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讕r松</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2025年8月7日)泉州西街、開元寺</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是福建省內規(guī)模較大的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1982年,開元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2001年1月5日,泉州市開元寺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點)。</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5日,開元寺作為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寺廟傳說</p><p class="ql-block">泉州開元寺的檀樾主黃守恭,為軒轅黃帝子有熊氏之后。據《江夏紫云黃氏大成宗譜》記載,黃守恭為黃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孫,生于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卒于先天元年(公元712年)。黃守恭為官泉州(另說,黃守恭家中種桑養(yǎng)蠶,為泉州最早的桑蠶業(yè)開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莊。有僧名匡護禪師,向黃守恭求地建寺,黃不給??镒o禪師遂朝來暮往,殷勤日久。</p><p class="ql-block">黃守恭對匡護禪師說:“若欲吾地,待吾后園桑樹開蓮花。吾將舍地給你。”匡護禪師歡喜而去。第二天,匡護禪師又來,對黃守恭說,你后園的桑樹開了蓮花,請去欣賞。黃見花,頗不安,欲拂前言。僧飄然而去,并無蹤跡。公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樹三年開花不絕。公(按:黃守恭)嘆曰: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貼各街尋之。僧忽自至。公拜曰,前言已發(fā),故所愿也,但未知地要幾許?僧曰,一袈裟影足矣。公許之。僧以袈裟拋至半天,三百六十莊地盡行遮蔭,黃守恭獻地造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開始,先后建成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名開元寺)。因此,開元寺得名“桑蓮法界”。</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東西兩側各有一塔,與大雄寶殿成“品”字形布局,兩塔均為仿木構八角五層樓閣式石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東西二塔,</span>東塔名為“鎮(zhèn)國塔”,西塔為“仁壽塔”。</p> <p class="ql-block">明代《閩書》記載“泉人以花為飾,自宋已然”,蟳埔女簪花圍源于漁民對海洋的敬畏,唐代作為宮廷頭飾隨海上絲綢之路傳入閩南,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遺。??</p><p class="ql-block">簪花圍由鮮花串成的花環(huán)與魚骨、象牙發(fā)簪組成,四季選用不同花卉:春戴素馨、夏簪茉莉、秋飾山茶、冬綴菊花,形成“頭戴四季花園”的獨特風貌。</p> <p class="ql-block">泉州非遺簪花的傳統分類?:</p><p class="ql-block">未婚少女:兩鬢簪花配圓形耳環(huán)。</p><p class="ql-block">已婚女性:單層花圍配丁香耳環(huán),寓意添丁。</p><p class="ql-block">年長者:紅艷花飾象征福壽。??</p> <p class="ql-block">姜母鴨最初為商代宮廷御膳,名醫(yī)吳仲為調理皇室氣血,用老姜(姜母)、麻油、米酒與紅面番鴨燉煮,兼具藥膳功效。商代滅亡后,吳仲后人遷至閩南泉州定居,將宮廷配方帶入民間,成為閩南特色藥膳?。</p> <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泉州張林村確立古法工藝:選用三年生老姜、晉江流域散養(yǎng)番鴨,以砂鍋慢煨,不加一滴水,僅用米酒與鴨肉自身水分交融,形成“焗”的獨特技法。??滴滴車司機說<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華北路的這家(張林阿山姜母鴨)比較正宗,所以門前人山人海,排隊一個多小時才吃上晚飯。</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2025年8月8日) 黃金海岸、洛伽寺、梧林古村</p> <p class="ql-block">石獅黃金海岸是位于石獅市的旅游區(qū),被泉州市列為18個主要風景區(qū)之一。中駿·黃金海岸是在閩南黃金海岸基礎上于2008年進行打造推出的大泉州首個純粹海岸項目,以夏威夷奢華風情為基礎。</p> <p class="ql-block">漂浮在海上的寺廟——洛伽寺,觀音菩薩的修行道場。坐落于石獅市閩南黃金海岸東畔,矗立于礁石之上,海浪拍岸與日出金光交相輝映,形成“海天佛國”奇景。?</p> <p class="ql-block">一寺一島一禪心,半海半煙半紅塵。</p> <p class="ql-block">趙麗穎的簪花大片就是在梧林拍攝的,果然沒有選錯。這里的建筑錯落有致,紅磚、厝檐、紅墻等元素一應俱全。</p> <p class="ql-block">梧林傳統村落成于明洪武年間,發(fā)展于梧林傳統村落集閩南文化、海洋文化與僑村等特色于一體,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23年7月,晉江市梧林傳統村落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主要景點有:</p><p class="ql-block">德鑨樓、僑批館、朝東樓。</p> <p class="ql-block">清代,興盛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村落里分布著58幢閩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樓、11幢洋樓與多幢現代民宅,記錄了閩南地區(qū)從清末至民國再到新中國的建筑風格演變。</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2025年8月9日)泉州府文廟、清凈寺、關帝廟(關岳廟)</p> <p class="ql-block">泉州府文廟,<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1年6月25日</span>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走近鯉城,探尋東南最大規(guī)模文廟——感受千年歷史,觀賞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建筑形式于一體的孔廟古建筑群。整體建筑坐北朝南,主體建筑貫穿于南北中軸線上,有大成門、金聲門、玉振門、東西廡、大成殿等,皆保留著宋代石質建筑基礎、臺基等。</p> <p class="ql-block">大成門東西兩端連接金聲、玉振兩旁門,成為一體,現存系清末建筑。大成門與金聲、玉振兩門,源于孔子思想“集古代圣賢學說之大成”。