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過藥泉山景區(qū),我們向溫泊駛?cè)?。只見藥泉山大門對面人潮涌動,熱鬧非常。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景,我們停車也去看看。只見公路下面有“龍泉”兩個大紅字,人們在兩個龍頭下方,拿著各種盛水物件,排隊接水。龍泉又叫雙龍泉是五大連池內(nèi)的天然泉水,其水質(zhì)中含有鐳、氡等特殊元素。作為當?shù)鼐用衽c游客取水使用的重要飲用水源。天然礦泉水都想嘗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著熱鬧的人群,我們拍張照片,留下這熱鬧的場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溫泊,即溫泉湖泊,是位于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區(qū)石龍河畔的火山熔巖堰塞湖,全長1800米,平均水深0.8米,最深處可達2米。在北疆滴水成冰的寒冬,氣溫下降到零下30—40攝氏度時,這個溫泊卻恰恰相反,水面波光粼粼,野生動物在此越冬,均可稱之為北疆的奇中之奇?!皽夭础笔切沱惖氖埡优仙系囊活w明珠。據(jù)科學測定,這里是五大連池高磁場核心區(qū),五大連池最晚期沒有爆發(fā)的地下火山熔巖流,就在溫泊的下面,因此,它也是環(huán)境磁療最理想的區(qū)域。我們將乘船進入景區(qū)核心位置,觀景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溫泊我們乘船進入,這條河是石龍河全長8-18公里,是溫泊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乘坐游船穿梭于蘆葦叢中,游覽一段8公里長的石龍河,欣賞河道風光,全程約1小時。 ?石龍河從五大連池溢出。進入石龍河景區(qū), 仿佛走進了流動的畫卷, 美景盡收眼底, 讓人心曠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乘坐游船穿梭于蘆葦叢中,欣賞河道風光,全程約1小時不能閑看。 ?我們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拍照,歡快無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與五星紅旗同框,我們與綠水青山一起,我們與藍天白云擁抱,共渡旅游美好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區(qū)介紹資料顯示,溫泊湖水有三奇,一奇是“水泊高磁”,據(jù)測定,這里是五大連池磁場核心區(qū),沒有爆發(fā)的火山熔巖流就在溫泊的下面,這里是環(huán)境磁療最理想的區(qū)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奇是“高寒溫泉”,這里的水溫常年保持在零上14℃左右,這點現(xiàn)在正處盛夏無法觀看到。晶泊,溫泊三泊中的第一泊。水泊清轍晶瑩,泊中熔巖在水環(huán)境下叢生苔蘚和水藻,猶如一池翠玉,因而晶泊又稱翠玉池。是溫泊中最美麗的景觀,碧水平靜如鏡,水中倒影著四周美麗的畫面,勝似江南水鄉(xiāng)。</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的讓人不忍離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晶泊之美如畫卷舒展,一步一景,皆入眼簾。 ?碧波蕩漾間,山色空蒙,每一池都似仙境,美不勝收。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片片湖水如盆景,秀美異常。這兒很幽靜,碧水藍天,白云掩映,岸上青翠欲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溫泊第三奇是“一泊三景”:由珊瑚池、金沙池、翠玉池組成,水清如鏡,水底景致有的似重巒疊嶂,有的似群峰聳立,有的如金沙臥底,有的如珊瑚翠玉,美不勝收。藍天白云倒映水面,婀娜多姿的火山楊更襯托出她的秀美。美景太多了,景區(qū)邊有提示牌,但我還是分這些是什么池了,欣賞為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著景區(qū)的棧道行走,游覽溫泊。棧道全長1200多米,走著走著伙伴們就分手各自為營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邊走邊看邊拍,美景不容錯過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大連池熔巖地貌?是地質(zhì)公園的核心景觀,與泊柔情秀水的景致截然不同,非常壯觀!溫泊的巨石本質(zhì)屬于火山巖,具體為鉀質(zhì)玄武巖,這是五大連池火山群地質(zhì)活動的核心產(chǎn)物。以下基于可靠信息詳細說明:它形成于火山噴發(fā)后的巖漿冷卻過程,這兒有熔巖臺地、石海、石龍、噴氣錐等獨特地質(zhì)構(gòu)造,被譽為天然的火山博物館。?