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請點擊圖標(biāo)收聽)</b></p> <p class="ql-block">作者 楊進(jì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小院情</b></p><p class="ql-block"> 作者 楊進(jì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妻子和在北京工作的孩子住在一起。因為租房的房租越來越貴,妻子賣掉了家鄉(xiāng)的房子,添上些積蓄買了北京的一套新房。如此一來,留在青島的我就成了“無家可歸”之人。</p><p class="ql-block"> 照顧父母多年了,每天都是從自己家到父母家來回跑——父母家原有一間小屋閑著的,妻子打發(fā)我到父母家去住。不料,大嫂卻突然從她家里跑來住進(jìn)了我父母家的小屋,或是怕我佔了父母的房子吧?</p><p class="ql-block"> 我打算著在離父母家不遠(yuǎn)處租間小屋住。</p><p class="ql-block"> 房介的人把我領(lǐng)到一個小院,院里有兩間平房,一間空著一間住著房東王老太。王老太迎了出來打開了那間空著的小屋。一股潮濕發(fā)霉的氣味撲鼻而來,屋里的地面上浸滿了水漬,四面的墻壁被煙火熏得黢黑。原來,這里曾住過一對農(nóng)村到城里來打工的夫婦,經(jīng)常用撿來的木柴在屋里燒火做飯呢。</p><p class="ql-block"> 王老太數(shù)落起那對打工夫婦來,嘴里嘮叨著。</p><p class="ql-block"> 我是記得王老太的,小時候經(jīng)常與小伙伴到王老太的院子里來偷摘無花果樹上的果子,被王老太拿著竹竿攆得到處跑呢。文革那年,她被押在一條板凳上低著頭接受群眾批斗,頭發(fā)被紅衛(wèi)兵剃成了陰陽兩半。聽人說,她在舊社會當(dāng)過妓女。</p><p class="ql-block"> 只是王老太不記得我罷了——院子里的無花果樹已不見了,有一棵香椿樹長在院里的小屋旁。房介的人看我有些遲疑,趕忙說:“這里安靜,房租也不貴。“她一邊說著,一邊打開窗戶。 ”透透風(fēng)就好了?!? </p><p class="ql-block"> 窗外吹進(jìn)來新鮮空氣,陽光也照射進(jìn)來,屋里顯得亮堂起來,頓時讓我感覺有了清爽。就在這住吧!小院確有一種幽靜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房東王老太九十多歲了,一輩子過著單身生活,她是被政府養(yǎng)著的“五保戶”。她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那是歲月雕刻過的痕跡。她的腰背彎曲的厲害,頭與脖子幾乎成平線,被壓迫的抬不起來,看上去,她變了人的形狀似的。</p><p class="ql-block"> 街道居委會派來了一位保姆,天天會來照顧她約略一個鐘頭。聽保姆說,她管著街道上七八個孤寡老人,會挨家挨戶給老人干些零碎活,空閑時就陪老人說說話。那天,她對我說,她還有個任務(wù),就是要看看有沒有死在了家里的老人。 保姆來時身后總跟著一條小狗,小狗進(jìn)了院子就趴在放著煤塊的矮棚頂上,乖乖等著女主人。煤棚里的煤塊是去年過冬燒剩下來的。秋風(fēng)初起,賣煤塊的人就串街走巷的吆喝開了:“賣煤來!賣煤來!”此時,保姆就開始在院里劈起了木柴,積攢起老人一冬用的引火物。王老太屋里的爐子煙筒有多處破洞,生起火來到處冒煙。我跑到打鐵鋪領(lǐng)來鐵匠給王老太安了一套新煙筒。“十年不用換了““瞧你說的,我還能再活十年?”王老太樂得合不攏嘴。</p><p class="ql-block"> 快遞員騎著車給王老太送飯來了,居委會給孤寡老人們訂的盒飯。