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月未央,風(fēng)從渭水來,一路掠過朱宏路的早霞,輕輕落在永隆路小學(xué)的米色墻磚上。2025 年 8 月 28 日,開學(xué)第一天,校門前的人行道比平時窄了——它盛不下那么多腳步、那么多目光、那么多悄悄生長的小期待。</p> <p class="ql-block">?;帐切碌?,銅質(zhì)的“永隆”二字在晨光里閃亮,像一枚被歲月剛剛鑄就的勛章。七點半,大門緩緩?fù)崎_,孩子們踩著紅毯涌進來,鞋底踏碎一地斑斕的影子。他們背著比自己肩膀還寬的書包,像背著一只只彩色的貝殼,從城市的四面八方趕來,要把整個夏天裝進去。</p> <p class="ql-block">操場邊的槐樹依舊精神,三年前栽下的苗,如今已有兩層樓高。風(fēng)一過,葉片互相擊掌,發(fā)出“沙沙”的掌聲,仿佛在為一年級的小豆包們提前演練歡迎儀式。小豆包們怯怯地捏著入學(xué)通知書,手指在紙邊掐出小小的月牙;通知書背面,家長用鉛筆寫著:“寶貝,今天開始你會寫自己的名字了?!?lt;/p> <p class="ql-block">教學(xué)樓二層的連廊上,六年級的學(xué)長學(xué)姐們排成一列,舉著自制的歡迎牌——“歡迎來到永隆星球”。他們比去年高了三厘米,聲音里帶著變聲期的沙啞,卻依舊把最清脆的那一聲“早上好”送給每一個經(jīng)過的陌生人。他們知道,再過一年,自己的課桌就會空出來,像成熟的麥穗離開麥稈,而新的種子會落進來。</p> <p class="ql-block">第一節(jié)課鈴聲響起,像一陣鴿群撲棱棱飛過屋檐。老師們站在教室門口,穿的不是正襟危坐的深色西裝,而是印著“永隆”?;盏臏\藍 T 恤。他們把粉筆盒放在講臺左上角,像把一枚月亮安置好,然后俯下身,用與孩子們等高的視線說:“歡迎回家。”</p> <p class="ql-block">美術(shù)教室里,嶄新的畫架整整齊齊,第一堂課的主題是“我的夏天”。有人畫了一碗灑滿辣子的涼皮,有人畫了一只在鐘樓頂上吹風(fēng)的鴿子,還有人把爸爸媽媽和自己畫成三顆大小不一的星星,貼在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把畫紙切割成一格一格的金色郵票,仿佛只要輕輕撕下,就能寄給未來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午餐時間,食堂飄出孜然炒肉的香味。一年級的小家伙們還不會用筷子,笨拙地握著勺子,把米粒撒成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生活老師蹲下來,一粒一粒幫他們撿回碗里,嘴里念著:“糧食是土地的郵票,不能浪費。”孩子們聽不懂,卻把這句話像糖果一樣含在嘴里,咂摸著甜味。</p> <p class="ql-block">午休后,圖書館的卷簾門“嘩啦”一聲升起。那里剛迎來第一批上架的新書,書脊上的燙金標題還沒被手溫焐熱。一個小女孩踮起腳尖,抽出一本《長安的荔枝》,坐在靠窗的蒲團上,把窗外的云當(dāng)作書簽。她不知道,三千年前的長安,也曾有孩子這樣坐在樹下讀書,風(fēng)把樹葉吹得嘩啦啦響,像另一座圖書館在遠處應(yīng)和。</p> <p class="ql-block">放學(xué)時,夕陽把校門口的石階涂成蜜糖色。家長們的鏡頭齊刷刷對準孩子,像對著一輪初升的月亮。孩子們高高舉起今天發(fā)下的第一本作業(yè)本,封面上印著一句話——“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他們大聲朗讀,聲音脆生生的,把暮色都驚飛了。</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保安師傅鎖上側(cè)門,鐵柵欄發(fā)出清脆的“咔噠”。校園安靜下來,只余草坪里的蟲鳴和教學(xué)樓頂那排紅色的 LED 字:“永隆路小學(xué),夢想開始的地方?!憋L(fēng)從渭水再次吹來,掠過操場,掠過旗桿,掠過每扇亮著燈的窗戶——燈影里,老師們的背影伏在案頭,批改著今天的第一份作業(yè),筆尖沙沙,像在給大地寫信。</p> <p class="ql-block">信的開頭這樣寫:</p><p class="ql-block">“親愛的孩子,歡迎你來到永隆路。愿你在這里寫好自己的名字,也寫好未來的中國。”</p><p class="ql-block">——寫于 2025 年 8 月 28 日,未央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