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月二十九日下午,午后的陽光灑在石質(zhì)建筑的墻面上,我牽著外孫女的手,站在新四軍武漢舊址前。她穿著淺紫色的衣褲,脖子上系著鮮艷的紅領巾,右手高高舉起,向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建筑敬禮。墻上的中文標識在綠窗的映襯下格外醒目,幾盆綠植靜靜擺放在前,仿佛也在默默致敬那段崢嶸歲月。</p> <p class="ql-block">走進館內(nèi),我們駐足在一塊展板前。展板上詳細記錄著中共中央關于南方各游擊區(qū)域工作的指示,那是1937年8月和10月的文件,強調(diào)了南方游擊區(qū)的戰(zhàn)略意義和集中整編的方針。外孫女認真地讀著文字,眼神中透出專注和敬意。我輕聲為她解釋:“那時候紅軍游擊隊分散在各地,為了更好地抗日,必須團結起來,形成更強大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展板旁,是一張南方紅軍游擊隊集中路線圖。1938年2月至4月,紅軍從各地向指定地點集結,地圖上清晰地標注了集中地點、游擊區(qū)和日軍占領區(qū)。我指著地圖上的路線,告訴外孫女:“你看,他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冒著危險,只為一個目標——抗日救國。”</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向前,我們看到一張新四軍和中共中央東南局、軍委新四軍分會主要領導人的合影。我指著葉挺、項英、陳毅等人的照片,為外孫女介紹他們的職務和貢獻。她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提問:“他們后來都去哪了?”“他們打贏仗了嗎?”我笑著一一回答,仿佛帶她穿越回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陳列著新四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隊的組建情況和行軍照片。我指著一張粟裕與第二支隊干部的合影說:“他們就是在這里,開始了敵后抗戰(zhàn)的征程。”外孫女望著照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p> <p class="ql-block">在展廳的另一側,外孫女站在一塊關于新四軍成立背景的展板前,右手再次敬禮。展板上寫著“成立漢口軍部”“完成部隊集結”等字樣。我輕聲為她講述:“新四軍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1937年到1945年,他們經(jīng)歷了從組建到壯大,最終為抗戰(zhàn)勝利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lt;/p> <p class="ql-block">一張關于1939年6月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成立的圖表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展板上詳細列出了各部隊的團長、政委及政治委員,還有一段文字說明這支隊伍如何統(tǒng)一了鄂中、鄂西、鄂南的抗日武裝,成為敵后游擊戰(zhàn)的重要力量。我告訴外孫女:“這就是抗戰(zhàn)的轉(zhuǎn)折點之一,他們開始建立根據(jù)地,真正把抗日戰(zhàn)爭推向深入。”</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還陳列著新四軍繳獲的日用品,如瓷碗、瓷盤和銀質(zhì)獎章。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卻見證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斗爭。外孫女輕輕撫摸玻璃展柜,仿佛在與歷史對話。</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們站在一張關于“皖南事變”的展板前。展板講述了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及皖南部隊在北移途中遭國民黨軍隊圍攻,奮戰(zhàn)七晝夜,最終僅兩千余人突圍的悲壯故事。我望著外孫女,她的眼神中滿是震撼與敬仰。我輕聲說:“這就是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代價,他們用生命換來了和平?!?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離開展館時,陽光依舊明媚,但我的心情卻格外沉重。外孫女牽著我的手,輕聲說:“外婆,我以后也要像他們一樣勇敢?!蔽尹c點頭,心中滿是欣慰。是啊,紅色基因,正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的。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們更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賡續(xù)紅色血脈,書寫屬于我們的時代華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