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廝的憂郁(二十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韓際中</p><p class="ql-block">高二下學期的后半段,小廝覺得自己的生活終于走上正軌。清晨,房東阿姨燒好溫乎乎的洗臉水,同寢的四人開始洗漱,然后到班級學習一小時左右,走出校園跑步十分鐘回來,食堂開飯。吃完飯回住的地方整理一下內務,就去班級上課了。</p><p class="ql-block">住的地方和學校的大門就隔一條道,比寢室遠不了多少。班主任張鋒老師的早會言簡意賅,指導同學們生活和學習中注意的事項,同學們聽起來很受用。小廝覺得自己休息好了,聽課效率也提高了。</p><p class="ql-block">晚課和白天正常上課一樣,不是住宿生也要來,同學們都有一種新鮮感,所以覺得比白天效果還要好。</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擔心非住宿生晚上路上的安全,所以天天在早會上強調一下,安排同學們下晚自習結伴同行。班主任也隨他們一起回家。學校讓上晚課是為了趕進度,這樣高三才會有更多的復習時間。小廝覺得這樣比自己學習效率高多了,關鍵一點是自己的確不太會學習。小廝的學習時間緊張了,早晨跑步的時間壓縮到十分鐘,他覺得這樣不行,時間長了體質會下降,反過來會影響學習的。所以就把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的自習時間用作體育鍛煉。</p><p class="ql-block">有時會和體特生一同出去跑步。有時參加在操場上的足球賽。有幾個經常在操場上踢球的不同年級的學生,高一、高二、高三的都有,小廝經常和他們一起踢足球,時間長了都成了朋友,彼此交流球技,很開心的。每天用半小時時間踢會兒足球,回到教室總會引來同學異樣的目光,同學都在埋頭學習,他在這里好像個異類。因為他總是在別人玩的時候學習,在別人學習的時候玩,讓人難以理解。</p><p class="ql-block">財迷是個走讀生,因為上晚課,所以也跟小廝在食堂吃晚飯。時間長了兩人就伙著吃,多數都是倆人飯票放在一起,小廝負責打飯。有時財迷也從家里帶來些好吃的,兩人一起享用。</p><p class="ql-block">心情好了,小廝的頭腦中偶然也冒出兩句詩來,小廝就把它記在筆記本上,不給別人看。積累了幾次,覺得和流行的朦朧詩很相像,小廝有時也自我欣賞。一次被出板報的同學發(fā)現了,被搶去寫在板報上。小廝嘴上說不愿意,心里卻挺高興。</p><p class="ql-block">有的老師來回溜達偶爾看見了,夸小廝這詩寫得不錯。小廝心里美滋滋的。他和財迷說,自己也不是愛顯擺的人啊,怎么別人一夸自己就美得不得了呢?尤香回頭說那你屬于那種“悶騷”型的。把附近同學樂得不行。小廝不好意思,照尤香的胳膊掐了一下,尤香疼得尖叫了一聲。引來同學驚詫的眼光。小廝當即后悔不已,雖然自己沒覺得用力,但尤香捋起袖子,胳膊上留下很青的一個印記。女孩子的皮膚嫩,是不能輕易碰觸的。盡管尤香努力說沒事,小廝感覺過意不去。張琳說這回你可攤事兒了,你看怎么辦吧!小廝又買皮豆又買糖,大家一起吃,以表安慰。</p><p class="ql-block">尤香說我舍了我的胳膊,給大家掙來這么多好吃的。小廝的心才算平復了些。第二天,尤香捋起袖子給小廝看,青的地方竟然變紫了。小廝更覺得對不起尤香。財迷卻對此事念念不忘,今天說:“尤香,你的胳膊是不是又紫了?”明天閑暇時又高聲朗讀道:“當晨星又醉倒在黎明的詩行~世界便又物質的醒來了~我又盛一勺文字~就一口月餅……”</p><p class="ql-block">周圍的同學便哈哈大笑,小廝也在抿嘴樂,他覺得財迷此舉給沉悶的學習生活帶來些歡樂!有時,同學們傳看一些文學刊物,像《讀者文摘》、《青年文摘》、《新華文摘》、《遼寧青年》等等,也傳抄一些汪國真、席慕容等人的小詩,也有北島、舒婷的作品,也有小說中的好的句子。</p><p class="ql-block">作為緊張的學習生活的一個調劑。小廝正是在這個時候形成摘抄文章的習慣,多年以后直至工作以后還保持著。他的最好的筆記本就是積累了很多這種東西。名言警句,奇思妙想,散文隨筆,短詩,甚至打趣逗樂的話,特定時間的某種感受也記在上邊。在自己學習疲倦了的時候,看看它,就會精神振作起來。這好像是文科班學生的一個特征性的習慣,很多人都這樣記來記去。</p><p class="ql-block">小廝的第一本的摘記的最前面是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好像是一句讖語,好像自己的生活就像這句話那么艱辛。工作以后小廝一次不順心,當即把這頁扯掉了,真想把全本都撕掉,想想是自己多年的一個積累,留作歲月的紀念吧!所以抑制了自己的沖動。</p><p class="ql-block">其樂融融是一種幸福,安靜的學習也是一種享受。有的時候,大家誰也不說話,卻有著很多的彼此心照不宣。小廝進教室早,每天早晚自習他聽到清脆的高跟鞋踩著一種特有的節(jié)奏來到他的身邊,安靜地坐在他前面的椅子上。倚著靠背稍微歇一下,然后開始學習。只要她一仰頭,小廝就會覺得離自己很近很近。她的這個動作,一點防備感都沒有,小廝這時的心里的愛憐之情總是蕩漾著,他真怕自己沖動地吻她一下。但抑制的心理總是防備著自己,告誡自己:這是在教室里眾目睽睽之下,你要做出讓天下所有人都恥笑的事情嗎?你是想侮辱自己還是想侮辱你喜歡的人呢?小廝對尤香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他想他也許是戀愛了,但又不能稱之為戀愛,因為自己從來沒有跟尤香表白過,他怕尤香知道了以后一切就不會那么自然了,這種美好的感覺就消失了。暫且叫做“單相思”吧!“愛”字太沉重,不是兩個一心考學的學生能承擔起的。</p><p class="ql-block">尤香想和小廝說話的時候,就把身體向后靠一靠,并不回頭小廝就能聽得見。兩個人顯得如此默契、親近、友善。他倆習慣于和別人開玩笑,卻很少互相開玩笑。小廝明白,相互敬重是保持距離的最好方式,也只有這樣的感情才能最持久。那款款的足音從冬天的霜晨中走來,在夏天的暮靄中離去,當她由遠及近時,小廝的心里暖暖的,當它遠去的時候,小廝的心里就會產生莫名的落寞。這成為小廝心里的一種依靠,一種幸福感,一種歡喜和失落的心情。它像繁花中的一聲嘆息。</p><p class="ql-block">小廝在他的摘記中是不敢記錄這種感覺的,只在英語書的扉頁上寫下“甜蜜的憂愁”幾個字。后來上大學以后他讀徐志摩的詩真的看到了這幾個字。他想說徐志摩抄襲自己的,但徐志摩去世都幾十年了。只能說自己和徐志摩某一剎那間的感覺是一樣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