán)境,對比一下如今幾乎沒有大的改變。退休前曾在待王鐵小工作,那時火車就是我的交通工具,每天在上下班通勤的班車全靠它了,所以當看到待王火車站的站牌觸景生情,依舊感到那么的親切。</p> <p class="ql-block">難忘的童年,難忘的師生情。那么多兄弟姐妹,那么多笑臉,那么多故事……在腦海中一則則閃現(xiàn)。</p> <p class="ql-block">看到劉俊英同學整理的花名冊,知道她為這次聚會付出的努力,謝謝了????僧斂吹絼澚藱M線的那幾位熟悉的名字,心中不免傷感,好不容易組織的一次聚會,卻只能在回憶中追尋他們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那時汽笛的長鳴是我們的集結號,今天網(wǎng)絡又把我們悄無聲息的從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同學情跨越了千山萬水。</p> <h3>在同一個課堂,我們接受著同一個老師的教育。我們讀書,我們歌唱,我們玩耍。今天我們又聚在了老師身邊。</h3> <h3>同學們早早地聚在了“好媽媽”,王秀榮熱情地招呼著遲來的同學。</h3> <h3>今天,75歲的班主任周老師興致勃勃的為我們做了開場講話。有人說,老師是燭光,燃燒自己釋放光芒;有人說,老師是翅膀,讓學子在天空翱翔。我說,老師就是耕耘的老農,沉甸甸的收獲就是他的幸福追求。</h3> <h3>在蕓蕓眾生中,我們能夠彼此一起成長真的是緣份,是幸運。我會用心來珍惜今天的再次相遇,我要記住今天相遇的每個人,每寸時光,留下以后慢慢回憶的故事……</h3> <h3>五十年一揮間,那時手拉手同唱一首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憶往昔崢嶸歲月稠!</h3> <h3>周老師身邊的孩子轉眼間就步入了夕陽,看到老師如此健康,學生們也都很欣慰。</h3> <h3>歲月的流逝是無言的。當我們對歲月有所感覺時,一定是在非常深沉的回憶中。</h3> <h3>五十多年后的相聚太不容易,讓我們忘記多年風雨中的淚水,互祝健康,漫步人生路。</h3> <h3>有時我在想,這個世界不僅僅是父母對我們的巨大無私的愛,同學情也同樣是份沉甸甸的愛。</h3> <h3>今天我們長大了,變老了,隨著生命的腳步,當我們以一角魚尾紋、一縷縷白發(fā)再相約時,真希望在心底留下兒時那刻骨銘心的純真情。</h3> <h3>五十多年前,我們手拉手唱著同一首歌;五十多年后,我們仍然能夠手挽手快樂在夕陽!</h3> <p class="ql-block">劉俊英,我倆從小學一路相伴,初中同班,高中同學直到畢業(yè)。下鄉(xiāng)后她插隊,我去了農場,從此就失去了聯(lián)系。若干年后的初、高中同學的一次聚會,為了看看同學再次相聚是否互相認識,我穿著服務員的工裝,從進門熱情地打招呼寒暄問好握手,到給同學們挨個斟茶倒水,俊英給我的都是職業(yè)微笑!我們彼此都不認識了!如果不是大堂經理悄悄地報信,我倆一定會擦肩而過…</p><p class="ql-block">看到俊英對我這個“服務員”的冷漠,我內心開始惶惶不安與失落…無意中有同學指認我時,劉俊英瞬間沖過來把我服務生的帽子一把揪下扔在了地上,我們緊緊地擁抱一起,任由淚水流!互相捶打指責……。她們不愿看到對方已是花甲之人,她們埋怨對方為何不把青春留住!</p> <h3>卜慶葉同學依舊那么漂亮,文質彬彬;張雪琴永遠那么年輕文靜笑瞇瞇。</h3> <p class="ql-block">茫茫人海,我們相遇,一種緣,一種份。你我間的友誼就是彼此一種心靈感應,一種心照不宣的感悟。每次都能被你開心的笑聲所感染。</p> <h3>婀娜多姿的盧愛云是我們大家心中的明星,這位善良樸實、出類拔萃、令人羨慕的大學生堪稱:上得廳堂,下得廚房!</h3> <h3>同學中,這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兒。志同道合讓他們在人生路上夫唱婦隨,攜手并肩。這次同學聚會,這二位又是立下汗馬功勞!</h3><h3><br></h3> <h3>能坐在一個教室已經是緣分,而成為夫妻更是上天的安排。馬豐祿與陳鳳英兩小無猜一路走來,少了更多的磨擦,平添了無盡的樂趣??吹今R豐祿長年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輪椅上的風英不禁為之感動。</h3> <h3>同桌,多么親切的稱謂。今天他們又在尋找著當年的感覺。真不知道當初他倆是否也為“三八線”較過勁?王秀榮,我們最該感謝佩服的人之一。她不辭勞苦,心甘情愿的為大家的相聚奔跑,甘為“孺子?!保≡倏匆姿?,一副老當益壯的模樣!</h3> <h3>同學情永遠那么真摯,見到她,就好像又看到了50多年前慶葉在教室為大家忙碌的身影。</h3> <h3>同學情,一份沉甸甸的愛,就像久違的親人。</h3> <h3>朗朗的笑聲永遠是蘇桂琴的專利;許玉琴穩(wěn)穩(wěn)的坐著,記得那時她也是個非常顧家的孩子。</h3> <h3>說不完的心里話,訴不盡的童年情。王秀榮,賈廣文,陳新泰沉浸在對過往的回憶中……。