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chuàng)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睂O文龍精神,作為太行山上閃耀的紅色瑰寶,蘊含著“心系百姓、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核心內涵,是新時代涵養(yǎng)青少年品格、培育時代新人的寶貴精神源泉。</p> <p class="ql-block"> 孫文龍精神研究會始終以傳承紅色基因為己任,立足新時代需求,在青少年中創(chuàng)新開展精神傳承活動,讓孫文龍精神如星火般點亮童心,為青少年成長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在傳承路徑上,研究會堅持“紅色+文學”融合創(chuàng)新,讓精神傳承更有溫度、更接地氣。8月24日,孫文龍精神研究會關工委在市、縣關工委的領導和指導下,和陽城縣作家協(xié)會共同舉辦“孫文龍故事少年宣講團走進‘文學溫暖童心’公益課堂”活動,將紅色故事與文學滋養(yǎng)深度結合,打造沉浸式精神傳承場景。</p> <p class="ql-block"> 活動中,21名小宣講員化身“紅色文化使者”,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講述《修了半截的房子》《背著糞簍去上任》《摔碗拒禮》等故事——孫文龍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扎根基層的質樸、廉潔奉公的剛正,通過孩子們的演繹變得鮮活可感;《聽風,在孤山腳下》的深情朗誦、《有的人》的集體誦讀,讓文學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橋梁,讓青少年在文字的浸潤中觸摸精神內核。我們還為孩子們送上《太行山上的焦裕祿——孫文龍的故事》書籍、頒發(fā)宣講團聘書,以實物為載體傳遞紅色囑托,讓“要為太行百姓辦事”的信念,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種子。</p> <p class="ql-block"> 這樣的傳承實踐,既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培養(yǎng)好少年兒童是一項戰(zhàn)略任務,事關長遠”重要指示的生動落實,更在新時代具有深刻現(xiàn)實意義。從青少年成長維度看,孫文龍精神是涵養(yǎng)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當下青少年成長于物質豐富的時代,更需要從紅色故事中汲取“艱苦奮斗”的意志、“為民服務”的情懷。研究會會長助理、金口玉言創(chuàng)始人燕建斌帶領小宣講員在籌備故事、站上講臺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表達能力,更在反復揣摩孫文龍事跡時,將“無私奉獻”內化為精神追求;臺下百余名少年在聆聽中,懂得了“平凡崗位能創(chuàng)非凡價值”的道理,樹立起“以先輩為榜樣,長大后為國家、為人民做事”的理想。從民族復興維度看,青少年是傳承紅色基因、延續(xù)精神血脈的關鍵力量。</p> <p class="ql-block"> 孫文龍精神所代表的共產黨人初心使命,需要一代代人接續(xù)傳承。當孩子們把孫文龍的故事講給同學、家人聽,當紅色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本質上是在為民族復興培養(yǎng)“心中有國、眼中有民”的接班人,讓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新時代薪火相傳、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 孫文龍精神所代表的共產黨人初心使命,需要一代代人接續(xù)傳承。當孩子們把孫文龍的故事講給同學、家人聽,當紅色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本質上是在為民族復興培養(yǎng)“心中有國、眼中有民”的接班人,讓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新時代薪火相傳、永不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