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陶醉在皖南的秋色里:</b></h1><h1><b> (一)宏村塔川秋色濃</b></h1><h1> 寫于2022.11,當時設置了分享可見也沒分享,閑來無事,稍作整理后公開。</h1> <h1> 徽州即現在的黃山市,皖南的核心區(qū)域?;罩輷碛械穆糜钨Y源在全國都是赫赫有名的。</h1> <div><h1> 欲識金銀氣, 須從黃白游。</h1><h1>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h1><h1> ——湯顯祖《游黃山白岳不歸》</h1></div><h1> 從古至今,徽州一直是魅力四射,吸引著多少文人墨客前往于此。</h1><h1> 深秋時節(jié),我們終于有了今年的第一次遠行,享受了一次“詩和遠方”。</h1> <h1> 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h1><h1> 這里的城鄉(xiāng)都保留了很多明清建筑,高墻黑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特別上鏡,尤其是油菜花開的春季和炫麗的深秋美景,網絡平臺上的圖片和視頻總能讓向往美景的人蠢蠢欲動。</h1> <h1><p></p><p> </p> 由于疫情的影響,一年快過完了,最遠只去過離家一百公里的老媽家,所以想著出去逛一下。沒有疫情、離家又不算遠的皖南便是很好的選擇。</h1> <h1> 特殊時期出游有麻煩,所以這次出游沒約很多伴,就朋友夫妻和我們夫妻,加上駕駛員五人。早上8點動身,中午就到黟縣了。</h1><h1> 有核酸檢測報告,下高速時手機操作一下也還方便的。</h1><h1> 住在2017年前住過奇墅湖邊上的度假村——奇墅湖仙境國際大酒店。推開房間的門,窗外一棵銀杏已經金黃,好美!</h1><h1> 休息一下便出門賞秋了。</h1><h1> 到了宏村大門口,金黃的稻田就把我們的眼球吸引去了。</h1><h1> 稻谷已經金黃,但還沒收割。這里的稻田,已然成為美麗的秋景,能留一天就多留一天。</h1> <h1> 金黃的稻谷、田邊的紅楓和桕子樹,加上藍天白云的襯托,“咔嚓”聲不斷,每個人的手機里都裝滿了美景。</h1> <h1><p> 藍天像被洗過的玻璃,山穩(wěn)穩(wěn)地坐著,看田里的稻子泛起金浪。幾棵樹著急換了紅裝,在綠林里探頭探腦。</p> 風掠過稻田,發(fā)出沙沙的笑,把稻穗壓得更彎。這天地像幅沒寫完的畫,顏色隨意又剛好。人站在田邊,腳邊是稻子的呼吸,遠處是山的沉默,心里那些嘈雜,全被這安靜的秋收走,只剩下滿當當的踏實,像握住了一把金黃的陽光,暖乎乎的,不想松手 。</h1> <h1><p> 踏入宏村,宛如步入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p><p> 村口的南湖如鏡,倒映著岸邊古舊的建筑與斑斕的樹木。11 月的秋意正濃,樹葉或是金黃,或是緋紅,與粉墻黛瓦、山巒云影相互映襯,美得如夢似幻。 </p> 檐角掛著的紅燈籠,是時光里跳動的標點,把日子串成詩。偶有行人走過,腳步輕得怕驚了水里的舊夢,連影子都跟著小心翼翼。這方水鏡,照得見過往的炊煙,也映得出此刻的風,把千年的故事,都泡在這汪安靜里,任人慢慢舀,慢慢嘗 。</h1> <h1> 宏村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中國南方古村落的典范。</h1><h1> 宏村三面環(huán)山,布局基本上保持坐北朝南狀,基址處于山水環(huán)抱的中央。宏村的古建筑為徽式建筑,粉墻青瓦分列規(guī)整,檐角起墊飛翹,整個村落選址、布局和建筑形態(tài),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使宏村村落的整體輪廓與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風光和諧統一。