景區(qū)熔巖覆蓋面積達800多平方公里,由玄武巖構(gòu)成,呈波浪狀起伏,是火山群噴發(fā)后巖漿大面積流動冷卻形成的基底地貌。??這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情。壯觀的讓我心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幾張熔巖裂縫照片,景區(qū)提示牌己有簡單介紹,它的成因主要由巖漿流動過程中表層冷卻固化形成。當熾熱黏性熔巖流動時,表層首先冷卻并碎裂成渣塊狀熔巖,隨著流動繼續(xù),碎裂的巖塊被馱載并堆積成塊狀熔巖。這種分異作用導致熔巖逐漸碎裂成細小顆粒,最終形成雜亂堆積的裂隙地貌。裂隙中生長的地衣類植物為苔蘚和草本植物提供了附著基礎,經(jīng)過300余年的演替,已形成包含14種特有植物的火山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些植被根系可穿透10米厚的熔巖層吸收養(yǎng)分,展現(xiàn)了獨特的火山生態(tài)適應能力。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溫泊景區(qū)非常大,非常美。即將告別再拍張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卡“溫泊”,這塊巨大的火山巖,上面雕刻著有世界教科文組織,認證世界地質(zhì)公園的標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溫泊景區(qū)大門,這個五大連池的核心景區(qū)。五大連池五大景區(qū)除了黑山景區(qū)不開放外,我們游了其中最美的三個。五大連池無論是火山地質(zhì)景觀、溫泉資源、瀑布群都給我們帶來了獨特的旅游體驗。五大連池東北最值得一游的名勝景區(qū),如果你想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五大連池景區(qū)絕對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景不錯坐下休息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日我們游哈爾濱。一大早我們便驅(qū)車去中央大街,只打算在這條步街轉(zhuǎn)轉(zhuǎn),沒有想到轉(zhuǎn)幾條街竟然沒有找到停車位,不得不說哈爾濱是東北地區(qū)副省級城市,繁華程度真不一般!哈爾濱位于中國東北平原東北部,是東北亞區(qū)域重要樞紐,以“冰城”“東方莫斯科”著稱,融合多元文化與歐陸風情,是東北北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步行街全長1450米。只有去了中央大街,才能體會全國第一百年老街獨特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爾濱圣索菲亞教堂最初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1932年竣工。作為沙俄侵華的歷史見證,教堂在20世紀歷經(jīng)功能轉(zhuǎn)變,1997年經(jīng)修繕后改為建筑藝術(shù)館,展示哈爾濱城市發(fā)展史。??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建筑,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教堂以其標志性的綠色洋蔥頭穹頂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成為城市地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打卡圣索菲亞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廣場上這個黑色鐵質(zhì)建筑群是?哈爾濱大劇院?。第一眼看到這個建筑群,覺得它與此廣場的建筑氛圍大不相同,但是越看越覺得它很有個性。它的設計靈感源自俄羅斯東正教教堂的洋蔥頭穹頂,外形與中央大街的歐式建筑風格相融合。大劇院采用“銀絲帶”造型設計,線條流暢,與周邊歐式建筑群形成呼應。作為哈爾濱的新地標,它既保留了歷史風貌,又融入現(xiàn)代設計理念,展現(xiàn)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爾濱中央大街,中國第一條百年老街,看點很多。漫步聲名顯赫的中央大街,仔細看,街道以方石塊精心鋪就,雖然經(jīng)過百年的游人踩踏,仍然保存完好平整如新。兩旁矗立著歐式建筑,仿佛引領我們踏入了一個異域世界。