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戰(zhàn)友情,好友再相見!” 分別幾十年的老記者、老戰(zhàn)友,今天中午在徐家匯港匯恒隆廣場再次見面,好多年沒有見面了,久違的好朋友再次相聚,大家有說不完的話。 <b>左起 銭培堅、嚴衛(wèi)民、袁正平、沈劍虹、張路、何建華、夏云</b> 這次聚會由《工人日報》上海記者站原站長沈劍虹大哥做東發(fā)起,參加聚會的是當年奮戰(zhàn)在媒體第一線的幾位哥們,其中有原新華社上海記者站的嚴衛(wèi)民、原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何建華、原工人日報上海記者站站長銭培堅、上海癌癥康復俱樂部創(chuàng)始人袁正平等。 回憶往事,當年在新聞戰(zhàn)場上奔波的日子歷歷在目。曾為《工人日報》上海記者站站長的沈劍虹大哥,當年以敏銳的視角和扎實的筆力記錄時代變遷,后來毅然下海創(chuàng)辦公司,敢闖敢拼的勁頭令人欽佩。如今雖已退休,但他身上那份飽滿的精氣神絲毫未減,言談間依舊充滿對生活的熱忱。 時光荏苒,當年的媒體同行大多都已經退休,同桌的何建華是一個例外,當年他曾在上海諸多媒體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在市委宣傳部宣傳處任職,后任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如今,他轉型為學者,現在是江蘇決策咨詢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浦東干部學院兼職教授,依舊活躍在各類學術論壇的重要場合,他用深厚的學識與豐富的經驗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這樣的輝煌人生,值得大家由衷的點贊。 作為工人日報的特約記者,我曾經在工人日報發(fā)表了大量文章,同為特約記者的張路,當年還是初入新聞界的“新兵”。時光荏苒,當年青澀的她如今已是《勞動報》副總編,同時兼任市總工會宣傳處負責人,在新聞領域和工會宣傳工作中挑起大梁。從職場新人到行業(yè)骨干,張路的成長軌跡,正是媒體人堅守與傳承的縮影。 歡聲笑語中,往事不斷被提及,時光如梭的感慨縈繞在每個人心頭。這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不僅是對青春歲月的追憶,更是戰(zhàn)友情、同事情的延續(xù)。但愿這份珍貴的情誼,能在歲月長河中愈發(fā)醇厚,也希望這群老媒體人,在未來的日子里依舊神采奕奕,書寫更多屬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