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23日一早我們從騰沖出發(fā),8點(diǎn)多鐘我們到達(dá)一寨兩國景點(diǎn)。</p> <p class="ql-block"> 穿過瑞麗的街道,陽光灑在金色的地球儀上,上面清晰地標(biāo)注著“緬甸”,仿佛在提醒我們,這里是中國與東南亞文化的交匯點(diǎn)。周圍的小佛塔靜靜佇立,像是守護(hù)著這片土地的神靈,而游客們則在佛塔間穿梭,留下一張張合影,記錄著旅程中的片刻寧靜。</p> <p class="ql-block"> “一寨兩國”的石碑靜靜矗立在濕潤的土地上,雨水在石面上留下斑駁的痕跡,仿佛訴說著這里獨(dú)特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一座石亭靜靜坐落在綠樹掩映的小路上,亭子上刻著中緬雙語的文字,仿佛在講述著兩國文化的交融。旁邊的大陶罐古樸而沉穩(wěn),行人從旁走過,腳步輕緩,仿佛不愿打破這份寧靜。</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條最昂貴的國界線,黃白兩色的瓷磚之間鑲嵌著5千多塊玉石。黃色為中國一側(cè)。</p> <p class="ql-block"> “緬甸芒秀寨”的指示牌旁,一尊金色雕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背景中的佛塔與樹木交相輝映,地面上的網(wǎng)格裝飾仿佛在訴說著某種古老的圖騰。我們駐足片刻,感受著這片土地的異域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 一家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店鋪前,幾位行人緩緩走過,店鋪招牌上寫著“緬甸南亞風(fēng)情”,店內(nèi)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從珠寶到衣物,每一件都散發(fā)著異域的韻味。自動售貨機(jī)靜靜地站在一旁,仿佛也在等待著旅人的光臨。</p> <p class="ql-block"> 我愛人在紅色與金色裝飾的容器前擺出優(yōu)雅的姿勢,背景中的茅草涼亭與綠植讓她仿佛置身于異國的庭院。另一處,紅磚塔狀建筑前,她靠在墻上,陰沉的天空為畫面增添了幾分靜謐。</p> <p class="ql-block"> 一座裝飾華麗的鼓亭矗立在陰沉的天空下,金色的裝飾在灰暗的背景下依然耀眼,正面寫著“緬甸七邦之四孟邦”,仿佛在講述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周圍的綠樹隨風(fēng)輕搖,為這片寧靜增添了幾分生機(jī)。</p> <p class="ql-block"> “一蕩兩國”秋千,對面就是緬甸芒秀村。坐在秋千上,疫情防控前隨便一蕩瞬間就能“出國”,如今有欄柵不行了。</p> <p class="ql-block"> 紅磚鋪就的小路兩旁,高大的棕櫚樹隨風(fēng)輕擺,盡頭的石雕前立著一張宣傳海報,上面的舞者身著綠色衣裙,仿佛在召喚著我們?nèi)ヌ剿鬟@片熱帶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 一座巨大的象雕塑矗立在綠意盎然的環(huán)境中,金色的裝飾讓它顯得格外神圣。背景中的巖石山形結(jié)構(gòu)與金色塔尖遙相呼應(yīng),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神秘與莊嚴(yán)。</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里還有個孔雀園,“一茶喝兩國”茶社、“一歌舞兩國”演出,時間有限都沒有進(jìn)入。</p> <p class="ql-block"> 我們告別一寨兩國景點(diǎn),來到告姐口岸的廣場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320國道止點(diǎn)”的標(biāo)志前留影,背景中的裝飾物與介紹牌為這片終點(diǎn)增添了幾分儀式感。另一側(cè),兩尊金色麒麟雕像守護(hù)著“天涯地角”的石碑,仿佛在見證著這段旅程的邊界。</p> <p class="ql-block"> 午后,我們一行5人告別了瑞麗,又來到芒市的勐煥大金塔景區(qū)。一到景點(diǎn),首先看到一條金色的龍形雕塑沿著臺階兩側(cè)延伸,游客們緩緩拾級而上,背景中的金色佛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個大金塔被譽(yù)為“中國第一金佛塔”和“亞州第一空心佛塔”。不遠(yuǎn)處,金色鳳凰雕像矗立在紅色底座上,銘文牌匾講述著它的故事。芒市大金塔,正式名稱為勐煥大金塔,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東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讓山頂,海拔1079.6米。這是芒市的標(biāo)志性建筑和傣族人民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佛塔群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獅子雕像威嚴(yán)地守衛(wèi)著入口,臺階兩側(cè)的白色與金色雕像仿佛在歡迎每一位到訪者。藍(lán)天白云下,這座神圣之地顯得格外寧靜而莊嚴(yán)。</p><p class="ql-block"> 傳說釋迦牟尼曾化身為金雞棲息于雷牙讓山。佛教尊者"召罕大"在此修行,野草自動退避,因此得名"野草退讓之地"。人們在此建造了佛塔,成為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金碧輝煌的佛塔前,幾尊金色象雕塑整齊排列,陽光灑在飛檐翹角上,映照出一片輝煌。整個寺廟群落顯得莊嚴(yán)肅穆,仿佛在訴說著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大象雕塑靜靜守護(hù)著這片神圣之地,陽光灑在屋頂上,仿佛為整個建筑鍍上了一層神圣的光輝。</p> <p class="ql-block"> 芒市大銀塔與勐煥大金塔相距不遠(yuǎn),遙遙相望。此塔正式名稱為勐煥大銀塔,也被稱作千佛銀塔。大銀塔是傣族傳統(tǒng)文化的化身,連接著傣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銀色”在傣族文化中寓意圣潔與光輝,因此銀塔成為傣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符號。</p> <p class="ql-block"> 銀白色的佛塔在藍(lán)天白云下顯得格外莊嚴(yán),游客在塔前拍照留念,綠色植物與花卉點(diǎn)綴在周圍,右側(cè)的遮陽傘為這片寧靜增添了幾分休閑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 一座由大象組成的石雕噴泉矗立在廣場中央,柱頂?shù)膱D案復(fù)雜而精美,幾位游客在噴泉前駐足觀賞,綠樹與紅灌木為這片廣場增添了生機(jī)與活力。</p> <p class="ql-block"> 樹包塔位于芒市步行街的中段,此塔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塔系磚石結(jié)構(gòu),塔座呈八角狀,塔身為串珠形圓錐體,高約十余米。之后毀于戰(zhàn)亂,居民外逃不歸,佛塔無人管理。約百余年前,塔縫中長了一株榕樹,幾度風(fēng)雨,盤根錯結(jié)的樹根逐漸將塔纏繞包裹,形成了今日樹包塔奇觀。</p> <p class="ql-block"> 色彩斑斕的佛塔依偎在大樹的根部,紅色欄桿圍繞著它,金色的裝飾在藍(lán)色背景的映襯下格外耀眼?,F(xiàn)代化的建筑與綠樹在背景中交錯,仿佛在訴說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融。</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晚我們住宿在芒市格林豪泰酒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9日于舒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