據(jù)街頭資料揭示,中央大街上矗立著歐式及仿歐式建筑共計71棟,其中還匯聚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新藝術(shù)等多種風格的受保護建筑13棟,他們即是歲月與歷史的留痕,也是哈爾濱今天華麗的風景,構(gòu)筑了一條在中國國內(nèi)罕見的建筑藝術(shù)長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馬迭爾賓館?,1906年由猶太商人建造,1948年曾作為新政協(xié)籌備活動舊址,2013年列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建筑外部的曲線雕花陽臺和內(nèi)部復古裝潢極具歷史質(zhì)感,是中央大街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筑之一,現(xiàn)仍保留原始風貌并作為酒店運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央大街西西弗書店這座二層小樓非常值得一看,是中央大街的鎮(zhèn)街之寶,1917年建成,樓頂轉(zhuǎn)角處扁平穹頂,使整個建筑優(yōu)雅沉穩(wěn)。是全國近百年最具代表性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風格各異的各式建筑,多的人搞不清楚它的建筑史及名稱,那就拍下來,欣賞為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巧克力星人博物館,展示和銷售巧克力。展廳展示的動物全為巧克力制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廣場始建于1953年,紀念碑是1957年夏季,松花江流域遭遇持續(xù)強降雨,哈爾濱段水位達到120.30米,超過1932年以來歷史最高水位。全市動員88.44萬人次參與抗洪,通過加高堤防、晝夜搶險,最終在9月6日成功抵御洪峰,保護了城市安全。??為紀念這一勝利,哈爾濱市委于1958年決定修建紀念塔,為紀念抗洪勝利而建,主建筑塔高22.5米。塔身浮雕展現(xiàn)抗洪場景,頂部雕塑象征團結(jié)與堅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斯大林公園是松花江畔避暑游覽地之一,與哈爾濱太陽島隔江相望。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園",是為了紀念哈爾濱人民戰(zhàn)勝特大洪水而建立的。當時中蘇關系正處于友好時期,為了表達對蘇聯(lián)的友好和尊重,將公園改名“斯大林公園”。公園沿河而建全長1750米,順堤傍水,建成的帶狀形開放式公園,占地面積10.5萬平方米。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漫步松花江畔,微風輕松拂面,甚是輕松。江畔以1750米的江岸線串聯(lián)起綠蔭、雕塑、歐式建筑與城市故事,成為哈爾濱標志性的休閑地標志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個藍灰彩為基調(diào)的建筑是在斯大林大街上拍的,肅穆典雅,別具風格。用它作為告別中央大街最后的照片,下午我們?nèi)?31遺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月2日下午,我們?nèi)デ秩A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主遺址區(qū)。遺址為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本部大樓,遺址廚哈爾濱市平房區(qū)新疆大街47號,是侵華日軍部隊指揮中心所在地,日軍戰(zhàn)敗后,為掩蓋滅絕人性的罪惡事實,將731基地損毀,現(xiàn)僅存的部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筑始建于1936年,2015年完成修繕,2024年重啟開放,包含殉難者名單墻及細菌戰(zhàn)文物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哈爾濱遺址的總面積為?125.23公頃?,其中舊址核心區(qū)開放面積為25萬平方米。分布在不同遺址區(qū),面積太大,我們僅跟隨導游,游了很小的一部分遺址。遺址介紹區(qū)循環(huán)播放遺址介紹視頻,我下載了,可以更全面了解遺址情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31該陳列館成立于1985年,旨在揭露731部隊在二戰(zhàn)期間對中國及蘇聯(lián)等國實施細菌戰(zhàn)和人體實驗的罪行。其核心區(qū)域包括四方樓遺址,該建筑曾是細菌實驗的核心場所,遺址內(nèi)已發(fā)掘出千余件罪證文物。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為配合記念話動陳列館整修,暫停參觀,因此我們僅參觀了遺址。