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鼓浪嶼之夢幻:海風輕拂,樂聲悠揚,沉浸在這座小島的獨特魅力中。</b></p><p class="ql-block"><b> ——題記</b></p><p class="ql-block">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爾我們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尋找那些能溫柔歲月、慰藉心靈的角落。福建廈門鼓浪嶼,這座被譽為“海上花園”的小島,便是我心中那片始終閃耀著溫柔光芒的地方。2025年8月29日,當我終于踏上這片向往已久的神奇之地,我仿佛穿越了時空,體驗了一場關于美好與寧靜的浪漫之旅。</p><p class="ql-block"> 鼓浪嶼的名字來源于一個傳說,相傳在古代,鼓浪嶼有一個美麗的仙女,她每天都在海邊彈奏著美妙的音樂。她的琴聲如浪濤般澎湃,引得海水翻騰,形成了一曲細聲的浪花。人們將這種細聲的浪花稱為“鼓浪”,從而使這個小島得名為鼓浪嶼。</p> <p class="ql-block"> 明代鼓浪嶼得以開發(fā),1573年日光巖上出現了全島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1586年在日光巖創(chuàng)建了蓮花庵。1650年鄭成功在日光巖安營扎寨,操練水師,留下了“寨門”、“水操臺”、“拂凈泉”等遺址。明末,陳示京隨魯王由海入島,協助鄭成功起義抗清,其墓葬于雞母山。</p><p class="ql-block">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鼓浪嶼成為了外國殖民統治的據點。當時,英國、法國等國家在這個小島上建立了租界,形成了一個多元文化的社區(qū)。這一時期留下了許多西式建筑和文化遺產,使鼓浪嶼獨特而有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初見·神奇的夢幻島嶼</b></p><p class="ql-block"> 鼓浪嶼,位于福建省廈門市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憑借其獨特的萬國建筑、悠久的歷史文化、清新的自然風光,成為了國內外游客心目中的理想的旅游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當我登上“琴聲不斷、游人如織” 的海上明珠時,我立即被鼓浪嶼的寧靜與美麗深深吸引,被它的景色迷住了。那簡直就是一副美不勝收的風景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棵高聳入云的大榕樹,一簇簇翠綠的樹葉隨風舞動,漾起一樹的波紋,而那一座座各具特色別墅建筑在綠樹蔥籠中時隱時現。我正欣賞著路邊的美景,一陣琴聲出入了我的耳中。據說在這個面積僅有1.88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擁有鋼琴500多臺之多。</p> <p class="ql-block"> 走在島上,我還發(fā)現這里的空氣十分清新。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在一陣左顧右盼后,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鼓浪嶼是一個沒有汽車尾氣的小島,因為這里只允許電動車和自行車上路,而汽車是不能行駛在街道上的。</p><p class="ql-block"> 正因如此,鼓浪嶼的居民和游客才得以在林蔭小道上就著清新溫潤的空氣談笑風生,真是天人和諧,一片祥和,一片安寧。榕樹、琴聲和清新的空氣構成了美麗鼓浪嶼獨特的風景——榕樹給鼓浪嶼帶來了無限生機,琴聲給鼓浪嶼帶來了高雅的品味,而清新的空氣則成為鼓浪嶼生機活力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相逢·歷史與文化的交融</b></p><p class="ql-block"> 邂逅漫步在鼓浪嶼的小巷中,兩旁是錯落有致的歐式建筑,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仿佛走進了一幅精美的油畫。踏上鼓浪嶼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錯落有致的萬國建筑群,它們依山傍海,紅瓦綠樹,交相輝映,仿佛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行走在這些歷史悠久的街道上,每一步都踏著歲月的回響,每一處轉角都可能遇見一段未曾知曉的故事。從海天堂構的富麗堂皇,到菽莊花園的精巧雅致,再到八卦樓的神秘莫測,每一處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講述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在這里,我仿佛能聽到歷史的低語,感受到文化的脈動。</p><p class="ql-block"> 島上的美術館和畫廊匯聚了無數優(yōu)秀的藝術家作品,讓人逐宕失返,駐足觀望。