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攝影 龔建榮 編輯 龔建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號 971993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甘肅、青海是兩個(gè)去了還想去的旅游圣地,在旅游行業(yè)有句話:去了甘肅、青海就等于游了百分子七十的中國,那里既有雪山、大漠、湖泊,還有廣袤的草原、田野。山丹軍牧場、門源油菜花、黃河九曲第一彎、扎尕那、八角村等都是鑲嵌在甘南、青海這片圣地上的綠寶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丹軍馬場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地跨甘青兩省,總面積近330萬畝?。軍馬場始建于公元前121年西漢霍去病時(shí)期,距今已有2100余年歷史,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皇家馬場?。1949年后由解放軍接管,2001年移交中國牧工商集團(tuán)管理?。古代為絲綢之路重要支點(diǎn),近代為亞洲最大軍馬繁育基地,據(jù)報(bào)道朝鮮戰(zhàn)爭期間約三分之一的中國軍馬出自此地?。</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海門源的油菜花景觀以高原特有的壯麗風(fēng)貌聞名。門源縣擁有全國最大的北方小油菜種植區(qū),種植面積達(dá)50萬畝,形成綿延百里的金色花海?。其獨(dú)特之處在于與祁連雪山、丹霞地貌及草原交織,形成了“雪山、花海、藏回旅風(fēng)情相互交融”的壯美景觀?,是甘南與青海大環(huán)線上的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扎尕那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鄉(xiāng)的著名景區(qū),以獨(dú)特的“石城”地貌和藏族村落風(fēng)光著稱。 ?扎尕那位于迭部縣西北約30公里處,地處岷山、迭山形成的大峽谷內(nèi),該村海拔在3000-3300米的山地間,四周環(huán)繞4500米雪峰,形成俗稱"閻王殿"的天然"石城"地貌,藏語意為"石匣子",山勢宛如巨型宮殿,巖壁構(gòu)筑似完整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黃河九曲第一彎(又稱瑪曲黃河第一彎)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是黃河上游形成的長達(dá)430多公里的壯美河曲,被譽(yù)為“天下黃河第一彎”,以高原濕地景觀和藏族文化為特色。黃河在此形成“S”形大轉(zhuǎn)彎,與草原、花海、牛羊構(gòu)成“落霞與孤鶩齊飛”的絕景,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濕地”。日落時(shí)分,河水泛著粼光,被譽(yù)為“宇宙中莊嚴(yán)幻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角村(又稱八角城)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鎮(zhèn)甘加草原的河臺地上,是一座始建于漢代的軍事要塞,現(xiàn)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八角城地處央曲河與央拉河交匯的臺地上,海拔約2100米,北依白石崖,南傍央曲河,西靠草原。該城始建于漢代,唐代形成雛形,公元10至12世紀(jì)由西夏王朝與吐蕃后裔唃廝啰政權(quán)擴(kuò)建而成。作為絲綢之路的一個(gè)交通樞紐,曾是宋、金、西夏等政權(quán)間的軍事重鎮(zhèn)和茶馬交易場所。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甘南與青海的壯麗景色,如同人生旅途中的奇遇,每一處都讓人心曠神怡。門源油菜花海與祁連雪山相映成趣,扎尕那的石城地貌仿佛世外桃源,黃河九曲第一灣的落日余暉與草原牧歌交織成畫,八角村的古樸村落訴說著藏族文化的神秘與莊重。這一路,我們見證了“環(huán)路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體驗(yàn)了高原缺氧的挑戰(zhàn),更收獲了心靈洗滌的寧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8.30</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