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宋代大文豪蘇軾詩中的名句,恰巧符合我對退休生活的想象 —— 或許該在青島老院的葡萄架下,泡一壺嶗山綠茶,看潮起潮落??擅\偏給了我另一種溫柔:自九年前從政府機關(guān)退休,行李箱便成了常客,每年總要在青島與天津之間往返二三趟。不為別的,只為天津工作的兒子家里那兩個蹦蹦跳跳的孫子,一聲聲 “爺爺”,便把我從黃海之濱,拉到了渤海灣畔。?</p> <p class="ql-block"> 天津是一座讓人暖透的大都市。初到之時,我總被五大道風(fēng)景區(qū)的小洋樓驚艷,磚紅色的墻面上爬滿藤蔓,秋日里銀杏葉落滿街,推著嬰兒車走過,仿佛時光都慢了半拍。二個孫子最愛跟著我去古文化街,看泥人張捏出活靈活現(xiàn)的小老虎,聽茶館里的相聲段子,兩個小家伙笑得前仰后合,手里的糖炒栗子還冒著熱氣。</p> <p class="ql-block"> 天津人的熱情像冬日里的暖氣,樓道里遇見鄰居,總會被硬塞一塊老字號糕點,說 “給孩子嘗嘗”;菜市場的攤主熟悉了,會特意留著最新鮮的水果,念叨 “您家孫子愛吃這個”。就連海河的水,都帶著股熱鬧勁兒,夏夜乘船夜游,兩岸燈火璀璨,孫子們趴在船舷上數(shù)橋上的燈,我看著他們的笑臉,倒也覺得這津門煙火滿是心安。?</p> <p class="ql-block"> 可每當(dāng)春風(fēng)吹醒了青島中山公園里的櫻花,我總?cè)滩蛔∠牖厝タ纯础G鄭u的風(fēng)里,藏著我一輩子的記憶。老城區(qū)的紅瓦綠樹,是刻在骨子里的模樣:八大關(guān)的梧桐抽出新芽時,我總想起小時候去海邊趕海,沙灘上的小螃蟹鉆進指縫,海水的咸濕味兒沾在衣角,回家就能喝到母親熬的海菜湯。如今回去,還會帶著二個孫子去棧橋喂海鷗,看著白色的翅膀掠過海面,大孫子突然說 “爺爺,這里的海比天津的藍”,我笑著點頭,心里卻泛起漣漪 —— 這片海域是我從孩童到白頭,看了幾十年的海啊。青島的夏天沒有天津那么悶熱,傍晚坐在海邊木棧道的石凳上,吹著海風(fēng),吃一口剛撬出的海蠣子,鮮得能嘗出陽光的味道;秋天的嶗山,漫山的楓樹紅了,提著籃子去采野果,腳下的落葉沙沙響,像極了老同事們當(dāng)年在機關(guān)辦公室里的談笑。?</p> <p class="ql-block"> 我常和兒子說,天津好,好得像一碗熱湯,暖身暖胃;可青島不一樣,它是我的出生地,也是腳下的根。天津的洋樓再雅致,不如青島老院那棵石榴樹親切,每年結(jié)果時,總盼著孫子們回來摘;天津的包子再香,也抵不過母親當(dāng)年包的鲅魚餃子,那味道里,有童年的炊煙。在天津的日子,是陪著孫子長大的歡喜;回青島的時光,是和舊時光對話的安然 —— 走在熟悉的街道,遇見當(dāng)年的老同事,還能聊起年輕時在政府機關(guān)工作的趣事,仿佛那些歲月從未走遠。?</p> <p class="ql-block"> 我?guī)缀趺磕晗奶於紟е鴮O子們回青島。清晨帶他們?nèi)ズ_吙慈粘?,紅日從海面躍出時,金色的光灑在兩個小小的身影上,老大突然拉著我的手說:“爺爺,以后我也要住在這里?!?我摸著他的頭,沒說話,只是望著遠處的燈塔。風(fēng)里又傳來海的味道,那是從出生起就縈繞在鼻尖的氣息,是無論走多遠,都能找到回家路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會在不同的城市留下牽掛,但總有一處地方,藏著你最初的心跳。天津的煙火暖了我的晚年,可青島的山海,才是我一輩子的念想。就像那片海,潮起潮落,始終在那里,等著我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