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跨越8000年歷史的甘肅,地形狹長,在地圖上宛如一柄如意。東西長1655公里,南北寬530公里,面積4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458萬。</p><p class="ql-block">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沙漠、河谷、平川、戈壁類型齊全,交錯分布。主要山脈有祁連山、六盤山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jīng)甘肅。中國的旅游標志馬踏飛燕(銅奔馬)出自甘肅。</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8-25日我和同學張兵相約踏上了甘青之旅。其中20日、21日、25日分別游覽了張掖七彩丹霞、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蘭州市區(qū)。</p> <p class="ql-block">一.打卡蘭州</p> <p class="ql-block">8月25日上午蘭州半日游:我們三人同行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又游覽了蘭州黃河風情線,凝視精美的黃河母親雕塑、漫步中山橋、攀登白塔山。</p> <p class="ql-block">黃河風情線</p> <p class="ql-block">“黃河母親”雕像:由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創(chuàng)作。長6米、寬2.2米、高2.5米,花崗巖材質,總重40余噸。1986年建成,享譽海內外。</p> <p class="ql-block">黃河第一橋: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承修。是古老黃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橋。</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上看中山橋雄姿</p> <p class="ql-block">水車</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甘肅省博物館:是甘肅省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建筑融合了中西風格。走進博物館就象走進了一座裝滿西北歷史寶藏的巨大寶盒。</p><p class="ql-block">館內收藏了超過35萬件珍貴文物,其中國寶級文物16件,最搶眼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馬踏飛燕”(也稱銅奔馬)。這匹東漢時期的銅馬,三足騰空,一足踏鳥,造型絕妙,是中國旅游標志。你肯定在很多地方見過它。</p><p class="ql-block">此外,博物館還有豐富的彩陶,精美的佛像、壁畫,神秘的絲綢之路文物等。為你生動地講述從遠古到明清的甘肅歷史,尤其是古絲綢之路的輝煌。它是你了解甘肅和絲綢之路文明絕對不能錯過的文化窗口。</p> <p class="ql-block">館藏的16件國寶級文物,均為國家一級文物中的甲類。</p> <p class="ql-block">銅奔馬(國寶級文物):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于甘肅武威雷臺東漢墓。為我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的杰作。1983年被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p> <p class="ql-block">《禮儀》簡(西漢文物)</p> <p class="ql-block">“驛使圖”壁畫磚(魏晉文物):1972年出土于嘉峪關。</p> <p class="ql-block">大云寺五重舍利寶函:國家一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蓮花型玻璃托盞(元代文物):中國古代玻璃制品中的稀世珍寶。</p> <p class="ql-block">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麥積山唐代文物)</p> <p class="ql-block">高善穆石造像塔(國寶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鯢魚紋彩陶瓶(仰韶文化、國寶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二.雨潤丹霞</p> <p class="ql-block">19日下午我們乘坐的大巴車向河西四郡之一的張掖行進,接近張掖市區(qū)迎面而來的是一場沙塵暴,大風裹攜著黃沙吞噬著眼前的一切。我們在沙塵暴中到達了酒店,晚上大雨下了一夜。</p><p class="ql-block">20日早晨7點我們出發(fā)去七彩丹霞的路上仍在下著小雨。在我們覺得雨會讓今天的景色失色時導游卻說雨中的丹霞更艷麗。</p><p class="ql-block">我們從北門乘景交依次登上五個觀景臺,登上第四觀景臺時,雨停了,眼前的景色美的讓人叫絕。天助我們親眼目睹了雨潤后的丹霞。</p> <p class="ql-block">見識一下沙塵暴的威力</p> <p class="ql-block">張掖七彩丹霞是國內唯一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的復合區(qū)。人贊“奇險靈秀美如畫”。是中國最美七大丹霞之一。以地貌色彩艷麗,層里交錯稱奇。</p> <p class="ql-block">誰調七色盤,潑彩落人寰。</p><p class="ql-block">疊嶂霞衣染,層巖錦帶環(huán)。</p><p class="ql-block">風雕千壑韻,雨刻萬重顏。</p><p class="ql-block">夢幻丹青卷,蒼茫天地間。</p> <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是大地的華彩樂章,是上帝打翻的調色盤。那斑斕的色彩,似用如夢如幻的筆觸,在大地之上肆意揮灑而成。</p> <p class="ql-block">下午車行8個多小時到瓜州沙漠深處觀賞清華大學藝術系師生的雕塑一大地之子和無界(海市蜃樓)。</p> <p class="ql-block">沉睡在沙漠中的“大地之子”</p> <p class="ql-block">無界一荒漠中的“海市蜃樓”。</p> <p class="ql-block">三.大漠邊關</p> <p class="ql-block">嘉峪關:明長城最西端的關隘,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它與山海關首尾對峙,巍峨宏偉,險峻天成,自古為軍事要地。</p> <p class="ql-block">王翰《涼州詞》</p><p class="ql-block">葡萄美酒夜光杯,</p><p class="ql-block">欲飲琵琶馬上催。</p><p class="ql-block">醉臥沙場君莫笑,</p><p class="ql-block">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p> <p class="ql-block">王之渙《涼州詞》</p><p class="ql-block">黃河遠上白云間,</p><p class="ql-block">一片孤城萬仞山。