島上的藝術驛站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他們來這里創(chuàng)作,尋覓藝術靈感,他們在這里交流,點亮藝術之火。無論你是作家、畫家、攝影家,還是音樂家,鼓浪嶼都能成為你的靈感之源,在島上都會有獨特的發(fā)現,都能捕捉最完美的瞬間,都能留下最甜美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尋覓·美食與小店低語</b></p><p class="ql-block"> 鼓浪嶼不僅有著迷人的風景,還有著令人垂涎的美食和獨具特色的小店。那些藏在巷弄深處的小吃店和文藝小店讓人充滿欲望。張三瘋奶茶的醇厚、趙小姐的店的精致甜點、還有那些不知名卻充滿驚喜的小餐館……每一樣食物,每一家小店,都像是老朋友一樣,用它們獨有的方式歡迎來自重慶的我們,鼓浪嶼的美食,真的是不可錯過的重頭戲。</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行放慢了腳步,穿梭于街頭巷尾,尋找那些藏匿于市井之中的地道小吃。從香氣四溢的沙茶面、金黃酥脆的炸五香,到清甜可口的海蠣煎、軟糯可口的土筍凍,每一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仿佛在品味著鼓浪嶼獨有的生活哲學——簡單、純粹而又充滿熱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聆聽·海浪與琴聲的交響</b></p><p class="ql-block"> 鼓浪嶼與鋼琴的歷史悠久,淵源深遠,鋼琴進入鼓浪嶼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十九世紀中葉,隨著基督教的傳入,鋼琴作為西洋樂器開始進入鼓浪嶼的教堂;1857年,美國傳教士多蒂的家庭聚會上首次出現了鋼琴的樂音;20世紀二、三十年代,鋼琴等西洋樂器逐漸從教堂、學校進入家庭,在鼓浪嶼得到普及。</p><p class="ql-block"> 鼓浪嶼的居民對鋼琴等西洋樂器有著深厚的情感,許多家庭都擁有鋼琴,并經常舉辦家庭音樂會。到上世紀世紀五、六十年代,平均十多戶家庭就有一架鋼琴,鋼琴密度居全國之首,鋼琴成為鼓浪嶼居民生活中密切相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每一架鋼琴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每一架鋼琴都流傳著動人的故事。不論日月輪回,無論滄桑巨變,琴聲在島上從未停歇。鋼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等音樂文化設施,無不為鋼琴和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展示,講述著昨天的傳說,述說著今天的故事,描繪著明天的未來。</p><p class="ql-block"> 鼓浪嶼因其獨特的音樂文化和藝術氛圍。鋼琴不僅是音樂的傳遞者,更是鼓浪嶼文化的象征。在鼓浪嶼,石頭會唱歌,歌聲明快響亮;在鼓浪嶼,浪花會彈奏,音符隨風飄揚;在鼓浪嶼,音樂島如海上大鋼琴,日夜彈奏著鼓《鼓浪嶼之波》,彈奏出人們心中最美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感悟·時光不老,我們不散</b></p><p class="ql-block"> 游鼓浪嶼,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們沿著小巷往里走,從幽深而寧靜的遠處隱隱約約的傳來琴聲,琴聲越來越近越來越清,聽出來了,是著名作曲家鐘立民作曲的《鼓浪嶼之波》。</p><p class="ql-block"> 我停下腳步,不知不覺得合著旋律低聲的哼了起來?!拔揖o緊偎依著老水手,聽他講海龍王。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當聽到這優(yōu)美深情的歌聲,我站在曰光巖頂,會情不自禁的遙望對面的金門、臺灣, 何時能回到祖國的懷抱!曰光巖,這里已經成為網紅打卡點。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時間的溫柔與緩慢,仿佛所有的煩惱都隨著海風飄散了。</p> <p class="ql-block"> 我曾經到過許多地方旅行,然而鼓浪嶼確實是一個讓人心靈震撼、感觸獨特的地方。這里的異國情調別墅群、高聳入云的日光巖、古老而充滿韻味的青磚石板路、曲折而深邃的老巷子、輕松愜意的百鳥園、輕柔浪花的海灘,甚至美味特色的地方小吃,所有這一切都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讓我深深地留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離開鼓浪嶼的渡輪緩緩駛離碼頭,我站在船尾,回望漸行漸遠的島嶼,心中滿是不舍。我會想念這里的海風,想念這里的陽光,想念這里的寧靜,更想念這里的人們。</p><p class="ql-block"> 鼓浪嶼用它獨有的方式告訴我:無論世界如何變遷,總有一些美好值得我們去追尋、去珍惜。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我走到哪里,這段游鼓浪嶼的經歷都將是我心中最寶貴的記憶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