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艾肯泉,位于中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溝鎮(zhèn)莫合爾布魯克村。人們對艾肯泉稱之為“天使之眼”“大地之眼”“魔鬼之眼”的差異,源于它自身矛盾又獨特的特質(zhì)——既有著震撼的自然之美,又帶著原始的“危險”氣息,不同視角下便有了不同的意象聯(lián)想。</p> <p class="ql-block"> 那就先說說“天使之眼”的稱呼,是因為在視覺上的純凈與神圣感:從高空俯瞰,艾肯泉的泉眼不斷噴涌,周圍因礦物質(zhì)沉淀形成的彩色紋路(紅、綠、黃等)如同虹膜,整體像一只鑲嵌在大地上的眼睛,澄澈又神秘,仿佛大地凝視天空的窗口,透著一種原始的生命力,給人圣潔、靈動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自然造物的奇跡感:它誕生于荒蕪的戈壁,在極端環(huán)境中形成獨特地貌,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作品,讓人聯(lián)想到“天使”的饋贈,或是大地自身的“生命力象征”。再說說被稱為“魔鬼之眼”的原因,環(huán)境的“危險性”:泉水含高濃度硫磺等礦物質(zhì),具有強腐蝕性,周邊土地寸草難生,連牛羊都不會靠近,呈現(xiàn)出一種“不毛之地”的荒蕪感,</p> <p class="ql-block"> 仿佛被“詛咒”的區(qū)域。氣息與氛圍的沖擊: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硫磺味,加上泉水翻滾時的咕嘟聲,在空曠的戈壁中顯得格外詭異,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魔鬼”的意象,帶著一絲神秘的威懾力。其實,這些稱呼都是人們對自然奇觀的感性解讀——它既有令人驚嘆的壯美,又帶著原始環(huán)境的“不友好”,這種矛盾感讓它的形象更立體,也成了艾肯泉獨特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站在艾肯泉邊的那一刻,風里裹著的硫磺味突然有了重量。爬上高高的觀景臺時,那汪泉眼正像大地裸露的瞳孔,汩汩噴涌的泉水在褐色戈壁上沖刷出詭異的脈絡(luò)——鐵銹紅、翡翠綠、瀝青黑,像是上帝打翻了調(diào)色盤,又像是某種遠古生物在沙礫下呼吸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 所以,當?shù)厝苏f這是“惡魔之眼”,可當陽光斜斜切過蒸騰的水汽,我分明看見彩虹在硫磺霧里碎成星子,倒像是天使不慎遺落的紗巾。這便有了天使和魔鬼之說。沿著泉眼邊緣走,腳下的鹽殼脆得像陳年的玻璃,每一步都驚起細碎的裂紋。</p> <p class="ql-block"> 泉水涌過的地方,野草枯成了琥珀色,卻偏有幾只野鳥在不遠處踱步,啄食著鹽堿地上不知名字的種子。這大概就是西北的浪漫吧,最烈的荒蕪里,總藏著最倔的生機。蹲下身看泉水翻涌,水底的礦物質(zhì)結(jié)晶像無數(shù)根細針,在陽光下折射出冷光。</p> <p class="ql-block"> 聽說這里的水連牛羊都不碰,可就是這被稱作“毒泉”的地方,滋養(yǎng)了周邊一圈又一圈奇異的地貌。風掠過耳邊時,仿佛能聽見大地的心跳,和這泉眼的脈動同頻共振。離開時回頭望,夕陽把泉眼染成了熔金的顏色,那些斑斕的紋路在暮色里漸漸模糊,只剩泉中心一點雪白的浪花,像大地永遠不會閉合的眼睛,凝視著亙古不變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突然懂了為什么有人說,來過大西北的荒原,才知人類有多渺小——我們追逐的風景,原是大地億萬年不經(jīng)意間的一筆涂鴉,卻足以讓每個遇見的人,在余生里反復(fù)回望。(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