</h1><h1> 2000年,以宏村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五A景區(qū), 2012年12月17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h1> <h1> 疫情之下,游人并不多,這份寧靜更讓南湖的美多了幾分清幽。我們沿著湖邊漫步,腳下的石板路有些濕滑,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偶爾有微風吹過,湖面泛起層層漣漪,那倒映的美景便隨之搖曳,好似一幅靈動的山水圖。</h1><h1> 湖的南邊堤壩,有很多樹木,柿子紅了,高高地掛在枝頭,幾乎每個到這里的人們都留下了柿子的照片。</h1><h1> 楓樹紅、銀杏黃,以此當前景,拍下對岸的民居和倒影,宏村的美景就傳遍了四面八方。</h1> <h1> 處處樓臺藏野色,家家燈火讀書聲。宏村曾經有許多大戶人家,這里的書院私塾也出名。</h1><h1> 走進南湖書院,寬敞明亮的正廳就是舊時的學堂。有多少人在這里完成了啟蒙教育和提升教育,或者說,有多少人從這里走出去成就了學業(yè)和人生?我們不得而知,但肯定不少。</h1> <h1> 雪白的馬頭墻,襯托著一棵已經開始泛紅的落羽杉。</h1> <h1> 穿過南湖書院,便走進了宏村的小巷深處。</h1><h1> 窄窄的巷道兩側,是高聳的馬頭墻。墻面上爬滿了歲月的痕跡,斑駁陸離。有的地方墻皮脫落,露出里面的青磚,卻更添了幾分古樸的韻味。</h1><h1> 因為疫情,有些店鋪都關著門,但這并不影響宏村的美。反而,這份寂靜讓我能更專注地欣賞建筑的細節(jié)。木雕、石雕、磚雕,在每一處門楣、窗欞、墻角展現著工匠們的精湛技藝。那些精美的圖案,或是花鳥魚蟲,或是歷史故事,無一不栩栩如生,讓人驚嘆古人的智慧與才情。</h1><h1> 忘了是誰的故居。有意思的大門門廳蠻深的,一把椅子放在門口,寫著照相十元,邊上有個二維碼,但沒人守著。</h1> <h1> 大大小小的弄堂也都商業(yè)化了。一路走去,不斷地有店家送來吃的,有小酥餅、各式糖果,還有很多油炸的食品,我們一邊走一邊被人追著送吃的,開始不好意思接,但他們太熱情了,都往你手里塞,結果吃了個半飽了,最后買了一大袋回家吃。</h1> <h1> 我們穿行于大街小巷,欣賞著各式建筑。前幾年到這里時到處是游客,摩肩接踵的,特殊時期出來,其實真的很棒的。</h1> <h1> 村里另一個出口有塊不小的空地,有兩棵大樹。</h1> <h1> 宏村的形狀有點奇特,是一座“牛形村落”,整個村莊從高處看,宛若一頭斜臥山前溪邊的青牛。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民居為牛軀,水圳為牛腸,月沼為牛胃,南湖為牛肚,河溪上架起的四座橋梁作為牛腿。</h1><h1> 不知不覺,來到了月沼。這半月形的池塘,被稱為“牛胃”,是宏村的中心。四周的建筑圍繞著月沼而建,粉墻黛瓦在水中形成對稱的倒影,宛如一個巨大的鏡框,框住了這絕美的畫面。</h1> <h1> 陽光灑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給這幅靜態(tài)的畫增添了幾分靈動。偶爾有鴨子在水中嬉戲,打破平靜的水面,泛起一圈圈的漣漪,讓整個畫面都鮮活了起來。</h1><h1> 我們找了個角落坐下,靜靜地看著眼前的一切,感受著時光的緩緩流淌,享受著眼前的這份這份寧靜和美好。</h1><h1> </h1> <h1> 我們沿著湖轉了一圈,想拍一張全景圖,卻找不到高處平臺,便放棄了。</h1> <h1> 房后的院子里有兩棵還是一棵香楓樹呀?葉子已經掉落得所剩無幾了。</h1> <h1> 雞鴨魚肉曬起來,香香的,幾天后就可以成為游人的美食了。</h1> <h1> </h1> <h1> 深宅大院的大門都很低調,但極具美學價值。</h1> <h1> 徽派建筑最具代表性的馬頭墻高高翹起。</h1> <h1> 游人不多,很是清凈。疫情的陰霾還未消散,但我卻在宏村尋得了一方寧靜與詩意。</h1> <h1> 宏村出來,我們就去了塔川,很近的,也就兩里路,開車沒幾分鐘就到了。</h1><h1> 塔川被譽為中國最美四大秋色(新疆的喀納斯、四川的九寨溝、北京的香山和黟縣的塔村)中的一處。