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蓄意制造的全面侵華戰(zhàn)爭開端,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起點。</b></p> <p class="ql-block"><b> 七七事變發(fā)生于1937年7月7日夜間,駐豐臺日軍以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遭拒后炮轟宛平城并進攻盧溝橋。中國守軍第29軍奮起抵抗,揭開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序幕。??</b></p> <p class="ql-block"><b> 七七事變的發(fā)生,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也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端,由此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b></p> <p class="ql-block"><b> 盧溝橋位于北京廣安門外約十三公里處,是當時北平西南交通的咽喉要道,地處平漢、平綏、北寧三條鐵路線的交叉中心,具有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地位。宛平縣設治于此地,縣城就在橋畔。橋北,有平漢鐵路橋;南行,就是兵家必爭的長辛店;往東約四公里,是平漢、北寧兩路樞紐的豐臺重鎮(zhèn)。距豐臺不遠,則是南苑,是駐兵的重要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1936年,日本華北駐屯軍以卑鄙的手段占領豐臺,將下一個目標定在了盧溝橋。七七事變爆發(fā)前夕,北平的北、東、南三面已經被日軍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熱河和察東的關東軍一部;西北面,有關東軍控制的偽蒙軍8個師約4萬人;東面,是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統(tǒng)轄的約17000人的偽保安隊;南面,日軍已強占豐臺,逼迫中國軍隊撤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本美篇部分圖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和文字摘自網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