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從寶爾汗佛塔跨國鄂爾多斯大街就是觀音寺。</h5> <h5>觀音寺坐北朝南,前臨鄂爾多斯大街,是呼和浩特市唯一的漢傳寺廟。</h5> <h5>觀音寺始建于清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開山祖師為具足和尚。具足法師未出家前,患眼疾,生活十分艱難。一日,他在井邊打水時,因疲倦入睡,忽然夢見觀音菩薩來到身邊,對他說:“你若發(fā)心出家,修行積德,在此建廟、則眼病可愈”。夢醒后,他即回家告別親屬,遂參拜西茶坊關(guān)帝廟中的老和尚,剃度為僧,法號“具足”。自此,開始為籌備建寺,不斷奔走,募化四方。數(shù)年后,終于在水井旁建起了觀音寺,具足老和尚成為觀音寺的第一代住持。觀音寺建成后,他的眼疾也如愿痊愈。</h5> <h5>觀音寺占地兩畝,始建于1799年清朝嘉慶年間,1846年清朝道光年間重建。觀音寺由山門、觀音殿、東西配殿、藏經(jīng)樓、念佛堂、齋堂、寮房和韋馱殿幾部分構(gòu)成。</h5> <h5>觀音寺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原建筑除鐘、鼓樓早已拆除外,尚存山門、正殿、東西配殿、禪房等。2006年在原址上重新恢復(fù)、擴建寺院。 寺院依中軸線設(shè)山門、天王殿、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沿中軸兩側(cè),分別建有鐘樓、鼓樓、方丈室、藏經(jīng)閣以及僧寮、齋堂、接待室、法物流通處等附屬建筑。</h5> <h5>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主體建筑,均為三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宇飛檐門拱、雕梁畫棟,分別高達35.55和36.45米。</h5> <h5>觀音寺是沙門教廟宇。沙門教是同喇嘛教風(fēng)格迥異的佛教教派,尚青衣、戒葷吃素。</h5> <h5>觀音寺給人的印象是金碧輝煌,建筑很新很雄偉,作為呼和浩特的唯一的始于清代的漢傳佛教寺院,還是極具觀賞性的。</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