我從網(wǎng)上下截了一段視頻,簡單介紹侵華日軍在731的部分罪行,牢記歷史,強我中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參觀遺址的游客非常多,個個神情嚴肅,那段難忘的屈辱歷史,那些違背人道及國際公約的活體實驗,那些死難的中國人民經(jīng)受的非人折磨,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我們首先參觀的是侵華日軍731辦公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731地下瓦斯儲藏所及試驗大樓遺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里焚尸爐,是日軍焚燒被害者遺體毀滅罪證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里是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現(xiàn)存23個中的監(jiān)獄遺址中的兩個。731部隊在哈爾濱平房區(qū)建成的“四方樓”核心建筑群中,特設監(jiān)獄可關押80-100人,外圍設有高壓電網(wǎng)和壕溝進行物理隔絕。監(jiān)獄常備人數(shù)在40人以上,并會“不斷補充”供實驗用。這里曾是世界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制造基地,是日本軍國主義違背國際公約,用活人進行凍傷、細菌感染、毒氣實驗的大本營,是發(fā)動細菌戰(zhàn)爭的策源地,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掠奪資源、踐踏主權(quán)的重要罪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莊嚴肅穆的死難同胞名冊記念墻,侵華日軍731部隊在哈爾濱的直接活體實驗受害者至少有1549人,而細菌戰(zhàn)造成的總死亡人數(shù)超過20萬人。肅穆的黑墻,冷冰冰的名單,令人萬分心寒。我相信每一個從這里走出的中國人,都無法平靜!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也決不容外國強敵入侵。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將舉行大規(guī)模閱兵活動,揚我國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3日我們來到鏡泊湖,它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位于里黑龍江牡丹江市寧安市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距寧安市50公里,海拔351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鏡泊湖水源于牡丹江。牡丹江,發(fā)源于吉林省敦化市西南部的牡丹嶺,自西南蜿轉(zhuǎn)流入牡丹江境內(nèi),由大河口處注入鏡泊湖,從湖的東北瀑布處流出,全湖面積約95平方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區(qū)入口,有一面大鼓,我們興趣很高,每人走過去,敲一段,群友有的文靜地敲,有的優(yōu)閑自得地敲,有的用力的敲,哈哈敲出心里的最強音,迎接每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鏡泊湖是火山熔巖堰塞湖。湖的出口處,由玄武巖構(gòu)成陡峻的峭壁,湖水由上沖瀉而下,形成一個寬約30多米的鏡泊湖瀑布,俗稱“吊水樓瀑布〞。它下邊的水潭深60米 ,叫黑龍?zhí)?。瀑布雨季時幅寬可達300余米,冬季則呈現(xiàn)冰瀑奇觀。?是世界最大的玄武巖瀑布。是鏡泊湖最著名的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觀瀑布看跳水表演,是游湖必須的打卡一個項目。我們游鏡泊湖時水量一般,只有一面瀑布,游客都是沖瀑布跳水這一奇奇觀而來,圍著湖邊等待觀看,我們等了大約20分鐘,除瀑布跳水第一人狄煥然沒有出場表演外,其余跳水隊成員,開始今天的跳水表演,崖高水深非常刺激。這段懸崖跳水的視頻是我同伴拍的,非常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吊水樓瀑布?是鏡泊湖的標志性景觀,夏季汛期瀑布寬達數(shù)二百多米,落差最高20米,水流咆哮跌入深潭,形成三面飛瀑奇景。跳水隊集體亮相三面飛瀑的跳水表演,不是所有游客想看,等待就可以看到的。我們來這,就沒有這個好運氣。這段視頻是由我的群友提供,想讓我通過美篇,轉(zhuǎn)發(fā)給大家一起欣賞。其中第一個跳下就是瀑布跳水第一人,身姿嬌健,姿態(tài)優(yōu)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觀光車停靠第二站,鏡泊湖碼頭又稱山莊碼頭。為鏡泊湖景區(qū)核心區(qū)域的鏡泊山莊,附近有許多山莊別墅,歺飲酒店等服務場所。是游輪船舶??奎c,承擔游船運營、游客集散及文化展示功能。游客可在此乘船游覽毛公山等景點。我們到達山頂時,風特別大,游客不多,我們打卡拍照后就乘觀光車返回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返回途中,正巧碰到吊水樓世界瀑布跳水第一人狄煥然出場。