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過鳥語蟬鳴的盛夏,迎來金風送爽的初秋。在這滿懷期待的日子里,承載著愛與美好,如期而至——蓬勃的生機開始在校園蒸騰,寂靜了很久的校園變成雀躍明媚的“游樂場”... ...我們開學啦!</p> <p class="ql-block"> 書頁與烽火的和鳴</p><p class="ql-block">——寫在開學季與抗戰(zhàn)勝利八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心悅夕陽</p><p class="ql-block"> 2025-09-31(內蒙古)</p><p class="ql-block"> 九月的風,總帶著油墨與菊桂的香。校門口的紅幅在晨光里舒展,“歡迎新同學”的字跡被朝陽鍍上金邊,像極了八十年前,硝煙散盡時,人們在斷壁殘垣上寫下的“新中國”。書包里的課本還帶著印刷廠的溫度,扉頁上稚嫩的名字歪歪扭扭,而歷史課本里的黑白照片,正隔著時空,與這些鮮活的臉龐遙遙相望。</p><p class="ql-block"> 這是屬于開學季的序章:穿著新校服的孩子牽著家長的手,踮腳打量公告欄上的分班名單;食堂的窗口飄出早餐的香氣,餐盤碰撞的脆響里,藏著青春最輕快的節(jié)奏;操場邊的梧桐樹下,學長正給學弟演示如何系好紅領巾,那抹紅,從領口漫開,像一團跳動的火苗,忽然就與歷史課本里“赤旗飄揚”的畫面重疊——八十年前,也是這樣的紅,綴在戰(zhàn)士的臂章上,繡在地下黨的傳單里,映在少年兵清澈卻堅定的眼眸中。</p><p class="ql-block"> 記得爺爺總說,他的“開學季”,是在防空洞里的石板上。沒有課本,只有老師用炭灰寫的“國家”二字;沒有書包,只有懷里揣著的半塊糠餅;沒有操場,只有跑警報時踩出的泥濘小路。那時的風里沒有桂花,只有硝煙的味道;那時的天空沒有朝陽,只有敵機掠過的陰影??杉幢闳绱耍⒆觽冞€是會在轟炸的間隙,圍著老師輕聲念“中華”,念得一字一頓,像在心里刻下永不褪色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如今,防空洞早已成了城市博物館的陳列,糠餅變成了食堂里熱氣騰騰的包子,炭灰寫的字,變成了電子屏上滾動的“強國有我”。但有些東西從未改變:課桌上攤開的,依然是關于民族的記憶;黑板上書寫的,依然是關于責任的命題;孩子們眼里的光,依然是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向往——這份向往,八十年前是“趕走侵略者,讓弟弟妹妹能安心讀書”,八十年后是“學好真本領,讓祖國再也不受欺負”。</p><p class="ql-block"> 穿過教學樓的走廊,歷史教室的門虛掩著。投影儀正播放著抗戰(zhàn)勝利時的影像:北平街頭,人們舉著“勝利”的標語歡呼,臉上的淚痕還沒干,笑容卻比陽光更燦爛;重慶的碼頭,青年學生唱著《松花江上》,歌聲里有苦難的沉淀,更有重生的力量;南京的校園,孩子們回到重建的課堂,在課桌上寫下“不忘”,一筆一劃,力透紙背。</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在紀念館里看到的那支鋼筆。筆身已經(jīng)生銹,筆帽上刻著模糊的“1945”。講解員說,這是一位叫陳景明的少年兵留下的。他十五歲參軍,在戰(zhàn)斗中失去了右手,卻用左手學會了寫字,在日記本上寫下:“等勝利了,我要當老師,教孩子們寫‘和平’。”可惜,他沒能等到那一天,日記本的最后一頁,停留在1945年8月15日,只有兩個歪歪扭扭的字:“贏了?!?lt;/p><p class="ql-block"> 此刻,教室里的孩子們正低頭寫著什么。湊過去看,是老師布置的作文:《如果我遇見八十年前的少年》。一個扎著馬尾的小姑娘寫道:“我要把我的新書包送給她,里面裝著彩色的課本和甜甜的糖果;我要帶她去吃漢堡,去看電影,去逛滿是燈光的大街;我要告訴她,你守護的祖國,現(xiàn)在很好,我們都在好好讀書,好好長大。”</p><p class="ql-block"> 風從窗外吹進來,翻動著孩子們的作文本,也翻動著歷史課本里的照片。八十年前的烽火與八十年后的晨光,在紙頁間交融:少年兵陳景明的鋼筆,與課桌上的中性筆,在同一時空寫下“和平”;防空洞里的“國家”二字,與電子屏上的“強國有我”,在同一片天空下閃耀;1945年的歡呼,與2025年的笑聲,在歲月的長河里,匯成同一首歌。</p><p class="ql-block"> 放學鈴響了,孩子們背著書包涌出校門。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像一道道年輕的脊梁。校門口的桂花落了一地,香氣漫過街角,漫過公園里“抗戰(zhàn)勝利八十周年”的紀念碑。碑上的名字密密麻麻,每一個名字,都是一盞燈,照亮過黑暗的歲月,也照亮著我們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有個小男孩停在紀念碑前,指著碑上的字問媽媽:“這些人是誰呀?”媽媽蹲下來,輕輕摸著他的頭說:“他們是守護過我們的人,是讓我們能安心上學的人?!毙∧泻⑺贫嵌攸c點頭,從書包里拿出一張畫,貼在紀念碑前——畫上是兩個牽手的孩子,一個穿著軍裝,一個穿著校服,背景是飄揚的五星紅旗和金黃的菊花。</p><p class="ql-block"> 暮色漸濃,城市的燈光亮了起來。教室里的投影儀還亮著,影像里的人們還在歡呼,而窗外的孩子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八十年的時光,像一本厚重的書,烽火是前頁的苦難,晨光的是后頁的希望。而我們,既是這本書的讀者,也是續(xù)寫故事的人——用課堂上的認真,用操場上的奔跑,用每一次對知識的渴望,每一次對歷史的銘記,寫下屬于新時代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風又起了,帶著菊月的桂香,也帶著歷史的回響。它掠過教室的窗戶,掠過紀念碑的銘文,掠過孩子們純真的臉龐,仿佛在說:看吧,這就是你們守護的未來;看吧,這就是我們傳承的希望。書頁與烽火的和鳴,從未停止,也永遠不會停止——因為每一個開學季,都是對歷史的致敬;每一次成長,都是對先烈的告慰;每一代少年,都是祖國永不熄滅的光。</p> <p class="ql-block">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p> <p class="ql-block">"新起點,新希望,勇往直前",讓我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在成長歷練中鑄就輝煌</p> <p class="ql-block">新征程,是成長的歷練,是夢想的舞臺。讓我們以堅定的步伐,迎接每一個挑戰(zhàn),把握每一次機遇,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奮力前行。無論終點是何處,過程中的努力與堅持,都將成為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用行動詮釋勇氣,用堅持鑄就輝煌,在新的起點上,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精彩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別說明:本篇文章中部分圖片均選擇網(wǎng)絡空間,若有侵權之嫌疑可自動刪除,感謝原創(chuàng)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