送飯的年輕人手里端著盒飯從我住的小屋窗前匆匆走過,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小院的寧靜。 窗前掠過一道影子——悄無聲息的落下一只或兩只喜鵲,在王老太喂貓的碗里啄著食物。 王老太養(yǎng)著七八只流浪貓,每只貓都有名字。經(jīng)??匆娡趵咸酥埵惩耄澪∥〉膹奈堇镒叱鰜?,口里喊著“小花,小白”。那些流浪貓平日里看不見,經(jīng)王老太一喊都跑了出來。</p><p class="ql-block"> 王老太心地善良,聽人說,四川地震那年,她捐了3000塊錢給了災(zāi)區(qū)。市里一家電視臺還專門到小院來采訪她。一會讓她坐在墻角曬太陽,一會讓她柱著拐在院里走兩步。王老太喜滋滋的當(dāng)了一回演員,演得有模有樣。</p><p class="ql-block"> 四月間,院子里的香椿樹長出了新芽兒,王老太喊我出來,要我?guī)退愦蝗~。我踩著竹梯在上面采摘,王老太端著盆在下面接著,樂呵呵的滿臉歡喜。 </p><p class="ql-block"> 小屋的窗后有一塊空地,我閑著沒事種上些豆角,西紅柿,青椒一類的蔬菜,長得滾圓的南瓜爬過墻頭跑到鄰居家那邊去了,鄰家的一個婦人直夸這南瓜長的好,我一時高興,竟應(yīng)著讓她摘去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從菜市場里買來的兩只雞下蛋了,在院里咯咯叫著。賣雞的女人說,不下蛋給她送回來。果然是下了蛋的。撿蛋時心里美美的?;叵肫鹞倚r候就喜歡養(yǎng)雞,因為雞窩低矮,要側(cè)彎著身子伸出老長的手來撿蛋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咯!咯!咯!母雞又在院里叫開了。 我把積攢下來的蛋拿到父母家做菜開湯用。有時也給王老太送一些。 我還養(yǎng)了一只流浪狗,有一戶人家在搬家時把狗扔了。我給這只狗起了一個很中國的名字——“黑妹”。“黑妹”在小院里下過兩窩狗崽,第一窩六只,第二窩也六只,只是有天早上發(fā)現(xiàn)死了一只,被我埋在香椿樹下。生命在這小院張揚活力——我還養(yǎng)過金魚,烏龜,蝸牛和兔子。不知誰家的“小黃狗”經(jīng)常來找“黑妹”,被我?guī)状瘟嘀竟鲾f跑了?!靶↑S狗”又偷著跑來了,那天夜里聽到院里有動靜,出門看見“小黃狗”正在與“黑妹“成全好事哩!這小院是有一番熱鬧的景象呵!有著春的綠意,夏的火熱和秋的喜悅——世外桃源是古人心里的,小院的世外桃源是我眼里的。</p><p class="ql-block"> 王老太病了,竟一病不起。那天早上進(jìn)屋看她時已剩下不多的幾口氣了。我在靜靜等她死去——我給她合上了眼睛,卻又張開了一些,她似乎要看一眼與她朝夕相處的那些流浪貓。附近的教堂傳來了鐘聲,悠長且低沉。窗外的香椿樹被風(fēng)吹過,發(fā)出嗦嗦的聲響,似乎在為王老太發(fā)著哀鳴。不久,我離開了小院,來到北京與家人團(tuán)聚。父母被大嫂一家接去了。 “黑妹”送給了一個收廢品的人,他的兒子在老家養(yǎng)貂,要用來看家護(hù)院。 幾年后回來探親時,我抽空去看了一下曾住過的小院。院里的一條狗汪汪叫了起來,小院屋里的門吱呀一聲開了,探出一個女人的頭,疑惑的看著我。</p><p class="ql-block"> 在街上遇見了收廢品的那個人,他說“黑妹”生了幾窩狗崽,都被村里的人養(yǎng)著呢。只是再沒見到保姆。眼前浮現(xiàn)出保姆的身影——她一邊給王老太洗著衣服,一邊頭也不抬的對我說;”把你的衣服也拿來洗洗吧!" 呵!小院情——終究是會有一個了斷的。 只是,我還記得保姆對我說過的一個細(xì)節(jié);她說 :“王老太的生日是和佛祖同一 天,都是農(nóng)歷的四月初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