他自1983年起,在鏡泊湖吊水樓瀑布堅持跳水40余年,累計完成超上萬次表演,并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我們已經(jīng)趕不到瀑布中心區(qū),只能就近觀看。站在瀑布中央的是狄煥然,旁邊是跳水隊其它成員。離的太遠,即使將手機畫面拉到最大,最后入水還是由于太緊張沒有拍到。只能說拍照技術(shù)不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為了更好了解世界瀑布跳水第一人,我下載了這段視頻供朋友們欣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了鏡泊湖,我們?nèi)ジ浇呐d隆寺,它坐落于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zhèn)西南。興隆寺始建于渤海國三世王大欽茂時期(738-793年),原為渤海國上京龍泉府皇家寺院。渤海政權(quán)滅亡后,僅存大石佛等遺跡,金代改稱石佛寺。清康熙初年在原中央大街東側(cè)寺廟遺址重建此寺,形成現(xiàn)存清代建筑群格局?,F(xiàn)存馬殿、關帝殿等清代建筑,圍墻由玄武巖石砌筑,院內(nèi)保留三百年古榆及千年石佛、石燈幢、龜趺等渤海國遺存,其中石燈幢采用多層雕刻工藝,具有典型唐代造型。別看這個寺院不大,香火也不旺盛,寺內(nèi)有五個千年遺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寺院原址為渤海國時期建筑,現(xiàn)存遺址為唐代遺存。是第一個千年遺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馬殿,關帝殿,五重殿均采用木制斗拱結(jié)構(gòu),保留朱欄回廊與雕梁畫棟,寺內(nèi)三圣殿供奉的玄武巖雕刻石佛,高3米,為渤海國時期遺存。 ?是寺院的第二個千年遺跡,為表示敬畏,我沒有拍石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寺內(nèi)石燈幢,高6米,由十二塊玄武巖雕琢疊筑,塔剎呈攢尖式,幢身刻有唐代風格的寶相花紋,在前院中央矗立。石火幢為唐代多層石雕藝術(shù)品,融合唐代風格,現(xiàn)存40余塊石材組成。 ?是寺內(nèi)第三個千年遺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龜趺石碑座,置于寺院入口處,長2.4米,雕刻技法體現(xiàn)渤海工匠水準。是第四個千年遺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寺內(nèi)千年古榆樹,高達二三十米,枝繁葉茂,形似梅花鹿,為第五個遺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瞧瞧這樹圍我們五個成年合抱不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3日傍晚我們趕到綏芬河,綏芬河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山城,坐落在長白山北端,作為國際通商口岸已有近百年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定為國家一類口岸,一直承擔著中蘇貿(mào)易進出口運輸和分撥任務。綏芬河口岸是黑龍江省最大陸路口岸和中國沿邊境第三大鐵路口岸,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qū)的“黃金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看綏芬河市街道的廣告牌,沒有一個漢字,商鋪旅館多是俄文標識,我們尋找已經(jīng)予定酒店時,導航在酒店附近,可就是找不到,直到打電話讓老板來接,才知道灑店只有俄文標識。綏芬河是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口岸城市,轄區(qū)面積422平方公里,因中東鐵路開通而建,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是中國對俄貿(mào)易的重要節(jié)點和‘中蒙俄經(jīng)濟走廊’關鍵樞紐。擁有自貿(mào)試驗區(qū)、綜合保稅區(qū)等7大功能區(qū),是全國首個鐵路互貿(mào)交易區(qū)和盧布現(xiàn)鈔使用試點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據(jù)說綏芬河擁有140多家俄羅斯商品一手貨源經(jīng)銷商,大型俄貨商場吸引大量俄羅斯商人往來。??綏芬河享有俄羅斯人進境免簽、跨境人民幣支付等政策,口岸年過客能力達600萬人次,為人員流動提供便利。??由于在這里俄羅斯人很多,當?shù)厝艘矔枚碚Z交流。我們原計劃在這里繼續(xù)出境俄羅斯一日游,看看兩國經(jīng)貿(mào)往來。