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邊堡是明長城榆林鎮(zhèn)重要關堡,位于陜西省定邊縣境內(nèi)。以下是其概況介紹:</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明正統(tǒng)二年(1437年),巡撫郭某建堡。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因黃沙漫城,巡撫余子俊在今定邊縣新安邊鎮(zhèn)督修城堡,撤安邊營堡守軍移駐,原安邊堡廢棄,稱舊安邊營。成化末年,因定邊營孤立無援,又將新安邊營守軍撤回舊安邊營增加防守。隆慶六年(1572年)增高城堡,萬歷六年(1578年)磚砌牌墻垛口。</p><p class="ql-block"> 軍事布局:該堡北至大邊2里,東南至柳樹澗堡40里。駐兵954名,馬466匹,設守備一員,都司一員。城堡為正方形,城墻高10米,地下用大青石鋪墊,城墻中為膠土外為磚,夯土層十厘米左右,邊長570米,城面積一平方公里余 。城墻設有馬面12個,城四角各有角臺,北墻中段有魁星樓,城中心建有鼓樓,西街設一牌樓,城廓設有東、西、南門,東、西有甕城,防御設施較為完整 。</p><p class="ql-block"> 重要地位:安邊堡在明代是三邊地區(qū)的軍事要地,因其地處平川,位于大道上,四面受敵,被《延綏鎮(zhèn)志》記載為“極沖地”,是難堅守之地。同時,它也是商貿(mào)集散重地,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安邊的商業(yè)比定邊、靖邊都繁華,是三邊地區(qū)的“旱碼頭” 。</p><p class="ql-block"> 如今,安邊堡的城墻磚石早已拆光,夯土墻體除北門向西那段大致存有原規(guī)模外,其他均殘塌嚴重。</p><p class="ql-block"> 安邊堡遺址前留念</p> <p class="ql-block">2017年10月21號延安大學攝影協(xié)會赴定邊采風,這是第四個景點:明朝古城安邊堡</p> <p class="ql-block">此張照片是攝影家李生程于1984年拍攝的安邊北城墻遺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