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讀《增廣賢文》,想一近鄰,其老爺舊社會是私塾先生,父親也是讀書人,從小聽父親講《增廣賢文》,及至自己娶妻生子,多以其理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如,不能讓孩子吃獨食,以之培養(yǎng)其公心。我就見過他讓兒子一個梨子切四瓣,一家四口分而食之。他老婆舍不得吃,想讓兒子多吃,被他批評?,F(xiàn)如今,這鄰居夫妻倆日子過得讓左鄰右舍羨慕。孩子們不僅有出息,事業(yè)有成,逢年過節(jié),孝敬至親,及至姥姥、叔伯姑姑輩一樣禮數(shù)周到,皆大歡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的做法是按“嬌養(yǎng)無義兒”的老理做的。它是《增廣賢文》“嚴(yán)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的通俗版。孩子一旦嬌生慣養(yǎng),吃獨食,大了不僅唯我獨尊,還少有愛心,釀出許多家庭悲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遠(yuǎn)鄰,對孩子的嬌養(yǎng)舉一例。許多年前,兒子說奶奶給他的餅干少,給姑姑家的孩子多,他說娘賤,媳婦為此竟找婆婆理論,大罵一場。如今這對夫妻的寶貝兒子還蹲著大牢,兒媳更是三天兩頭地找他們麻煩,日子過得艱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知,老理不老,讀《增廣賢文》,以之修身、齊家,?;鄱喽唷?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