經(jīng)同旅行社聯(lián)系,跨境游因路途遠,單程要一天時間,跨境游需四日游,只好放棄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閑不住的我們,安排好住宿后,馬上上街逛逛,看街景并吃飯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4日早上我們來到綏芬河國門景區(qū),進入景區(qū)道路兩旁有許多展示綏芬河歷史重大事件的雕塑,非常醒目且讓游客喜歡。這是位于綏芬河口岸入口處的G10塑像,是G10高速公里綏芬河至滿洲里高速公路的零起點雕塑模型。主體為老式木制車輪與新式鋼構(gòu)組合成圓形輪穀,配以轎車、貨車剪影,新舊車輪結(jié)合形成數(shù)字“0”,象征綏芬河作為綏滿公路的起點,形象生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03年7月14日中東鐵路全線通車,作為中東鐵路東端的起點,綏芬河正式開埠通商,因此綏芬河就有了“旗鎮(zhèn)”和邊境商貿(mào)之城的稱號。這是紀念中東鐵路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個大國邊境線雕塑,主體為巨石,表面有“丅”字形線條,象征中東鐵路。另一側(cè)則放置老式蒸汽機車模型,寓意綏芬河是“火車拉來的城市”。在藍天白云下,綠草如茵中更顯莊重喜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綏芬河口岸的邊境線雕塑,位于國門景區(qū)內(nèi),以紅色旗幟為創(chuàng)意原型,配以綏芬河地形圖,精確刻畫了邊陲小鎮(zhèn)的地理坐標。該雕塑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于2005年7月題寫“綏芬河”三字并設計制作。作為國家一類口岸的標志性建筑,它見證了綏芬河作為中俄貿(mào)易重要樞紐的歷史地位。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進國門景區(qū),一個巨大的相框便進入我們的眼簾,背景為二代國門,構(gòu)思奇妙,我與國門同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區(qū)介紹牌告訴我們,二代國門始建于1990年10月,1991年10月1日正式啟用,建筑面積725-726平方米,形似火箭發(fā)射架,兼具聯(lián)檢通道和旅游觀光職能,成為過貨、過客和觀光于一體的歷史性建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金色大字,陽光下閃閃發(fā)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打卡二代國門,見證時代變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代國門?2014年啟用,高51.8米,長81.8米,跨度54.1米,雙向四車道通行。主體建筑分9層,內(nèi)設兩部電梯,可直達觀景臺。其主體采用紅藍配色,國門頂部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標識,象征國家尊嚴。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玻璃棧道觀景臺,可以同時觀賞中俄貨運列車穿梭于兩國軌道的壯觀場景?,可以看到兩國國門景區(qū),這是我拍下中國的國門景區(qū),國門旁繁忙的運輸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俄羅斯國門景區(qū),坐落在碧水林蔭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卡界碑,界碑上“中國”二字遒勁有力,界碑立于2014年,清晰標注國境線位置?357號。界碑緊挨著邊界鐵絲網(wǎng),更顯肅穆莊嚴,心中頓生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4日下午,我們?nèi)|寧要塞。東寧要塞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三岔口鎮(zhèn)南9公里處。這里曾是二戰(zhàn)時期日軍修筑的亞洲最大軍事要塞群之一。始建于1933年,作為侵華日軍在華邊境"筑城計劃"第一期工程,旨在防御蘇軍及進攻蘇聯(lián)。后續(xù)修建持續(xù)至1945年,使之成為“亞洲最大軍事要塞群”。東寧的地理位置距蘇聯(lián)的遠東地區(qū)只有80公里的陸路邊界,交通便利。東寧縣城距俄重要城市烏蘇里斯克只有50多公里,距海參崴軍港只有150多公里。從這里進入俄境沒有高山阻擋,便于大軍團作戰(zhàn),屬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日軍參謀部幾次調(diào)整作戰(zhàn)計劃都將東寧作為首選的突破口,進而占領遠東,奪取后貝加爾地區(qū),爾后向西推進,以烏拉爾為界,同德國平分歐亞兩洲,稱霸世界。要塞群北起綏陽鎮(zhèn)閻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寬110公里,縱深50公里,包含勛山、朝日山等十余處地下工事,總面積超4萬平方米/處。