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慢爬嵖岈山</p><div> ——一路向北之十六</div><br><br></h1> <h1>1:望著雄偉、陡峭又神奇的嵖岈山,對于平均年齡有75歲而膝關節(jié)不給力的人來說是挺為難的,不爬山豈不又白來了。當老師的大妹妹在群眾里寫了一段話,就用這一段話來開場吧:山太陡了,爬還是不爬呢,我們猶豫了很久。最后兩位男士說爬一下吧,爬到哪算哪,不行就回頭。于是我們就開始了艱難的爬山。爬到坐摩毯的地方就坐魔毯,走到坐滑梯的地方就坐滑梯。最后下來我們都自己挺佩服自己的。太牛了,也挺好玩的。哈哈,又享受了童年樂趣。……</h1> <h1>2:時間:2025年7月2日早上,窗外東邊的朝霞給力哦。</h1> <h1>3:窗外西邊的嵖岈山成了抵不住的誘惑。</h1> <h1>4:羨慕嵖岈山人的童年,有這樣美麗的地方陪伴著他(她)們長大(老板的兒女跟我們說,小時候整天在山里面滾)。</h1> <h1>5:5A景區(qū)的招牌石頭。</h1> <h1>6:想知道這“嵖岈山”三個字是誰寫的嗎?</h1><br> <h1>7:古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手跡咧,真的珍貴哦。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生于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祖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顏師古五世從孫、顏杲卿從弟。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四次被任命為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為平原太守,人稱“顏平原”。唐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后遷御史大夫。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興元元年(784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凜然拒賊,終被縊殺。</h1> <h1>8:看見山上的棧道了。</h1> <h1>9:近距離拍走在西游記隊伍最前面的孫悟空雕像。</h1> <h1>10:秀蜜湖到了。</h1> <h1>11:蜜蠟峰 楂岈山九大名峰之一,獨石成峰,古有大量野蜂群聚山崖北側巖縫中,蜂蜜和蜂蠟順巖壁流下,故名蜜蠟峰。</h1> <h1>12:蜜蠟峰特寫。</h1> <h1>13:蜜蠟峰與吳公亭。</h1> <h1>14:吳公亭簡介。</h1> <h1>13:建于2000年的吳公亭。</h1> <h1>14:楂岈山地質情況:為中粗粒鉀長花崗巖,顏色為肉紅色,灰白色。具中粒、粗?;◢徑Y構,局部交代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份石英30%左右,為粒狀或渾圓狀,具油脂光澤;鉀長石約占40-60%;肉紅色、玻璃光澤斜長石約占10-30%以下,黑云素養(yǎng)約占3%左右,碴呀山絕大部分為中粗粒鉀長花崗巖巖體。</h1> <h1>15:黑風洞上方的“黑風洞”碑。黑風洞是嵖岈山九大名洞之一,是典型的花崗巖堆積棚架洞穴景觀,出口是中央電視臺《西游記》中捉拿黑風怪的外景地。</h1> <h1>16:站在被封閉的黑風洞口,鐵欄桿擋不住洞內冷空氣向外擴散,感覺不是涼快而是冷,洞口是不可久留之地也。</h1> <h1>17:景區(qū)的黑風洞探洞須知。</h1> <h1>18:嵖岈山的“頭道門”,本人是走邊上的土坡上去的。<br><br></h1> <h1>19:“頭道門”上去是“包公廟”。</h1> <h1>20:包公廟簡介。</h1> <h1>21:從包公廟開始就沿階梯爬山了,爬一段就休息一下,望一下藍天白云。</h1> <h1>22:黑風洞出口。</h1> <h1>23:崖刻:汝南第一山。</h1> <h1>24:總算爬到了魔毯站(說白了就是坐輸送帶上山,40塊錢一位,分幾級坐,雖然有按摩的味道,但是有點梗屁股哦)坐上了第一級輸送帶。</h1> <h1>25:在輸送帶上拍照,把玻璃上的倒影也拍進來當然熱鬧些。。</h1> <h1>26:藍天白云天氣好。</h1> <h1>27:魔毯風光也不錯。注意到右手邊山脊上有被古人銼出來的道路。</h1> <h1>28:懸崖上掛著不少的菩薩像。</h1> <h1>29:菩薩像在圖片中的位置。</h1> <h1>30:魔毯下面的佛祖殿。</h1> <h1>31:第二級魔毯還冒坐穩(wěn)。</h1> <h1>32:兩邊搖一搖。</h1> <h1>33:又一級魔毯開始運轉了。</h1> <h1>34:猴子觀海石前孫悟空扮演者的宣傳照。<br><br></h1> <h1>35:我們到了吊橋頭了,吊橋兩邊的假花給人的感覺不好。</h1> <h1>36:吊橋底下的大石頭即將被藤蔓包圍。</h1> <h1>37:吊橋底下的峽谷溝底。</h1> <h1>38:吊橋左邊的峽谷。</h1> 39:雄偉壯觀的雙柱峰。 <h1>40:吊橋每頭的兩邊都有鋼絲繩固定拉扯著。</h1> <h1>41:吊橋左后方的雙柱峰石山光溜溜的。</h1> <h1>42:吊橋左前方的石山群大氣雄壯。</h1> <h1>43:兩座山之間的峽谷。</h1> <h1>44:兩座山之間的缺口。</h1> <h1>45:遠眺峽谷出口方向平原上的的小石頭山。</h1> <h1>46:峽谷出口正中間的風光照。</h1> <h1>47:峽谷出口左手邊的山勢。</h1> <h1>48:亂石堆中間的大峽谷。</h1> <h1>49:嵖岈山下一馬平川。</h1> <h1>50:小石山群也漂亮哦。</h1> <h1>51:山腳下的村落。</h1> <h1>52:藍天白云下的吊橋左前風光。</h1> <h1>53:走過吊橋拍奇峰怪石。</h1> <h1>54:把山腳下的村落再拉近一點看看。</h1> <h1>55:哪一位神仙的鞋子掉下來不要了?</h1> <h1>56:下山途中拍吊橋。</h1> <h1>57:還是把吊橋放高一點好一些。</h1> <h1>58:下山途中拍嵖岈山的奇山怪石。</h1> <h1>59:我們的行程是從南山門進,過秀蜜湖,沿紅線上山,沿籃線(魔毯)到吊橋,然后從滑道滑下山(30塊錢一位),東門出。</h1> <h1>60:向先到的秋山先生敬禮。</h1> <h1>61:招手致敬。</h1> <h1>62:準備雙手接球了。</h1> 63:終于滑到岸了,韻味!好像又回到了兒童時代。慢爬嵖岈山 就介紹到咯里,各位再見?。ㄒ宦废虮敝?慢爬嵖岈山 完)<div>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