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 美篇號:624069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撰文:于無聲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圖片:手機拍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昨天這場秋雨下大發(fā)了,從27日凌晨一直下到28日凌晨,從打到北京22年來頭一次遇到淅淅瀝瀝不大不小的雨一直下了24小時,至使我的行走出現了0步。今早醒來連綿不斷的雨終于停了下來。我不失時機的走出家門想去理個發(fā)調整一下心情。在芍藥居一個便利理發(fā)店打理完頭發(fā),順芍藥居北路西行,一路走來秋高氣爽心情不錯,猛抬頭現代文學館映入眼簾,雖以前去過多次,借助今天的好心情,索性又走了進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座現代文學館,它是中國第一座文學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文學博物館 。1981年,巴金在《人民日報》發(fā)表《關于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建議》,得到眾多作家響應。1985年,文學館在北京市海淀區(qū)萬壽寺西院成立并開館。2000年,這座新館就在北京市朝陽區(qū)離我們很近的芍藥居落成開放。這里藏有魯迅、郭沫若、茅盾等眾多名家的手稿、作品初版本、照片、書信等藏品92.98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40件,并建有100多個作家文庫。集文學展覽館、文學圖書館、文學檔案館以及文學理論研究、文學交流功能于一身,通過舉辦“中國現當代文學展”“現代作家書房展”等展覽,以及《文學館之夜》等活動,向公眾展示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和成就,推動文學交流與研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然而毋庸諱言,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這座博大精深的現代文學館已經被冷落了。前來參觀的人寥寥無幾,以致很多人不知道有這樣一座博大精深的現代文學的寶藏地。目前大門敞開,隨便出入,優(yōu)雅的展廳以及室外肅靜的園林似乎變成了芍藥居居民的街心花園。許多居民帶著孩子到這里玩耍納涼。仿佛失去了現代文學館的莊嚴肅穆。走了一遭兒,只覺得五味雜陳,理不出頭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謝各位朋友關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