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25年,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12位來自北京,50位獲獎名單?來自北京的12位名單?</b></p> <p class="ql-block"><b>2025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如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1. 數(shù)學物理學:劉雄軍(北京大學)、王文濤(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趙瑾(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李聽昕(上海交通大學)、呂琦(四川大學)。</b></p><p class="ql-block"><b>2. 化學新材料:楊四海(北京大學)、左智偉(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黃飛(華南理工大學)、黃小強(南京大學)、汪義豐(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b></p><p class="ql-block"><b>3. 天文和地學:沈冰(北京大學)、劉麗軍(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陳雪飛(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王慧元(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黃艷春(上海交通大學)。</b></p><p class="ql-block"><b>4. 生命科學:龐全全(北京大學)、毛亞飛(上海交通大學)、徐通達(福建農(nóng)林大學)、薛愿超(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閆湞(西湖大學)。</b></p><p class="ql-block"><b>5. 醫(yī)學科學:李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舒易來(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徐和平(西湖大學)、周青(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林賢豐(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b></p><p class="ql-block"><b>6. 信息電子:杜博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姜育剛(復旦大學)、李煒(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廖清(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吳嘉敏(清華大學)。</b></p><p class="ql-block"><b>7. 能源環(huán)境:黃延強(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譚海仁(南京大學)、陶新永(浙江工業(yè)大學)、胥蕊娜(清華大學)、劉?。ù筮B理工大學)。</b></p><p class="ql-block"><b>8. 先進制造:孫彬涵(華東理工大學)、錢小石(上海交通大學)、常毅(吉林大學)、趙方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宋成(清華大學)。</b></p><p class="ql-block"><b>9. 交通建筑:程斌(上海交通大學)、張豐收(同濟大學)。</b></p><p class="ql-block"><b>10. 前沿交叉:張嘉漪(復旦大學)、王田天(湖南大學)、陳明城(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司廷(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其中來自北京的12位獲獎科學家分別是 :劉雄軍、楊四海、沈冰、龐全全、李偉、杜博文、趙方慶、劉麗軍、薛愿超、吳嘉敏、宋成、張嘉漪。</b></p> <p class="ql-block"><b>豆包</b></p><p class="ql-block"><b>2025年8月29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