日軍在此部署了13萬兵力、10個機場、400余永久工事及45處野戰(zhàn)炮陣地,并配套發(fā)電站、兵工廠、醫(yī)院等設施,被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東寧要塞核心軍事工事區(qū)位于通溝嶺附近,該區(qū)域最高峰海拔1102米,是東寧市境內(nèi)最高山峰。 ?因此,參觀要塞首先必須沿登山道登上山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東寧要塞的一個進口,洞口非常小,低頭彎腰才能進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東寧要塞中,游客們有的默默拍照留念,有的駐足沉思,有的輕聲交流著自己的感受。我同廣大游客一樣,心情沉重,邊走邊拍,想把要塞里的情況記錄下來,分享給我不能來此的朋友。拍了不少,但受美篇篇幅限制,僅僅選擇了幾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東寧要塞這不是普通的景點,是1700米地下軍事工程,是現(xiàn)存的活的歷史教科書。要塞內(nèi)道道相通,上下相連,彎彎繞繞,并有輕軌吊車等交通工具將其串聯(lián),生活后勤保障設施一應俱全。雖然我們只走了其中一小段,但其復雜程度無法用語言表達。這段視頻與我們行走路線基本相同,我轉(zhuǎn)發(fā)了,以更全面了解東寧要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要塞群地處完達山與長白山結(jié)合部,建有防坦克壕、碉堡及多層地下網(wǎng)絡,被日軍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和"北滿永久要塞",要塞每個出口都配置大炮,碉堡等重型武器。它是目前現(xiàn)存亞洲綜合規(guī)模最大、最具典型意義的筑壘地域之一??谷諔?zhàn)爭結(jié)來后多數(shù)設施被蘇聯(lián)紅軍炸毀,現(xiàn)存遺址僅是其中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從這個觀察口走出要塞,并在洞內(nèi)和洞口打卡拍照。這個總長度100多公里,地下工事最深達15米,可容納十余萬兵力的要塞,不是幾張照片及一段視頻就能概括的,它是掏空了整座大山的撼人之作,看的人心里一降陣心寒。如果不是戰(zhàn)敗,它的威力是何等控怖。地下堡壘蜿蜒如時光隧道,壁壘通道默誦著未褪的硝煙。日本軍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唯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硬道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里是蘇聯(lián)紅軍烈士紀念碑,碑后紀念館,由于沒有開館,不能詳細了解館內(nèi)展示的英雄事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5年8月9日蘇軍進攻東寧要塞,日軍憑借工事進行頑強抵抗。8月15日,日本戰(zhàn)敗投降,因通訊中斷,部分日軍持續(xù)抵抗至8月30日,才在蘇軍空襲和地面攻勢下投降,這里成為二戰(zhàn)最后一場戰(zhàn)役。這是李德生參觀東寧要塞后的題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東寧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牡丹江市東寧縣東寧鎮(zhèn)西山社區(qū)西山山頂,是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及抗美援朝時期犧牲的東寧烈士而建。 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九個字,南側(cè)記載了烈士們?yōu)槊褡褰夥藕兔裰髯杂色I身的史實,西側(cè)則記錄了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事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勞工祭”,1934年,日軍強征17萬中國勞工修建要塞,勞工死亡率極高,完工后出于保密等原因多數(shù)被殘忍殺害。要塞作為侵華日軍防御蘇聯(lián)及進攻準備的戰(zhàn)略工程,是日本關東軍罪行的鐵證。??十七萬勞工的血淚凝固成東方馬奇諾,終化作和平紀年的奠基石,牢記血淚史,強我大中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5日我們?nèi)ラL白山,去游長白山“天池”。當我們得知長白山天池需要提前在網(wǎng)上予約的消息后,心情沉重十分耽憂,因為群朋查得長白山天池六曰票全部予售一空,而我們大遠道而來,根本等不起。只能去早些,碰碰運氣了。希望有好運,長白山天池明天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