</h3> <h3>劉菊芳拿起麥為大家唱起歡快的歌,同學們的思緒又回到了那個童年……</h3> <h3>我們的閆秀芳美女為同學的相聚舉起了杯,可惜同學們沒有把她灌醉,期待已久的肚皮舞又沒看到。</h3> <h3>擊鼓傳花的游戲讓閆美女快樂無比,她為沒有中同學們的損招而慶幸。</h3> <h3>看到陳新泰胸前戴著的毛主席像章,想到了今天九月九日主席離開我們已經四十一年了,新泰用這種方法在懷念老人家。新泰,我們和你一樣,深深愛戴毛主席!</h3> <h3>五十多年的分別,真的無法一時傾訴,大家互祝一切安好,來年見!</h3> <p class="ql-block">童年情,同學情,親如姐妹的相見已無法用言語表達。</p> <p class="ql-block">呂希云,一位對鐵路有著濃厚情結的子弟,他愛鐵路,愛鐵路學校的每位老師和同學。鐵路大院,有著他太多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呂希云同學為我們的聚會也是操碎了心,把大家照顧得無微不至。謝謝西云!時光流去,歲月當年,故事繼續(xù),莫道桑榆晚,我們還會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同學,讓我輕輕地說聲:你好!雖然人生難免有聚有散,但你卻在我心中,最珍貴最難忘……。</p> <h3>歲月的車輪帶我們匆匆駛進夕陽,甚至來不及回想什么,今天,我們力求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秒,邁步結伴前行。</h3> <h3>在成長的歲月中,我們可能有過斗嘴,可能有過肢體接觸,但今天,一切的不愉快都化為浮云,如今,我們是最交心的親人。</h3> <h3>工程師模樣的呂新建,二號院曾經的鄰居,費了半天的解說才隱約記起了我;小時白凈的董國順如今看到真的不敢認了;大頭方臉的石洪依稀還有點那時的模樣。</h3> <h3>步入夕陽的我們今朝相聚個個紅光滿面,還是童年的心態(tài),還是兒時的笑臉:乖乖的,美美的,怪怪的,壞壞的模樣。</h3> <h3>王秀榮是我們聚會的主心骨,她把榮立文邀請過來,這是要干嘛?說相聲還是對口詞?</h3> <h3>陳鳳英打扮得干凈利落,人也非常精神,看的出馬豐祿背后地默默付出。為馬豐祿點贊,更為鳳英嫁對郎君欣慰。</h3> <h3>看到陳鳳英就想到了孩提時代的那個乒乓健將,她打的一手好乒乓,令我們羨慕不已。</h3> <h3>崔世龍,我高中的同學,估計他不會記得我了。雖然在鐵小班內他算是個“外人”,但是擔任攝像馬不停蹄,為我們的聚會立下了大功!</h3> <h3>為同學的聚會,崔世龍主動承擔攝影師,當同學們還沉浸在團聚的喜悅中,他已經把照片送到了我們每個人手里。</h3> <h3>追憶那個年代,同學們唱起了一首首老歌。激情澎湃,熱血沸騰。</h3> <h3>同學情,就是久不聯(lián)絡卻能一見如故,童年的純真情已然融入了彼此的生命!放聲歌唱吧,那是我們的心聲!</h3> <h3>為什么夕陽無限好,因為有美好的明天在等待!</h3> <h3>我們再次舉起這杯酒,讓兒時的純真伴隨我們同行,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來年再續(xù)同學情!</h3> <h3>時間匆匆掠過,我們舉杯期待再次相約。笑在臉上,不舍在心頭……,誰知下次相聚的路有多遠?</h3><h3>同學情,一份沉甸甸的愛,讓我們結伴同行!</h3> <h3>2019年10月我們鐵小12人相聚啦!</h3> <p class="ql-block">小學、初中、高中一路攜手同進同出同一個教室的同學多嗎?可我倆就創(chuàng)造了奇跡!而且中學、高中幾乎每天放學都相約一起回家。記得那時的她梳著兩條大辮子,和奶奶一起生活在焦作市鐵路一號院,有時放學早,我們就會一起在俊英家玩一會,直到四年后畢業(yè)各自下鄉(xiāng)。但令人失望的是分手45年后再相見時我們竟然互不相識!</p> <p class="ql-block">時光匆匆,猶如白駒過隙,昔日青澀的少年已步入老年,幾十年生活的磨礪,讓我們再也不是那時的她,而我們腦海中依舊保留著的還是那時她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同學情,情更濃!讓我們期待再次握手!</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5日。我們尊敬的班主任周時之老師離開了我們,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照顧好自己吧。</p><p class="ql-block">馬豐祿同學:我們敬愛的小學老師一周時智先生去世了。我遠在杭卅對周先生的去世表示沉切的哀悼和懷念。</p><p class="ql-block">劉俊英同學:前段時間沒看微信,今看到周時之老師前段時間逝世了,表示深切哀悼和懷念,想起小學時光,是他從四年級教到我們小學畢業(yè),他文溫爾雅,善待學生,不善言詞,使我們終生難忘,愿周時之老師在天堂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