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睛,22℃。在從花溪公園漫步后乘地鐵3號來到貴陽北京路時,順道到貴州美術(shù)館參觀就要收官的幾個書畫展,這里是其中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八月末的貴州美術(shù)館,我站在“黔韻山骨 格物開新”展覽的入口處,望著那張以紅綠為主色調(diào)的海報,心中涌起一股對貴州本土藝術(shù)的期待。展覽的名字像是一句詩,山骨是這片土地的筋骨,格物則是生活的機理,而“開新”二字,仿佛在召喚著某種文化的覺醒與再生。我走進展廳,仿佛走進了一段關(guān)于山與人、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 在展廳里,一幅水墨畫吸引了我。畫中的山巒連綿起伏,河流蜿蜒穿行,云霧繚繞間,仿佛能聽見山風拂過林梢的聲音。黑白的色調(diào)讓整幅畫顯得格外寧靜,卻又不失深遠的意境。我站在畫前,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種遠離塵囂的靜謐。這不正是貴州山水的真實寫照嗎?山是貴州的魂,水是貴州的脈,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正是在這山水之間,書寫著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往前走,我看到一幅描繪人們手持工具、圍坐在一起的畫作。他們似乎在進行某種儀式,又像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作品。畫面中的人物神情專注,動作協(xié)調(diào),仿佛在訴說著一種集體的記憶。我想到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世代生活在大山之中,用雙手創(chuàng)造生活,用智慧傳承文化。這幅畫讓我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那是貴州人對土地的熱愛,對傳統(tǒng)的堅守</p> <p class="ql-block"> 在書法展區(qū),我被兩幅并排懸掛的作品吸引。左側(cè)寫著“萬里雪山入畫圖”,右側(cè)則是“千秋筆墨驚天地”。字體流暢有力,仿佛能感受到書寫者揮毫潑墨時的激情。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貴州的書法家們,用筆墨勾勒出這片土地的山川風骨,也記錄下他們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p> <p class="ql-block"> 展廳中央,一幅隸書作品格外醒目:“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陽明先生悟道心學之理。貴州的山水孕育了獨特的文化,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活的意義。無論是山間的村莊,還是城市中的美術(shù)館,貴州的藝術(shù)始終扎根于這片土地,帶著山的厚重與水的靈動</p> <p class="ql-block"> 這一幅描繪山間小村的水墨畫,蜿蜒的山路、錯落的房屋、遠處的山巒,構(gòu)成了一幅寧靜的畫面。黑白的色調(diào)讓整個場景顯得格外純粹,仿佛時間在這里靜止。我想到貴州的許多村落,它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村民們?nèi)粘龆鳎章涠?,過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這種樸素而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正是貴州文化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 展板上的“前言”部分,寫著展覽的主題:“黔韻山骨 格物開新”。我細細閱讀,了解到這次展覽不僅是對貴州畫院特聘研究員藝術(shù)成果的展示,更是對貴州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展覽希望通過藝術(shù)作品,展現(xiàn)貴州山水的韻味與精神,同時也鼓勵藝術(shù)家們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這讓我想到,文化的生命力不僅在于傳承,更在于創(chuàng)造</p> <p class="ql-block"> 在一幅描繪身穿傳統(tǒng)服飾女性的畫作前,我停下腳步。她頭戴華麗的頭飾,身穿紅白相間的服裝,胸前佩戴著多層銀飾,色彩鮮艷,細節(jié)豐富。背景是深色的,突顯出人物的精致與莊重。我仿佛能聽到她走路時銀飾碰撞的清脆聲響,感受到她身上承載的文化重量。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有著豐富的服飾文化,每一件服飾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訴說著族群的故事與信仰</p> <p class="ql-block"> 展廳中還有一幅描繪人們在森林中歡慶的畫作。他們穿著傳統(tǒng)服飾,有的舉著長桿,有的張開雙臂,仿佛在跳舞或慶祝。背景是深綠色的樹木和藍色的蝴蝶,整個畫面充滿了歡快與神秘的氛圍。我想象著,這片森林中,或許正上演著一場盛大的節(jié)日慶典,人們用舞蹈和歌聲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在一幅描繪紅高梁的畫作前,我感受到一種蓬勃的生命力。畫作虛實交織,畫風細膩而生動,讓人能觸摸到紅髙梁的質(zhì)感。植物是自然的饋贈,而貴州的山水之間,正是這些生命力頑強的植物,構(gòu)成了這片土地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展廳一頭,一幅描繪廢墟中樹木生長的黑白畫讓我駐足。廢墟中散落著建筑殘骸,幾棵樹從廢墟中頑強地生長出來,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堅韌與希望。背景中的人們站在廢墟前,似乎在觀察或思考。我想到,貴州的許多古老村落,雖然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但它們依然屹立不倒,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在不斷重建家園,傳承文化</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來到一幅描繪山間小村的水墨畫前。高聳的山峰、茂密的樹木、錯落的房屋,以及蜿蜒的小路,構(gòu)成了一幅古樸典雅的畫面。我仿佛能聽到山間的鳥鳴,感受到微風拂面的清涼。這不僅是貴州山水的寫照,更是這片土地上人們生活的縮影。他們在這片山水之間,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故事,也用藝術(shù)的方式,記錄下這片土地的韻味與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展廳,我回頭望了一眼那張“黔韻山骨 格物開新”的海報,心中多了一份對貴州文化的理解與敬意。藝術(shù)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心靈的共鳴。而貴州的山水與人文,正是這場藝術(shù)盛宴中最動人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攝制:征 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音樂:《古風悠揚舒情曲》</b></p>