孟子解釋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lt;/p> <p class="ql-block">泉州清真寺,又名清凈寺,附近是?關帝廟?,也被稱為關岳廟。 ?同處涂門街區(qū)域,兩座建筑相隔僅數米之遙,關帝廟雖規(guī)模不大,但香火旺盛,其建筑風格與清真寺的石構、伊斯蘭教禮拜堂式設計形成鮮明對比。 兩座建筑均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清凈寺是眾多寺廟中比較特別的一座,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建造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走在寺中,有滄桑古樸,也有奇妙的異域感。</p> <p class="ql-block">相比清凈寺確實很清靜,但其寺門絲毫不低調,而可以說相當雄偉。站在寺外看過去,頗有些長城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關岳廟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建省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武廟。</span>俗稱涂門關帝廟,主祀關羽,民國三年(1914年)祀岳飛,故改現名。討論是祭祀文(孔子)武(關羽)圣的著名古跡。</p> <p class="ql-block">詭詐奸刁,到廟傾誠何益</p><p class="ql-block">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p><p class="ql-block">——通淮關岳廟正門楹聯</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2025年8月10日)漳州云水謠古鎮(zhèn)、田螺坑土樓群、塔下村</p> <p class="ql-block">云水謠,原名長教村,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境內的村落,因電影《云水謠》的主要拍攝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百年榕樹,夫妻樹</p> <p class="ql-block">2008年5月,云水謠古鎮(zhèn)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為“閩南(漳州)生態(tài)文化保護區(qū)長教古村落”展示點,成為閩臺影視基地。同年,云水謠古鎮(zhèn)開始作為旅游景區(qū)正式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2009年,云水謠古村被評選為第二批“中國景觀村落”。</p><p class="ql-block">2011年,云水謠古村所在的福建土樓(南靖)景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著名景點有和貴樓、懷遠樓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是建在沼澤地上的方形土樓,有200多年歷史仍穩(wěn)固,是現存最高的方形土樓(高五層21.5米)。</p> <p class="ql-block">懷遠樓建于1905-1909年,是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完好的雙環(huán)圓土樓,也是《大魚海棠》和《爸爸去哪兒》的拍攝地。大環(huán)形是住宅,小環(huán)形為學堂,內部裝飾精致。</p> <p class="ql-block">"四菜一湯"土樓很有特色,裕昌樓是最高的圓形土樓,歷史悠久。塔下村小橋流水挺漂亮的,景區(qū)比較大,建議開車代步,自駕的三個主要景點(田螺坑土樓群一裕昌樓一塔下村)。</p> <p class="ql-block">世界建筑奇葩,田螺坑土樓群。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田螺坑土樓群為第四批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2001年5月,田螺坑土樓群作為福建土樓的一部分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7日,包含田螺坑土樓群在內的福建土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樓群,座落在海拔787.8米的湖崠山半坡上,是黃姓客家人的小聚落。</p><p class="ql-block">主要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一座橢圓樓組成,分別是步云樓、振昌樓、瑞云樓、和昌樓、文昌樓,方樓步云樓居中其余4座環(huán)繞周圍。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p> <p class="ql-block">塔下村是客家聚居地,塔下村土樓沿河而建。其中,裕德樓和順昌樓位于溪流兩側,結合溪流形似太極,塔下村因此被譽為“太極水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裕昌樓又稱“東歪西斜樓”,有700多年歷史,是福建現存最古老的土樓。最大傾斜度達15°,看起來搖搖欲墜卻結構堅固,是建筑史上的奇跡,也是《大魚海棠》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2025年8月11日)漳州古鎮(zhèn)、漳州文廟,下午返程,結束五天歡樂游。</p> <p class="ql-block">穿越千年文脈,走進漳州文廟。漳州文廟不僅是祭祀孔子的場所,更是古代漳州教育的重要發(fā)源地。自宋至清,這里走出了無數進士與文人,成為閩南文化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漳州文廟主祀</span>至圣先師孔子,并配祀顏回、曾參、子思、孟子等儒家圣賢及朱熹等先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漳州文廟大成殿中心設有孔子坐像,上方懸掛“中華至圣”牌匾,象征其作為儒家思想創(chuàng)始人的至高地位。??兩側分別供奉復圣顏回、宗圣曾參、述圣子思、亞圣孟子,合稱“孔門四圣”,代表儒家學說的主要傳承體系。??</span></p><p class="ql-block">東西兩廡還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中的閔損、冉雍、端木賜等,以及南宋理學家朱熹的神位,體現對儒家思想多元發(fā)展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漳州文廟內有許多楹聯:</p><p class="ql-block"> 大門: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p><p class="ql-block">?重光門:交友擇人,處世循禮;居家思儉,守取宜勤。</p><p class="ql-block">?大成殿:夫子賢于堯舜遠;圣誠可與天地參。</p><p class="ql-block">大成殿: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p><p class="ql-block">?大成殿: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p><p class="ql-block">?大成門:先覺先知,為萬古倫常之極;至誠至圣,與兩間功化同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