</p><p class="ql-block">羌笛何須怨楊柳,</p><p class="ql-block">春風不度玉門關。</p> <p class="ql-block">四.鳴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21日一早我們從瓜州出發(fā)前往敦煌。今天上午要游覽鳴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鳴沙山?月牙泉:一個藏在沙漠里的浪漫,絲綢之路上的奇觀。風夾沙而響,泉映月無塵。</p><p class="ql-block">沙脊如刃的鳴沙山,東西綿延40千米,南北寬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因石英砂摩擦發(fā)出鳴響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月牙泉被鳴沙山環(huán)抱,似一彎新月。因獨特的地形和地下潛流千年不涸。形成“沙不淹泉”的奇觀。</p><p class="ql-block">泉邊水草搖曳,與周圍沙山四合的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令人一見難忘。</p> <p class="ql-block">五.人類敦煌</p> <p class="ql-block">21日下午我們來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敦煌莫高窟。由于是旅游旺季莫高窟每天限流6000人(A類票)參觀指定的八個洞窟。超過限流人數(shù)只提供應急票(每天上限是8000人)。我們沒有搶到A類票,只拿到了應急票,只能接受參觀四個洞窟的安排。</p><p class="ql-block">拿到票后我們便跟隨長長的隊伍緩慢挪動,坐景交車前往莫高窟。參觀每個洞窟都得排隊,四人一排的隊伍長達幾百米。進入洞窟不允許停留,只能隨著人流漫步移動,佛像、壁畫看一眼就走。排隊半小時,參觀幾分鐘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我們先后參觀了第96、130、148、138及139窟。</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位居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首,隱藏在大漠里的美術館。肇基于十六國時期,經(jīng)歷1000多年的不斷開鑿,現(xiàn)有洞窟735個,保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構窟檐5座,是建筑、雕像、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文化藝術寶庫。</p> <p class="ql-block">飛天(壁畫)</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的“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更是世界文化的“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在這里四大文化一中原漢文化、印度佛教文化、希臘波斯文化和西域游牧文化,奇跡般地相遇、碰撞并融合。</p><p class="ql-block">在敦煌莫高窟你能看到,希臘雕塑風格的飛天、印度傳來的佛教故事、波斯圖案的裝飾和中式的亭臺樓閣。各種語言、藝術、宗教在此交匯,最終孕育出獨一無二、璀璨奪目的敦煌文化,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九層樓</p> <p class="ql-block">走進莫高窟,仿佛踏入了一個神圣而神秘的藝術殿堂。那數(shù)以千計的洞窟,每一個都蘊含著無盡的故事和藝術魅力。讓你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收獲心靈的震撼與啟迪。</p> <p class="ql-block">96窟:習慣稱“九層樓”,高45米,供奉著世界第四大佛一最大的室內彌勒菩薩的造像。造像豐盈圓潤,很有幾分女性特征。</p> <p class="ql-block">飛天(AI繪畫)</p> <p class="ql-block">彩塑</p> <p class="ql-block">130窟:為盛唐開元天寶年間修建,歷時30余年??邇痊F(xiàn)存唐代大型彌勒倚坐造像一尊,高26米。大佛形體圓潤飽滿,姿態(tài)嫻靜,氣度雍容。是唐代佛教造像藝術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唐代壁畫</p> <p class="ql-block">盛唐的微笑(AI生成)</p> <p class="ql-block">148窟:為涅槃窟,盛唐十一年由隴西望族李大賓所建。中央佛壇上塑有身長14.4米的釋迦牟尼涅槃像。</p> <p class="ql-block">138窟:開鑿于晚唐,清代進行過重修。送子娘娘,六臂觀音等都是清代作品。</p><p class="ql-block">139窟:位于138窟前室北壁,為“影窟”,時代為晚唐。</p> <p class="ql-block">敦煌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人一樊錦詩:</p><p class="ql-block">她被譽為“敦煌女兒”。自1963年從北京大學考古系畢業(yè)后,便毅然奔赴敦煌莫高窟,在那里扎根堅守了超過半個世紀。</p><p class="ql-block">她最偉大的貢獻有兩個,一是用畢生精力守護、研究和修復莫高窟的珍貴文物,抵御歲月的侵蝕;二是極具遠見卓識,推動建立了“數(shù)字敦煌”工程。用現(xiàn)代數(shù)字技術將洞窟、壁畫、彩塑永久地保存下來,并讓全球觀眾都能在線欣賞,實現(xiàn)了敦煌藝術的永恒與共享。</p><p class="ql-block">她從青春少女到白發(fā)蒼蒼,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敦煌,是敦煌文化遺產(chǎn)最堅定的守護者和傳承人。</p> <p class="ql-block">樂動敦煌: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體驗?。?lt;/p><p class="ql-block">演出時長約70分鐘,觀眾跟隨西域音樂天才白歆的足跡,經(jīng)歷《源起妙音》、《樂動絲路》、《上元踏歌》、《盛世華章》四個篇章,感受其從西域到中原,在敦煌實現(xiàn)融合東西方音樂夢想的歷程。</p><p class="ql-block">該劇再現(xiàn)了敦煌音樂、舞蹈、壁畫等盛景。還復原了五弦琵琶、排簫等古樂器,演繹胡旋舞、迦陵頻迦舞等敦煌舞蹈,展現(xiàn)敦煌古樂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河西四郡,嘉峪雄關,金城古渡,麥積神山,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敦煌飛天,駝鈴悠遠。這片土地上承載得太多太多,走過的每一寸路都經(jīng)歷了千年燦爛文化之光的沐浴,它的美道不盡也說不完。這就是甘肅。</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30日于安徽六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