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北宋的文學星河中,蘇軾無疑是最為璀璨的那顆星。他的詩詞豪放不羈、意境深遠,道盡世間悲歡離合。而在他豐富的情感世界里,與原配王弗的愛情,宛如一首溫婉動人的詩篇,雖歷經千年歲月,依然散發(fā)著迷人的光芒,成為后人傳頌的佳話。</p><p class="ql-block">一、初見傾心,才子佳人結良緣</p><p class="ql-block">王弗出身眉山市青神縣的書香門第,父親是北宋進士。她自幼飽讀詩書,才情出眾卻不張揚。與蘇軾初遇時,她并未急于展露自己的才華。直到有一次,蘇軾讀書時遇到不解之處,王弗總能在一旁巧妙提醒、解答,這讓蘇軾大為驚訝。隨著相處增多,蘇軾漸漸發(fā)現,眼前的女子不僅才藝過人,更有著非凡的氣質,兩人的感情也在日常的交流中悄然生根發(fā)芽。</p><p class="ql-block">1055 年,19 歲的蘇軾迎娶了 16 歲的王弗?;槎Y當日,少年意氣風發(fā)的蘇軾,在洞房花燭夜難掩心中的激動與喜悅,揮筆寫下《南鄉(xiāng)子?集句》。他借用古典名句,毫不吝嗇地抒發(fā)著對妻子的贊美。“短短十幾個字,便將王弗的清秀容顏勾勒得淋漓盡致,那白皙的肌膚、清亮的嗓音,絕非世俗間 “膚白貌美大長腿” 所能簡單形容。一句 “冶葉倡條遍相識”,以柳葉般婀娜的身姿來形容王弗,盡顯其柔美;“娉娉裊裊十三余”,又將王弗青春美好的模樣展現得恰到好處,兩人心意相通,堪稱 “才子佳人” 的完美典范 。</p><p class="ql-block">二、琴瑟和鳴,賢妻相伴解煩憂</p><p class="ql-block">婚后的日子里,蘇軾性格狂放不羈,而王弗溫文爾雅,兩人性格互補,生活甜蜜又溫馨。王弗不僅在生活上給予蘇軾無微不至的照顧,更在為人處世方面,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幫助蘇軾化解了許多困擾。有一回,蘇軾的朋友前來家中拜訪,交談間言辭閃爍、遮遮掩掩。王弗敏銳地察覺到異常,巧妙地提醒蘇軾,此人交往需謹慎,恐會帶來不利。事實證明,王弗的判斷十分準確,她的聰慧與高情商,成為蘇軾生活和事業(yè)上的得力助手。</p><p class="ql-block">結婚五年后,王弗為蘇軾生下長子蘇邁,一家三口的生活幸福美滿。然而,命運總是無情,1065 年,年僅 27 歲的王弗因病離世,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蘇軾的心上,讓他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p><p class="ql-block">三、情深似海,悼亡詩詞訴相思</p><p class="ql-block">王弗的去世,給蘇軾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在她去世一周年時,蘇軾決定將她的遺體從汴京遷回四川老家,并親自為她撰寫墓志銘。短短文字,字字飽含深情,一句 “失去你,我便失去了依靠,家也散了”,道盡了蘇軾內心的悲痛與無助。</p><p class="ql-block">十年后,蘇軾寫下了被譽為千古悼亡詞絕唱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簡潔的語言,勾勒出蘇軾對妻子無盡的思念與無奈。整首詞充滿心酸與悔恨,字里行間的痛徹心扉,讓無數人為之動容,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之作。</p><p class="ql-block">王弗離世后,蘇軾娶了她的堂妹王閏之。王閏之陪伴蘇軾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光,無論是因烏臺詩案入獄,還是之后的流放生涯,她始終不離不棄,并為蘇軾生下兩個兒子。然而,歲月不饒人,1093 年,王閏之也離開了人世,這讓年過五十、歷經滄桑的蘇軾再次陷入孤獨與無助。后來,蘇軾雖有王朝云相伴,在她的照顧下度過了相對平和安逸的晚年,但在蘇軾心中,王弗的位置始終無可替代。</p><p class="ql-block">最終,蘇軾在王朝云去世五年后,于嶺南終老。他與王弗的婚姻雖然短暫,卻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成為他詩詞創(chuàng)作中永恒的靈感源泉,也讓這段跨越千年的深情絕戀,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每當我們誦讀蘇軾的詩詞,仿佛都能看到那段美好而又令人惋惜的愛情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