</h1><h1> 走到半路,我的眼睛便被這棵紅楓樹吸引住,下車走路了,只是逆光,拍不出紅色了。</h1> <h1> 有這么一句話:“塔川歸來不看秋”,四大知名賞秋地,其余三個都在野外,這是唯一的村莊。</h1><h1> 一個小村莊,與皖南的很多村落一樣,有不少徽派古建筑,安安靜靜,平時沒有太多的人氣,但每到秋天,各路游客和攝影家便會蜂擁而至,尤其是早晚,那些背著“長槍短炮”的攝影人會把整個村落逛個遍,然后打開滿滿的圖片的相機、手機、無人機,心滿意足地在那里挑著。</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翻出了那天發(fā)的朋友圈</span></p> <h1> 下面這張美圖來自網上。盡管經過后期制作過美化過,但身臨其境,真的讓人著迷。</h1><h1> </h1> <h1> 村外茶園里,一群大媽在那里自拍。我沒有留影,只是橫的、豎的拍了個夠。</h1><h1><div> 這棵不大的桕子樹,紅艷艷的,估計每個到這里的人都拍過吧?</div></h1> <h1> 這個小村落,被色彩斑斕的秋色包裹著,極盡著它的美麗。</h1> <h1> 塔川并不大,三面環(huán)山,村邊有不少旱地。村口及周圍地帶種植的烏桕和楓香古樹參天。</h1><h1> 整個村莊被大樹包圍著,樹葉有綠有紅還有黃,真的是色彩斑斕,粉墻黛瓦的民居掩映其中,美不勝收。</h1><h1> 真不愧為中國最美秋色的村莊!</h1><h1> 我們感漢:塔川人太幸福了,居住在油畫中。</h1> <h1> 黟縣的所有村莊和公路,可以拍照的地方,都有牌子指路。</h1><h1> 塔川村外,還搭建了拍照平臺,太暖心了。</h1> <h1> 攻略上說在后山可以拍到最美的塔川夕陽。</h1><h1> 塔川民居黛瓦白墻,錯落于山坳里,頗有古意。后山我們都則從未涉足,攻略上說那里地勢較高,西面視野開闊,是個拍夕陽的好地方。<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在村邊拍了幾張照片后,看到太陽西斜,我們趕去后山。</span></h1> <h1> </h1> <h1> 我們到了后山,很多人已經等在那里,占領了有利位置。</h1><h1> 停車費貴的離譜,且不按時間算。</h1> <h1> 及至半山腰,視野果然開闊。遠處層巒疊嶂,近處村落儼然,雖然到了做晚飯的時間,卻不見了屋頂上的裊裊炊煙,燒液化氣的時代,讓農村少了意境。</h1><h1> 我們沿著大路走去,沒有找到好視線拍攝地,邊沿著小路走去。山路并不陡峭,只是蜿蜒曲折,兩旁雜草叢生,時有蟲聲唧唧。大樹頗多,枝干盤曲,顯出倔強的生命力。間或一陣山風掠過,樹葉便沙沙作響,仿佛在竊竊私語。我們一邊走,一邊說些閑話,腳下踩著枯枝落葉,發(fā)出脆響,竟成了這山中除了風聲外的唯一動靜。</h1><h1> 找到一塊平地,拍了幾張照片,靜待夕陽西下。</h1> <h1> 這里有很多烏桕樹,正是樹葉緋紅的時節(jié),在夕陽下更顯色彩艷麗。</h1> <h1> 起初,太陽還頗為刺目,金光四射,不能直視。漸漸地,它柔和下來,變成了橙紅色的一大輪,懸在天邊,將周圍的云彩也染得五彩斑斕。云霞變幻不定,時而如奔馬,時而似疊嶂,煞是好看。陽光照在我們臉上,已不覺炙熱,反倒有些暖意了。</h1><h1> </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陽終于要落下了,卻留下了耀眼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惜西邊沒有一絲云彩,缺少了美麗的晚霞。</span></p> <h1> 看著太陽漸漸地落下了山峰,我們又趕緊驅車前往不遠處的“宏村隧道”口,去拍遠處的夕陽下的“協理”村。</h1> <h1> 坐落在奇墅湖邊的協里村也是一個很美的古村落。只是今年大旱,本來很大很深的奇墅湖,只剩下一個小湖了。</h1><h1> 太晚了,晚霞已經很淡了。期待明天會有霧和朝霞。</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